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结婚前母亲就对他很委婉的说了,女人怀孕很辛苦,请他一定记得孩子是他俩的,不要觉得这是女人应该承受的。
不用母亲叮嘱他也明白的。结婚9个月了,虽然其中大半年他们两地分居,但他自认已经很了解妻子,如果他表现出该死的大男子主义,奥莉娅会毫不留情的对他冷嘲热讽。要是他不懂尊重妻子,那就不配当她的丈夫。
*
跟着凯瑟琳回到曼哈顿的雅顿先生简直高兴坏了!那份喜悦之情不知道要跟谁倾诉才好,只好抓着女管家分享。
索科洛娃伯爵夫人一直认为雅顿先生是殿下之前在美国的男管家,对殿下忠心耿耿,就是有点弄不懂自己的地位,粗鄙的美国佬。但他对殿下是真的非常忠诚,殿下很信任雅顿先生。
那么她就马马虎虎原谅雅顿先生几乎将殿下视为女儿的……错误的感情吧。
雅顿先生现在是帕特里夏和艾格尼斯的父亲了。他跑了一趟芝加哥后才发现,压根不用如此遵纪守法。实际现在美国的户籍制度十分混乱,因此他并不需要在芝加哥办理收养手续,只需要给洛杉矶的户籍公务员一点“小意思”。
因此也没有用上芝加哥大佬的关系。
他直接在洛杉矶为两姐妹办理了新的身份证明,将自己的户籍也落在帕特里夏名下的那栋独栋别墅,并且帮她付清了房贷。小姐给了他5万美元,足够付清房贷。
帕特里夏的名字没有更改,改了姓,现在是雅顿家的长女;艾格尼斯改名布里姬特,雅顿家的次女。
雅顿家的女儿跟阿什博顿家的女儿有什么关系?你个疯女人不要来碰瓷!
帕特里夏和布里姬特都非常高兴,当即改口称他“父亲”,把老雅顿激动得老泪盈眶。
随后又得知小姐怀孕了,这可是双重的快乐呀!
他得到小姐的允许,偷偷将此事告诉了帕特里夏。帕特里夏又哭又笑,请父亲放心,她不会去打搅凯瑟琳的生活,她只要知道妹妹现在过的很好就满足了。
第262章
三姐妹都是很好的孩子,一个温顺善良勇敢知足,一个冷静聪明胆识过人,一个天真纯洁机灵可爱。他深恨阿什博顿太太为了一个臭男人就抛弃了三个可爱的女儿,但又感谢她的抛弃,不然他现在不会得到两个可爱的女儿——实际是三个,他早就当小姐是女儿一样看待。
老父亲现在的心情就是分外高兴!满足!
他几乎忘了小姐的上一任丈夫,老帮菜怎么配得上年轻可爱的小姐?幸好那个半老头早早死了。王子殿下才是最合适的丈夫,除了相貌算不上之外,其他都很好。
小姐现在什么都有了,金钱、地位、头衔、丈夫,还即将有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人生在他来已经非常圆满啦。几年前他甚至想都不敢想……那时候他非常谨慎的去银行兑换几百美元的本票,总以为这个营生干不了多久……
小姐说这叫“黑色幽默”,是个文学上的名词。
确实很幽默。
*
凯瑟琳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听到医生的“congratulations”也只是“好吧就这样吧”,不甚激动,反而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孩子嘛,趁着年轻生一个继承人就行了,反正又不用自己带。女管家已经在准备雇佣保姆的事情了,喂养也不用奶妈,就喂奶粉,跟人乳差别不大。母乳喂养对普通家庭来说省钱省事,但对她来说,才不要自己累死累活亲手抚养孩子。
甚至可以等孩子满了100天后就扔去渥太华给孩子的父亲,也要让孩子的父亲感受一下带孩子的快乐。
上次月经期是圣诞节之前一周,到现在也就2个半月。本来1月、2月都没有流血的那几天,她是有想过会不会是怀孕了,但又感觉身体没有什么变化。而且2月底有少量的流血,她还以为是自己的月经不规律,正想从洛杉矶回来就在曼
哈顿找个妇科医生看看呢。
是怀孕啊,那就放心了。
预产期在10月中,9月初去哈佛报个到,就可以请假待产了。下学年是四年级,大四的课程不多,她的学分差不多了,秋季学期可以不用选选修课,必修课可以挪到春季学期。
寒假过后孩子也差不多有3个月大,正好可以叫阿拉斯泰尔来接走孩子。
计划通!
对于当妈妈她并没有什么抵触,如今她家大业大,黄金滚滚,确实需要有个继承人。现在生孩子是早了点,但年轻的身体恢复的也会很快,30岁可就算是“高龄产妇”了。现在的医学水平已经很不错,生一个也能保证存活。至于备胎嘛,过几年再说吧,她肯定不会三年抱俩那么赶kpi。
就是丈夫不免傻乎乎的,高兴得都有点语无伦次了。
呵,男人,又不用你挺几个月大肚子,你当然很乐啦。
俩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等到4月底或是5月初才告诉祖父和母亲、姑姑,当然也顺便通知一下玛丽太后和几位表哥表姐,以及瑞典的表亲们。
阿拉斯泰尔简直迫不及待!
*
飘飘然的准爸爸回了渥太华,凯瑟琳也回了哈佛。
一切几乎都没有变化,除了一封来自列宁格勒的信。
意外,又不意外。
看来他还没死,应该就不会被契卡给“处决”了吧。凯瑟琳心情很好,拆开信封。
他的信不长,只有一页纸,写的非常谨慎。向她汇报了已经逃出柏林,在哥本哈根养伤几个月,目前在列宁格勒。一个字都没有提到他的工作单位。
最后说他不知道何时才能去美国,期盼能再次见到殿下。
看完之后,又重头再看一遍。
写的如此谨慎,是不是说明他的信件有可能被“检查”?养伤应该是真的,利奥波德,哦不,阿列克谢才不是心慈手软的人,他肯定遭老大的罪了。在列宁格勒也可能是真的,列宁格勒如今是苏联的第二大城市、出海港口城市,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优势,他作为一名秘密特工在列宁格勒搞搞反间谍工作也很正常。
还想来美国?这是可以说的吗?
至于回信地址,居然写的是彼得保罗大教堂。你没事吧?
那就不给他回信了。反正他要是能正常收发信件,以后还会给她写信的。
最近都是好消息呀!
还有那个她都不记得长什么模样的阿什博顿太太,雅顿先生说是因为带她跑路的那个混蛋男人死了(或是被抓了),阿什博顿太太沦落街头(委婉),后来看到报纸上帕特里夏的照片,知道女儿在洛杉矶居然成了大明星(此处完全是误解),于是决定要女儿给赡养费(讹诈)。
现在帕特里夏成了雅顿小姐,那根本就没有阿什博顿太太什么事了。她居然报警说帕特里夏“遗弃”亲妈,反被警察抓进警局,蹲了3天才放出来。警察还恐吓她再来敲诈就把她扔进恶/魔/岛/监狱(恶/魔/岛不在洛杉矶而在旧金山)。
吓坏她,她不敢留在洛杉矶,灰溜溜的离开了。
活该!
凯瑟琳一点都不同情她。阿什博顿太太轻率的跑路,就没有想过4个孩子要如何生存吗?她知道她们三姐妹差点饿死吗?
但凡有点良心都不应该再来找帕特里夏。你是亲妈不错,但你抛弃未成年孩子们的时候便主动放弃了你的母亲的身份。
凯瑟琳还挺不满意的,但她又不能说让雅顿先生再杀个人吧?阿什博顿太太虽然无耻,可实际没有什么杀伤力,不比托马斯那个禽兽哥哥凶残。雅顿先生也说的比较含糊,猜他还是用了一点点“小手段”,以确保阿什博顿太太不会再去找帕特里夏。
具体是什么手段她就不问了。听那个意思是人活着,但给了一些必要的“关照”。
总之这件事情处理的相当不错,雅顿先生没有再犯下恶性案件,又完美的解决了姐妹俩的身份问题。雅顿先生也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收获了乖女儿满满的爱,怎么不是皆大欢喜呢。
*
肯家兄弟在讨论去哪儿过复活节。
今年复活节是4月11日,大部分学校10日就开始放假,学生9日下午便会纷纷离校。往年肯家一般会在棕榈滩别墅过复活节假期,主要还是交通时间问题,一周假期不可能去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到达的欧洲。
原本要是不打战的话,他们今年或许会选择意大利之类的国家度过复活节,毕竟已经有了越大西洋的飞机航班,到马赛只需要32个小时。
今年他们大概率还是会去棕榈滩度假,父母可能不会回来,欧洲战局愈发紧张。
肯尼迪大使精明的采取了紧跟罗斯福的策略,口风很紧,一改之前大咧咧放嘴炮的风格。他积极参与英国到美国疯狂大采购的活动中,拉了不少线,介入了他之前完全不了解的军工复合体的外围。
凯瑟琳想着以老乔的精明,没有他搞不定的人。那些内战之前入美的正星条旗老钱也许会鄙视他这个新贵,但一定不介意“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