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87节

  和镇上的木匠讲,和镇上的铁匠讲,和镇上每一个愿意倾听他的人讲。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他们派人来抓老师。但是他们没有想过,老师居然如此有血性。情愿死,也不愿意后退一步。
  西嘉儿不知道老师说的东西对不对,但是她知道老师死后,镇上的日子越来越难了。战争越来越糟糕。
  哥哥们已经很久没有邮寄信件回来了。当初在草坪上那个大声说:“战争是为了保家卫国。”的男孩也被征上了战场。
  那个男孩喜欢自己,西嘉儿知道。在出征前一天,他鼓起勇气向已经十七岁的西嘉儿表白:“等我回来,可以做我的女朋友吗?”
  西嘉儿还记得那个帅气男孩当时羞红着脸的模样。她担心着这个从小玩到大的伙伴,她看着男孩道:“那你答应我,一定要活着回来好吗?
  十七岁的西嘉儿已经知道了战争的残酷。镇上时不时会有人家传来哀嚎声,那是他们有家人战死在了战场上。有的送回来了尸体,有的送回来的只有骨灰。更有人连骨灰都没有,只有一件衣服一个眼镜。
  西嘉儿没有见过战争,但是战争的窒息感却已经笼罩在整个小镇了。
  她害怕这个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男孩也突然某天不回信。即便自己并不爱他,但是如果自己能给他勇气,让他活下来。西嘉儿愿意帮助自己最好的朋友,用自己的善良。
  “德鲁,我等你活着回来!”西嘉儿,镇上最漂亮的女孩将自己的红头巾解了下来,系在了少年德鲁的手腕上。
  德鲁笑了,笑得很开心。那一刻他觉得自己获得了全世界。
  但是但德鲁最终没有遵守约定,哪怕西嘉儿给他寄去信件已经称呼他为自己的男朋友了。
  但是半年后,德鲁的家中传来了噩耗。作为名义上的女朋友,西嘉) l来到德鲁家。
  “只能找到这个了。”一名士兵将纸袋里的东西倒出来。是西嘉l的红头巾。它已经满是灰尘破破烂烂,它沾满了硝烟的味道。
  德鲁的父母嚎啕大哭的哭泣。西嘉儿无声的滑落倒在了地板上。她任由泪水从眼眶流出,她的哭泣静默无声。
  她的脑海中突然会想起几年前,自己暗中爱慕的青年男老师对他们这些学生说的点点滴滴。
  战争到底是什么?西嘉儿开始陷入思考。
  小镇的日子一天比一 天难熬。 家里面包店的生意也越来越难。西嘉儿已经很久没有吃过甜面包了。
  爸爸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家里的餐桌上只有黑面包果腹。
  西嘉儿和其他人一样,祈求着战争早日结束。
  当某天,电台突然宣布,德国战败,战争结束的时候。西嘉儿一家和小镇上的其他家庭甚至都忍不住露出久违的笑容。
  战争终于结束了。只要不打仗日子总会过好了吧。
  那些犹太演员看着这个目前代号[犹太]的电影剧本。这只是电影的第一部, 整个系列有三部,时间跨度长达五十年。
  第一部给了大家一个看似美好的结局,但是再电影结束的时候却留了个钩子。
  [1923年德国经济大危机,而我们一家是犹太人1。
  这一个钩子就把人的心勾了起来。电影里还有许多的钩子,比如说西嘉儿的两个哥哥到底是死是活。老师要送给西嘉儿的到底是什么书等等,等等。
  第一部电影已经勾起了大家对西嘉儿这个角色的同情。而这就是李锐需要的效果。
  因为电影是需要让观众共情的。
  而西嘉儿这个角色是整个戏的灵魂。而诺玛简要从西嘉儿十几岁演到她五十多岁。
  诺玛简原本自己都有些担心自己不合适。毕竟自己现在三十岁了。
  虽然说诺玛:简的眼神和不经意之间的动作还有一丝少 女特有的娇憨感。但是她的年纪摆在这里,她觉得装嫩好像不合适。
  不过一直到李锐找来化妆师,给她搞了个造型,好好的画了个妆之后。她信心满满的要参见电影准备召开的开机发布会了。
  第一百三十章 什么都要比
  1957年东柏林的街头,今天非常热闹。因为今天在东柏林,一个新的地标建筑即将开业。那是一个全新的电影院:中国大剧院!
  这是自中国商城开业之后,第二个以[中国]命名的建筑了。
  没错,这个项目也是李锐主持搞出来的。
  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内,文娱商品太少,这不是什么秘密。如果不是本时空之中出现了李锐,并且带着网咖回到这个世界。
  社会主义阵营的文娱娱乐产品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少。
  或者说之前的很多文娱产品都过于高雅了,通俗的东西相对来说比较少,毕竟这人在世间不能只有高雅,有的时候熟悉的东西也是要有一点不过不能够低俗, 媚俗还是要通俗。
  毕竟人这种生物还是需要雅俗共赏的东西。更不用说李锐带了网咖造成了现在新中国在文娱产业的生产能力,生产手段和生产理念上都高出本时空一大截,现在就算是把好莱坞和欧洲的几大电影
  厂绑在一起,也未必能是李锐的对手。
  而现在中国的硬实力已经在不断的攀升。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里面,虽然没有公开明确的表示,但是大家现在都已经默认苏联是老大哥的话,那么中国就是仅次于苏联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李锐所规划的提升中国话语权打击欧美舆论霸权的计划一直在推行。
  李锐要想到原时空的后世,美国好莱坞有一个颇为有名的中国大戏院。
  李锐想着与其把这个名头交给美国人去看,还不如他把这个名头推开来好了。
  在新的发展计划之中。中国商城和中国大戏院将成为一种捆绑建设的模式。
  要将中国商城加中国大戏院的模式推广到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
  从某种方面来说,李瑞的这次的计划也算是一手 抓物质建设,一手抓精神建设了。
  而且中国大戏院的建设还能拉起国内相关的民生,提供不少的就业岗位。目前李锐的短期目标是将中国商场和中国大戏院的捆绑建设模式推动到社会主义的主要国家的主要大城市。如首都和经济
  中心。
  而长期目标是将这一战略推行到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城市。
  更长的目标则是将这整个的建设推动到全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国内也开始大始量的建设。
  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长达十年甚至是二十年之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
  当然,今天中国大戏院之所以人头攒动,可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大项目完工了。
  更重要的事今天中国大戏院还要巨型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开幕式。那就是中苏联合启动了[三 年500电影]计划。
  就是三年的时间内,中苏各生产五百部电影的计划。这个计划可以说是相当宏大了。
  到了1957年,苏联终于从各项资源都紧张的情况下走了出来。斯大林虽然退居二线,但还是很关心苏联电影文化的发展。莫洛托夫作为接任者,他别的不行,但是萧规曹随还是可以的。
  他按照斯大林的策略,开始向苏联的文化方面倾斜资源。
  苏联现在的电影部门的预算比之前可是多多了。三年拍摄五百部电影的预算可是有的。更何况现在中国提供了各种辅助支持,让苏联的电影成本变得更低了。
  也多亏了苏联老大哥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慷慨支持(也就是在中国拍戏,用中国的群演,用中国的武术指导和摄影等等),中国也有更多的钱搞自己的电影电视剧了。
  要知道元时空之中,从1957年至1959年这三年时间内,中国总共拍摄的电影也就只有一百部左右。而现在中国提出的目标翻了五倍。而实际拍摄可能还不止,同时电影质量也更高。
  来自印度的文化部长赫曼卡比尔看着这个坐落在中国商场旁边的中国大戏院,他的目光中满是羡慕。
  “中国的文化已经开始突破亚洲,走向世界了啊! "赫曼卡比尔的语气中充满了羡慕和嫉妒,即便是对着自己的助手说这样的话,他也没有掩盖自己羡慕的情绪嫉妒。
  “但是部长,我们国内一年可是可以生产两百部电影呢! "赫曼卡比尔的助手语气中有些不服气:“中国1956不就生产了一百部电影?就算是他们现在公布的1957年的电影数量也就只有一百五十部
  的计划量。和我们印度比,那可是远远比不上啊!他们凭什么搞这么大的排场,还弄来这么多人帮他们站台”
  助手非常不服气,赫曼卡比尔的助手来自印度北部联邦。北部联邦算 是印度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了。
  其实印度独立之后,印度的工业基础是不差的。要比中国好太多了。而印度这个国家也蛮奇怪的,因为和中国相邻,而且二战中多少也有一点点交集(中国远征军曾经在印度)。
  同时又因为同属于四大文明古国(印度自诩为古印度的传承),所以印度其实在建国之后就一直有和中国比较的心。
  之前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打了十七国联军嗷嗷叫,甚至是让美军半数的陆军部队被拖入泥潭。打的美国军队苦不堪言。
  全世界都在震惊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但是只有印度人不以为意。
  就像是赫曼卡比尔的这个助手,在几年前就说过:“不就是白人军队嘛,我们也打败过的啊,那还是1944年的时候呢。当年印度军队能击败英国白人,现在过去这么多年了,达成和中国军队一样
  的战斗力,甚至更强的战斗力也完全是可以的!”
  这位助手当时是在北部联邦的一场酒会上说的这些话,说的在场的众人纷纷鼓掌叫好,认为他说得对。
  如果对印度历史不了解,光听这位小助理的话,还真以为印度在惨烈的正面战场.上击败过英国军队呢。但实际上对印度历史有所了解就知道,助理所说的印度军队击败英国人,指的是1944年3月
  的英帕尔战役。
  当时印度国大党另一位领袖苏巴斯带领着数千名印度国民军跟随着日军行动,在日军的炮火轰击英军阵地的时候,苏巴斯让军队伪装成英军下属的印度军队。让英军误以为援军到了,然后被印度
  国民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是的,这是印度国民军击败殖民者列强的光荣事迹一和法西斯合作。
  二战结束后,苏巴斯因为和希特勒关系匪浅(国民军中有大量印军其实是德军在二战战场抓获的英属印军的俘虏,后来被希特勒遣返给苏巴斯,让苏巴斯建立了印度国民军),再加上苏巴斯在二
  战中和日军大量合作。
  所以苏巴斯也将被推上了战犯的法庭(不过他在8月17日的行程中因为飞机失事而去世,没有上法庭。不过国民军的主要成员上了法庭),但是国大党的甘地和尼赫鲁强烈批评这一行为。并且宣
  传和日军合作的国民军是印度的英雄。完全忽视了日本法西斯当年在印度做下的暴行。
  苏巴斯的国民军和日本法西斯搅合在一起能有多好?瞧瞧中国的皇军和皇协军就懂了。中国建国后,有人说皇协军是英雄吗?
  但是印度的脑回路比较奇葩。他们是真的把和8本法西斯搅合在一起的印度国 民军当成英雄来宣传了。
  在这种奇葩的脑回路下,印度人觉得他们比中国强也不稀奇了。他们总觉得中国有什么,他们也可以有什么,而且还可以更好。
  而中国不过是准备在1957年拍摄150部电影的计划公布(三年共拍摄不少于五百部电影电视剧), 就在东柏林搞了这么大的阵仗。不仅是请了一堆全球媒体,还有很多国家的部长级高官也出动
  了。大家都是给中国的李锐部长面子。
  赫曼卡比尔的助手无法理解,觉得未免给中国人太多面子了。赫曼卡比尔理解,但是也觉得憋着一口气, 尤其是他看见东柏林满大街的装饰中国式饰品。他就更难受了。
  不过没关系,来这里之前。赫曼卡比尔和一众印度官员已经商量好了。中国人和苏联人要在东柏林搭台,没关系,我们印度人一样可以上去唱戏!
  赫曼卡比尔都准备好了,是时候要让全世界看见印度的风采了!他看着越来越近的中国大戏院,他雄心万丈。
  第一百三十一章 成为焦点
  赫曼卡比尔不是唯一个来 到东柏林参加这场盛大开幕式部长级高官。
  实际上来的位高权重者相当的多。赫曼卡比尔甚至在这群人里也不是那么显眼。不过顶着印度大国文化部长的头衔,赫曼卡比尔自然也不算是小人物。
  自从独立之后,印度其实一直在国际上谋求自己的位置和声音。如果是站在李锐所处的元时空后世来看,印度为了让自己成为真正的世界性大国,可谓是不遗余力。只不过他们的力量到底用在哪
  里了,不好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