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01节
“宋美龄,我听说你特别瞧不起妓女。你想知道我是怎么当上妓女的吗?”
“因为国土沦陷,我被抓去当了日本人的慰安妇。三年整整三年!如果无数次要死了,但是我不想死,我要活着,我就想好好活着,我想看小日本覆灭的那一天。终于有一天我们打了胜仗,日本人投降了,我想着我的好日子就来了。但是我这边刚出了慰安妇所,转头就被你们那些无良的民国官员官商勾结,把我丢进了妓院!4年又是4年!这一次我要活得更好我要活得更久。因为我要看着你们这些人是怎么死的!”
第3个女人站了起来。
“宋美龄还记得1942年的河南吗?说好的赈灾粮食呢?我的侄子和侄女饿死在逃荒的路上,他们才刚刚6个月。他们为什么饿死了?
“因为他们的妈妈在三天前就饿死了。”
“我让他们吸我的奶,但是我没有怀孕,我也没有任何奶水。只能把乳头塞进他们的嘴里,看着他们把我的乳头吮吸变形,吮吸出血。要是能用血把他们养大,那也好啊!”
“但是他们死了。我把他们埋在老槐树底下,也不知哪天会被人挖出来吃了。我把自己卖身进了县城当妓女。我活到今天,我就想问问,你们当时天天在报纸和广播上说的中央政府的救济粮到底在哪?你告诉我?!”
解放妇女们一个一个站起来,控诉着他们所遭受的经历,曾经所遭遇的苦难。她们一个一个站在李若梅身边,组成了一道人民的墙。
明明她们的个子都不高,但是在这一刻,宋美龄的眼里,这些女人就好像一堵高墙一 样, 铺天盖地的向自己压来。
对于宋美龄来说,审判也许还未开始。 但是审判也许已经开始。
第四章 新一代
宋美龄的审判已经开始,是来自于那些解放妇女们对她的审判。
没有人比她们更适合审判宋美龄了。因为这其中有太多太多人的人生悲剧都是因为宋美龄和蒋中正两人造成的。
有直接原因,有间接原因。
虽然从理中客的角度上来分析,不能把民国所有的悲剧都归于这两人。但是这既然拿了民国最大的好处,吃了最多的民脂民膏,那么他们也就理所应当的要承受最多的怒火,最多的鄙夷。
这世上没有毫无风险的好处。如果有,那一定是诈骗。
既然如此,他们就该被反复鞭策。
不仅要鞭策他们,还要把他们被鞭策的画面放出去给大家所有人看。
李锐一直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杀人只是手段,诛心才是目的]。
不能诛心的审判,不能诛心的新闻传播,那都是失败的。
看似仅仅只是让宋美龄社死的影像记录,其实是为了后世不要有人给她翻案。
毕竟这世上这么多人,偶尔出一些傻逼也是正常的。
还好,这个年代的傻逼不多,所以当以李若梅为首的解放妇女在提篮桥发出质问宋美龄的影像传播到全中国的时候,大家只觉得觉解气。
那是在新闻联播结束后,七点半的特别节目。
张祥一家也终于有了电视了。因为金陵电视厂今年推出了一个更加便宜的电视。
考虑到现在中国老百姓的收入,以及老百姓们对看电视的期望。
金陵电视厂的工程师们绞劲脑汁,耗尽了每一个脑细胞,在原基础上将十三寸电视机尽可能的减配。
他们用了更小尺寸的屏幕,把屏幕缩减到了十寸。同时把电视机内接收信号的部件也做了消减,解码器能力减弱了。
一同减弱的还有电视机的音响系统。之前的电视机配备的双三寸的喇叭,声音不光响亮而且音质还很好。
现在消减的只有一个2.5寸 发声单元了。
还有按钮开关、外壳等等。
反正是一切从简,把所有能消减的成本都消减了。
这玩意儿送给李锐看的时候,李锐都是一副[地铁老人问号]的表情。
“这玩意儿也是电视机吗?”李锐当时有点想要拍一拍电视机的外壳,但是手到了一半,没敢拍下去。感觉可能会散架的样子。虽然说强度过了检测,肯定不会这样一拍就坏。但是李锐看着感觉是真的不咋地。
打开电视,接通画面之后,李锐更是[地铁老人问好]了。 虽然画面勉强还行,大概可能有个240p?那个电视机发出的声音更是毛毛躁躁的。拿来听歌的话,只能说[可以响],如果按照后世的标准,这玩意儿就是妥妥的一堆工业垃圾。
但是金陵电视厂的厂长和工程师们却非常自豪,负责这个项目的工程师更是道: "部长, 这是电视界的[t34] 坦克啊!
“您别看这玩意儿好像很寒碜,但是它是不是电视?它能不能接收电视信号?能不能发出声音?能不能让偏远地区的老百姓都能看见毛主席的影像?”
“……自然可以。这是个正经的电视。”李锐被问的哑口无言。对方没说错,它真的是电视机,能满足电视机最低最低的需求了。
“这个电视机,只要产量拉的起来,我们可以将价格拉到一个低到不可思议的价格!”金陵厂厂长插话道。他知道李锐最注重的就是性价比了。所有的问题,在钱面前都不是问题。
李锐小声问道:“多少钱?”
“180元,金陵电视机抱回家! ”工程师骄傲的说道。
“嘶! ”李锐倒吸了一口凉气:“怎么能做到的?!”
“我们做了市场调查,虽然我们国家老百姓现在都不富裕。但是大家都喜欢存钱,而且大家对电视机、半导体的需求量极高。那种成本压制到极限的半导体在我们国内都有那么多人喜欢。”
“也有很多人对极度便宜的电视机有很大的需求。李部长,您不是一直都说吗。 宣传是一种软文化, 需要半导体、电视机这些硬性载体来把它传播出去。我们现在就是做这件事啊。”
“先解决有没有,在解决好不好嘛!”
李锐忍不住给金陵电视厂的老几位竖起大拇指。
这可真不是他让这些人这么做的。而是金陵电视厂的老几位们自己想出来的。他们甚至还专门]做了市场调查。
在发售电视机的商场那边做了调研,对老百姓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
询问大家对电视机的要求,询问大家能接收电视机的价格等等。
最后定下的价格就是180元,然后按照这个标准,开始不断的缩减电视机的配置。
这是先射箭在画靶。
这么难的事情倒是真的被金陵电视厂解决了。
李锐只关心一点:“会赔吗?”
厂长笑了:“这还是我们冯工程师厉害啊,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这种低配电视机,抛去各种成本,我们电视厂还能赚大概10元左右。能够保证我们工厂正向运营下去。”
“好好好!“李锐猛的拍巴掌:“还是你们厉害啊!赶紧生产吧!冯工程师是吧,做的好啊。要是真的能解决咱们新中国老百姓看电视的需求,你能记一个大功。”"
这种超低配电视可不光中国能用,甚至可以出口冲击市场。
不过那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电视厂先要满足国内巨大的需求市场。
有李锐搞出来的各种文化节目,现在中国老百姓在文化精神生活上可谓空前的丰盛。
这世上并不是只有黄赌毒这些玩意儿才能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
很多正面的东西也是可以做到的。
就像是现在,张祥花了一百八十元和同一个胡同的几个邻居一起去买的电视机,现在正在播放着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
“哎呀,这就是宋美龄啊。不是说她是民国第一美女吗? 当时报纸天天吹她。“有一个邻居坐在地上说着:“她咋长得这么丑呢?”
“这不是破了相嘛。“有另一个邻居开口解释道。
但是张祥却抽着烟说:“她不破相也就那样,你看那眉眼。我媳妇桂花都比她好看不知道多少倍!”
张祥旁边的桂花啐了丈夫一口:“讨厌, 说什么呢。”但是面上的喜色却是按捺不住的。
“就她啊,贪污了爱国捐。飞机都变成了美国银行里的利息了。呵,现在她被抓了,也不知道美国佬能不能把银行里的钱还回来。”张福嘟囔着说道。
“怎么可能?美国佬多坏啊!”邻居大哥说:“吃了他们嘴里的肉,他们还能吐出来?他们还叫美国佬吗?主席都说了,哪里有坏事,哪里就有美国佬。这世上一多半的坏事都是美国佬干的!”
“要我说,美国佬要是不给,那就打他们!打到他们给为止!”三弟张寿道,刚上初中的他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
而且在他最需要成长三观的年代,正好赶上了新中国的几场胜仗。还有新中国国力的提升,民生经济的发展。
他可是一点都不怕美国人,反而高声说道:“都是咱们中国人的钱,凭什么他们不还回来?要是他们不还回来,那我们自己去取!”
张祥看着自己的三儿子,他摇摇头。当真是沧海桑田啊。这才六年呢。
自己还记得在北京城里,那些耀武扬威的外国人的嘴脸呢。
现如今,才刚刚六年,自己的三儿子就敢说[美国人不给,我们自己去取]的豪言壮语了。
邻居的一个大爷忍不住摇摇头道:“小寿儿是有志气的,这么大的口气,咱们可是说不出来哦。老张,你儿子以后要有出息哦。”
张祥笑了笑,没有说话。周围的大人们也笑了。
张寿也不知道大家在笑什么,但是他记住了今天自己所说的事情,看着电视机里那丑陋的宋美龄,还有电视里说的宋美龄所贪污的那些钱,那些在美国银行的钱。
他幼小的内心只有一个想法:美国人要是不还,咱自己让他们吐出来!老师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那就等我十年、二十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让他们还回来!
第五章 帮助一下
宋美龄的节目全国播放,当然在功德林里也是会播放的。
自从李锐提前搞出了电视,提前搞出了中央电视台之后。功德林的晚间活动就变的热闹了起来。
从前功德林都是在晚上六点吃饭,六点半吃完并且刷碗结束。在之后就是半小时的休息,让他们在操场散步消食,或者就是在食堂聊天。之后七点就是读个报纸(冬季则是不定时安排洗澡泡澡),
七点半就回宿舍开始洗漱。最晚八点的时候就全体熄灯睡觉了。
然后第二天早上六点全体起床,跑操、吃早饭。
这个作息要说健康那可是真的非常健康。
要是元时空后世的年轻人能按照这个作息来活个一两年,八点上床,八点半睡着,早上六点起床。很多亚健康和身体不舒服的疾病都会不药而愈。
当然,这种生活也是很无聊就是了。
现在好了,每天晚上大家还要看一看新闻联播。 看完新闻联播之后,还能看一下 焦点访谈的节目。
现在这个年头,新闻还没有广告。或者是说李锐还没想好应该要怎么安排广告。
不能和资本主义一样,谁给的钱多就给谁玩命吹。假黄油都给你吹成健康好玩意儿。
但是也不能没有广告。毕竟传媒这个事业之中,为值得的产品扬名也是重要一环。都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下半阙了,不能在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了。
李锐现在还没弄好,但是有个想法。那就是和其他官方部门合作。给那些能在省里、部里真的能挂的_上号的好产品,好牌子做宣传广告。
只不过现在还没落实,还在讨论细则。
所以现在的电视还没广告,信息密度很高,看着也很爽。
这不嘛,新闻联播刚结束。焦点访谈就放了半个小时宋美龄的专访。
这群国党军的将军学员们,看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