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凯瑟琳深深感受到了做好事真难!
  波塔莱格里当地政府要求所有物资都在葡萄牙境内采购,因此他没办法要总部那边采购了棉被和衣服送来。
  在哪里买不是买,在葡萄牙买也就是稍贵一点,应该不会贵的过分。凯瑟琳又给他批了3万美元的额度,应该够难民营度过冬天。美元的购买力之强,一床棉被应该不超过3美元,1万美元绝对够每个人都有棉被了。其他2万美元用来治疗伤员、购买食物。
  项目经理说他已经联系了红十字会,他们会派一批医生和护士过来,自带医药,因此这方面的压力不大。凯瑟琳对此大加赞扬,这才是头脑灵活呀!薅红十字会的羊毛,哦不,是跟红十字会合作,这可真不错!
  凯瑟琳要求侍从官、肯家兄妹三人全都去营地里参观,给这帮少爷小姐来点现实主义的教育。又跟肯尼迪先生讨论,是否可以让美国接收一些难民?brf愿意为难民购买前往纽约的船票,甚至可以包下一艘越洋邮轮的一期船期,专门运送难民。登船地点不是法国勒阿弗尔,而是葡萄牙的里斯本港口。
  肯尼迪先生沉吟片刻,表示可以回去跟总统先生商量一下,问题应该不大。
  接着,凯瑟琳又询问参观完难民营回来的脸色苍白的菲利普,要他明天打电话给他舅舅海军中校路易斯蒙巴顿,请他询问国王或者首相,英国是否愿意接收一批西班牙难民。之所以她不自己去问国王表哥,还是因为王室大概不太喜欢她如此出风头。
  低调做人,出头的事情就让国王的亲信去做吧。
  *
  15岁的菲利普还太年轻,被难民营的景象震惊到了,许久都没有缓过劲来。
  这才哪到哪呢?二战还没有开始,到时候你是不会上前线,不然可要你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残酷的战争”。
  这孩子非常有心计,给她写了好几封信,其中一封信勇敢自荐,请求担任她的侍从官,能为皇储殿下效力,是他的荣幸。以他的身份确实也很合适,是希腊王子,但又不是直系王子,王位离他很远;跟她是第二代表亲,血缘很近;外型也确实不错,相貌英俊,金发碧眼,15岁的少年已经有182身高,眼看着将来还会再长高一点。
  美丽的皇储有美丽的侍从官,没毛病。
  而且他的行动力很强,这是他最大优点,要他做什么事情他肯定会想办法完成,会是一个很得力的下属。
  凯瑟琳便大度的批准了。本来以她现在的身份,只有一名侍从官那是太寒酸了。
  于是菲利普连男高都不上了,跑回伦敦,住进她安排的肯辛顿宫小公寓。他不上男高也没什么,等他到了皇家海军学院最低年龄限制17岁,他的海军中校舅舅肯定会把他塞进军校镀个金,出来就是少尉军官。
  他非常满意现况,毕竟一个无人在意的小可怜地位尴尬,两个舅舅虽然关心他,但也不会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关怀照顾,因此他必须什么都靠自己。
  现在他有了一份好工作、一处很不错的小公寓,皇储还给他发津贴,一个月能有25英镑,很少,但他也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吃是跟着皇储殿下一起用餐,又能随时去看望外祖母,真是好得没话说。
  皇储还给他发了制服,他和伊莱亚都有。制服非常好看,笔挺威严,更加衬得他玉树临风,翩翩风流。
  凯瑟琳对这套侍从官制服十分满意,充分体现了两名侍从官的身姿和美貌,加分加分。
  *
  在西班牙停留了两天两夜,第三天下午,返程飞回伦敦。
  肯家兄妹和两名侍从官似乎都被难民的惨状震惊到了,其实这还算是好的,毕竟难民还能穿越国境线,就不能算身体素质太差了,受伤也不算严重,受伤严重的半路上就会死掉。
  这些少爷小姐呀,压根没有见过“苦难”是什么。
  她其实也没有见过,但她看过不少纪录片,战争最大的受害者永远是没有反抗能力的平民。至于普通士兵,炮灰而已。
  回程路上,大家都保持了沉默。
  *
  到了伦敦克罗伊登机场,小乔匆匆往她手里塞了一封信,然后转头就走。
  “乔!”凯瑟琳喊住他。
  他踌躇片刻,转过身。
  “回了哈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忍不住笑了。
  他一怔:你在说什么?
  “我明年上半年还会去一趟哈佛。”嗯,不能说太多了。
  乔点头。
  “你父亲要是成了大使,要他尽快赴任。”
  “他知道。”他蹙眉,“你就没有什么要跟我说的吗?”
  “不知道说什么。祝你一路顺风吧。”
  “说你会想我。”他祈求的说,“求你,一定不要忘了我。”
  “好吧。”她妥协的说:“我会想你的。”
  “还有我。”杰克突然跑过来,也朝她手里塞了一封信。
  第120章
  凯瑟琳:你们兄弟怎么回事!
  老乔来向她辞行,他们明天上午就要出发去南安普顿,下午的船返回纽约。他已经把自己的一个空闲银行账户给了皇储,说回去就会安排,账户里的钱倒手几次,最终进入皇储的花旗银行账户,保证没人能查出来。
  凯瑟琳现在已经不担心肯尼迪先生会贪了她的钱。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其实不是钱,而是人命,有钱人一定都很惜命。
  她能提供给老乔更高的社会地位,还跟他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她出谋划策,老乔负责实行,先拿下驻英大使的职位。宾汉姆先生这次病情很重,已经无法正常履行大使的职责。
  *
  其后几天,欧美各家报纸都报道了沙俄皇储前往葡萄牙边境的难民营视察工作的新闻,配发照片,引发各国社会轰动。
  无国界救援基金会随后又在西-法边境城市选址,修建了3个难民营。并跟红十字会合作,红十字会提供医护支援,药品自理,最大限度保证难民的生活和医疗。
  凯瑟琳接着在巴黎和伦敦各举办了一场慈善募捐晚会,巴黎晚会邀请了政府高官,伦敦晚会则有国王出席。
  两场募捐晚会各筹集资金若干,分别注入4个难民营。
  西班牙难民也开始大量向难民营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同情西班牙共和军的国际友人也在苏维埃的暗中支持、以及第三国际的积极运作下,成立了“国际纵队”,于10月份开始分批进入西班牙境内,人数居然还不少,达到了4万人之多。
  凯瑟琳乱入,匿名捐了5万美元给第三国际,指名要用于国际纵队。
  各国一些小型救援组织、教会等等也都开始行动,教会方面因为西、葡、法都是天主教国家,由
  现任教皇出面呼吁,交战双方应最大限度保证难民的安全,上帝保佑难民;救援组织也各自派遣志愿者前往难民营,人数不多,但态度积极。
  各国群众纷纷捐款捐物,一部分流向红十字会和各国的救援组织,一部分流向无国界救援基金会。
  *
  玛丽太后不是太高兴,但王室女眷战时进行医护工作也是各国王室的传统,她也没有指责凯瑟琳的理由。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凯瑟琳会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王后,对于媒体为无冕之王的时代来说,会为王室带来不一样的风貌。
  她又派人请了皇储过去,亲切指示,只待订婚日期定下来,她就是未来王后了,需要履行王室义务,出席一些公开活动。
  凯瑟琳:震惊!我还有新工作了!
  因此,未来王后需要学习宫廷礼仪,她请了一位王室旁系公主、某位公爵夫人来教导她。
  凯瑟琳:又来了!
  这不好拒绝,只能答应。
  又问她喜欢什么名字,按照传统,她需要改信新教,流程是订婚仪式上午先去教堂改宗,同时改名,然后举行订婚仪式。国王订婚非同小可,会非常正规,而且可能会很累。
  玛丽太后提供了几个名字让她挑选,王室女眷的名字来来去去就那几个,维多利亚特别多,亚历珊德拉也很多,玛丽、玛丽娅、玛丽娜又太大众。
  凯瑟琳接过名单,倒是真给了她不少选择余地:埃莉诺、安妮、夏洛特、卡罗尔、凯瑟琳、露易丝,都是英国王室传统常用女性名字。其中夏洛特和卡罗尔都是查尔斯的女性名,露易丝是路易的女性名。
  没有伊丽莎白,大概因为王室现在已经有了两个伊丽莎白。没有维多利亚,大概也是同理,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代里有好几个维多利亚了。
  “埃莉诺吧。”
  最著名的埃莉诺是12世纪的阿基坦的埃莉诺,她是阿奎丹公国和普瓦捷伯国的继承人,因为广袤的领地和出名的美貌,先后成为法国王后、英国王后,她的儿子是英国国王理查一世和约翰一世。
  这个名字很古老,现在英国叫埃莉诺的女孩都不多了。
  *
  教授宫廷礼仪的公爵夫人第二天就到肯辛顿宫来上课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