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1000台不是小数目,按照苏军的建制,500架喷气式战斗机足够武装至少3个航空师。如果跟已有战斗机混编,1个航空师分配100架喷气式飞机已经很多。
  伊利亚沉默了一小会儿,轻轻点头。
  凯瑟琳很满意。要她吐出黄金是万万不能,但薅美国的羊毛支援一下苏联,她觉得肯定没问题。算是取之于俄,用之于苏。
  *
  她忙着关注伦敦股市,顾不上伊利亚和阿列克谢之间的暗潮涌动,杀意外露。
  敦刻尔克大撤退到6月4日算是全部结束,一共撤走约33万人,其中大概8万法军,24.5万英军。其他部队或是因为殿后被俘,或是死在海面和海滩上。
  德国报纸得意洋洋刊登了许多战后照片,英法军队在海滩上扔下了数不清的
  辎重,卡车、火炮、机枪、坦克、武器、子弹,以及数不清的伤员和尸体。
  真是可怕。
  虽然救回了大部分部队,但英国人也没有高兴几天,很快,一股沮丧的情绪席卷大不列颠岛,一些议员指责丘吉尔下令撤退是“畏战”,敦刻尔克是逃避主义的体现,大英帝国居然在家门口有如此狼狈的一天,这还是堂堂大英帝国吗?!
  英国军队撤走了,但法国军队还在挨打,德军向巴黎挺进,伦交所股价仍在持续下跌,似乎不跌到底不罢休了。
  6月10日,挪威王室和临时政府逃离挪威,跑路到英国。6月11日,德军占领挪威全境,为时62天的挪威战役结束。
  伦交所股价不出意外的继续下跌。
  在这种局面下,加拿大的征兵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今年已经寄出了两个批次的征兵令。
  华盛顿传来的消息,国会大厦也在考虑是否要征兵,至少要将目前的10万陆军常备军数量翻一倍。
  好消息是大骗子约翰法托送来了300万美元的黄金,恳求殿下帮他摆平英国政府的追捕和刑期。收到黄金的凯瑟琳很爽快,让乔给法托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不日便会收到公文。
  随后先是给伊丽莎白王后打了电话,说筹到一笔善款,可以用做建立新生儿免疫门诊的经费。再给乔治国王打电话,先说了善款数目,300万美元换成英镑是75万英镑,堪称巨款。
  国王很惊讶。再一听,居然是约翰法托这个混蛋吐出来的赃款,不由得对她十分佩服:这个大骗子在王室是个名人,他这个二哥也没有少嘲笑三弟的愚蠢。王室可以投资失败,但不允许被骗。不知道她怎么“说服”法托的,总之,那是她的功绩,居然解决了这件依靠正式法律程序解决不了的事情。
  太丢人了。
  75万英镑可以换一份特赦令吗?国王思考了几分钟,可以。很痛快的答应了,特赦令公文不日将走外交邮包送抵纽约领事馆。
  之后法托又通过乔来问,能否为他解决身份问题?法托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在跑路回美国的时候一时脑抽,说自己是英国人,所以之后英国政府才能以他是英国公民为由,要求引渡。但他其实在美国是黑户,直到现在都是黑户,还因为太有名气,弄个假户籍都不行。
  也不知道他之前是拿的什么护照去的英国,没准是假护照。
  凯瑟琳很大方,说得加钱,给他弄个加拿大户籍。
  第279章
  法托也很上道,又给了20万美元,一周后拿到加拿大国籍和护照,还很贴心的送他一份残疾证明,无需应征入伍。
  凯瑟琳又请小乔去找了法托,问他是否愿意为殿下效劳。
  法托这人是个人才,他基本就是个文盲,却靠着胆子大以及会忽悠,成功骗走800万美元;还游走在大佬和政府之间,混到现在,既没有被判刑,也没有被英国人弄死,可以说是十分精明。
  骚操作也多得很,之前被捕上法庭,一天天的搞事,不是报警说儿子被绑架了,就是自己被绑架了,三天两头上热搜,哦不,报纸头条。
  这也验证了巨骗的最佳出路:把自己打造成名人,这样别人想悄无声息的弄死你成本就太高了。英国人没有弄死他也是想着能追回一些钱,双重作用下,法托安然活到现在。凯瑟琳也受到了法托事件的启发,发现国际巨骗这个职业危险性并不高,可操作性极其强。
  皮厚、胆大、会说(忽悠)、有眼光,这种人才理应为皇储殿下所用。
  *
  法托前后脚收到加拿大护照和英国国王的特赦令,又听小肯尼迪先生传话,没有多花时间考虑,当场表示愿意为殿下效劳。
  第二天便收拾行李跟乔少爷去了曼哈顿。
  *
  凯瑟琳在圣米哈伊尔宫亲切接见了约翰法托,授权他为皇储殿下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要求是实体项目。法托的分成为纯利润的5%。
  允许他使用奥尔加皇储与阿拉斯泰尔王子的名义,但不能再搞诈骗了。以沙俄皇储以及英国前任王后的名气,会有无数人捧着钱求合作,他只需要小心别被别人
  骗了。
  法托郑重承诺,绝不会被骗,一定为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欧洲。
  法军边打边退,士气低迷,指挥混乱,根本无法抵抗拥有制空权的德军,只能在轰炸机和战斗机的追击下抱头鼠窜。德军的快速化机动部队狂飙突进,甚至需要时不时的停下等待步兵部队跟上。
  法军孤立无援,英军绝对不可能再派部队支援法国,美国又隔岸观火,而法国群众的反战情绪也一直高涨。
  投降主义大行其道,因此,法国军队在6月18日全面停止抵抗、法国政府在6月22日正式投降,也就是毫不意外的选择了。法国战役从5月10日开始,到6月18日,只进行了39天。
  投降可耻但有用,至少法国不会再牺牲整整一代年轻男人。
  至此,德军在北欧、西欧的战争全部获得胜利!
  唐宁街10号对这个结果基本表示满意:法国这次输大了,只可惜投降太快,没有再多消耗一些军队;德国想要维持这么大的领地实属不易,他的兵力势必要分散。这种互相消耗是英国喜闻乐见的。
  随着挪威战败、法国投降,欧洲大陆再次进入了平静期。
  *
  英国全境气氛压抑。
  对于世仇法国如此之快的投降,英国群众表示大为震撼,然后是对于法国政府的唾弃和蔑视。与此同时,媒体开始热议前任王后的多次预言,她每一次都预言准确,法国必定投降,挪威必定战败,低地国家也全都沦陷。
  甚至时间都十分精确:低地国家不超过1个月,挪威、法国不超过3个月。
  实际上英国陆军判断对了低地国家抵抗不到1个月;判断错误挪威居然抵抗了62天,他们原本以为1个月之内挪威就得投降或者沦陷,这多亏了挪威的地形险峻,易守难攻,之所以会战败还是兵力太少;判断错误法国居然只抵抗了1个多月,原本他们认为法国拥有欧陆最强陆军,怎么也能比挪威支持的更久吧?3个月至少该有吧?
  结果法国出乎意料,投降得如此迅速!
  英国群众大骂临危受命的贝当元帅贪生怕死,老贝当今年都84岁了,这个年纪的老头太惜命,可不是只会投降了吗!
  骂完了贝当和法国,英国群众又开始集体膜拜奥尔加皇储,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前任王后。有些人盲目相信殿下实乃预言大师,有些人认为殿下的判断比军部那些废物还要准确,丘吉尔首相应该在内阁给殿下一个职位。
  凯瑟琳:婉拒了哈。
  很快,《旁观者》杂志再次刊登了奥尔加皇储的文章:《不列颠之战:德国下一个目标》,预告下一个遭受战火的会是英国本土。
  英国群众爆发大恐慌,疯狂采购食物和建筑材料,买空了各种食品店和超市。建筑材料用来加固地下室,没有地下室的家庭开始向伦敦郊外撤离,但人数还不算多。
  王室成员中的一部分则非常隐秘的转移去了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城堡,格洛斯特公爵亨利王子将妻子爱丽丝送走;肯特公爵乔治王子也将妻子玛丽娜公主和两个孩子爱德华、亚历珊德拉送走;
  国王原本想送走妻子和两个女儿,但伊丽莎白坚决留下,只将两个女儿托付给弟媳妇爱丽丝照料。
  阿拉斯泰尔也打电话请母亲亚历珊德拉去郊外祖父居住的巴格肖特公园暂住。亚历珊德拉本想去渥太华,但听说德军飞机有可能从挪威直飞英国本土,只好打消这个念头。目前英国皇家航空公司飞往北美的航班已经停飞,只有泛美航空的航班仍然运行,但谁也保不齐德军飞机会不会发疯攻击美国飞机。
  泛美航空的10架波音314飞机几乎只能维持基本的维修保养时间,其他时间全都飞在大西洋上空,将美国国民送回国,也包括一些前往美国避难的英法富豪。
  此时,肯尼迪大使十分庆幸自己早早将孩子们全都送回国内。
  *
  波士顿。
  杰克肯尼迪已经完成了论文答辩,顺利过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