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16节

  崔慧娘凑近刘差役促狭的小声说:“肯定看得出来的,你瞧我娘做的衣服,和我做的衣服,不懂你也能瞧得出差距啊。”
  刘差役想到岳母上次还把岳丈的衣裳袖子给缝死了,顿时捂
  着嘴笑出声:“娘子你小心给岳母听见,定不饶你。”
  “我俩的私房话,夫君不说娘亲怎会知晓。”崔慧娘故意逗趣。
  两人笑闹了一番,刘差役才说:“我瞧辛大人十分和善,岳丈也说辛大人为人公道和善,这次既然和辛大人搭上了话,过些日子同僚们定然要一块儿凑钱给辛大人送贺礼,我便想着除此之外,我另给他家小郎君送些小玩意。”
  崔慧娘闻言便说:“那我替小郎君做几双虎头鞋吧。”
  “那可劳烦娘子了。”刘差役自是愿的,这给上司送礼,没有银钱就全靠心意了,他娘子的手艺可不差,自是极好的礼物了。
  “咱们夫妻俩,就别说二话了,你差事做得好,咱家才有好日子过,再说了我早就想同辛夫人结交,只是身份有别接触不到,你到时候帮我提上一句。”崔慧娘想到掌柜的对辛夫人的夸赞,便十分向往。
  第22章
  崔慧娘的绣活跟她家阿奶学的家传手艺,只会绣些衣裳、鞋面、手帕、荷包,大件的绣画、屏风都没学到。
  她一直想寻个师父教自己,是以听了绣庄掌柜的对辛夫人的推崇,便十分意动。
  刘差役不知道崔慧娘的想法,只当她是想同辛夫人搭上话交流刺绣,便满口答应了说:“定然,到时候送去我便说鞋子是我家娘子亲手做的,我家娘子慕辛夫人盛名,想请辛夫人指点一二。”
  崔慧娘便高高兴兴的去挑绣线,准备拿出全部的本事来做这几双鞋。
  辛长平送走了刘差役,皱着脸在宋氏房门口站了半响,没想好怎么和宋氏说她家中的情况,便不敢进屋去。
  还是辛月过来找宋氏看弟弟,见着了喊他:“爹爹,怎么不进去?”
  辛长平连忙示意辛月小声,拉住辛月到一边去,轻声说:“叫去传信的人回来了,你阿公阿舅家没人在,不知道明日你弟弟洗三,来不来得了,我怕你娘亲听了不高兴,不知道怎么说去呢。”
  辛月闻言疑惑道:“阿舅带舅母回娘家不在也罢了,阿公怎也不在家,娘亲说宋家在潍县又没有亲戚,阿公能去哪里?”
  辛长平尴尬的不知怎么说,岳母去了三年多,按理说岳丈再娶,他们做晚辈的也没人能说不合适,只是哪有偷偷娶了不告诉出嫁的女儿的道理。
  如今这外孙出生了去报喜,都不找到阿公家门,这说出去都得让人笑话。
  宋氏之前就对她娘家不满得很,再知道这个,辛长平怕她气出个好歹来。
  这话按理不该跟才八岁的小女儿说,只是家丑不可外扬,宋氏娘家的事辛长平也不好跟自己大姐说。
  辛长平现在想找个人能劝慰着点宋氏,竟然只能指望眼前这个八岁的小女儿了。
  便拉着辛月小声嘱咐道:“待会你跟爹爹一块进去,爹爹有些事得告诉你娘亲,但怕她听了气大伤身,你在一边劝慰着点。”
  辛月听了愈发奇怪,点头应了,心里却琢磨,到底阿公家发生了什么事,弄得爹爹这么如临大敌。
  父女二人一起进了屋,宋氏正逗着小儿子,辛年今天早上醒来睁开了眼,看什么都稀奇,宋氏说话逗他,他便眼都不眨的盯着宋氏瞧。
  见到辛长平和辛月,宋氏便笑着招呼他们道:“你们快来瞧,年哥儿睁眼了,会盯着人看了,可好玩儿了。”
  辛月便坐到床沿挨着宋氏,她怀里抱着的小娃娃听到动静,便转了眼睛瞧辛月两眼。
  宋氏说:“年哥儿瞧瞧这是你姐姐,姐姐来看年哥儿了。”
  辛年听到宋氏说话便盯着宋氏,宋氏说完了他又去瞧辛月这个新来的人,两只眼睛忙得转来转去,瞧得人发笑。
  辛月忍不住伸手摸摸他的小脸,刚出生的小孩儿一天一个样,昨天红彤彤皱巴巴的,今天就显出了些白嫩。
  谁知道小家伙张开嘴巴就去含辛月的手指,给辛月吓得惊叫一声:“哎哟,小家伙还会咬人呢!”
  宋氏笑得直颤,说:“年哥儿还没长牙呢,哪会咬人,他以为你要喂他吃的才张嘴的。”
  辛月拿帕子擦掉了辛年嘴角流出来的口水,嗔了一句:“年哥儿怕不是个小馋猫转世,瞧这口水流的。”
  辛年很对得起他姐姐刚取的外号,张着嘴巴又追着咬帕子。
  逗乐了半天,宋氏见辛长平只在一旁看着,便问:“夫君怎么了?有何心事?竟连这般可爱的年哥儿都不搭理。”
  宋氏本只是随口打趣一句,谁知辛长平却真的叹了口气,说道:“娘子,确有一事要告诉你,你先答应我听了莫要生气。”
  宋氏闻言收敛了笑意,说:“说吧,可是我娘家又出了什么坏事,叫你这般严肃,你放心,自我娘亲去了,宋家于我便没有那么重要了,你尽管说。”
  辛月看辛长平听了更加为难的样子,心里暗自担忧,这事瞧着可是不小啊,便盯紧了宋氏的脸色,准备好随时出手宽慰她。
  辛长平语带纠结的说:“昨日派人去传信,刚刚来回话,说舅兄他们都不在家,只托了邻居传达,明日不知来不来。”
  宋氏听了又问了跟辛月一般的话:“我哥跟嫂子回娘家,我爹能去哪?总不能跟着去亲家家里了吧?”
  “你千万莫气啊。”辛长平又嘱咐了一句才说:“岳父再娶了,搬出去住了。”
  好像一道天雷劈了下来,听到这话辛月都被雷得外焦里嫩,更何况宋氏,抱着孩子的手都不稳的抖了几下,不可置信的反问一句:“你刚刚说什么?我是不是听岔了?”
  辛月连忙伸手扶着裹着辛年的小包被,谁知道宋氏顺势就松了手,直接把辛年塞进了辛月怀里。
  辛月可没抱过这么小的孩子,便是亲戚家的孩子那也是两三岁满地跑了,辛月才敢抱一抱逗一逗。
  而眼前这个昨日里才出生,只比个小猫大不了一点,好似用点力就会碎了般。
  就这么被塞到了辛月怀里,辛月手动都不敢动一下,僵在那里不像抱了个孩子,倒像举着个炸药包。
  辛月一动不动的坐着,和怀里被转移的辛年大眼瞪小眼,便只能竖着耳朵听宋氏和辛长平说话。
  辛长平见辛月被塞了个孩子,指望不上了,便自己贴过来拉着宋氏的手,把宋氏揽过来拍着背替她顺气,安抚道:“娘子莫急,莫急,说好了那些人你都不在意的,不要为了他们再生气,你看看年哥儿他还这么小,要是气得回了奶,年哥儿没饭吃可怎么长大?”
  宋氏深深的呼吸了几口气,才冷笑一声:“看来人家是早就不拿我当一家人了,娶新妇都不告知我,还是说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人要躲着藏着,瞒着我。”
  当着一双儿女的面,更难听的话宋氏忍下了没骂出来,只是为她娘委屈,也为她自己委屈,低着头悄悄擦了眼角的泪。
  再抬起头便是一副无所谓的表情说道:“既然如此,那都是不相干的人,来不来年哥儿的洗三都不重要,人家不拿咱们当回事,咱也不拿他们当根葱。”
  辛月瞧见了宋氏低头悄悄抹泪的样子,顿时十分心疼她,见她表面强硬,却知道她心中定然十分难过。
  便搂着怀里的年哥儿一块凑过去紧贴着宋氏说道:“娘亲,你有我们,有哥哥,咱们一家五口才是最最亲的一家人,我和哥哥、弟弟长大了都会护着娘亲。”
  宋氏听了,把辛月和辛年一块儿搂进了怀里,欣慰的说:“是啊,娘够幸福的了,有这么好的儿女,娘不该太贪心了。”
  辛长平闻言搂住妻子和儿女,凑上去故意逗宋氏:“还有我呢,娘子莫把为夫忘了。”
  到处寻辛月上课的辛盛,寻到正房来,见了眼前这一出,他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只是幽幽的醋道:“咱家这么亲热,只是没有我的位置。”
  宋氏破涕为笑,忙招呼辛盛:“盛哥儿快来。”
  辛盛便挤了上去,正好和瞧热闹瞧得不亦乐乎的辛年对视上,他惊喜的说道:“年哥儿睁眼啦!”
  辛月连忙把炸药包转移给辛盛,说:“哥哥抱抱年哥儿吧,他现在可乐意看人了,谁抱着他便盯着谁瞧。”
  辛盛不疑有他,自然的接过辛年,以前妹妹小时候他也常抱的,抱孩子的姿势手熟得很,见辛年果然在怀里盯着他瞧,便笑了起来说:“真的诶,这小子盯着我眼都不眨。”
  辛月突然
  想到辛年那个馋猫样儿,便故意逗辛盛,说:“哥哥你瞧,昨天年哥儿还皱巴巴的,今天就白嫩了这么多,小脸摸起来滑溜溜的,你也摸摸看。”
  辛盛听了点头说:“确实比昨天好看了,看来不用担心年哥儿长大了不好看了。”
  说完便一只手把辛年抱得稳稳的,另一只手探上前去想摸摸是不是真的滑溜溜,然后刚贴到辛年的脸上,便被迫不及待的辛年糊了一手的口水。
  日常稳重的少年举着湿哒哒的手僵在原地,扭头去看妹妹,却见妹妹正满脸坏笑,顿时知道辛月是故意捉弄他,假意嗔怪道:“好呀!妹妹你故意捉弄我!”
  “哪有!”辛月大声喊冤枉,“明明是年哥儿调皮,哥哥怎地怪在我身上。”
  “定是你知道年哥儿会这样,才故意引我伸手摸他!”辛盛不上辛月的当,抱着辛年追过去,把小小的辛年当武器举在身前往辛月脸上凑。
  辛年不懂发生了什么,只以为是在做什么好玩的事情,被辛盛举到辛月脸旁,便凑上去在辛月脸上糊了一脸口水。
  辛月引火烧到自己身上,无奈的又掏出帕子擦自己的脸。
  几个孩子一番打闹,倒是误打误撞的成了一出彩衣娱亲。
  宋氏瞧得开心的笑了半响,淡忘了些刚才听闻消息的心伤,伸手接回辛年说:“年哥儿估计是饿了,贴着啥都想吃,你们出去吧,我给他喂奶。”
  第23章
  “小馋猫吃饭了,姐姐晚点再来陪你玩。”辛月便和辛盛一道出去,被辛盛抓去上课了。
  屋里只剩辛长平和个不懂事的辛年,宋氏一边给辛年喂奶,一边说:“明日他们若来,你便带他们来我房里,日后便是不来往了,有些话我也得跟他们说清楚。”
  初四这天是个晴朗无风的好天气。
  今天辛年要被抱出去见客,辛姑母按宋氏的指挥,从衣箱里翻出了一身红通通的绣满福字的小儿衣帽,两人一块帮辛年换上。
  辛家的人天还未亮就从长河村出发,一大早就来了县城。
  他们一共驾来了两辆驴车,辛家这个小院子可塞不下,只好暂时栓在院外墙边的树下。
  辛月的阿爷、二叔一家子、三叔一家子全都来了,族长也带着妻子、孙子提着礼品来道喜。
  辛月给众人一一见礼,之后就忙着跑进跑出的给大家端蛋茶,辛姑母磕鸡蛋的手都要出残影了。
  这些都是至亲的人,这个塞把糖,那个给把钱的,一会辛月怀里就被塞了个满满当当。
  尤其是两个婶婶,拉着辛月扯进怀里搂着就不放人了,自从辛姑母来了,辛月顿顿吃得满意,很快就吃得圆润了,看着一点没有刚病好的虚弱样子了。
  两个婶婶把辛月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个遍,才满意的点头说:“还好,月娘这脸色瞧着红润,没伤了底子。”
  坐月子是不能出屋的,宋氏只在屋里待着,把辛年交给辛长平抱出去给家里人看。
  一圈人围着逗弄夸奖了半天,辛丰收瞧这小子不怕生,便手痒的从儿子手里抱过了小孙子,问辛长平道:“老大,可给孩子取了名字?这小子瞧着有出息,不怕生,腿脚也怪有劲儿的。”
  辛长平翻了不少书,圈了不少字,竟没寻到一个满意的,便觉得宋氏取的名挺好的,就说:“本是您儿媳给取了个小名叫年哥儿,儿子也想不到更好的,便就叫辛年了。”
  “辛年,这名字不错,是个好兆头。”辛丰收也点头认了,一旁的族长便说回去便把辛年的名字记到谱上。
  辛年被抱着见了一圈人,打起了哈欠,辛长平就抱着辛年招呼辛月一块儿回宋氏屋里,叮嘱她说:“今天家里忙乱,月娘帮爹爹看顾着你娘亲和弟弟。”
  今天辛盛在外面招待堂弟和族弟,辛姑母则要做一大桌子席面,忙得不可开交,还好今日胡大娘便收假来上工了,不然还真忙不过来。
  郭玉娘自告奋勇的要帮辛姑母在厨房打下手,便只辛月一个闲人,辛月自是连连点头,说:“爹爹放心吧。”
  等辛长平出去陪客,宋氏把辛年放下哄睡了,轻声问辛月:“你阿公、舅舅他们还没来?”
  辛月瞧着宋氏平静的面色,看不出她的情绪,便只小心的说:“刚刚在外边时没瞧见呢,现在不知道来没来。”
  昨日里听了一嘴阿公的八卦,辛月晚上半天都没睡好,想不通这阿公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
  按原身的记忆,辛月这阿公原本是一个无父无母的穷小子,阿婆则是家中独女,阿婆的爹娘便收养了阿公给阿婆做童养夫。
  阿婆的爹娘本来在府城开了个小针线铺子,后来赶上一场时疫,双双染上了重病没救回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