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41节

  那刚刚十分忧虑的灰白袍学子听完长舒一口气,笑着说:“要是如杨家这般的世家不少的话,皇上和世家豪族的斗争,倒是增了不少胜算,听说杨氏族长过几个月便要去京城为官,要说谁最懂世家私底下的那些门道,还得是世家自己人。”
  考场前学子们扎堆闲话,考场里主考官和巡考官也正在交谈,取中的名单早就写出来了,只是还没到张贴的时辰,如今正放在主考官的桌案上。
  巡考官要等放榜之后,确认学子之间没有闹事揭发、举报别人作弊的之后才会结束任务,回京城禀报归队。
  这几日主考官和其余学官们忙着判卷,巡考官也不得接近,是以今日才刻意寻过来问:“那日那位五十题全部作答的考生,他正确率有几成?”
  主考官没有卖关子,直接回道:“全对,无一错漏。”
  巡考官听了瞪大眼睛,感叹道:“竟真是一神人,是哪位考生?定然中了吧,排名如何?”
  主考官指着榜单第一人说:“便是此子,为此次潍县县试案首。”
  “好极!好极!此次出京巡考,倒被我遇到一天才!”巡考官抚掌大笑。
  主考官见状问:“巡考与此子素不相识,怎地如此高兴?”
  巡考官是武人出身,性格豪放,又自觉和学官出身的主考官同属一个阵营,笑着说:“出京之前,我们统领说了,遇到那有真才实学的考生,要记下来回京之后禀报上去,皇上如今正缺人用呢。”
  “嗳,那倒巧了。”主考官听了一笑,说:“此人我也向上举荐了。”
  “红卷?”巡考官先是一愣,然后笑起来说:“看来这地方要出个了不得的人物呀,我以为他只是天资高记性好,才能答对五十道经义题,看来策论也答得极好了?”
  主考官目露追思之意,感叹的说:“瞧其文章,似有明相之资。”
  巡考官愣住一会儿,低声嘀咕一句:“我们统领说今上颇似成帝,这倒是巧了。”
  放榜的吉时到了,主考官和巡考官一起护送榜单出去,见二位大人出来,嘈杂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等兵丁把榜单贴到告示栏上,所有人都盯紧了去看,好似第一个瞧见榜单就能看到自己名字似的。
  辛家众人站的位置最靠前,不像别人对自己没信心从榜单后面往前扫,他们直接看向最前面的名字,赫然就是辛盛。
  大家立刻都笑起来恭喜辛盛,二叔三叔说:“好好好,盛哥儿果然是咱家的麒麟儿!你阿爷知道了怕是要把埋了几十年的老酒挖出来喝了。”
  当年辛丰收听人说,南边儿有人生了孩子便往地下埋酒,儿子的叫状元红,女儿的叫女儿红,他也学着人家往自家院里埋了许多酒。
  辛姑母出嫁的时候挖过一批,辛长平中秀才时又挖过几坛。
  辛盛直摆手说:“这不过是县试,侄儿连童生都还不是呢。”
  二叔三叔却说:“你可是县试案首,从没听说过有案首考不过府试的。”
  在张榜之前,辛长平心里还一直忐忑,可尘埃落定了,他反而泰然了,罢了罢了,躲着藏着才更容易招人害,若是盛哥儿一直是大家瞩目的焦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怕才是要束手束脚,不敢随便动作。
  考中案首,辛盛心里是高兴的,可他记着爹爹的担忧,脸上便没有露出什么兴奋之意。
  辛长安一下子想得通透,便拍着辛盛的肩膀说:“我儿青出于蓝胜于蓝,为父甚是骄傲!”
  辛盛这才露出笑容,有了丝孩子气,还用肩膀轻轻撞了下辛月,和妹妹嘚瑟起来。
  辛月早都想夸哥哥了,只是瞧着爹爹的脸色不敢动作罢了,既然爹爹展了笑颜,辛月自然拉着辛盛的胳膊直晃,当个哥宝女,连连夸道:“我哥哥果然天资过人,举世无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郭玉娘也在旁边跟着辛月学,辛月说一句她便跟一句,两个人跟唱双簧似的,热闹极了。
  一开始辛盛还眼带得意的听着,见妹妹们越夸越没谱,才一把捂住辛月的嘴连忙告饶:“好了好了,快别说了,给人听见要笑话我了,妹妹你真是把什么会的词都说一气么!”
  两兄妹一番耍宝,把大家全逗得笑起来,姜南星在一边更是笑着说:“辛盛你在书院一副沉稳样,原来在家是这个样子啊。”
  辛盛无奈的直叹气,瞪着辛月说:“妹妹害我。”
  主考官和巡考官站在高台上往下望,二人皆瞧着人群里的辛盛,巡考官问:“要不要叫他前来?”
  主考官摇头说:“此次试题已经够扎人眼的了,再叫他来怕害得他更招人注意,等我红卷送上去的结果出来,那时必是我亲自来送结果,再与他说话。”
  巡考官一听,拧起眉头说:“你是说有人会害他?”
  主考官面色凝重的点头,说:“希望上面的结果早些下来,要知道他是被上面关照的对象,怕是还能给那些人点威慑,不好轻举妄动。”
  “那不行,这可是我看中的好苗子!”巡考官之前没想到这茬,这会被提醒了忙招了跟随的两名手下过来,吩咐道:“你们留在潍县,暗中护着那辛盛,等我回京城和统领请示后再看后续怎么安排。”
  “属下遵命。”两名近卫军应了一声,见辛家人看完了榜单要走,忙悄悄跟了上去。
  主考官见状松了口气,对巡考官说:“我替那辛盛多谢巡考了。”
  巡考官连连摆手说:“不用你谢,那是我看中的好苗子,他必须毫发无损,不然我牛都吹到统领那去了,人却没了,我不得被同僚笑死。”
  辛长平看完榜转头去县衙上值去,一路上遇见的同僚都对他连声道贺,听了一路对辛盛的赞溢之词,辛长平一直“同喜同喜”、“多谢多谢”、“不敢不敢”,等坐到自己桌案前,脸都要笑僵了。
  刚坐下揉了两下脸颊,有差役来传话说:“辛大人,县令大人请你过去一趟。”
  辛长平又从值房出去寻何大人。
  何大人桌案上摆着一份今年潍县县试的榜单,叫辛长平来也是先贺他一番,还特意送了一份上好的文房四宝,说:“早猜到你儿今年必中,早早就准备好了一份贺礼,却没想到还是案首,你可生了个好儿子,羡煞我了。”
  辛长平同何大人虽为上下级,但相处五年多,关系十分亲近,对这份礼便没有推拒,接下之后笑着说:“属下替我
  儿谢过何大人,何大人之子亦是聪慧过人,将来定也会高中桂榜。”
  “别提了。”何大人直摇头,说:“我家大儿子跟泼猴一样,定不下心性,坐下半刻就抓耳挠腮,小儿子如今还日日拉着小厮陪他玩泥,我可不敢想那么远。”
  何大人拿自己儿子打趣几句,又问辛长平:“如今你儿子都是县试榜首了,府试、院试定是板上钉钉的有名,到时候儿子和你一般都是秀才,你可要落后了,今秋去乡试否?”
  辛长平本准备过两月再同何大人说,但既然今日何大人问起了,那自然没有撒谎的必要,便说:“劳何大人总是惦记我,今秋是准备再下场一试。”
  “这才对。”何大人听了挺为辛长平高兴,说:“你也知道我今年任期满了必走,你要是不考了,我定要想法说服你跟我一起走,但我真心希望你有更大的前程,期望日后能与你同朝为官。”
  “多谢何大人。”辛长平十分感动,朝何大人深躬一礼说:“这五年多蒙受何大人您诸多照顾,我从您这学到许多,虽然我只是您的下属,但对我来说,您是亦师亦友的存在。”
  何大人忙把辛长平一把扶起,说:“别说得好像我马上要走了似的,我任期还有半年呢,不过我是看不到你乡试了,中举了定要告知我,日后记得多给我寄信,我盼着哪日在邸报上看到春闱高中的名单上有你辛长平。”
  一番勉励的话说完,何大人又掏出一封信来说:“我大女儿前些时日食欲不振,多亏了你家女儿想的新鲜吃食,惹得她最近渐渐开怀,托我转交这信,劳你带回去给你女儿。”
  辛长平茫然的接过信,他倒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表情疑惑的问:“什么吃食?我竟不知。”
  何大人咽了下口水,吸了吸自己长胖了些的肚子,回味的说:“就是那叫炸鸡的吃食,每回我府上厨娘回家休假,来了必带一盆腌制好的鸡肉,到府里一炸满院飘香,我吃着也甚好。”
  辛长平恍然大悟,自从女儿和娘子在外做生意,大姐心疼她们奔波劳累,也没少买鸡杀鸡给她们做那炸鸡,娘子顾忌在喂养小儿子年哥儿,每回只克制的吃一两块,辛长平便没少吃。
  辛长平不自在的也吸了吸自己有些突出的肚子,心想:炸鸡虽好,可是易胖,下回可要守住嘴,吃个两、三块……不,还是三、五块吧,便得停。
  辛长平同何大人交流起如何控制肚腩,辛月则带着家里人都去了铺子参观一番。
  难得辛盛也在家,铺子开了这么些天,辛盛可还一次都没去瞧过呢,正好二叔、三叔都来了,刚好可以去铺子里把大家的钱都发下去,今日本就是个好日子,正适合一起高兴高兴。
  到了铺子门前,却见锦绣阁的招牌下围了一群县中学子,各个都穿着一身长袍,原都是听那个余考生说:“竟然是辛盛中的头名!”
  别人便问:“你认识那辛案首?”
  余考生说:“虽不认识,可你瞧我背的这书袋,正是辛案首县试那日背的书袋!”
  有些人县试那日不排在辛盛附近,自然没有发现他书袋的好处,便问:“这书袋瞧着可甚是普通,又不是绸布做的,难道那辛案首家里也甚是贫寒?”
  “嘿,那你就错了。”余考生眼露自得,说:“县试那日我就站在辛案首身后,亲眼瞧见他背着这书袋,书袋里的东西一点没沾湿,而且你瞧,这书袋硬挺,放东西进去,放时什么样,拿出来还是什么样,一点都不会挤成一团,我当时就瞧上这书袋的妙处了,特意赶在前面出了考场,在考场外蹲守辛案首同他打听这书袋的来处,那店里只有几个书袋,我和两个好友去就买走了大半,你们可不知道,这书袋泼水上去里面都不会湿,再也不怕突然遇到下雨,淋湿了自己的书稿,真真是好东西!”
  被余考生一番吹嘘,加上案首同款的光环,几人便都跟着他来锦绣阁想买这案首同款书袋,他们都是年轻人,不像辛月她们有妇人儿童走得慢些,到时便见到锦绣阁还没开门,不过还是在门口等着,毕竟听说就剩几个书袋了,要是别人也听说了,抢在他们前面买走就不好了。
  辛月捏着铺子钥匙到了门口被吓了一跳,忙快走几步上前问:“请问各位在此作甚?”
  他们背对着辛月没瞧见人来,等听见人声,回头一眼没瞧见人,略低头才发现是个漂亮可爱的女童,几个人都是十几、二十多的年纪,家里有的有妹妹,有的有女儿,但都没见过这么白净可爱的,一时间都没人回话。
  还是余考生作为老顾客站出来说:“小掌柜,你来开铺子啦,怎地今日这么晚,这些都是我的同窗,都是来买你家书袋的,可还有货?”
  辛月记得他,县试第二日也是一早,余考生就和另外两个人一起在自家铺子外蹲守,今日竟又场景重现了一次,辛月瞧他今日正背着自家的书袋,故意挺着背把书袋拉在胸前,一副显眼包的模样,心里有些好笑。
  不过这可是会主动帮拉客的自来水客人,辛月连忙扬起个笑脸说:“原来是您啊,书袋还有几个现货,要是不够还能定做。”
  “那就好。”余考生一副自来熟的样子,还主动帮辛月拉开围在门前的同窗,说:“给小掌柜让一让,让她开了门咱们才好进去。”
  第48章
  被落在后面的辛家众人停下脚步,辛长安和辛长康问:“我们要不等等再进去吧?别影响铺子做生意。”
  铺子一层本就不大,要是这些学子和辛家众人一块儿进去,怕是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
  宋氏牵着郭玉娘,有些犹豫让女儿一个人招呼客人,辛盛想着那几位都是同场的考生,他去陪着招呼更合适,便说:“我去帮妹妹。”
  隔壁的胡娘子瞧见宋氏一行人在路边站着,听说是辛家亲戚来瞧铺子,赶上店里客人多,便在外等等,忙说:“那先来我家店里坐坐吧。”
  宋氏也不跟胡娘子客气,便带着辛长安、辛长康、朱氏,牵着郭玉娘进了胡家的绸布庄。
  胡娘子瞧见宋氏牵着个没见过的小女童,特意拿了几块糖给郭玉娘,郭玉娘瞧了一眼大舅母,见大舅母点头,才接过糖笑容甜甜的冲胡娘子道:“多谢姨姨。”
  胡娘子见辛家的女儿都这么乖巧,羡慕极了,对着宋氏说:“锦娘你可真是好福气,月娘那么聪明能干,你竟还有个这么乖巧可爱的小女儿。”
  宋氏见胡娘子误会了,忙说:“这是我家外甥女儿,不过你没说错,她确实乖巧极了,平日里又帮她娘亲做饭,又帮我带小儿子,多亏了她们母女,不然我都不能出来开铺子。”
  郭玉娘被大舅母夸得脸颊红红,若是以前她怕生得厉害,怕是要躲到人后藏起来了,可如今来县城两个多月,变得活泼多了,这会儿骄傲的挺起小胸脯,眼睛亮闪闪的听着大人夸她。
  胡娘子听宋氏这话,便知道郭玉娘的娘亲要么跟自己一般丧夫,要么就是和离带女儿回娘家的,瞧着郭玉娘的眼神里便多了些怜惜,摸着郭玉娘的发顶夸道:“真是个好姑娘。”
  给辛家人都倒了茶水,胡娘子问宋氏道:“我瞧你家生意甚好,如今都有男客了,想不想把店再扩大一点?”
  铺子才开了不到一个月,宋氏还没想过这事,便说:“我这铺子才刚开,生意刚红火了些,不好马上又折腾换地方。”
  胡娘子摇摇头说:“不是让你换地方,是我们家另一边那个铺子租期满了,快空出来了,我这店中间隔着个铺子还是不大方便,便想把挨着你家前面那间退了,改租另一边那个,这样要是你们租下那间,你们也能两个铺子挨着开,那铺子我们都装潢过了的,你们租下来也不用大改,直接就能营
  业了,如今还没去官牙那登记,我先问问你有没有意向,要是有我直接帮你联系那铺子的主人。”
  原先胡老板为了恶心辛家那铺子的主人郑绩,才故意租了两边的铺子,为的便是好时时给中间的店铺添堵,如今胡老板被胡娘子的一双儿女缠着日日到处去玩,脱不得身,铺子彻底归胡娘子管了。
  胡娘子和宋氏又成了好友,自然不愿意再隔着个铺子两边跑,换一间铺子,她和宋氏都有好处,自然便想着先问问宋氏。
  宋氏原先是没想到,但胡娘子一提,她就想着万一之后店里有女客,再挤进一群男客着实会不方便,要是旁边租一间,专卖男子的衣物用具,那自然更方便些。
  如今手上钱多底气也足,宋氏立刻拉着胡娘子说:“岚姐,多谢你想着我,这铺子我想租,麻烦你帮我牵牵线。”
  胡娘子笑着说:“别跟我客气,那我便约那铺子主人来,到时候我们解约了你们就续上。”
  辛月不知道她娘亲已经决定要扩店了,她开了铺子门迎了几位学子进店。
  没一会儿辛盛跟着进来了,余考生最先瞧见辛盛,忙笑着招呼辛盛道:“辛案首,恭贺你高中!”
  余考生那几个同窗也跟着给辛盛道贺,辛盛忙一一还礼。
  余考生从小跟着爹娘开小食摊,是个见人就主动搭话的性子,极其自来熟,主动替辛盛介绍起来道:“辛案首,这几位都是我一个学堂的同窗,我今次没考中,但今日他们皆榜上有名,你们如今都是同年了。”
  辛盛记得这人是那日拉着自己问书袋的,又见他自己背着书袋还又带了好友来买,对他帮忙宣传自家的生意十分感谢,安慰了他一句:“下次学兄定然高中。”
  “嗨,我是中不了的。”余考生浑不在意的摆摆手,爽朗的笑着说:“我知道我不是读书的料子,只不过家中爹娘期盼过甚,非逼着我读书。”
  辛盛有些傻眼不知道怎么接话,余考生却一点都不难过,还拉着辛盛和他的同窗一一认识。
  余考生名叫余知味,还未及冠,又未有功名,所以还没取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