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64节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也送一颗卫星 上天,然后做相关的科研来确定是否能成功。
  尼克松又问:“万一,我是说如果万一苏联真的有朝一日有这样的武器了,我们有没有反制的措施?
  科学家代表推了推自己的黑框眼镜道:“目前我们连反导都很难。如果是短片里这种十几倍音速的武器,那么我们唯一的反制措施就是大家一起跑去苏联。”
  科学家说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冷笑话,预想中的笑声没出现,在场各位都是面面相觑。
  尼克松甚至是重重的说道:“各位,我们或许需要在天空上下更大的力气了!”
  甚至于国会都在通过紧急法案,追加美国在太空项目上的投入资金。以求能比苏联更快一步抢占天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空竞赛比元时空更早更快更凶残的开始了。只不过这次形成战略欺骗的是中苏双方。
  当然,美国还要做一件事, 那就是向全球证明自己真的没有遭到攻击,并且开始在各大传媒机构上开始和苏联放嘴炮。
  说苏联只能在电影里意淫毁灭美国的场景。
  而苏联也毫不客气,直接反驳道:如果美国愿意尝尝的话,苏联也可以在现实层面上毁灭美国。
  社、资,两位带头大哥火气很足啊。
  但是不管怎么说,美国的威望都被打击了一波。
  而全球对于苏联人造卫星也有了巨大的关注。这些流言和短片比其他任何方式的宣传都要好。
  当二月十五号到来,发射基地内已经是各种戒备了。
  斯大林、毛主席等人在遥远的观礼台上遥遥的看着发射架上那个看起来小不点大的火箭。当然看着小不点只是因为他们距离远,实际上的发射火箭是个庞然大物。
  当苏联针对全国范围的直播进入倒计时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祈祷。
  苏联人在祈祷它顺利升空,而美国人则是在祈祷它变成烟花。
  伴随着最后的倒计时的结束,火箭点火成功。
  发动机发出震天撼地的咆哮,烟尘滚滚,火光冲天。
  运载火箭载着人类第一颗人造 卫星摆脱地球引力,朝着浩瀚无垠的宇宙驶去。
  毛主席站在观礼台上,他突然了说了一句: "人类向宇宙迈开了第一步,何时真的能有无畏巨舰纵横银河,让我们的脚步真的走遍寰宇呢?’
  站在他身旁的斯大林疑惑的看向毛主席,斯大林问道:“你刚刚在说什么?”
  毛主席道:“只是感慨人类何时能真的步入宇宙时代。地球太小了,我们需要更大的地方。人类只有实现了共产主义才能去往更深邃更浩瀚的星海汪洋啊!”
  毛主席还依稀记得他第一次前往网咖的时候, 李锐给他展现过的太空游戏。毛主席对其他电脑.上的软件都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对那款太空游戏却充满兴趣。
  他现在依旧记得游戏里那壮丽的太空景色。宇宙的黑暗与色彩,那是人类的明天。是我们需要坚定迈出去的一步。
  而不是在冷战结束之后就束之高阁的东西。资本主义还是太短视啊。
  毛主席遥遥的看着火箭升空,他内心感慨万千。
  而同样感慨万千的还有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众资本主义国家。
  因为苏联这次发射卫星成功了,成功了也就算了。他们居然还公布了一个卫星抵达每个国家上空的时间,而苏联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这颗人造卫星里塞了五十分钟长度的录音磁带。这一波这颗卫星 环绕地球的同时,也要将社会主义阵营的歌曲唱遍全世界。这将是冷战的浪漫时刻。
  当然,也许某的人并不觉得这事儿浪漫,甚至有可能觉得这事儿也太吓人了。
  尤其是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美利坚共和国。更是严防死守,之前的短片就够吓人了。现在真的让美国人收听来自太空的音乐,那我们的谣不就白辟了吗?!
  第九十五章 来自于太空
  运载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的火箭非常顺利的升空。
  并且全程都按照预估的方式进入到了一开始就计算好的太空轨道之中。
  当消息传回地面,卫星一切正常的时候。全场都欢呼雷动。
  对于众人来说,这次的卫星成功上天,那么之前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毛主席也是用力的鼓掌,为这个壮举庆贺。
  大家都很开心,都很高兴。
  地面的技术人员一直检测着卫星的状态。黄志明和孙家栋跟着中国的技术小组在基地内蹭到了一个位置。
  他们这种干杂活的实习生自然是只能和其他实习生一样,大家都只能缩在角落当小小只。不要阻碍基地里那些大佬们在基地里忙碌工作。
  他们只要能在旁边听着那些有条不紊的传讯就够了。
  “通讯正常。”
  “飞行姿态正常。”
  “天线已经展开。
  “无线电电波接入。”
  伴随着一句句象 征平安的播报,孙家栋和黄志明都紧握双拳。他们和周边那些其他的苏联学生一样感到激动。
  当一切都正常,人造卫星展开天线,并且按照指令开始播放内存磁带的音乐时,全场都安静了下来。
  就连斯大林和毛主席两人进入基地内时,他们都压低了声音,甚至时不自觉的摒住了呼吸。
  天地传讯。
  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
  苏联已经把宣传推出去了。全世界都知道他们这个人造卫星将在太空中放生歌唱,如果这个时候它唱不出来,或者是通讯天线、无线电传输设备出现了故障,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中苏两国顶尖科学家汇聚于此。
  “开启音乐。基地接入卫星无线电频段。所有人保持安静。”
  伴随着指令的下达,整个基地安静的落针可闻。
  天地通讯是有时间差的。
  在众人觉得渡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几秒钟之后,基地的喇叭里传来了沙沙的声响。
  过了一会儿,沙沙的声响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当声音越来越清晰,当工作人员不用贴着喇叭也可以听清楚里面传来的音乐时,全场似在这一刻定格。
  当[英特耐雄纳尔]的歌声响彻基地的时候,似凝固了时光封冻了空气,又似在下一刻万物回春呼声如云。
  基地里的技术员、科学家们站起来鼓掌大笑。那些年轻一点的人,如孙家栋、黄志明,还有那些当实习生的苏联学生们。他们勾肩搭背一起伴随着音乐高唱了起来。
  “英特耐雄纳尔,它一定会实现!
  这一刻,孙家栋、黄志明这些年轻人是如此真诚热情的相信着[英特耐雄纳尔] 是一定 会实现的。
  斯大林很高兴,他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这是从打赢二战以来这么多年,他第一次如此开心。
  现在他心中只有一个心愿了:我想看见我们苏联人第一个进入太空。
  现在的苏联早就制定了宇航员进入太空的计划。宇航员选拔早就开始了,一众备选者早就开始进行训练。其中就包括了后世大名鼎鼎的:尤里加加林。
  在加加林的训练基地里,加加林和他的同伴们今日早早的结束了训练。不是他们偷懒,而是因为今天基地特别给这群预备宇航员们放了半天假。
  让他们在基地里收看了人造卫星上天的电视直播。
  天知道他们在看见航空火箭顺利上天的那一刻有多高兴,卫星正式并入地球轨的信息传来,这群小伙子们快要把房顶都掀开了。
  "快!快查时刻表!看看卫星什么时候飞抵我们这个附近上空。”有同伴高呼道:“把收音机拿来!我们要听来自宇宙的声音!
  “按照时刻表上的记载,卫星还有半个小时就能抵达我们附近,此后有差不多四十分钟的时间,我们都可以接受到卫星的无线电波。”有 战友找来了时刻表。
  加加林抱来了一个大收音机,产自中国的家庭用大收音机。这个重达七公斤的玩意儿是基地里信号接受最好,也是音质最好的收音机了。
  加加林和他的战友们从来没有感觉过时间过的这么慢。半个小时居然等了这么久。
  他们也没有想过时间过的那么快,四十分钟居然转瞬即逝。
  收音机里传来了来自太空的歌声。
  从《国际歌》到《为了你,祖国母亲》再到《歌唱动荡的青春》。
  《勇敢起来同志们》、《苏维埃进行曲》 (本时空的改词版) 、《维也纳的工人》 等等。
  卫星的磁带里收录了十几首歌曲。
  加加林等人从来没觉得这些曲子如此的好听,也许是这些曲子来自于太空的缘故。
  当卫星的信号可以覆盖到莫斯科的时候,莫斯科的民众们沸腾了。因为大街小巷,所有的商场、工厂,所有有收音机的地方都调频到了卫星的信的号频段。
  歌声响彻了莫斯科。
  而在欧美,还有一些人坚决不相信苏联发射了人造卫星。
  也坚决不相信人造卫星有什么用处。
  但是当卫星的信号覆盖到欧洲的时候。欧洲的民众可以用自己的收音机调到那个原本空白的频段里,那歌声响彻了起来。
  歌声一路响过柏林、维也纳、巴黎、伦敦。
  从欧洲到美洲。
  当纽约的市民都能在收音机里听到《苏维埃进行曲》的时候,一 种难以形容的恐慌在美国蔓延了起来。
  时间:下午。
  地点:纽约华尔街。
  克格勃的特工们将华尔街证卷交易所的喇叭接入收音机,调整到了那个太空频道上。
  就在华尔街的股票经纪们还在声嘶力竭的叫喊着股票交易数据的时候,洪亮的歌声压过了一切交易的呼喊。
  [苏联将击败不共戴天的仇敌]
  [帝国主义者,锁链的主人]
  [站起来吧,无产者们,将奴鞭撕碎。]
  [全世界共唱胜利的雄歌! ]
  正在交易的股票经纪们,还有华尔街的银行家们都有些傻了。
  这是什么情况?!
  为什么美国在公开场合能听到这歌声?这《苏维埃进行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