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074节
虚损国力到最后被彻底瓦解。
现在有些历史重演的味道。
不过是另一个时空的历史在本时空之中重演。
你这样打,你还能赢?当李锐说说笑笑的带着代表团来到辩论会场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
莫洛托夫不急不缓的说着美国所谓的自由经济本身是剥削。
会对人产生各种剥削。
说着经济上的依附性,说着文化上的依附性。
这些年苦学外语的李锐已经能非常好的掌握俄语和英语了。
他听着莫洛托夫的话,他都要晕了。
闹呢,莫洛托夫同志,你给美国总统上大学课呢?!还是你要给全球观众上大课?要知道一点,字母语言国家在创造一个新的含义的时候,因为是音表意。
所以为了创造一些表达新内容的时候,他们会创造新的词汇。
就像英语里葡萄和葡萄干这两个单词。
葡萄:grape,葡萄干:raisin。
两个单词从书写到发音,可以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如果一个英语国家的人不懂葡萄干的制作,只是单纯的学过这个单词,他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葡萄干是葡萄做的。
而在葡萄干里还分raisin(紫葡萄干)sultana(黄绿葡萄干)currant(无核葡萄干)。
在对比一下葡萄的原词,试问一下这东西有多难联想。
而涉及到专业领域,那么独有词汇更多了。
相信所有医生都学过医用英语,尤其是一些高级医技。
因为要使用美国西方进口的设备,要专门学习那些医用专业术语和器械名称。
这些专业词汇普通人根本不懂。
使用机床的英语词汇如此,使用器械的词汇也是如此。
还有各种经济学的词汇也是如此。
英语和类似的字母语言一般是个语序很强,准确性也不错的语言。
但是词和词之间的关联性却远不如中国的好。
中国教授演进,普通高中生连蒙带猜能听个大概。
而其他国家的就不好说了。
莫洛托夫您这样上大课,没看见对面的尼克松嘴角都例到天上去了吗?你这样有用,但是用处不大。
华沙辩论不是辩赢美国人,而是给全世界所有人看的。
其实苏联方面也不是没有发现问题,但就是一时之间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
李锐发现了站在莫洛托夫旁边的米高扬,他悄悄让人通知一下米高扬。
米高扬有些奇怪李锐叫自己干什么。
但是他还是走了过来,李锐面色凝重的和米高扬耳语了几句。
米高扬也沉吟了起来:“这……你要是没有说,我还真没注意。但是莫洛托夫同志现在聊性大发,无法打断啊。而且也不能打断,他是苏联领袖。不可能让你上去和美国总统辩论吧。”
米高扬看着李锐,这个时候是不可能让中国人去出风头的。
李锐摆摆手:“出风头的事情我不在乎。现在我看着有很多苏联蓝领工人也在会场,你帮我做一件事……”李锐说着对米高扬耳语了起来。
那边莫洛托夫和尼克松的辩论还在继续呢。
莫洛托夫陷入到了一种奇怪的,必须要赢的情绪中。
他在讨论左右的问题,资社的问题。
尼克松没有阻止他,甚至故意引导他。
反正你说你的,你说的东西在短期内都看不见。
美国现在给普通工人也发福利呢。
你说的那些理论没用。
但是尼克松发现,为什么现场的转播镜头好像稍微偏转了。
怎么没拍摄这里了?不仅仅是尼克松发现了,美国代表团里的不少人也都发现了。
他们顺着镜头看去,在中国摄影机拍摄的方向上,一群在波兰工作的苏联蓝领工人正在警戒线外围观。
围观也就算了,他们居然人手一瓶菠萝罐头正在那里咔咔炫。
菠萝罐头也就算了,他们还有拿鱼子酱在那咔咔炫的。
还有炫荔枝罐头、芒果干、椰子脆片的。
这些东西也就算了,他们还有拿出录音机来现场录音的,还有拿出随身听听歌的。
他们还人手一块电子表的带着。
这群穿着蓝领工服的苏联人怎么看着这么讨人厌呢?莫洛托夫发现尼克松等人的注意力被吸引,他也转头看了一眼。
正好看见那些苏联在波兰工作的工人。
他眉头微微一皱。
而就在镜头转移开,美苏两国领导人的注意力都被转移的时候。
米高扬快步上前和莫洛托夫低语了几句。
莫洛托夫瞬间警醒。
“差点上当!”莫洛托夫低语道:“但是现在……”
“中国的李部长说你在这边拖延一下,他在我们苏联那边的样板房处理一下,十五分钟后带尼克松一行去。李部长认为,我们不要和美国辩。”
“嗯?”莫洛托夫眉头微微一扬。
米高扬快速道:“直接给全世界人看就好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生活
李锐觉得自己真的是要操碎了心了。
自己都搭好台子了,就等着苏联嘎嘎乱杀了。
你莫洛托夫同志怎么能就掉进美国人设计的圈套里了呢。
还好不是没有补救的方法。
如果真的任由莫洛托夫同志这么一个劲的辩下去,还真的是没什么玩头了。
他说的东西有点太深奥了,并不适合给所有观众去了解。
又不是所有人都熟读你说的那些经典。
别说其他人了,就算是社会主义阵营里,又有多少普通人读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就连看完斯大林、列宁、毛泽东三李锐无奈的摇摇头,这件事也让他心中警醒,自己回到中国之后,需要早点把《毛选》的传播搞起来。
不仅仅是单纯的把书籍弄出来,更重要的是如何简单易懂。
不过这是回到国内之后需要做的事情。
现在要先把眼前的这一关给过了。
现在至少不能让辩论处于下风啊。
在苏联样板房这里,李锐拍了拍巴掌大声道:“大家都快点,我们现在的时间只能是按照分钟计算!快点!快点!”
在这场全球直播的电视画面前,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观众。从苏联到美国再到中国的都有。还有一些欧洲的观众直接坐在咖啡厅或者酒吧里喝着饮料,看着直播。
同时也一起和自己的朋友们闲聊着。
毕竞这种事情不和同伴一起分享,那就太没意思了。
所以在这些公共场合里,观众们都兴致勃勃的看着这场直播。
毕竞是全世界最强大两个国家领导人的针尖对麦芒。
这种情况可是不常见的。
这不好好的看看?在东柏林,威廉自己的小家里。
伊娃正和几个朋友一起逗弄着自己刚出生一年的小宝宝,和小宝宝一起玩耍。
威廉和其他的朋友则在客厅里看电视直播。
有人看着直播里的画面忍不住说道:“美国那边搞的房间看上去很不错。各种电器用的可真多。”
要说不羡慕的话,多少有一些违心。
这个年头家庭电气化是美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全世界也就美国在这样大力发展,家用电气化。
家庭使用大量的电器,让电器进入生活和没有电器的生活,完全是两个时代。
尤其是尼克松刚刚的那一番言语。
让很多人都觉得去美国的话,生活会很好。
但是威廉却说道:“美国刚刚展示的那个样板生活间,虽然很漂亮,但是我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对。”
威廉的朋友戴蒙问道:“有什么问题?你没看到那个房子有多漂亮,里面的电器有多好。虽然说那是美国中高阶层才能够过的生活。但那也很让人向往,不是吗?”威廉笑了笑,他没有办法反驳什么,但是他还是咕的说了一句:“我觉得有些不太对劲的地方,但是又说不出来是什么问题。”
威廉也觉得自己这样的说法有些可笑,所以自己就打了个哈哈过去。
周围的朋友们也没有在意他的话。
大家都在看着电视直播里的画面。
正在一旁逗弄威廉儿子的一个女同事,看了一眼画面,尤其是听了莫罗托夫的讲话后忍不住吐槽:“这位苏联领导人的讲话,虽然说是翻译成了英语,德语等各种语言给大家听。但是我怎么感觉他说的东西我完全听不懂呢?他在讲什么呀?”面对他的问话。
威廉和其他的同事,也都只能算算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