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普通人家……”嬴政沉吟许久。
  扶苏忐忑不安地等待结果。
  嬴政其实也是关心孩子的,只是如果把他对孩子们的爱分成十成,太子独占了九成,剩下所有孩子共同分那么一成。分到每个孩子手里的,就很少了。
  其中因为扶苏和太子一母同胞,自幼黏糊在一起,嬴政与他相处的时候也挺多,相对而言,也就更关切些。
  所以才想定下李斯的女儿,人品模样都出挑,李斯教出来的,自然也博学多才,与扶苏结亲,有什么不好呢?
  而且考虑到太子和李斯的复杂关系,法家和儒家的对立兼容,这样一连,不管对太子,还是对李斯,都是有益的。
  嬴政不是很高兴自己的计划受到干扰,便道:“倘若朕不同意呢?”
  李世民幽默道:“那我支持扶苏私奔。”
  嬴政:“?”
  扶苏:“!”
  看,掀屋顶战术,总是很好用。
  第192章
  嬴政再也不是那个会被太子气得心梗的秦王了,他早就进化成完全体了。
  无论太子口出什么石破天惊之语,也不会太超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所以他只是在扶苏愕然转头的时候,也用冷飕飕的目光瞪了太子一眼,斥道:“胡言乱语!儒家能接受你说这种‘非礼’的话吗?”
  “儒家有八门呢。”
  “我不信有哪一门能支持。”
  “我支持不就好了?我也能代表儒家。”李世民拍拍扶苏的肩膀,笑得狡黠,用嬴政也能听到的声量,低声道,“我可以提供马车、地图、钱财……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地方给我报个信,等阿父消气了你们再回来。多大点事!”
  扶苏哭笑不得,顿时不紧张也不急迫了,只觉得好笑和无力。
  嬴政很想捂着脸表示不认识他,心好累。
  突然很后悔没有趁太子年纪小的时候,多打他几顿,现在已经不好动手了。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李世民摇头晃脑地念道,振振有词,“这可是《周礼》呢!连《周礼》都支持私奔的。”
  “不许再混说。”嬴政严肃地板着脸。
  “哦。”李世民做乖巧状。
  “你为何支持扶苏?”嬴政不解。
  “他喜欢,自然要支持他。”李世民奇道,“又不是非要联姻不可。”
  以嬴政大权独揽这现状来说,根本不需要扶苏来联姻,从公卿里选女儿,反而是对臣子的厚爱与恩宠。
  包括太子妃也是。蒙家的女儿要是大几岁,嬴政说不定就首选蒙家了。
  嬴政习惯亲近已经很近的人,不管是臣子还是儿女,该如何与嬴政走近,那不是皇帝考虑的事,而是为臣为子该琢磨的。
  于是近的越近,远的越远。
  比起不认识的吕雉,他当然更愿意选李斯的女儿。
  且有一种暗暗的不舒服,类似于:我都计划好了,你们怎么可以打乱我的计划?我好心好意的,你做儿子的居然敢不领情?
  李世民大概能体会嬴政的心情,所以先用玩笑缓和了一下气氛。
  “正好人都在,阿父见一见吕雉如何?”
  嬴政瞅他一眼,给了这个面子。
  “那便见见吧。”
  遂派人去请吕雉过来,太子妃陪同在侧。
  还算轻松的同龄人的赏花会,秒变boss直聘。
  吕雉只能庆幸自己准备得比较充分,衣着打扮都很持重得体。
  两个年龄相仿的出色女子携手而来,让嬴政忍不住把她们放一起比较。
  太子妃已经很熟了,是个春花秋月般温婉却又很坚韧的女子,骨子里和太子有些像,只是表面的端庄,掩盖了几岁就和太子爬树的大胆叛逆。
  而这个吕雉……
  嬴政看她的第一眼,就觉得她适合生存在任何地方。
  无论是寂静的荒野,艰苦的草原,富丽的宫廷,热闹的街市,她在哪都能活下去。
  她种地能把豆麦种好,女工能做得精细,当小贩能赚到钱,粗茶淡饭她不抱怨,锦衣玉食她也能习惯,简单的环境能融入,复杂的局势也能看透……
  是个百搭型的女子。
  嬴政鬼使神差地想到了刘邦。
  继而他的思路歪了歪,又想到,这样的女子其实适合做太子妃——不不不,她和太子的性格不搭,不行,不合适。
  嬴政虚扶了一下行礼的无忧,李世民就拉着她的手,夫妻俩到旁边吃瓜看戏去了。
  皇帝陛下故意冷着脸,给吕雉极大的压迫感,威严冷漠道:“你就是吕雉?”
  李世民悄咪咪和无忧挤眉弄眼,用眼神示意:你看你看,他又来了。
  无忧忙用团扇遮挡李世民的表情,假装没看见。
  扶苏欲言又止,想找个插话的机会都找不到。
  “沛县吕雉拜见陛下。”她恭恭敬敬拜下去。
  “你认识扶苏?”
  “妾有幸受业于太学,与公子结识,一同聆听先生们的教导。”
  “没有私相授受?”嬴政上强度了。
  李世民继续猫猫祟祟地无声吐槽:私~相~授~受~
  这是什么时代?谁在乎这个?
  吕雉心中一紧,飞快组织语言:“妾不敢。公子高如星辰,岂是我等可以攀附的?”
  “如此说来,你对扶苏并没有意思了?”不仅曲解,还要刁钻反问。
  “父皇!”扶苏看不下去了,径直跪到吕雉旁边,挺直腰背,沉声道,“何必为难一个女子?她并没有做错什么,我们不过是普通往来罢了。怎可因为我,而责难她?”
  嬴政不理会,依然灼灼地看向吕雉。
  她静静地等扶苏说完,才有条不紊地回答:“妾昔日曾闻越人歌,虽不敢冒犯,也不该有此幻想,然今日得与王子同舟,亦觉此生无憾矣。还望陛下海涵,莫要计较小小女子的一点僭越。”
  这话说的还是有点大胆的。
  不仅因为《越人歌》里有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还因为这里掺杂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歌里越人的结局,听歌的鄂君子皙走过去拥抱了越人,还举起绣被覆盖在他身上。
  另一个是把这故事讲给襄成君听的楚国大夫庄辛的结局,他成功用这个话术说服了襄成君,牵到了原本不愿意搭理他、还很生气的襄成君的手。[1]
  两个人一个凭借歌,一个凭借带歌的故事,都直白地表达了真心,得到了与自己有身份差距的上位者的关注。
  越人向王子表白,大夫也牵到了襄成君的手。
  那时候风气真开放啊。如果是现在,有人用同样的话术对李世民这样说,他……呃,估计也能成功牵手。
  但嬴政肯定不行,千万不要瞎模仿。
  李世民看热闹看得津津有味,直接牵起了无忧的手,感叹道:“原来是两情相悦啊,真是好生难得。对吧,阿父?”
  嬴政颇为欣赏吕雉不卑不亢的气度,沉吟许久,又问:“听说你有两位兄长?”
  “是。妾之长兄吕泽,亦在咸阳。”
  “可为官了吗?”
  “尚未。”吕雉诚实道。
  “为何没有?他没有读书的天赋吗?”
  “长兄好武,本欲入伍建军功,然今时不同往日,家父不许他往百越去,便耽搁至此,想再谋机遇。”
  军功制差不多走到末路了,像英布和吕泽这样还没上车的人,却还有很多。
  大秦的军队已经够多够强了,一时半会是不会扩招了,不然就要冗兵、吃空饷了。
  她着实沉稳,嬴政的赞赏更多了几分,下令请吕泽过来。
  “扶苏出宫建府,你长兄正好能帮上忙。”他面色缓和。
  李世民悄悄在后面提醒扶苏,后者马上心领神会,感激道:“多谢父皇成全!”
  出于郡县制和嬴政自己的考量,公子们是不会放出去分封就国的,他也没有给他们封王,——哪怕只拿钱的那种,都没有。
  所以成年后的公子,都会留在咸阳,没有得到嬴政同意,想出去都难。
  幸运的是,吕泽也不是个拖后腿的,体格健壮,言行尚可,嬴政还算满意,也就不反对了。
  李世民事后和无忧复盘的时候,都有点惊讶:“居然就这么成了?”
  “不是你帮忙说了好话吗?”
  “我还以为刘邦成功的可能会更大的。”他枕着无忧的腿,疑惑道,“他们应该见过了才对。吕雉兄妹来咸阳,吕泽肯定会宴请刘邦的,反之亦然。”
  “见过了,就得选他吗?”无忧给小小的黑色猫猫梳梳毛,很轻很轻,生怕它有数的毛毛掉下几根。
  “吕雉和刘邦,他们……”李世民可疑地停顿下来,嘀嘀咕咕,“她居然选的是扶苏。”
  “扶苏是你亲弟弟,而且很好。”
  这个时候,就不需要拉踩某两只畜生了,真不配。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以为……”他仰脸看着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