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61节
辛长平已经托人问到了府城哪里可以学染线,因为月底辛盛要去府城考试,宋氏便说等辛盛去考试的时候,一起送宋惜娘学染线。
宋惜娘这些日子便一直跟着辛月在铺子里看店,她整理收纳是一把好手,只是性子内向,不太敢主动和人说话,辛月便说:“表姐,日后你也要自己开针线铺子的,不能老是躲在我身后,从现在起就该学着招呼客人。”
宋惜娘虽然害怕,但也知道表妹说得对,总不能将来开了铺子还指望表妹,便强忍着羞涩,磕磕绊绊的学着和客人搭话。
十来日下来,她已经能在辛月出去办事时独立看一会儿铺子了,光只有她在的时候,也卖出去了些货品呢。
宋氏紧赶慢赶,终于在何令芳要出发去京城的前三天做好了她定的衣裙。
二十套人偶娃娃也攒够了,摆在柜台上摞得老高。
宋氏找了辆骡车来拉货,还是不放心,问女儿道:“这么些东西,我陪着你一同去吧?”
辛月摇头说:“不用了,娘亲,到了何府门外,自然会有人来帮着搬的。”
宋惜娘想说她可以陪着表妹一块儿去,但因为是去县令家里,还要和官家小姐打交道,她有些害怕,脸上的表情便有些犹犹豫豫的。
辛月瞧出她的心思,笑着说:“表姐,你帮我看好铺子,今日有两位府城的小姐该来取衣裙了,可要招呼好她们。”
“嗳。”宋惜娘松了一口气连忙应下。
大家一起帮着搬了几趟,把装人偶娃娃的木盒子在车厢里摆放好,怕衣裙弄皱了,等辛月上了骡车,宋氏才把何令芳的百褶裙递给她。
等到了何府门外,车夫帮着去和何府守门的小厮传话,在门房候着的夏兰连忙带着人来帮忙搬东西。
人偶娃娃都搬了出去,辛月把抱着的衣裙递给夏兰之后才从车上爬下来。
辛月跟着夏兰往何令芳院里走,,见一路上何家的下人都十分忙碌,碰见的下人们各个都抱着不少东西,辛月有些疑惑,夏兰解释道:“都是在忙着帮小姐装行李呢,还有要给京城的长辈亲戚们带的礼物,这几日家里忙乱得很,本来小姐想自己去取裙子和人偶娃娃的,实在是脱不开身。”
辛月了然的点点头,何令芳在潍县住了四五年,不光来时带的行李,在潍县这几年定然也添置了许多东西,她这趟走了就不会再回来,自然要把得用的全部带回去,这工作量堪比搬家了。
上回辛月来何家,见到何令芳的弟弟何晏安逃课在花园里挖泥巴,这会又遇见他在花园里不高兴的踢树,只是上回何令芳还满院子寻他,这回却是顾不上他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此,何晏安更加生气,可怜的小树估摸着种下还没几年,树干不够粗壮,被他踢得摇摇晃晃好似要折断。
夏兰见状叹了口气,小声和辛月说:“自从家里开始给小姐收拾行李,少爷就天天不高兴,闹着要跟小姐一块儿回京城,小姐被他闹得什么事都干不成,现在都得躲着他。”
说完夏兰示意辛月跟着她绕路走,结果何晏安是个耳朵精的,听见了动静回头一下子就看见了她们,忙喊道:“夏兰!带我去见姐姐!”
夏兰无奈的回身,何晏安已经小跑过来拽住了她的手,瞧了一眼她身后的辛月,瘪着嘴说:“你们说姐姐忙,有时间见外人,都没时间见我吗?”
夏兰忙解释道:“小姐上回定了身裙子还有给家里姐妹的礼物,辛小姐是来送东西的。”
何晏安不听夏兰的解释,就非要跟着一块儿去见何令芳,夏兰无法,只好带着他一起去。
何令芳确实很忙,正和丫鬟们一起把她库房里的箱子一个一个的开了,看哪些要带回京城,哪些用不着就不带了。
见辛月到了,她才让丫鬟们也歇一歇,自己出来同辛月说话。
看到何晏安也跟着来了,何令芳叹了口气,说:“弟弟,你又逃课。”
何晏安心虚了一瞬,但一想到姐姐要丢下他自己回京城去,他又扬起脸气鼓鼓的说:“是啊,你不管着我,我就逃课,你回了京城再也没人管我了,我以后都不上课了!”
何令芳皱着脸,眼里又是心疼又是气愤,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在弟弟脑袋上拍了一下,训斥道:“何晏安,你不小了,怎么还不懂事?”
何晏安顺势拉着姐姐的手不放,委屈的说:“我从生下来就没和姐
姐分开过,姐姐怎么忍心自己走不带着我?”
何令芳其实也舍不得弟弟,可弟弟是男子,前途要紧,自己总不能以后出嫁也带着他,心下一软,转了语气柔声劝他:“弟弟,等你考上功名,到时候就可以回京城了。”
何晏安本就不爱读书,等他考上功名得到什么时候去了,他觉得姐姐是在找托词,气冲冲的跑了出去。
何令芳瞧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跟辛月说:“月娘妹妹,让你见笑了。”
辛月忙摇头说:“何公子同芳姐姐姐弟情深,自然是舍不得离开芳姐姐的。”
何令芳眼睛一酸,差点掉下泪来,从弟弟生下来,她又何曾和他分开过?她扯出个笑容说:“不说这些了,希望他早日懂事。”
辛月带来的一堆的人偶娃娃何令芳只打开一盒瞧了一眼,便吩咐丫鬟们装箱收起来,然后迫不及待的要瞧她的新裙子。
何令芳带着辛月去了自己的卧房,把新裙子拿了出来,光只瞧着表面的绣花,何令芳就赞不绝口,等在夏兰的帮助下换上了裙子,站在一人高的铜镜前,轻轻转了个圈,百褶裙里的茉莉花显露出来,别说夏兰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就是何令芳自己都产生了错觉,好似闻到了茉莉的芳香。
她依依不舍的脱下裙子,吩咐夏兰好生收起来,然后拉着辛月坐下说话,颇为后悔的说:“这裙子真漂亮,早知道多订几身了。”
辛月笑着说:“这身裙子都是我娘亲紧着赶出来的,若是还有别的,定是做不完的。”
何令芳听了叹了声气,说:“真希望你们家在京城也有铺子。”
这事儿可不太现实,两人对视着笑了笑,何令芳拉着辛月的手有些不舍的说:“月娘妹妹,若将来你有机会去京城,千万要来见我。”
辛月郑重的点头应好。
“对了,上回说的话本子,我这些日子有空时便写了些出来,你帮我瞧瞧好不好?”何令芳掏出自己的话本手稿给辛月看。
还好辛月这几个月已经学了许多字,看起来倒是挺顺畅。
和男作者写的主角都是落魄书生的话本子不同,何令芳写的主角自然是女子。
主角王娘子本是小地方的举人之女,她父亲看重一学生的才华,不顾他家资贫寒,许之与女,招之为婿,潜心教导。
王娘子带着嫁妆嫁过去,与他生儿育女,帮着照顾公婆小姑,是一个无可指责的贤妻良母。
她夫君也确实有才华,一路高中,最后要去京城参加会试,因家贫凑不起路费,还是王娘子掏空了嫁妆替夫君凑了路费,结果不曾想夫君确实高中状元,却被公主看上要招为驸马。
若按那些世面上常见的话本子的套路,这会儿王娘子该自惭形秽,或是自请下堂,或是自贬为妾,而公主就算知道这个男人有家室,也会要死要活的非要嫁给他。
何令芳写的故事自然不会如此,王娘子听到和夫君一起去京城的同窗传回来的信,不顾公婆的阻拦,带着一双儿女去了京城,她没有去寻变心的夫君,而是打听了地方直接去敲了登闻鼓告御状。
王娘子状告新科状元停妻另娶,家中有妻有子,却还敢骗婚公主。
皇上派人查证属实后勃然大怒,夺了王娘子夫君的功名,取消了赐婚,还将他入了牢狱。
而公主得知此事,不仅没有怪王娘子,反而感谢王娘子揭发了此事,避免了自己所嫁非人,心怀愧疚的召见了王娘子,结果两人相谈甚欢,还与王娘子成为了好友。
后来王娘子带着儿女去牢里看坐牢的夫君,他破口大骂指责王娘子毁他前程,乃是蛇蝎毒妇,便是自己娶不成公主,也不会再与王娘子重归于好。
王娘子毫不在意的扔给他一封休书,还告诉他一双儿女都将改随母姓。
之后王娘子没有回老家去照顾那对不明是非的公婆,而是留在京城开店。
因为有公主做靠山,生意很好,王娘子在京城站稳了脚跟,之后还遇到了真正的良缘,一双儿女在王娘子的教导下也都成了才。
多年之后王娘子的前夫出狱,落魄成了乞丐,讨饭讨到了王娘子的家门外,王娘子没认出这个乞丐,她的现任夫君心善给了乞丐几文钱。
王娘子的前夫捏着那几文钱失魂落魄的跑回了破庙,做了个梦,梦到他当年高中状元,被公主招为驸马,老家的妻子自惭形秽自请下堂,公主心善,主动提出做平妻,他左拥右抱享齐人之福。
梦醒来,见自己还在破庙,疯疯癫癫的跑出去一路大喊“我是状元郎,我是驸马!”
结果被巡逻的兵丁抓住,再次投进牢狱。
辛月看得大快人心,问何令芳:“这话本叫什么名字?”
何令芳笑着说:“王娘子休夫记。”
辛月笑了好一会儿,才说:“芳姐姐这话本子怕是要把那些天天白日做梦的落魄书生们气死。”
何令芳听了立刻说:“气死他们才好呢,以后少写些恶心人的话本子出来,天天白日做梦当富贵人家的小姐都是没见过男人的傻子,遇见个书生就不管不顾的非君不嫁,连公主都敢排揎上。”
夏兰在一旁偷笑,拿出一本话本子递给辛月道:“我们小姐原先看了这个话本子,在家生了好大的气,自从听辛小姐说让她自己写话本子,就开始迫不及待的动笔,说一定要把自己受到的恶心全部奉还回去。”
辛月接过一看,写的就是一个穷书生高中状元抛弃发妻迎娶公主坐享齐人之福的故事,一脸嫌恶的像扔脏东西一般把话本子扔到一边。
何令芳被辛月的反应逗得笑起来,然后和辛月抱怨道:“这可是我阿奶特意替我收集的京城最火的话本子,这个作者黄粱一梦竟是爱写这类故事,恶心我好多回了。”
辛月举双手赞成,鼓励何令芳道:“芳姐姐干得漂亮,我支持你!”
第68章
何令芳摸了摸辛月的头,笑着说:“等我回了京城就送去印刷局印刷,到时给你寄一本过来。”
辛月连连点头,还给何令芳出主意道:“芳姐姐,酒香也怕巷子深,一定要做好宣传,我瞧那酒楼、茶馆里常有说书先生说书,说书先生都要四处搜罗故事来讲,芳姐姐可以免费送他们话本子。”
何令芳听了眼睛一亮,举一反三的说:“还有瓦舍那些戏班子,我免费把话本子送给他们排戏。”
“嗯嗯嗯。”辛月举起大拇指,夸赞道:“芳姐姐聪慧!”
何令芳捂嘴偷笑了一会儿,拉着辛月的手说:“月娘妹妹,等着我的好消息。”
跟何令芳辞别,辛月高高兴兴的跟着夏兰往外走,结果路上被何晏安喊住。
“喂!”何晏安想起上回喊辛月大馋丫头被姐姐训斥了两回的事,连忙改口:“辛小姐!”
辛月嘴角抽了抽,不情不愿的停下脚步,夏兰忙拦着何晏安,提醒道:“少爷,辛小姐是小姐的贵客。”
何晏安拉开夏兰不高兴的说:“我又不欺负她,你这么紧张做什么?”
夏兰毕竟是下人,辛月怕她受何晏安的气,忙问何晏安:“何少爷有何事?”
何晏安瞧着辛月说:“我姐姐好似很喜欢你,你帮我劝劝她,带我一起回京城好不好?这府里有继母和她的一双儿女,等姐姐走了,只我一个多余的人了。”
辛月来何府两回,回回都见何晏安逃课,而且上回跟自己说话也很不礼貌,本来有点烦这个年纪的熊孩子,但听完他这话,忍不住有点心软。
不过这种事情可不是辛月劝了就有用的,便是何小姐自己都得听长辈的安排,要送她来潍县就得来潍县,要她回京城就得回京城,她连自己的主都做不了,更何况她弟弟的主。
再说了,何晏安可是何大人的嫡长子,自然该跟在何大人身边受
教导,若是真的被送回京城,对他才是坏事呢。
那说明何大人心里只有后娶的妻子生的儿女,才会把这前妻的嫡子丢在老家不闻不问。
辛月看他有些可怜,想着芳姐姐对自己又挺好的,干脆多管闲事了一回,问他道:“何少爷,你可知芳姐姐回京城的原因?”
何晏安点点头说:“我知道,姐姐要回京城相看,所以我更得跟去啊,好帮她把把关。”
辛月听他对芳姐姐的婚事这般在意,便劝他:“何少爷,我有个哥哥,我哥哥常说他要努力读书考取功名,日后好替我出头,将来人家若问芳姐姐的弟弟有何功名,何少爷如何作答?若是芳姐姐在婆家受了欺负,何少爷有何依仗护着芳姐姐?”
何晏安愣住,他听他爹说过辛月的哥哥。
当时何大人说:“你瞧人家只比你大两岁,如今已经是县试案首,而你还三天两头的耍先生,动不动就逃课。”
何晏安当时很不服气的说:“人家再优秀,那也不是你儿子,你羡慕也没用。”
然后挨了何大人一顿打。
这会听辛月一脸骄傲的说起自己哥哥,何晏安不禁想,若是人家问姐姐,姐姐是不是得一脸自卑的说自己弟弟是个身上没有半点功名的白身,辛月的哥哥能替妹妹撑腰,自己将来怎么给姐姐撑腰呢?
何晏安想到这低下了头,闷闷不乐的说:“可是我实在坐不住,先生讲课太枯燥了。”
辛月想何大人的继妻不太好狠管前头的嫡子,何大人公务繁忙也不可能盯着儿子上课,那位先生好似也拿何晏安一点办法都没有,不然她不会次次都见到他逃课,这等芳姐姐一走,何晏安怕是更不会好好上课了。
见他这会有点悔改之心,便建议道:“何公子不如去书院和同窗一起上学,同龄人多,下了课有人一起玩,不似在家里这般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