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换了长裤,却没有换拖鞋,睡衣外面套着在美国青年中十分流行的仿空军款式的皮夹克。
  “奥莉娅。”他急促的喊着她的名字。
  凯瑟琳抬头看他,“怎么了?苏联跟德国开战,跟你有什么关系?”
  乔一怔:是啊,跟他有什么关系?明明是发生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的战争,跟他一个美国大好青年有关系吗?
  但是……真的没有关系吗?
  “乔,别犯傻,别应征入伍。你不知道战争有多么残酷,你死了,只会让你的父母伤心弟妹痛哭,而不会给她们带来‘荣耀’。”
  她的话一下子把他原本想说的话全都打散了。他沉重的坐在书桌前的单人沙发上,烦恼的胡乱揉了揉头发。
  “不如你来说说,罗斯福会采取什么措施吧。”
  乔心情沉重的看她,“凯特,你很奇怪。你像是表现得要远离战争,但你对战争的关心甚至要超过罗斯福。”
  “这两者并不冲突。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必须了解世界局势、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对外对内都是如此。”
  “政治家?”
  “难道不是吗?你父亲让你选择国际关系专业、念法学院,不就是为了将你培养成优秀的政治家吗?怎么,你觉得我是女人,我就不配成为政治家?”凯瑟琳不悦。
  他忙说:“不不,我从未如此想过,你这样说,就是欺辱我的思想境界。我会是那种混蛋男人吗?我不是。”
  凯瑟琳轻笑,“乔,你需要的是一位能为你生育子女、管理好家庭、抚养孩子、任劳任怨的妻子,这样你可以拥有美国人人喜欢的完美家庭,对你的竞选大大有利。”
  “这样的人生也是你想要的吗?”
  她耸肩,“我当然想要,除了我的丈夫不能生孩子之外,我也想要他在家里为我抚养孩子、管理家庭、任劳任怨,这样我可以在外面打拼事业、治理我的国家。我想要的不过跟你们男人想要的一样。我还多付出了许多呢。”
  乔一脸不可思议,似乎这才了解到她的真实想法:该死!这到底怎么回事?
  不,其实他早就知道,从他知道火地岛——罗马岛被基里尔大公买下之后,他就知道,她……她会成为一个新国家的君主。只是她一直留在哈佛上学,他就一直忽略了她的“未来”。
  他暗自在心中念着:奥尔加女皇,或者凯瑟琳女皇,听上去多么了不起!她也许会选择凯瑟琳的俄国名字,叶卡捷琳娜女皇,叶卡捷琳娜三世,传承祖先的荣耀。
  凯瑟琳则想:小乔啊,你还是太天真!你的天真也许会送了自己的小命,战争是一台冷酷的机器,一旦发动,所有被卷入的人也不过只是这台庞大冷酷的机器中的一个小螺丝,是可以被取代的,是微不足道的。
  呵,男人,总想着在战争中建功立业,却没有几个人能好好想想,一将功成万骨枯,功业总是建立在无数无名之辈的血肉上的,你凭什么认为自己是足够幸运的那一个?
  “中国有一句诗,你没有听说过,我来给你解释解释,‘一将功成万骨枯’,意思是说,一名将军的崛起是建立在无数白骨之上的,白骨指代的是普通士兵。你只有头脑和军人的素养还不够,还需要足够‘幸运’,而幸运从来都是虚无缥缈的,你不知道你的哪一个决定会送了你的命。”
  说着,她抬头看向书房门口:有人敲门进来,是阿列克谢,或者说,是德国军官利奥波德。
  他没有穿军装,穿的事普通的西装套装,没有穿马甲。
  他悄无声息的进来,站在门边,身姿挺拔。
  看来,他也收到了苏德开战的消息。
  乔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皱眉,但没说话。
  随后,伊利亚也来了。
  好好,看来你们都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书房里不止一张单人沙发,凯瑟琳示意他俩都搬了沙发过来坐下。
  “乔,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会怎么做?”
  乔回过神,沉思片刻,“我会先看看战况,苏军是否能抵抗德军,评估一下战争持续时间,先准备好必要的支援物资,然后再根据战局决定是否支援苏联、具体支援多少。”
  “你考虑的太保守了。美国会参战吗?”
  “国内的孤立主义支持者数量庞大,他们不愿意主动参战,除非——”
  “被占领国的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都还没有撤离,要是德国士兵忽然杀了某位大使,美国就不得不宣战了吧。”凯瑟琳轻描淡写的说。
  伊利亚不禁大叹:好主意!
  阿列克谢摇头,“德国不希望美国参战,目前能有全产业链的只有美国,加拿大差距比较大。”
  哥不在江湖,但江湖总有哥的传说。
  “美
  国也许会支援德国。”
  阿列克谢大笑,“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会在美国加入轴心国的第一天返回柏林。”
  “那你现在就滚吧。”
  “我还会带你一起回柏林。”
  “你想得太美了。”凯瑟琳面无表情。
  阿列克谢挑眉。
  “要是德军一路高歌猛进,几个月便占领了莫斯科,你要不要回柏林?”
  “也许。这是你的预言吗?”
  “不是。现在还说不好,如果德军真的攻下了莫斯科,我马上写一篇文章,赞美德军的强大战斗力。”
  她说的好逗,阿列克谢又笑。
  伊利亚看他的眼神则是想要杀人。
  “伊利亚,别在我的书房揍人。”迟疑了一下,问他:“你要离开吗?”
  她说的很隐晦,伊利亚立即听懂了,他摇头,“不。”
  “没有进一步指示给你吗?”
  他明显迟疑了,想了想,才说:“有人希望我能‘说服’你,现在的俄罗斯虽然是苏维埃联盟国家,但也还是你的家园。希望你能为你的家园进行一些适当的‘工作’。”
  他说的不算隐秘,因此不但阿列克谢听得懂,乔也听懂了。
  他用的词是homeland,直译就是“家园”。英语里很少会用“motherland”的说法,这也跟美国是个私有制制度异常强大的国家有关,只有在需要强调“国家荣誉”的时候会使用motherland。
  阿列克谢想,你小子是彻底不装了。
  乔则想,看来我和杰克猜测的没错,你果然是个契卡!
  凯瑟琳也再次确定自己的小命是无忧了。
  “大使不能做一些工作吗?”
  “大使只能负责具体的条款谈判和确认,我们——”他叹气,“殿下,我们能私下谈谈吗?”
  凯瑟琳便挥挥手,让乔和阿列克谢先出去。
  *
  伊利亚从桌上的烟盒里抽出一支香烟,拿了打火机,点燃。
  男人抽烟的姿势也很好看,只是不免对肺不太友好。
  “殿下,苏联的事情与你无关。那只是对我的要求,不是对你的。”
  “内务部对你怎么样?”
  “……一般。他们不想杀我,是因为我的身份很好用。”
  “你认为苏联能赢得战争吗?”
  “我希望能,但这很不好说。苏军在芬兰的表现可以说是糟透了!我不用上过军校也能看出来。”
  第300章
  啧啧,说什么大实话!
  “我为莫斯科做一点小事,他们会放过我吗?”
  伊利亚诧异,“没人想要杀你。”
  “你没有接到类似的指令吗?”
  “没有。”
  凯瑟琳转动zippo:她能相信伊利亚吗?伊利亚是不会对她撒谎,但指令是会更改的,她仍然无法肯定自己真正安全了。或者说,她还要为自己增加一点筹码。
  外交谈判是这样的,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苏联与德国之间的“外交”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底线很灵活。
  她有足够的能力“影响”罗斯福吗?她最大的优势是知道二战的走向,知道罗斯福早已想参战,只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没有偷袭珍珠港,美国也会参战,可能会稍晚几个月,也许会晚上1年,但对二战的结局不会有什么改变。
  她已经小小的“影响”了一下美国,让《租借法案》提前通过,原本《租借法案》应该是在罗斯福再次连任后才提出的。提前“出现”的《租借法案》大大缓解了英国的经济压力,美国援助的坦克和飞机也已经运往北非战场,北非的英军至今仍然没有被隆美尔打穿,来自美国的军需也是一大助力。
  美国“自愿”援助苏联的前提是,苏军不敌德军,有失败可能,那么美国为了“世界和平”,就不得不援助苏联了。
  这么说,她必须等待时机。苏德战争到底什么进程?她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苏联军民死亡数千万人,其中军事人员阵亡人数几乎等于参战各国阵亡人数的合计,就连人口最多的中国在二战中的阵亡人数也只有148万人而已,苏联的阵亡人数高达890万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