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084节

  但是这种道理到底是不是真理,那就是两说了。而且这种道理,那些英国人自己认不认那也不好说。
  但是从客观来讲,二战结束后英国拆分全球利益,其中丘吉尔是出了不少力气的。如他所言,他自己不觉得自己是在出卖英国的利益。因为他如果不做出一点交换的话,马歇尔计划怎么来?
  当时马歇尔将军可是提出过。被第2次世界大战打烂了的欧洲,如果美国不进行支援的话,很快会变成红色思想革命的根据地。
  美国一边要消灭欧洲,上空盘踞的红色幽灵。一边又让英法割肉。别的不用说,光是北约的经费就不少。
  法国现在是不怎么割肉了。英国割的肉就更多了。这就引起英国国内更多的人的不满。
  贝尔主编有自己的追求。他想要参与英国的政治,成为英国的议员。
  因为他觉得现在在政治舞台上的这一帮老爷们都是一群废物。不管贝尔主编内心是怎么想的,但是他在报纸上一直是坚定自己的立场。
  那就是关于大英帝国再次伟大。在这一点上,他和现在法国总统戴高乐很像。戴高乐退出北约之后,开始大力发展他的大法兰西主义。
  这些年来,法国确实感受到了一丝复苏的迹象。
  即便是说苏伊士运河战争,让他们丢了些脸,让大家看清楚英法两国。已经不是从前那样的顶级列强了。
  但是在维护法国传统利益地区也就是非洲地区的问题上,戴高乐做的比之前的政府好多了。
  原时空之中,在非洲地区爆出来的雷在本时空之中却没有爆出。因为戴高乐比原时空更早的登上了法兰西政治舞台。也更早的解决了非洲的问题。
  不再是政府强硬地进行插手。而是扶持代理人和佣兵。搞非洲特色的政治路线。
  只要法国的利益不受损。一些可有可无的表面面子,戴高乐是愿意退一步的。
  这样一来,有时候虽然看着不太好看。但是法国却得到了实际利益。而且对非洲的控制也日益加深。
  法国一边让人暗中控制非洲一边表面上对非洲地区妥协。反正里外里法国是没有赔的。还让法国经济这些年越发的好了起来。
  通过非洲地区的吸血。尤其是产品倾销。法国现在可以说是彻底走出了二战的阴霾。国民经济开始腾飞
  戴高乐的声望空前高涨。大法兰西主义有一种散发着勃勃生机的魅力。
  这让一海之隔的英国人颇为羡慕。毕竟英法也算得上是世仇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要能让英国人吃瘪,那法国人一定会帮帮场子。如果能让法国人吃瘪,那英国人也一定会帮帮场子。
  现在就隔着一个英吉利海峡看着海对面的邻居发展的这么好。也着实是让很多英国人眼红不已。
  贝尔主编宣扬的大英国主义也就拥有了大量的支持者。现在大家对丘吉尔也很不满。
  虽然说丘吉尔是他们自己选出来的。他们把克莱门特赶了下去。选上了丘吉尔。但是依旧不满意丘吉尔的所作所为。
  在那些英国的中产阶级和高产阶级最喜欢消费和消磨时光的乡村俱乐部里。
  他们总会在打完高尔夫或者是钓完鱼打完猎之后聚在一起一边吃着烤肉喝啤酒。一边指点江山。
  “要我说丘吉尔政府就是个无能的政府。他已经上台这么多年了。都已经第2个任期了。他承诺的大英帝国再次复兴在哪里?“一名大学教授愤愤不平的说着:“我去年刚刚从香港回来。香港已经快不是英国的了!”
  “得了吧,至少香港那边还能收上税呢。而且香港那边当官可是个好差事,花个大几千一万英镑去香港当上三年的官。能带回来10倍以上的回报呢。”一名从事外贸生意的人在俱乐部里如此说道。
  这种乡村俱乐部里面基本上都是社会名流。大家在这里交换消息,互通有无。毕竟能够进这种俱乐部的都是会员制。
  每个俱乐部都有每个俱乐部的门槛。
  或者也可以将在不同俱乐部里面玩在一起的中高产人群视为某一种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集合体。
  如果在一些其他的俱乐部里这名从事外贸交易的商人直接说英国的公务员贪污这么严重。说不定会被人群起而攻之。
  但是在这个俱乐部里却没有人说他有什么问题。
  因为在这俱乐部里,大家都默认去香港的那一帮人全是贪污犯。不仅仅是香港,在唐宁街在伦敦,哪怕在苏格兰甚至北爱尔兰都有一堆贪污犯。
  “这帮贪污犯毁掉了英国!“刚刚那名在香港大学交过书的教授哼哼的说道。
  “只要给钱,那些人什么都敢做。我看到了中国人把一箱箱的药品从他们的内地运来香港!然后再从香港运各种东西原材料回他们的内地。明明维多利亚港是我们的,现在却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转运基地!”
  这名老教授气得脸色都涨红了。
  旁边有人劝导:“汤姆森教授不用这么生气。因为你生气也没用。现在我们国家最大的卖国贼靠不是在香港,而是在唐宁街10号!”
  这人如此说道。
  而唐宁街10号在英国代表着什么呢?那就相当于美国的白宫。
  这人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当贝尔主编来到这家俱乐部的时候。正在俱乐部里面讨论着英国卖国贼问题的这一些人都站了起来。
  “格莱德先生你来了!“
  “贝尔主编你好啊!”
  “贝尔这次选举我们都会投你的票。你的政治主张才是最符合现在英国利益的!”
  当贝尔主编进来的时候大家都在和他问好,每个人都和他握手。并且大家都在聊关于选举的事情。
  很显然大家都在支持贝尔这边。因为现在看起来只有他才能够帮助英国摆脱困境的样子。
  “丘吉尔首相实在是太软弱了。他现在向美国人卑躬屈膝,向苏联人卑躬屈膝。已经完全没有日不落帝国统治者的风采了。明明华沙的问题,不是我们做的。但是他却连辩解的勇气都没有。"有人气愤的和贝尔如此说着。
  贝尔主编却笑了一笑说道:“其实我倒有些希望华沙那边的问题是我们的首相让军情六处做的呢。因为至少这样可以证明我们的首相还不是个废物。”
  “至少他还能想到反抗。最可怕的是我们的首相连反抗的精神都没有,随便美国人和苏联人怎么样玩弄我们。他都像个最下贱的xxx—样迎合别人!”
  贝尔主编用最粗俗的语气讲出了在场这些人心中最大的愤怒。
  没错,在这些人看来,现在的英国政府已经沦为了美国和苏联欲求欲取的工具了。
  所以当贝尔主编走访各个乡村俱乐部以及各个咖啡馆酒馆的时候。他都赢得了大量的掌声和支持。
  包括保守派的贵族以及代表相对进步的工人阶级都在支持他。
  因为丘吉尔当局政府目前做的是可以说是既得罪了保守贵族的利益,又动了进步工人的利益。
  两头都不讨好。
  尤其是当美苏两国的外交人员来到英国问责的时候。英国政府的官员用极高的规格接待了他们。
  丘吉尔要在第一时间接见他们,并且在唐宁街举行了盛大的记者招待会。
  还举行了非常高规格的国宴招待。
  准确来讲,丘吉尔已经算得上是比较的不卑不亢了。但是美苏两国的代表根本就是来找麻烦的。
  在记者招待会结束之后。三国之间闭门磋商。
  英国方面的代表再三强调:“华沙方面的事情与英国没有任何关系,我们有非常多的证据可以表明……”
  但是这位老兄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苏美代表粗鲁的打断。“先生,我们这里也有非常多的证据,表明这件事就是和波兰流亡政府有关。而波兰流亡政府这些年来一直接受着英国伦敦政府的资助。所以我们不得不怀疑英国政府在这件事后面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最先发难的居然不是苏联代表,而是来自美国的副国务卿杰克逊。这位由基辛格提拔起来的副国务卿先生。对英国看上去没有任何好意。
  而紧随着他的发言,苏联方面的代表也开口说道:“谁都知道波兰流亡政府不过是一个傀儡一样的东西。他们能做出什么事情?我们的情报部门这些年又不是没有和他们有过交集。”
  “这一些波兰流亡政府里的废物,要说收买一些波兰的蠢货或者是搞一些类似于华沙学生运动这样的事情……”说到华沙学生运动的时候,苏联代表看了一眼美国的副国务卿杰克逊。
  但是只见杰克逊先生脸上毫无表情,似乎完全听不懂苏联代表意有所指的发言。
  苏联代表冷笑一声继续道:“除了这些事情之外,还能够指望波兰流亡政府做其他的事情吗?”
  “你们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波兰流亡政府,这合适吗?难道你们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英国代表都快哭了。因为这件事情英国真的不知道啊。那个神经病枪手安德鲁。你要是说是美国和苏联自导自演的苦肉计,那好像又不太可能。唯一的可能是这家伙,就像是引发第1次世界大战的那一位青年枪手一样。纯纯的激情热血。
  但是美国和苏联现在会说这小子是纯激情犯罪吗?明显不会啊。
  他们就打算着过来冤枉英国的。你英国人又能怎么办呢?
  就在三国磋商期间,苏联方面莫罗托夫表示绝不会允许这次事件轻轻放过。
  而美国方面的尼克松为了挽回岌岌可危的信任和选票。他也在公开表示:“这次事情一定会有个交代!“这个交代是谁呢?不言而喻。
  唐宁街10号的大胖子丘吉尔,感觉人生来到了至暗时刻。这一次对他个人而言,黑暗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他痛饮了半杯白兰地后,在自己的书房里低声咒骂着美国总统和苏联总书记两人的所有亲朋好友和祖宗十八代。
  当然了,尼克松和莫洛托夫两人的名字,他已经骂了几百遍了。
  小题大作借刀杀人。这些词汇都是被反复提及的。如果说这些只是外患的话,那么内忧就更甚了。
  “首相先生,独角兽日报的贝尔·格莱德现在异常的活跃。从伦敦到伯明翰他拥有了一大批的拥趸。大家都在希望像他这样的人入驻英国政治。改变英国风气。”
  邱胖子现在正被美国和苏联的事情搞的一脑门子的汗呢,听到这话他忍不住开口说道:“他那么喜欢参与政治是吧!这种媒体出身的下贱家伙真的以为自己在报纸里写几篇评论文章就可以掌控国家?那么喜欢就让他试试!”
  “不管他想选什么,让他上台。我要整死他!”
  丘吉尔是真的愤怒了。搞不死美国和苏联,还搞不死你一个小号主编?!
  第二百七十九章 真成父子了?
  丘吉尔可真的是怒了。当真是解决不了洋人还解决不了你了?
  美国和苏联确实是不好解决,但你一个小小的报社主编现在想要进入政治圈。居然想踩着我丘吉尔的脑袋上位。
  你这个小主编是不是多少有些痴心妄想了?
  虽然说在全世界的政治圈里面踩着别人的肩膀上位都属于很正常很常见的行为。但是一般也要分你踩的是什么?
  不是所有人的脑袋都能踩的。
  反正丘吉尔认为自己的脑袋就不能踩。自己可是二战三巨头啊。可是和罗斯福斯大林齐名的优秀政治家。自己的尊严也是你一个小小的小报编辑能够僭越的?
  丘吉尔这两年也是有听说过这个叫做贝尔的家伙在英国政坛开始越发的活跃。
  经常是在报社文章里面发表一些。出人意料的发言。而且这家伙看似小报编辑,但是每次又因为新闻时机抓的很敏感。所以总会有比别人更多的收获。
  就像是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英国的各大媒体对国际新闻的报道关注度都相对比较高。
  但是贝尔主编却是一改之前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叱咤风云的态度,反而开始关心起了英国国内的国计民生。
  就比如说伦敦大雾事件。
  这个事情,可是其他英国媒体都没什么报道的。也几乎是没有引起任何的关注。
  只有独角兽日报一直在跟踪报道。
  要知道英国50年代的伦敦大雾事件,可以说是英国工业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伦敦的大大雾既彰显出了当时英国工业化的发达。但与此同时也代表着没有任何控制的工业化会对人类本身造成多大伤害。
  伦敦大雾其实持续了很多年,只是到50年代之后,因为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伦敦的大雾一年比一年汹涌。每年都有很多老年人以及婴幼儿因为呼吸道和气管疾病而住院甚至死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