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231节

  光看模样就知道他是个电脑天才。
  和他一起来的同伴也是如此。他们在飞机上不断的讨论着关于中国电脑和计算机的种种。
  基辛格作为国务卿,多少是要对这些美国未来的技术人才表达善意。所以在专机上还和特别和他们聊了一会儿。
  结果这聊天的情况却让他不容乐观。
  因为这些美国未来的计算机顶梁柱们居然对中国的技术抱有极大的善意和乐观态度。
  以马奎尔为首的技术理工男们纷纷说道:“听说中国的计算机电脑又更新了。他们在频率上又有了突破,内存也更扩大了一些。好像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面向民用市场的计算机产品了。还有大量的工控芯片。”
  “国务卿先生,如果可以的话,真的希望这一次我们能够从中国购买到一些他们中国星原厂生产的半导体芯片。”
  基辛格看的这一些20出头的年轻人,虽然心里面想法很复杂,但脸上还是露出和蔼的笑容问道:“怎么了?我们德州仪器的半导体芯片不行吗?”
  马奎尔作为一个技术型的直男。虽然他没有多少花花肠子,但是也知道这个时候肯定不能直接说德州仪器不行。毕竟德州仪器也有技术员和领导在飞机上呢。
  马奎尔非常委婉的说道:“德州仪器的东西自然不错,但是我们希望能够多一些对比,看看中国的产品怎么样。毕竟听说他们在黑市上卖的很好。”
  “对的,日本现在生产的电子琴卖得特别好。在我们美国和欧洲都有销售。听说里面的芯片就是中国生产的。我们和欧洲的电子琴都比不过他们的。”有人不忘记补刀的说道。
  飞机上的谈话并不怎么愉快,这导致了基辛格实在是没有什么心情和这些年轻的技术男们继续交流了。
  一路无话直飞上海。等到他们这些代表着美国最新技术实力的代表团飞抵上海的时候。
  上海今年才实行了军转民的虹桥机场内,许多国家的记者都来了。
  当象征着美国代表团的飞机飞抵上海的时候,那是秒杀一众菲林。
  而中国这边给出的接待规格也是足够高了。基辛格作为美国国务卿,而且他现在的美国权利也够高,基本对等与我国的总理。
  所以新中国在外交礼仪上面还是做足了功夫的。
  总理会接待基辛格的。
  只不过当基辛格和美国代表团的飞机落在上海虹桥,并且被这些记者们拍到之后,那些发出去的文章可就没有那么的好看了。至少对美国来说没那么好看。
  因为就在第二天,法国和英国以及东欧的很多报纸就比较标题党了。(中国的报纸和新闻都相对客观,标题没什么爆炸性和煽动性)
  《基辛格访华,美国在亚洲无力回天?》
  《亚洲攻势逆转,美国尽显颓势?!》
  《巨浪来袭,摇摆的基辛格》
  如此等等文章数不胜数,甚至连中国举办第一届世界计算机大会的风头都彻底盖过去了。
  第五百一十八章节 会找到出路
  “简直就是瞎写一气。”可想而知,基辛格是气死了的。
  但是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很多写这些文章标题的报纸都不是美国的。
  美国国内的报纸对于这次基辛格访华的报道还是很克制的,就连小报纸都不敢乱写。
  任何关于政治,关于亚洲局势的内容是一点都不写。
  只是单纯的写关于计算机和电脑的技术革新等等。
  因为这次计算机大会上,中国提出了一个口号:让电脑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电视一样的家庭电器。
  这话多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为现在的电脑价格还是很昂贵的。虽然说不像是刚发明的时候一样,需要建造的和房子一样,一台机器动辄百万美元的成本。
  但是也不便宜,至少也是大型研究部门才能使用的东西。不要说是家用了,就连商用看起来都很够呛。
  而中国之所以能喊出这样的口号,还是因为中国真的是在布局这个。
  要知道,中国在本时空之中接纳了那两位在苏联想要搞ogas的科学家。
  经过这么多年的让他们去放手搞一搞,现在他们确实是拿出了一些成果。
  比如说他们之前可是在广东方面,把广东的主要国企网络连接在了一起。当然,那可是靠着江明使用了一点点小的计策,勾引了广东方面大量上钩。
  并且还让当地的企业和政府自己主动出钱,搭建了这套系统,没有从国家那边单独拿预算出来。
  这套网络系统确实是有用的。虽然说思考的江明更多的是利用这套网络系统对各地方政府的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进行监察。
  但是信息的快速交流,技术的快速流通,以及远程的技术指导和技术监控。其本身对于企业生产是有促进意义的。
  搞了起来,广东那边就成为了示范点,毕竟现在这个网络系统目前还没暴露。大多数的政府官员还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奥妙。
  所以还有很多其他的地方,政府看到广东依托,这个系统进行发展之后,忍不住想要在自己所在的地方也重视这个系统的发展。
  这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地方政府愿意出钱,地方企业任意补贴。咱们搞就是了!
  这样的话,至少是减少了整个中央财政的负担。
  先把经济富裕的地区和行政复杂的地区搞起来。等到以后国家有钱了,再把全国性的联网全部都联通。
  到时候即便是地方上的势力反应过来了。那时候也是大势已成,他们也反抗不了什么。
  所以新中国现在可是全力的发展商用级别的家庭电脑。尽可能的把其成本缩减下去。
  让每个企业每个学校每个单位都能用得起。目前这个计划实行的不错,可以说整个产业和计划都在一个良性发展之中。
  因为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的订单数量也不少。利用外部资源,摊平了先期的研究成本之后。后续的量产型价格就全部都下来了。
  尤其是中国新的工厂,现在开始大规模的扩建。
  再加上数控机床的普及。以及各种连带产业的不断的建设。再加上半导体企业在早中期阶段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这些年培养出来的合格工人数量也越来越多。
  所以生产成本也就越来越低了。中国星工厂正在开始推出第1代集成芯片。不是用简单的贴片晶体管用,人工焊接的方式制造的集成性电路。
  而是制成更小更精密一点的计算电路。
  本时空之中中国制造的第1块贴片晶体管制造出来的集成芯片。其性能只有小霸王使用的集成芯片游戏机的1/4都不到。但是体积却是他的好几十倍,能耗也是他的好几十倍。
  那个芯片的原始设计仅仅只有拇指甲盖那么大。但是使用贴片晶体管制造出来,那就是个20多厘米长30多厘米长宽的大家伙。
  现在因为制造工艺的进步。中国终于把这第1代的集成电路设计给缩减了很多。终于从一开始那个足足有大半个电脑机箱那么大的集成电路板缩减到了只有一个手掌大小。
  最重要的是中国将第1代的集成电路芯片进行了开源。
  这个小东西虽然性能不怎么强悍。都达不到小霸王的水平。但是已经可以运用在电子琴。民用电器各个方面了。
  甚至于已经可以开始以他为核心,由一些手工大牛们进行组装。从市面上采买出其他的芯片来自己搭建一台最最简单的电脑了。
  其成本,要比现在中国发售的最新一代电脑要便宜许多。当然性能也要孱弱许多。
  毕竟现在的中国最新一代的电脑已经可以进行输出彩色画面。虽然不是真彩,只是16位色。但那也是飞速的进步。而且还可以同步进行声音的处理。
  运算能力也要快上好多倍。
  但是民间能够依靠货架产品进行diy组装电脑,这本来就已经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了。虽然说性能强弱,虽然说依旧不是普通家庭可以负担得起的。但是这已经是足够让很多人感到兴奋的事情了。
  基辛格对于电脑技术什么的没有那么多了解。毕竟他人虽然聪明,但脑子主要还是用在了金钱和政治上。
  他是完全搞不清楚自己带来的这些技术宅男们到底为什么那么激动。
  他们来了上海参加了开幕式之后一个个的兴奋的就像是中了彩票一样。
  整个上海展览馆上下几层楼,这一次全都是世界第1届计算机交流大会的会场。足足有上万平米的面积。
  仅仅是看着就觉得很离谱。整个会场里面有推出各种新型的电子设备芯片。还有各种电子元器件。
  其中有很多东西是在美国很难购买到的。有的东西美国能够买得到。但是其成本售价可一点都不便宜。
  就像是德州仪器看到某款电容。中国这里的售价只有他们的一半多一点。
  而中国能够搞的东西可不止这些。他们生产的很多东西和产品都是和德州仪器以及一众美国的电子公司形成竞争关系的。
  现在的在情况就是这样,中国生产的电子设备价格不贵,质量也行。唯一的问题就是中国现在和美国之间有贸易壁垒,他们的产品没有办法直接卖到美国去。
  不然的话要是中国的产品可以直接卖到美国,德州仪器的领导都思考自己是不是需要请客吃饭来游说那些议会议员们设置一些贸易壁垒,提高关税之类的了。
  这看着可着实是让人开心不起来呀。
  基辛格既然是打着交流的技术的名头来中国的,自然也是要来参加这个展会的。
  看不看得懂都要来。基辛格没有那么懂技术,但是他很懂人。
  光是看着马奎尔那些麻省理工的技术宅男们好像来到了天堂。他们疯狂的和世界各地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
  同时他们还想方设法购买的展会上的部分产品。他们带的是美元现场,没办法直接收美元,需要将其兑换成人民币才行。
  这些年轻人套着自己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购买了大量的小零件,他们开心极了。
  再看看德州仪器的那些技术员和领导们一个个面色不是很好的样子。基辛格就知道这次的技术大会怕是中国占据优势。
  陪同基辛格一起来参观这次技术大会的正是总理。
  基辛格打了个哈哈说道:“中国的技术发展,当真是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总理也笑着摆摆手:“都是因为我们年轻一辈的人才努力的结果。新中国是个大国。一个大国就要有自己大国的底蕴和气势。也要有与之匹配的地位嘛。”
  基辛格也是个闻歌知雅意的主。尤其是总理带他参观完一圈之后,把它引入到展馆一边的会议室进行私密交谈的时候。
  基辛格直接说道:“中国现在确实是有着大国的趋势了。美国其实无意和中国进行各方面的摩擦和矛盾。”
  听到基辛格这话总理哈哈大笑:“您说的话和美国做的事真是截然相反呢。”
  被总理不软不硬的刺了一下,基辛格也不恼他耸耸肩道:“美国也是大国也有自己的利益。就像日本吧。您看其实在日本我们完全不需要这么的对立。”
  “虽然在日本,我们有很多的生意。但是这些生意对你们中国以及对当地日本都是有好处的。一年有超过5亿美元的各种生意在那里形成。如果我们真的搞得那么僵硬,那么每年5亿美元的订单没有了。对于中国来说,岂不也是巨大的损失?”
  基辛格开始以美国政治中特有的做生意理念与总理进行谈判。
  如果换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必须要考虑到5亿美元的市场突然没有会对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
  当然中国也会在乎这些,只不过面对基辛格这半是威胁,半是谈判的话语,总理却是呵呵一笑:“国务卿,其实资本会自己找出路,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你这样的话可是威胁不到我,倒是你们会损失一个五亿美元的捞钱市场啊。”
  第五百一十九章 风中凌乱
  总理才不是基辛格那一套呢。
  日本那边有走私的情况,其实对于中、日、美三国来说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那是明摆着的。
  大家都看得见。不过现在国际情势是这样,中国的产品是没办法直接进入美国市场。
  但是中国并不介意多赚点美元和英镑。
  所以不管是香是港那边有白手套和国际掮客搞走私,还是在日本那边美军和资本家一起搞走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