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015节
所以不管是怎么计算,美国人的结果只有一个:赢!赢!赢!
既然如此,怕什么?想办法支持印度人开战啊!刚好苏联的斯大林越来越不行了,苏联肯定不可能在这件事上支持中国。所以印度人,你们给我干他!
美国人打算的很好。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点。印度在英国人来之前,是一个说着一百多种土语,分成两百多个土邦的南亚次大陆的地理概念。
它们能被捏合在一起,自然也会有分开的一天。印度教并不是万能的粘合剂。
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宣而战
中央方面早就做好了准备了,如果印度真的喜欢反复横跳,在中国的底线上走来走去的话,那么就不如来一场大的,彻底让他偃旗息鼓个20年。
当然这是中国的底线,而不代表中国政府一定要怎么做,只要事情还没到无法挽回的情况下,中国还是希望能够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生意,毕竟打仗就会死人,也会拖慢国家的发展速度。
没有一个中国军人是理所应当的需要死在战场上的。不能因为上面的简单计划就让下面的战士无故送命。
所以中央做好了最好的打算和最坏的打算。
在全世界将印度当成了笑话来享用的时候,中国方面还是进行了外交照会。
主管外交的总理希望印度人最好能坐下来好好谈谈。
谈一谈关于麦克马洪线的问题。将两国的边境线彻底定下来,不要再整任何的幺蛾子。
可以说中国已经很给印度的面子了。但是给面子这种事情,别人得接呀。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给脸不要脸。
印度和中国在第三方国方家泰国进行了一场外交会。
不过这场外交会晤注定是不怎么愉快的。因为印度的外交使节上来别的都没提就先谈了赔偿问题。
当然这个赔偿并不是他们向中国进行赔偿。而是要求中国对他们战死的士兵进行抚恤赔偿,他们出动的军费进行赔偿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这次的外交会谈前往谈判的是曾培红,因为之前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粮食贸易协定就是他签的,他对印度有一定了解。
但即便是对印度有所了解的曾培洪在听到印度人的要求之后都气笑了。
他非常认真的看着那名叫做阿拉什的印度官员。曾培洪问:“印度真的是有诚意在和我们进行这样的谈判吗?”
阿拉什点头说道:“当然我们印度非常有诚意和中国进行友好商谈,但是这个商谈的前提条件是你们必须先对我们阵亡的士兵进行赔偿。这是对我们伟大战士的基本尊重。”
听到印度人的这些话,真的只能说中国的外交社团职业素养真棒,居然没有一个人笑出声来。要是换成后世那一些没有经过什么大风大浪的网友,听到这些话,指不定能笑的在地上打滚呢。
曾培洪强压下自己心头的不快,非常认真的对印度代表说道:“请记住,是你们印度入侵了我们中国的领土。在这场入侵之中,我们有超过25名边民被打死还有6名边民受了重伤。所要赔偿的应该是我们,你们在公理和道义上根本站不住脚!”
曾培洪说的话有理有据,但是印度外交官对于曾培洪的话却只当成放屁。
印度方面胡搅蛮缠,一点都不想对他们打死的藏民进行赔偿。反而言之凿凿的宣称中国需要对他们死亡的士兵进行赔偿。而他们对边境线的要求就更可笑了,要求中国承认麦克马洪线。
不仅如此,还要求设立一个所谓的无军事武装的缓冲区。
印度人将他们的这些要求一股脑抛出来的时候,所有参与会议的中国外交人员都被印度的要求震惊的给弄的说不出话来了。
简单来说就是见过不要脸的,但是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明明是印度的尼赫鲁政府同意了,想要和中国好好谈谈,并且之前总理和他的外交照会中,两人也进行过简单的意向商谈。
因为外交谈判一开始就要确定好差不多的方向,如果双方问题和分歧太大的话,连组织会议的可能都没有。
能够组织会议就证明了双方是有达成一定共识的可能的,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中印两国怎么可能达成共识。
这就不得不提的印度奇葩坑爹的政治架构。
因为进度本身就是200多个土帮强行捏合在一起的一个概念性国家。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并没有经历过中央集权式的管理,也没有再分裂后重新再统一。
民族向心力几乎是无从谈起。他们不像中国一样,中国自古以来讲究一个天下。这天下讲究的就是中原王朝传承正朔。
印度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所以即便是所谓的印度独立之后。印度内部的矛盾也是层出不穷,最重要的就是印度各方面权力山头各自为战。
就不讨论印度各个邦之间的勾心斗角问题了。只讲三个大的块面,就能够知道他们的想法。
尼赫鲁政府,印度军方,印度外交部。三方对中国在西藏问题上的诉求截然不同。
尼赫鲁政府想的是,现在小摩擦已经制造好了,那么自己就想办法去和美国人要钱。外交部门想办法去安抚中国那方面的情绪。尼赫鲁只是想要搞摩擦,并不是想搞全面战争,至少在现在这个情况下,他还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
而外交部门的诉求和尼赫鲁又不一样。外交部门希望尽可能的从中国这边获取好处,至于这样会不会激怒中国,这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因为他们的核心利益并不在此。或者说印度外交部门在完成自己的kpi。
而印度军方这是最捉摸不定的一个群体,他们莫名其妙的有一种很飘的感觉。印度边军已经失败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偃旗息鼓相反。他们开始大量抽调军队前往藏南边境。一副和中国做好准备,要开始全面战争的模式。
一个国家三个脑袋。这个国家不把自己撕碎了才奇怪呢。
中印之间的谈判是谈不下去了。而美国的副国务卿阁下杰克逊又来印度了,这次不仅仅是他来了,他还带来了大量的美元和武器。
一场足以支撑印度人开启全面战争的武器。
印度军方很喜欢这样的朋友,因为印度的军头主义在全亚洲来说都算得上是相当严重了。解放军部队,偶尔出现的一点山头主义,在印度面前连提鞋都不配。
印度利益相关方也在想尽办法的游说政府,希望政府能在边境开启一场战争。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
中国不希望轻易开战,是不希望自己的人民和战士陷于水深火热的危难之中,冒着随时可能死亡的风险去战斗。
而印度不一样,利益相关方只要能够捞到钱,只要能够让他们的豪宅更豪华,黄金更多。为他们服务的奴仆越多,拥有更多的豪车游艇,甚至私人飞机。那么他们根本不在乎边境士兵和边境老百姓的死活。
边境一个村子几百号人命抵得上老爷奔驰车的一个轮胎吗?
贱民不过是地里的野草罢了,死了总是会长出来的。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印度各方利益相关群体,已经准备好碗筷,想要享用一顿饕餮大餐了。
这顿饕餮大餐是建立在印度普通士兵和大量百姓的血肉之上的。不过他们并不在乎。他们已经把武器和士兵不断的送往藏南边境。
在泰国和印度谈判的曾培洪发现,所谓的外交谈判一点都谈不下去,印度方面一点诚意都没有,不如直接撤。
而中国方面也开始紧锣密鼓地向西藏方面增加援兵调派物资。只是受限于现在西藏糟糕的道路环境,增援和补给速度没有那么快。
但是原本驻扎在西藏的部队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部分。
就像是黄健所在的营,他们直接驻扎在了边境地区。全营几百名战士分散到了不同的边境村。和当地的藏民民兵队一起组成巡逻队。
对印度方向严防死守。
而印度方面在集结了大量部队和武器之后,又开始向藏南地区搞么蛾子了。这次他们学聪明了,没有搞小股渗透,就故意在中印两国巡逻的边境线上对中国军队进行挑衅。
而当时间进入到了9月份。印度似乎是忍受不住了,因为好像再不动手。藏区很快就要进入到大雪封山的境地了。这个年代只要大雪封山,不管是中国和印度,都没有能力在西藏进行一场高烈度的战争。
于是在9月1号,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印度甚至没有宣战,就像元时空中他们所做的事情一样。大量的部队朝着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开始进发。一场战争突如其来的降临在西藏地区。
在这场战争中,有人担心有人忧虑,还有人乐见其成。而印度大概不知道,他们这次真的小撞上了一块史无前例的大铁板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做好准备
松岗带着村里和周围村落的藏民们组成队伍在边境之地巡逻。
对于他们来说,现在可以说是鸟枪换炮了。
黄健等解放军战士已经把淘汰的枪支给了他们。从前藏民用的武器很杂的,有三八大盖,有英77,还有中正式等等。
甚至于有的藏民用的武器还是大清朝制的叉子火枪。
现在则基本给他们换成了解放军淘汰下来的武器,虽然这也是个老枪,但至少能连发。
还给这些藏民配备了手榴弹。在藏区,重武器实在是太难搬运了。不要说正儿八经的重武器了,就算是连排级的重武器,如重机枪、迫击炮、防战炮这些东西,在高原也很难运输。
因为地理条件太差了,道路环境太差了。在平原地区,如果道路环境差,这些武器还可以用人挑肩扛的方式来运输的画。那么到了高原,这种运输基本就不行了。
因为高原上运输这些重武器太累了,对人体力的要求是在平原上的几倍。即便是从小生活在高原的藏民,想要搬运这些重武器都很难,最好的运输方法是把这些东西拆开之后用牦牛运输零件,等到了地方之后在组装起来。
所以高原的武器思路和平原地区是完全不一样的。
就像是西藏军区是全中国最早换装班用机器的军区。
传统重机枪的设计和使用思路都是以连排一级为单位。是连排间使用的火力支援。
但是在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多次打出过以班排为单位,甚至是将班组拆散的渗透作战。
在这种作战之中,志愿军发现了火力配置的重大缺陷。那就是班组为进攻单位的时候,轻重火力不足,尤其是缺少机枪作为火力压制,导致穿插渗透达成目标,对美军实施了包围之后。也因为缺少足够的火力来敲破美军的龟壳。
即便是有107火箭作为火力补充,但是依旧嫌弃火力不够,很难成建制的消灭敌军目标。
就像是朝鲜战场上最重要的一战,150师阻挡美陆战一师的南归阻击战上。陆战一师在发现无法成集团突破后。陆战一师的师长史密斯立刻改了打法。
让陆战一师采用水银泻地式的方式进行突围。
发挥陆战一师班排火力的强度,以班排为单位进行突围。逼迫的150师处处防守,但也是处处漏洞。陆战一师以己之长攻志愿军之短。
最后的结果就是150师几乎是整个师的建制都被打残了。而美军的伤亡只有150师的几分之一。如果不是后续的志愿军部队以亡命强行军的姿态赶来支援,如果不是陆战一师史密斯看出大势已去直接率众投降。
要是援军再晚到几个小时,陆战一师就真的撕开口子,最后扬长而去了。
朝鲜战争到结束的时候,150师作为全军典范,在多次军事报告中都反复强调了我们中国现在在班排火力过于孱弱了。
遇到真正的军事强国,根本无法与其正面对抗。在战略战术都派不上用场,只有班排间的战士死磕的时候,我们的战士只能用火力不足的武器和敌人死战到底。没了武器就要用冷兵器,没有冷兵器就要用拳头、用牙齿。
150师的报告引起了中央军委的重视。而加强班组之间的火力的事情其实中央也想要做。而破晓基地和曙光厂也在第一时间拿出了相关的产品设计和样品,不光有54式班用机枪,还有全新的超轻六十毫米口径迫击炮。新式的枪榴弹发射器。除了这些之外,曙光厂还生产了一款全新的玩意儿:自动榴弹发射器。也被称为榴弹机枪。
这玩意儿和迫击炮重量差不多,占用人员也差不多。射程在两百米左右,可以直射也可以曲射。关键是这玩意儿一架就可以打出一个迫击炮排的火力效果(当然,和迫击炮分工不同,不能直接对比好坏)。
而这些班排的火力神器,优先被安排到了西藏军区,就是为了防备印度脑抽。
因为在打完朝鲜战争之后,中国周边最有可能发生摩擦的就是中印之间的麦克马洪线问题了。
果不其然,现在就是问题来了。
那些安排进西藏军区的武器也差不多该发挥作用了。
松岗跟着黄健等解放军战士一起在边境巡逻。最近巡逻之中,他们和印度巡逻兵的摩擦越来越多了。
前两天,中印两队巡逻兵在有争议的边境线上向遇了。黄健带着三十多人的队伍,还有松岗等十几名藏民民兵。撞上了印度一支五十人的巡逻队。
双方非常不愉快,两边直接亮刺刀了。
当时刺刀距离黄健的下巴只有三十厘米。但是黄健是一步不退,相反还挺着刺刀向前一步。几乎压在对方军官的身上了。双方之间已经是剑拔弩张了,枪都上膛了。
而松岗那些民兵如果不是被后面的战士拦住,他们已经拔刀直接砍过来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明显印度那边不够勇,他们还是撤了。
不过自从那次之后,黄健等人的巡逻就更加小心了。
藏地民兵的优势就是他们非常擅长山地穿梭,一般的解放军战士在高原山地根本跟不上他们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