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88节
甚至于到了后世,印度成为了一个笑话。还有一个专门的称呼:网络五常。
就是专门指印度人爱吹牛皮,但是实际上又什么都做不到的事实。就像是元时空后世中国有一个著名的张将军就说过:印度造大国武器我是不看好的,因为印度人性子慢,你不要看他们说什么几
年造好。其实七拖八拖,你把时间翻一倍都算是快的。
这位张护佑将军说的话非常在理,预言的也非常准确。只不过当时和张护佑将军有一样眼光的网友比较少,大家都把他的话当相声。后来大家才知道,张将军说的对啊!
后来不止是中国网友知道了,就连外国网友都知道了。大家清楚的知道,印度人爱吹牛皮的性格。所以他们也只能是在互联网上当“五常”了。
不过那都是后话了,在印度刚建国的时候,其实很多国家都是看好印度的。包括美国、苏联在内的一众大国都觉得印度潜力巨大。
这个潜力巨大说的也确实没错,印度独立就有几万公里的铁路,比中国铁路总里程还要长。北方邦还有相对完善的工业基础。再加上印度还有大量的劳动里,同时也有水系丰沛的产量区,也有
开采矿物的矿区。
这些东西配合在一起,不说开局王炸吧,但至少算是一套还行的牌。 比绝大多数国家强多了。五十年代印度的工业化水平,已经是很多小国想象的梦了。
所以印度想要在美苏争霸的国际局势下,走出第三条路来。也就是[不结盟运动],印度算是发起者。
印度想当{不结盟运动}的老大。
所以现在赫曼卡比尔走在中国大戏院里,和他主动打招呼的人也不少。还有不少现在既没有加入美国阵营,也没有加入苏联阵营的小国高官来参加这场东柏林的盛会。毕竟这帮人都算是墙头草,
觉得哪边强就跟着哪边。
来自南斯拉夫的乔拉科维奇就走了过来和赫曼卡比尔热情攀谈。现在的南斯拉夫就是不结盟运动里的成员国。他们现在和印度的关系好的很。
“见到你,我可真高兴啊!“乔拉科维奇之前是南斯拉夫的教育部长,现在专任了文化相关的工作。他热情的歌赫曼卡比尔一个拥抱。
赫曼卡比尔也是热情回应。
这种热情多是作为政治.上的回应,其实两人是否真的这么热情,关系这么好,那不重要。
在寒暄了好一会儿之后, 乔拉科维奇邀请赫曼卡比尔去前排坐下。他们一个代表南斯拉夫,一个代表印度。自然是有权利坐在最前排的位置。
刚坐下,乔拉科维奇就和赫曼卡比尔攀谈了起来:“赫曼,看看现在中国人的阵仗可不小啊。这位李部长更是派头很大。听说他这还是第一次出国。 为了他出国的安全,听说中国调动了大量的力
量,苏联的克格勃和东德的斯塔西都全面出动了,就是为了保护他的安全。
赫曼卡比尔听到这话之后嘴角抽了抽,然后才开口说道:“毕竟他在北约的通缉榜上可是上了名字的嘛的,听说赏金不低。拿下他的一条命,可以换来十辈子的富贵。说不定会有人愿意做呢。”
乔拉科维奇不置可否的说道:“是啊,人和人不同啊。现在这位中国的李锐部长可是真的威风。他挥挥手,我们这些人全都要向他低头。他让我们去哪,我们就要去哪呢。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不是
本国的部长,而是他李锐的下属呢。”乔拉科维奇看似开玩笑的说道。
这还真没办法,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中国开始用网咖生产海量的文化节目之后,这些已经被塞满了的国家已经回不去原来空虚的状态了。其他国家的节目,尤其是本国制作的各种节目
和中国的一比,简直是粗制滥造。
就像是元时空后世,非洲部落国家花三千美元拍摄的小成本电影和世界级商业大片的对比一样。
再加上现在中国拿着了一个电视信号和广播信号的技术(前文有提过,中国开始尽可能统一信号传输格式, 制定下标准), 还有中国有更好的印刷技术等等。很多国家都感觉自己的文化部门好似
被中国拿捏住了一样。
苏联这种还好说,毕竟苏联文化底蕴强,不怎么怕这个。但是南斯拉夫和印度这种强又不是很强,弱又绝对算不上的国家就很难受了。
赫曼卡比尔哼了一声,他没有说话。当初中国文化大举进入海外的时候,对印度这些国家都是免费的,而且还做了印度语翻译(网咖ai翻译后人工检查一遍)。虽然说对白毫无感情(网咖用的al
配音), 但是印度对能白嫖别人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赫曼卡比尔等印度高官对于中国送来的礼物喜不自胜。甚至政府内有一批奇葩认为:这是中国人怕咱们,所以开始给咱们上贡啦!
到那时现在赫曼卡比尔才知道,这他娘的全都是陷阱!为什么现在印度疯狂搞电影、搞文化,就是想要洗掉之前中国推进来的东西。
赫曼卡比尔没有说话,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和乔拉科维奇说这些。
因为他有大事要做,就在今天。
环顾四周看看吧。今天来的可不仅仅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还有一些欧洲的媒体都被邀请来了。
因为是文化传播的盛况嘛。
当时间差不多到了,主持人先上台做了一番简单的开场白。然后是邀请各国的部长上台做些演讲。
其实这种垫场都是人情世故,大家不痛不痒的说些好话。就像是自己去喝不认识的人的寿酒,说一声寿比南山一样。自己也不知道那老人身体好不好,反正都是好听话呗。
每一个被邀请上台的部长都是说些好听的话。乔拉科维奇也准备上台说些好听话,都是政治嘛。
但是比乔拉科维奇更早被邀请上台的事赫曼卡比尔。
就在主持人流程化的问:“赫曼卡比尔部长,在这个重要的盛典里,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其他人不过是说些办的成功之类的。
而赫曼卡比尔拿过主持人的话筒,他直接说道:“诸位,在这里我向大家宣布一个重要的消息。我们印度也制定了一个伟大的电影电视推进计划。我们决定,三年内拍摄一千五百部电影或电视剧!
是中国、苏联的三倍! (中国和苏联是打算各拍五百部)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这个时代大家还没有那么了解印度人的尿性,大家都觉得赫曼卡比尔说的是真的。一瞬间, 整个大厅快门闪动。这一刻印度成为了焦点。
第一百三十二章 印度:我超勇的
赫曼卡比尔大声的说道:“我们印度准备再未来三年内拍摄一千五百部电影电视剧,以此来扩展我们印度的文化进程。同时也准备向全世界提供更加优质和更加便宜的精神文化产品。”
赫曼卡比尔大言一出,立刻是全场的记者都把目光集中了过来。
因为赫曼卡比尔说的是什么话?仔细听听吧。三年一千 五百部电影啊,每年拍摄五百部电影。要知道现在的好莱坞才拍摄多少电影啊。好莱坞在1957年也大概就是拍摄三百部电影左右。
印度这是直接超越美国,一人独战欧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啊!一国建成全球最大影视中心!
为什么中国的李锐和苏联的扎罗多夫两人在合计之后,准备在东柏林搞这个发布会呢?就是因为在李锐和扎罗多夫在北京的密切会谈之后。中苏两国签订了一个文化同盟协议。
协议旨在联合中苏两国的力量,对以美英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势力进行文化上的进攻。
其中包括电影、动画、漫画、通俗小说、有声小说等等。同时也准备在东柏林搞一个电影周。
现在中、苏、东德三国政府的文化部门在李锐的撮合下,准备搞社会主义阵营的三大电影展。并且搞三个电影节,以抗衡资本主义阵营在这方面的优势。
东柏林、莫斯科、北京,三大影展,三大奖项。将成为社会主义阵营这边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并且要扩展这三个影展的含金量,不能以后大家提到影展和电影奖项就是戛纳、威尼斯、好莱坞之
类的。
本来这次在东柏林搞这个盛典,说到底就是造势。要给美国在内的一众西方国家压力。
并且还用了诺玛简来做招牌,说是要有重要的新片发布。以此来吸引一众欧美媒体的目光。毕竟诺玛简是好莱坞被中国上的最难受的眼药,他们想要不看都难。
之后就是宣布三年五百计划,接着顺势推出三大电影节电影展。在之后又是一波宣发对抗。
这一次的宣发又是李锐的手笔,执行出来的效果和李锐料想的也差不多
不光是中苏邀请来的一众部长级高官来参加中国大戏院的开幕,以还有一帮子颇有 名气的电影人和全球将近两百家媒体的记者都到了。
这台子搭好了,李锐都准备好唱戏了。他就待在后台呢,按流程他应该在各国部长发言完之后大轴登场。以此展示他是这场盛会的发起者。也是社会主义阵营文化方面的扛把子的身份。
但是谁能想到呢,印度人会整这么一出。
赫曼卡比尔在台上侃侃而谈:“我们印度致力于成为在世界上的新兴文化大国。我们将将向全世界提供更好的影视产品。而且我们还准备推广德里电影周和印度国际电影奖。我们为全球的电影创作
人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并且我们将会扶持一些更年轻的电影人和更有才华但是却缺少资金的电影人来印度拍摄电影。我们将推广我们的电影城..
站在后台,李锐的嘴巴微微张大。
怎么说呢?赫曼卡比尔这位印度部长这样喧宾夺主的行为很不礼貌,一切都在意料之外。但是李锐一想到他是印度人,又觉得一切都是情理之中了。 印度人嘛。
李锐记得曾经在互联网上有过一段调侃的话:这个地球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印度人。
台上的住持都傻眼了,但是又不敢阻止赫曼卡比尔。毕竟赫曼可是印度文化部长啊。要阻止他发言,至少也要另一个部长上来才行啊,自己一个小主持人怎么敢打断。
在后台的李锐在最初的惊讶过后,无奈的揉搓着自己的眉头:“我们是非要请印度人来参加这个开幕式不可吗?”
李锐的助手在一旁无奈道: “部长,最开始拟定名单的时候你也看过的啊……
“我是看过,但是我也没想到印度的这位文化部长这么离谱啊。“李锐的眉头皱城了川字。
一起在后台的扎罗多夫对李锐道:“李,要不要我上台阻止一下他?”
李锐深深的思考了一下后道:“不用了。”
“嗯?”扎罗多夫看着李锐:“但是任由印度人这样发言,可是把我们的风头都给抢走了。这可是我们召开的盛会。”
“没关系。”深思了许久之后的李锐突然展颜一笑: “就让他搞吧。
“嗯?! ”扎罗多夫不解的看向李锐:“印度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难道你不担心吗?现在可是冷战,印度虽然参加我们的开幕式。但它们是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国。说的好听是不结盟,说的难听是左右摇摆。
“我们苏联和对面的美国都在争取印度的支持。说实在的,我一点都不相信印度 依靠自己能把他们说的豪言壮语实现。但是印度毕竟是大国,他们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他们只要兑换他们的潜力,他们将成为中南亚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扎罗多夫非常认真的说道。
作为一名苏联人,扎罗多夫真的相信印度有巨大的潜力。
当然,李锐也相信印度有巨大的潜力。
但是潜力如果不兑现,那它永远都只是潜力。再过七十年,印度依旧可以担得起一句:印度拥有巨大的潜力。并且潜力比七十年前还要大!
但是扎罗多夫不知道啊,所以他继续说道: “李,难道你不担心吗?”
“担心什么?你真的觉得印度能三年拍摄一千 五百部电影电视剧,而且搞什么印度文化大复兴? ”李锐笑道:“印度的实力不够支持他们做这些事情的。他们打算把家底掏空来搞吗?”
扎罗多夫显然也不相信,但是他有自己的理由:“我不相信尼赫鲁会放那么多预算给印度文化部门]来做这件事。但是在现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你真的认为英美不会拉拢印度来做对抗吗?”
李锐哈哈一笑,拍了个巴掌:“要的就是这个啊!”
中国大戏院开幕当晚,因为赫曼卡比尔的存在,开成了一地鸡毛。
几乎所有记者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赫曼卡比尔的身上。他们都被印度的雄心壮志给深深震撼了。
这个时代真的没有人觉得印度人在吹牛。因为现在世界政坛上虽然也有一些吹牛战术。 但是一般都吹的比较保守。 对国内的吹牛所有国家都有。
但是对外,大家还是比较克制的。在实际情况上增加个两三成就差不多了。比较不要脸的增加个五成,这已经是大家能想象到的最大极限了。
而且印度现在作为[全球乐子]的本体还没暴露,现在的印度可是一众中南亚国家马首是瞻的领袖。还有一帮不结盟运动的小国希望印度成为他们的领袖,带领他们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现在的印度国际地位是很高很高的。在国际上受待见的程度比中国高多了。尼赫鲁和印度高官去任何国家都是最高规格被接待的。
在这种情况下,谁会觉得赫曼卡比尔在说假话?
就算是有些吹牛,按照国际惯例来减少掉三成吧。那印度将会在三年内拍摄一千部电影!妈耶,比中苏加起来都多,已经赶得上好莱坞了。
而且赫曼卡比尔还说要搞扶持电影人计划,还有印度文化振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