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769节
但是雷月星引进了内地的一众电影,不管是《地下交通站》还是《紫日》还是《赡养人类》、《铁面无私》等等。都在香港卖的空前满座,场场都是叫好又叫座。
邵氏兄弟又动了念头,至去年邵氏兄弟影业正式在香港挂牌。
那个经典的[sb]片头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邵氏现在可以说和雷月星的星月集团打擂台呢。因为星月集团的一个主攻方向就是娱乐产业,和邵氏正是撞上的。
现在这一众港商都想要看热闹,看看邵家老六(邵逸夫)怎么损雷月星呢。
但是却没有想到邵逸夫说道:“雷先生确实浪费了点。江西、两湖、安徽、江苏五省受灾,灾民需要大量的救援。这些花在酒店上的钱怕是能救援不少百姓了。还真不如搞得简单点,把钱花在刀刃上。”
黄德发等一众港商斜着眼看着邵逸夫。
“怎么?邵爷是心存慈悲菩萨心肠。准备敞开荷包给雷月星劫掠一番了? "黄德发这话说的是真的不好听。
邵逸夫微微皱眉:“黄老板语气重了。我邵某人自然不是什么悲天悯人的大菩萨,也不觉我是多好的一个人,更不会标榜我是一个多么圣洁的君子。但是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话我还是学过的。向灾区捐一些钱,对我不伤筋动骨,无非少游玩一段时日罢了, 我手指缝里省一点却可活民无数,何乐而不为呢? "
邵逸夫讲话很实诚,他也不不标榜自己做什么圣人。就自己少花一点,少玩一点,节省下一点钱就能帮助很多人了。毕竟邵氏家族手指头松一松,拿出一两百万港币几乎不用考虑什么。
内地搞来的电影可是让他们这两年赚的盆满钵满,在香港和南洋比美国电影还赚钱。
"哼,你了不起,你清高!” 黄德发冷哼一声,周围的其他港商也面露不喜。
港商中有愿意捐钱的,如邵逸夫之流。有不乐意捐钱的,如黄德发之流。
这些人在宴会厅里不自觉的就分为了两派。黄德发之流多,邵逸夫之流少。
本来嘛,除了在抗日时期过来的内地港商之外,还有很多是共产党席卷天下时从内地跑到香港去的。这帮人在香港还天天宣扬共产党共产共妻呢。怎么愿意支持新中国的救灾活动。
再说了,很多港商现在赚钱基本上是靠驻港外商赚钱。
比如说黄德发的纸制品厂,主要客户群体就是各大药厂的包装盒与半导体等外包装打包来做生意赚钱的。
轮胎王也和黄德发一样,基本靠外商外贸赚钱。所以他们自觉地可以不鸟雷月星。
他们是不知道那些驻港外商的真正底细吗?
还真不知道!
别看这些驻港外商几乎是从雷月星那边直接拿货来直接做包装就卖出去了。但是他们的表面伪装做的很好,各种皮包的生产线、研发中心都搞起来了。
因为现在是东西冷战对立时期啊。就算是走私,也要走流程啊。放屁必须要脱裤子啊!
如果不是深入实地的去考察,外人谁能看出这些外商的底细。
雷月星也和外商打配合,大家都是看破不说破,赚钱的事情要低调,没人把这事儿往外传的。
弄得黄德发和邵逸夫等一众对此了解不深的港商并不清楚这外商和雷月星的水有多深。
黄德发等对内地冷炒热讽的港商甚至在打量了大厅后还发出了一阵阴阳怪气的嘲笑。
“这雷月星的排场搞得再大也没用,你看他请帖发出去了,那些外商有一个来的嘛?都没人来嘛!”
黄德发的小群体发出一阵哄笑。
他们也没说错,现在宴会厅里确实是一个外商都没有。这还真是怪事了。
邵逸夫等港商皱眉,这些外商是一点面子 都不给啊。
不过在这群港商中有一个年轻人在左右之间游荡着,他既不站在黄德发那边,也不去邵逸夫那边。他就在中间默默的喝着酒,吃着水果、火腿之类的东西。
眼神却不时的飘向港英政府官员那边。他也注意到了这边没有外商,他吃着火腿反复掂量,正准备往黄德发那边靠时。他突然注意到有一些行色匆匆的外国人走到港督等官员身边耳语了一阵。
年轻人眼神不错,即便是隔着五六米,他都能看出港督等人的脸色不是特别好。但是很快又收敛了起来。
而这些来报信的人中有一些人自己有些脸熟,对了!上星期还去过他们公司,是英国葛兰素史克的高管,当时还去他们那推销过塑胶花来着。
原本打算去黄德发那边的年轻人停住了脚步。他皱着眉下了很大的决心,走向了邵逸夫等人那边。
“欺,你有些眼生,做什么生意的?”有人上前攀谈。
年轻人笑了笑:“我卖塑胶花的,这是我的名片。您要是有需要也可以找我。”
“哦。李嘉诚,这个名字倒是不错。”
第三百章 都是疯子
年轻人正是李嘉诚,历史上后世大名鼎鼎的香港首富。
只不过他现在还未发迹,还只是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塑胶花工厂。在一众港商中都排不上号。
不管是做纸制品的黄德发,还是做轮胎橡胶的轮胎王;亦或者是有着上百座影剧院在经营的邵氏兄弟,都是李嘉诚高攀不上的对象。
更不用说这些年靠着内地转运走私以及香港外贸开始大量搞起了船运生意的霍英东了。
现在霍英东的船运规模已经达到了两百六十万吨,霍船王的名号已经在香港叫响了。听起来两百六十万吨的船运规模不算什么,但在五十年代的亚洲已经很够看了。在亚洲已经是排得上号的大型船运公司了。在香港更是首屈一指。
本时空之中,或许包玉刚的世界船王的名头会被霍英东取代。
所以当霍英东来到酒店的时候,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不管是黄德发那边的人还是邵逸夫那边的人都看了过去。
别看这里的商贾之中有些人看不起雷月星,但是当霍英东来了,那就是屁颠屁颠的上前拍马屁。
“各位失利,公司事忙,霍某来迟了。自罚一杯,自罚一杯。”霍英东面对这些上来上拍马屁的人,还没等他们开口就自己拿了一杯香槟干了。
也不知道是真的自罚一杯,还是口渴了。
"霍先生客气了,您是香港的大忙人啊。能抽空来已经够给雷月星面子了。你看,雷月星的普摆的可真大啊,到现在还没露面。”
”是啊,是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港督呢。”
“要我说,港督没他普大。他现在真以为自己是香港地下皇帝了呢! "“呵呵,他和雷洛官匪勾结,一个在黑一个在白,你怎么办?到时候雷月星出来了,我们还不是要尊称一声雷爷。”
霍英东面对这些人的话也就是笑笑,不插话。随你你们怎么说吧,反正你们不清楚和我雷月星后面的关系。
黄德发等人还想要拉着霍英东组成同盟,等会少捐点钱。
但是霍英东怎么可能同意这个要求?
别人不清楚,他自己还不清楚?何必给自己找这个苦吃呢。
所以霍英东只是笑笑摆摆手,没有理会黄德发等人的要求。反而是站到了邵逸夫那边去了。
这些港商对邵逸夫还能阴阳怪气一下,但是对霍英东是真不敢说什么。
因为他们的原材料和进出口还都仰仗着霍英东呢。霍英东要是把船期给你拖一下, 能把这些人玩死。
李嘉诚看着黄德发那些人一副吃了憋的表情,心里暗暗道:果然,这群人成不得大事。看不清时局。若是我,自然不会去做得罪内地政府的事情,因小利失大益。做生意也要讲究站队的。
李嘉诚如此想着,同时还去找霍英东攀谈起来。
”霍先生,您好。这是我的名片,在下李嘉诚,卖塑胶花的。”
“哦,你好。”
“没有想到霍英东也打算多捐钱给内地啊。”
“这怎么办,要不要咱们也多捐一点?不然不是不给霍先生面子?”
“真讨厌…… .”
这群人骂骂咧咧的,为了自己要多捐钱而愤愤不平。
不过他们虽然是骂骂咧咧,但是出于对霍英东面子的尊重,黄德发等人在商量之后还是决定,要加点钱。
“十五万,最多二十万,不能再多了。“黄德发和轮胎王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道。
”给内地的那帮子穷鬼花这么多钱…… "”黄德发等 人肉疼啊,让他们给灾民花钱就是要他们的命啊。
“哼,不过外商都没来。雷月星也别想收多少钱。”黄德发不爽的想到。
也似乎是为了印证黄德发的话。当雷月星满脸笑容的从后台走出来,全场灯光暗下,一束聚光灯打在他身上的时候,那些外商还是没有出现。
只有雷月星笑容满面的拿着麦克风站在宴会厅中间搭建的高台上敲了敲玻璃杯。
这是吸引他人注意力,并且告诉大家不要在说话的意思。
原本还有些喧闹的现场安静了下来,大家的目光都集中了过去。
“欢迎各位善长仁翁光临此次慈善晚宴。现在中国长江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大水灾,五个省份,数千万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作为同胞,作为深受中国恩惠的我们。"雷月星说道这里,眼神不自觉的瞟了眼港督葛量洪等人。
葛量洪脸色有些尴尬。但是他咳嗽一下后脸色又正常了。其他港英政府官员也是如此。
他们是真的深受中国"恩惠"啊!
妈的,吃了那么多黑钱,不吐出来一点怎么合适?
雷月星继续道:“在这里我仅代表受灾的百姓感谢各位,为抗洪救灾做出的巨大贡献。”
说罢,雷月星带头鼓掌。全场也跟着一起鼓掌了。
按照一般流程,接下来就是捐款的时刻到了。这个时候率先上台的就应该是各个政府官员了。
因为港英政府官员”公正廉洁”,所以想必捐的钱肯定不多。他们一定要先捐款啊,不然等到商贾开始捐钱了,他们在捐就显得钱太少了。
“黄老板,你觉得港督会捐多少?”有人在黄德发身边问道。
“一两万港币,顶天了。”黄德发如此道。
倒不是港督没钱,主要是港督要保持公正廉洁的形象,怎么可以多捐钱呢?
要是捐的钱太多了,怎么回答自己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是贪污啊,还是受贿啊?
所以啊,要低调。
黄德发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这群港商也是这么觉得。
当他们看着港督葛量洪走上台去,拿起雷月星手上的话筒后,大家开始猜测他准备捐多少。一万港币还是两万港币?
“在这里,我非常高兴雷先生邀请我参加这次的慈善晚宴。”葛量洪一本 正经的说道。
“对于新中国目前遭受的水灾,我们英国政府也表示十二万分的同情。"这话就太虚伪了,一众外媒中,除了美国之外就数英国媒体笑得最大声。
“在这里,出于人道主义和人道同情。我仅代表我自己,向受灾灾民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十万港币的捐款,向受灾百姓施以援手。"葛 量洪爆出了一个让黄德发等人震惊的捐款数字。
“等等,港督是疯了吗?”
”捐这么多?这不比我们打算捐的还要多?”
”那我们是不是还要再加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