第158章
无心卷入江湖纷争,可当官进爵之心,倒是十分明显。
大理寺正,那是京城里派来的官,朝廷命官!就算梁万春是个县令,空禅道长也不敢怠慢,定然提早打点,客客气气,礼数周全地招待。更何况,梁万春可是个大理寺正,空禅道长绝不敢有些许闪失。
第229章 江湖门道
这可是为数不多搭上朝廷命官的机会,虽说是拿弟子十条命换的,可这路总算是打通了。一将成万骨枯,江湖亦是如此。
道长在人世间修行数十年,已经不年轻了,前半辈子在江湖上飘着,恩怨情仇里泡了二十多年,年纪大了,明白了恩恩怨怨会随风而去,功名利禄也如转眼云烟,人活一辈子,唯独不能放下一个字:钱。
他自然是知道这几名弟子下山劫财去了,上梁不正下梁歪,这群徒弟什么货色,当然跟师父脱不了干系。
可他并未阻拦,这事要是成了,那这钱也得孝敬师父一份;若是不成,那他就再将这几人逐出师门,来个大义灭亲,最后这钱,不还是落入了他的手中。
当然,现如今这个局面是最好的。徒弟全死光了,他撇清了关系,这钱还都进了自己的腰包。
而空禅道长心里在想什么,裴静也都清楚。
“空禅道长,既然这十名弟子都与你无关,那官府,就将尸首处置了。”
死都死了,空禅道长才不愿看见这群晦气东西,连连答应。
“梁大人,实不相瞒,若是官府能替这几人收尸,也算是让他们死得其所了。”空禅道长虚伪地感慨,“这几日,山下的百姓全都上山来看,这几人就算送回道观,也无非被人耻笑。不如就让官府处置,也算让他们死后,求个清净了。”
裴静也虚伪地附和:“道长说得有理。”
“不过,此事也不能就此罢了。”裴静脸上一直挂着温和的笑容,此时却忽然冷下去,“截杀朝廷命官,岂是一句与你无关就能了结的?此事我必定要上报,否则多出这十具不明不白的尸首,我也不好交代。”
空禅道长的心拔凉拔凉的,他心想完了完了,他想的却不是自己要完蛋了,而是这弟子拿命换来的钱,怕不是到不了自己手里了。朝廷命官一旦讹起钱来,比江湖上的人可黑心多了。
他急得额头直冒冷汗,声音直发虚:“那梁大人的意思是?”
裴静忽然又笑了:“空禅道长不必担忧,我并没有为难你的意思。”
这还不算为难?难道是后面还有更为难的事吗?
空禅道长的声音更虚了:“小人愚钝,还望梁大人给个明示。”
“本官是大理寺正,因公务造访此处几个州县,具体事务我便不多说了。总之,遇上了一些难查、但又必须要查下去的事。”裴静说谎话向来不打任何草稿,而且滔滔不绝,“但为了不让本官查下去,有些人铤而走险,利用江湖杀手谋害本官,殊不知跟朝廷作对,向来没有好下场。”
空禅道长经裴静一翻提点,大致明白了些什么,连连点头。
裴静一顿忽悠,再不经意间夸赞几句:“青松教的名头,我也是听说过的,空禅道长以前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空禅道长的头点得像拨浪鼓。
“可江湖上再厉害的杀手,就算十人一起上,也全都死了,当着我的面死的。”
裴静一句冷一句热,又再度说起了好话:我知道你是个性情温厚之人,绝不会参与这种事。”
空禅道长连声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小人绝不敢与朝廷作对,怎会参与这等江湖纷争!”
“如此甚好。”裴静释然地一笑,凝视着空禅道长,“请教道长,还有哪些江湖中人,参与了这件事?”
空禅道长的表情凝固了,他心中暗叫不妙,裴静着实狡猾,没想到居然在这里给他下套。
“告诉我名字,我既往不咎,否则我立即送空禅道长,去京城受审。”裴静一点余地都不留,他的脸色冰冷,“空禅道长,你如此兴师动众地接待我,不就是因为我是京城里来的吗?你也看到了,我是空手来的,绝不可能空手走。”
空禅道长沉默了片刻,裴静见道长沉默地捋着胡子,脸色渐渐苍白。
在这片刻的沉默之中,裴静则端起了桌上的茶碗,吹开茶叶,将一小盏茶喝完了。
他用盖子刮了刮茶杯,将茶杯放下,没给空禅道长继续思考的机会,而是提醒到:“时间差不多了。”
“这个……这个……梁大人……”
空禅道长支支吾吾,眼珠乱转,伸手去抹额角的汗水,一时失去了修道之人的沉着风采。
裴静倒是更冷静些,他只需轻轻再提点道长一下,便让道长瞬间开悟:“道长,知情不报,可是死罪。”
道长的话忽然又便利索了:“小人不敢有所隐瞒,我听闻他们……他们又去找了江北镖局!”
裴静面不改色,只是略偏头过来问;“江北镖局?找了谁?”
空禅道长抬起袖子,轻抹额头的汗珠,咬着牙恨恨地答:“是……是江北镖局的总镖头:胡麻子。”
“胡麻子,你与他有联系吗?”
“小人只知他们又去了江北镖局,不知究竟是何缘由,还望大人明察!”
裴静脸上重现了温柔的神色:“空禅道长不必紧张,江北镖局离这里有一百余里,无论发生什么,都与你无关。”
空禅道长连声道谢。
最终,那笔沾血的钱财还是掉进了空禅道长的口袋。裴静没再为难道长。
除去那给裴静的二十两黄金,再加上这道观里的香火钱,空禅道长着实还赚了不少。
什么是江湖?文人墨客眼里的江湖,侠客英雄眼里的江湖,还有朝堂眼里的江湖,都是不一样的。
裴静拿着那二十两黄金下山,意外地没看见赫连翊。
赫连翊不在茶铺中,裴静暗觉不妙。茶铺老板见到他,将他拉到一旁,递给他一张纸条:“刚才有位客人让我给您。”
裴静打开一看:“有人跟踪,我去引开他,下一个集镇见。”
裴静脸色骤变,他忽然有种极不好的预感。
他一言不发地将纸条折起,心中七上八下,怎么会有人暗中跟来?是江北镖局的人吗?来的好快。如果是故意为了骗赫连翊离开,待到别处暗中埋伏,那可就麻烦了。
第230章 有妖气
赫连翊并不会冲动之下做什么举动,他一个人先行离开,一定是遇上了要紧的情况。裴静担心他的安危,可他并不知道赫连翊去往哪个方向,只好问店家:“最近的集镇在哪儿?”
店家给他一指路,裴静这才发现,这下一个集镇虽然看似不远,但需要渡河才能到达,但渡河的船却近乎都停了。还得绕路,最快赶过去,也要三日。
裴静十分诧异:“既然沿河,这里又人流聚集,为何下一处集镇隔得如此远,需要三日才能到达?”
“客官,您是有所不知,此处河道弯弯绕绕的多。河道崎岖,因而水匪横行,沿河而下必定碰上打劫的。久而久之,就没人敢顺着水路走了,都得从山那头绕过去。”
水匪横行,又是个坏消息。
“您也知道,这附近的来客商多,大家身上都带着银两,万一在水路上被劫,那可不只能让人乖乖绑着,束手就擒。”店家唉声叹气,“我奉劝您呐,也别往水路上走,丢钱事小,万一碰上杀人越货的,那可就麻烦大了!您千万别嫌我说话不好听,实在是这水路不好走……”
这下肯定是遇上麻烦了,裴静的心沉下去,久久地,静默地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周围熙熙攘攘,阳光热烈,完全看不出任何端倪。他的心现在像是被人浇了一盆冷水,却在阴冷的表面燃烧起一点冷冷的火,让他有种被灼烤的煎熬。
他们不应该分开的,早知道他就该跟赫连翊一起上山去,裴静本以为躲过了之前的一波杀手,他们至少暂时是安全的,没想到竟然有人能追到这里。
可事已至此,再多想也没有用了。裴静向店家要了一张图纸,问清了这附近的州县,立即动身前往下一个集镇。
也难怪裴静并未察觉,只因暗中追来的人,是个银发苍苍的老婆婆。
当时,来青松观上香的,有许多老者,这银发老婆婆,佝偻着背,拄着一根拐杖,头上包着一块头巾,混迹在人群之中。
赫连翊一开始并未注意到她,只是裴静独自上山之后,他习惯了多留个心眼,目光在四周扫荡了一圈,隐约发觉,人群中有人在盯着他看。他不动声色,喝完了一盏茶,换了另一张座椅,确认那在暗中跟随着他的目光,并未离去。
他心中的弦逐渐地紧绷了,不知为何,那目光让他直冒冷汗,他有预感这是个棘手的麻烦,可能是他从未遇见过的麻烦。
他的判断向来准确,有危险靠近的感觉十分迫切,因此他不敢多停留。他喝完了最后一口茶,起身推开座椅,去付了银子,顺道给裴静留了个纸条,之后牵着马,随便找了条山路,一路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