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周扒皮也不过如此了。
凯瑟琳不准备再增加生产线,要为战后考虑,战时扩容,战后怎么办?美国的国内市场消耗不完太多工厂,到时候必定会有很多工厂面临转产困境。
“你可以考虑将生产线放在加拿大,你应该可以拿到税收减免、进口免检,将raf的订单放到加拿大的工厂组装。”
咦,好像也不错。
她对霍华德休斯的评价再次改变了:一个能不计成本折腾自己的爱好、同时还能一直赚钱的人可不是败家子,也不是别人口中一句“花花公子”可以简单概括的。他风度翩翩、高大英俊,还很有头脑,他可是加州理工学院的高材生,这所理工科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齐名,一个在东海岸一个在西海岸。
他还挺看不上麻省理工的,认为只有被加州理工拒绝的学生才会选择麻省理工……好吧,你有钱你说的对。
他的公司和投资基本都在美国,英国只有跟她合资的北极星飞行器制造公司(英国)一家,惠特尔先生不幸身亡后,他将那边的两个研发工作室全都迁到伯班克了。目前北极星英国只有一个空壳,在伦敦市区租了一间办公室。
凯瑟琳请教他的投资思路。他是个理工男,热爱科技,因此名下有好几家相关公司。对好莱坞的热恋期已经过去,目前制片公司有一搭没一搭的,平均一年出品一部电影。
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投资理念,很朴实无华的就是“我喜欢”。
凯瑟琳赏他白眼。
他微笑,“我认为‘职业’不需要喜欢,但‘事业’最好选择你喜欢的事情。”
一听就是不差钱的资本主义狗大户富二代的思想,谁不想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问他还不如问老乔!
*
他们在底特律的一家餐厅共进晚餐,不差钱的休斯先生包下整座餐厅,以免总有人探头探脑想要偷窥偷听。
以前他总是大男子主义,又很有炫耀心理,被皇储嘲讽了好几次,说他享受的不过女性的追逐、男性的羡慕,虚荣心强得可怕——他怀疑殿下想说的是“可笑”。他认为都是那些记者的错,他们喜欢报道名人,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殿下不是不喜欢“曝光”,她喜欢“有控制”的“曝光”。大部分时间低调,偶尔高调。名人不是明星,用不着刷脸熟。
简言之,要保持“格调”。
他一向是随心所欲的,觉得只要自己高兴就好,管别人怎么想呢。他以往交往的绝大多数都是女明星,她们恨不得住在头版头条,新闻越多越好,即使是最特立独行的凯特也喜欢头版头条。反而是人人都想知道她的一言一行、穿着举止的殿下不喜欢总出现在头版头条。
——也不对,以前她也是喜欢的,但自从她与国王订婚后就不太喜欢了。可能报道太多,她已经厌烦了吧。
她身上偶尔表现出来的淡淡的厌烦之意令她愈发诱人,一个不想成为明星的“超级明星”,他从来没有见过像她这样迷人的女性——女孩,她既妩媚又强大,可爱但又冷酷。她还很年轻,真不知道将来她会成长为什么样的女人……
*
凯瑟琳没怎么说话,谈完工作后就失去了谈兴。霍华德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谈话对象,他也跟其他男人没有什么分别,过多的谈论自己,太少谈论别人。他也不太会找新话题,可能因为从来都是别人讨好他吧。
他母亲是个英国人,对他教育严格,有点偏执,16岁他就没了妈,18岁不到没了爸,一个未成年,再怎么聪明绝顶,短时间内痛失父母,都会是极大的打击。
这样的人生,不差钱的家世,导致他严重缺爱。为什么他会流连花丛?除了证明自己“是个男人”,还因
为他缺乏爱、不知道什么是爱,泡妞只懂砸钱,把妹从不走心。
他对凯瑟琳赫本是真爱吗?可能也不是。赫本会看穿他的内心还是个小男孩,不会觉得他适合成为丈夫。谁愿意哄小男孩呢?又不是想当妈!
分析别人真有意思。
想到这儿,她抬眼看他,“霍华德。”
“殿下?”
“有什么好玩的游戏推荐吗?”
“好玩的?”
“冒险的,别致的,有趣的。”
第254章
“你已经学会驾驶飞机了。跳伞?”
“拿到了跳伞执照。”
“射击?我是说,除了猎枪之外的射击。”
“打固定靶或是移动靶也只是熟练度的问题。”
“……潜水?”
“好玩吗?”
“还行。或者滑雪?”
“滑雪还行。”
“或许你会喜欢……攀岩,徒手攀岩。”
没想到现在就已经有了攀岩这项运动,也是哈,30年代,哦不,现在已经到了40年代,跟21世纪的差距并没有很大,有钱人更是早早走在时代前列。拥有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世界对他们而言就是个巨型娱乐场罢了。所以也能理解为什么很多有钱人最后都变成法制咖了,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什么用,他们是制订规则的阶层,可不就把普通人视如草芥了吗!
她享受到社会规则之上的待遇了吗?实话说,确实享受到了。就比如仍然关在剑桥别墅地下室的利奥波德。
霍华德在说徒手攀岩,攀岩难度很大,徒手攀岩那就更兼具高难度和高风险了,紧张刺激,必须百分百专注,否则……真的可能掉下去摔死,或者摔个半死。
凯瑟琳很有兴趣,问了许多。攀岩的乐趣可能也跟驾驶飞机一样,攀上至少数百米的山岩,转头向下看去,山岩下的一切都变得如此渺小,能让人有一种“一览众山小”、“世界尽在我掌握中”的兴奋和自信。
一定很有趣。
霍华德也很有兴致:她总算对什么事物感兴趣但又没玩过了!
于是约好了等天气转暖,他派飞机来接她去加州,“优胜美地”在加州境内的内华达山脉一侧,有好几处非常适合攀岩的地点。优胜美地yosemite是印第安语,意思是“灰熊”,说明以前加州是有灰熊的,现在也有,只是栖息地被人类挤压,都在深山中。
现在也还没有什么“动物保护”的概念,有钱人还会狩猎灰熊,导致灰熊的数量逐年减少。
这晚两人都很满意,吃完晚餐,霍华德送凯瑟琳回了酒店。
*
回了酒店先给渥太华的丈夫打电话,又给波士顿的剑桥别墅打电话。都平安无事,很好。
洗漱之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先是想伊利亚,他应该是被内务部的同事救走了,没有联系她,也许是他的上司觉得他已经暴露?或者不信任他,他可是落在利奥波德手里被折磨了小半年,上司没准会认为他已经叛变了。
会把他关起来吗?还是会送他回国,不让他出外勤了?或者……听说他们的大清洗异常残酷,已经杀了至少10万人,他们……契卡应该不在乎再多杀一个吧?
人才是宝贵的,但人才又是最无所谓的,人多着呢,没了张屠户难道就得吃带毛肉?不存在的,杀了你一个,自有后来人。
凯瑟琳一想到那个近乎全能的英俊男人会变成……一具慢慢腐烂的尸体就有点受不了。
人呀,也是最脆弱的。
他会想着她吗?如果被处死了,希望他最好是想着她。
翻了个身,又想要如何处置利奥波德。
杀了?可以但没必要。
放了?不行,她压根不想放他回去成为德军中的一份子,没准这家伙是什么重要部门的头头呢?
策反他?可她又不是什么政府人士,不想操那份心。
这人怎么有点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不行,是个人都得在她手下发光发热,充分利用价值。
他很可笑啊,老骂伊利亚是狗,他现在不也是一条狗?丧家之犬罢了。
伊利亚很可能不会回来了,她还真的缺一条狗……不是,是一个得力下属。但他是个德国人,这又有点……太魔鬼了。
但……也会很有意思,就是她无法确定他是不是足够“忠诚”。
回去先给他洗洗脑!
*
苏联,列宁格勒。
这是苏联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岸,曾经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最大城市,拥有多座皇室宫殿。城市建设也十分美观、宏伟,如今,她仍然是苏联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一艘邮轮缓缓驶入港口,一名身材高大的年轻男子眺望渐渐离近的城市:他又回来了,也许他再也不会离开这个国家。他并不是在这个国家出生的,他是格鲁吉亚人,在摩洛哥出生……他其实并没有很强烈的归属感,少年时期,他因为没有“归属感”而痛苦。他的家庭无法返回格鲁吉亚,而在摩洛哥,他们又只是“外国人”。
归属感……他很希望去新俄罗斯看看,不知在那里他能否找到“归属感”。苏联……他在这里度过了从少年到成年的最重要的几年,可那时候他想的是什么?是如何在学员中脱颖而出、是争强好胜、是努力证明自己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