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79节
直接去北京是不行了,很难走通。但是在香港,这里可是有中央的代表的。
江明接待了戴森。或者说是戴森宴请了江明。在香港顶级的一间餐馆内,戴森请了一桌的生猛海鲜,还开了一瓶好酒。
就这么一顿饭,至少要付出上万港币。
外国人其实不是不懂中国人的餐桌谈生意的文化,其实西方国家也有类似的文化。
看看法国大仲马写的通俗小说吧,那些故事里有多少重要的生意都是在餐桌上谈好的。
只不过有的时候人家认为你不值得,所以懒得搭理你的餐桌文化,仅此而已。
而现在礼下于人,不过都是虚与委蛇罢。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感觉吃到位,喝到位,气氛差不多都到了。
戴森还和江明聊技术。 “杜邦给出的技术过于落后了。”在饭桌上和戴森吃吃喝喝显得很热络的江明一副年轻人大嘴巴的模样。 “太落后,不是一点点落后。是落后非常非常多!”戴森竖起耳朵听:“还请江明先生指点。” “首先吧,你们给我们报的是四十年代早期的技术。最近十年化工技术迭代很快。五年一个小迭代,十年一个大迭代。你们给的技术都是上两代的了。” “呵呵。四十年代的技术不是容易掌握嘛。我们也是看中国基础建设比较薄弱,所以才选出最适合的技术嘛。”
戴森说这话的时候是丝毫不会脸红的。
江明好像喝醉了,脸上一坨红红的颜色,他继续道:“呵呵,是适合啊,还是不想给啊。我和你说吧,你不想给也没事儿。东德那边有大公司愿意给的。” “苏联的技术虽然落后吧。但是人家半卖半送啊。捷克帮咱联系了欧洲的集团,可以一起研究呢!”
戴森故意装着不知道的样子,试探的问道:“研究什么啊?” “co2气提法啊!我们有全套的技……术资料。”
江明看起来喝醉了,已经有些大舌头了。 “你们应该也在研究吧。呵呵,也不知道你们研究的怎么样了。戴森老弟啊,我和你说啊……你们藏着掖着没用。你们那点技术,我们早吃透了。”江明充大辈道。 “什么十五分钟慢加温高压洗涤器预热软水140摄氏度,低压冷凝器预热液态氨到六十摄氏度,还有什么什么蒸汽什么的,咱们都知道!” “你给我扯你们这些烂犊子没用。叶部长瞅不上,我们国家主席也瞅不上。两亿美元呢,给钱还可以一起共享技术,你说东德啊、欧洲啊、老大哥的那些公司工厂是不是要上赶着给咱送钱!”
戴森听到这里,心里已经是翻江倒海了。
因为江明随口说的几句话已经是非常详细的参数了。
这加工工艺是杜邦反复实验多年才得到的最佳升温数据和升温时间。
这属于核心机密了,江明随口就说出来。
那么就是说中国真的掌握了这项技术?!
而且他们会把这项技术作为一项附加条件加入到两亿美元的大单里?
我xxxxx!你们中国人是准备搞死杜邦下面的化肥厂吗?!
你们打算开源这个技术,让全世界大化肥厂都没钱赚吗?!不对,如果是落到欧洲公司手里,那就是直接跳起来和杜邦打对台戏了。
杜邦的化肥版图要被撕掉一大块啊!
这是资本家能忍的?江明说道这里,他摆摆手道:“哎呀,不行了。这酒真厉害,我先撤了。戴森兄弟,不是不帮你。是你们杜邦真不行啊。”
说着话江明勉强站起身拍了拍戴森的肩膀,然后摇摇晃晃醉醺醺的走了。
小孙早就在门外等着他呢。在小孙的搀扶下,江明上了一辆汽车。上到车上后,原本看着醉醺醺大嘴巴的江明瞬间清醒了。 “小孙,找个馄饨摊吃夜宵吧。” “怎么,大龙虾没吃饱?” “呵呵。”江明笑而不语。
车停在街角,江明和小孙来到九龙一条居民区的夜宵街。
说是夜宵街是因为每到晚上就会有很多人来这摆摊做生意。
卖面条的、馄饨的、小商品的等等,种类繁多。馄饨摊后,一名十二三岁的小孩子正借着炉火的光在看书。 “小鬼,你家大人呢?” “大人去买东西了。要吃什么,我会煮馄饨的。” “两碗馄饨。”
小孩熟练的从笼屉里数出十六个馄饨丢进锅中煮沸。
江明好奇的拿起小孩看的书。是《漫画新时代》刊印的番外单行本。这个单行本是《长征》,一共上中下三册算是把长征的故事给画完了。
也是好几百页的故事。江明看了看书,然后递给小孙。小孙看了眼,笑了。
然后对煮馄饨的小孩说道: “小鬼,你喜欢看这个漫画啊。” “是啊。是我期末考了第一名,我妈才给我买的。”小孩点点头。 “你读什么学校?” “信义中学。” “哇,你读到初中了啊!”小孙惊叹道。
小摊贩很少会把孩子送到中学读书,因为成本太高了。能读完几年小学,不是文盲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小孩道:“嗯。妈妈说要好好读书才能明事理。客人,你们的馄饨好了。”
孩子把两碗馄饨送了过来。
江明点点头:“你喜欢读书?” “嗯!我喜欢读书,妈妈常说要我好好读书。以后当一个有用的人,回去建设家乡。” “你是哪的人?” “我家是从福建逃荒跑来香港的。妈妈说那个时候县里每天都饿死人。不要说馄饨了,连野菜野果都没有得吃了。” “要是老家没有饥荒就好了。那我现在可能就是在老家了。我现在就想能好好读书,以后能当空军,和志愿军的空军一样,开飞机在天上把侵略者都打光!”
江明听道这孩子所说的话,他看着热气腾腾的馄饨。
他低声道:“会有机会的!” ……
中国方面很快再次收到了关于杜邦的申请。
叶继壮亲自写信拒绝。但是杜邦又回信了,还附加了一个很难让人拒绝的条件。 “只要中国政府答应与杜邦合作,那么目前还没谈拢的两亿两千万美元的美军战俘生活费用,杜邦会帮助中国政府解决。”瞧,当有利益驱动时,资本家会出卖绞死他们的绳索。
第一百七十六章 拿钱或要命
尼克松很头大,他现在要为自己之前的口不择言而付出代价了。
他说了什么?当然是那句名言:他们不值那么多钱!讲真的,别说尼克松了。
白宫从上到下,五角大楼从左到右都觉得二十万美军战俘要收两亿两千万美元的生活费太不值了。
陆军什么时候这么值钱了?早知道这样,你们还不如全都战死呢,为什么要当俘虏啊?
你们这群一点都不为国家考虑的废物!
你们只要战死了,我们有的是办法克扣你们的抚恤费啊。
而且大家从上到下还能捞笔。你们这些混蛋,为什么不为我们这些高官好好考虑一下啊!
我们也是很辛苦的,没有大别墅、大游艇和漂亮的女模男模供我们享用,这样的日子过的有意思吗?!
好吧,虽然说很多人都是和尼克松这么想的。
但是没人说出来啊。其实说出来也没什么,现在这个年代美国政客和商人私下里有多龌龊,只能说是突破后世普通人的想象力。
但是不能公开说啊。 “我们早就应该想到了。中国人在文宣方面这么强大,有什么事情是他们做不出来的?”
基辛格在东京放着马后炮。 “我们必须要当中国人随时随地的准备着摄像机开录……也要把每一次发言都是在白宫草坪麦克风全开的发言!”
基辛格说得很有道理,现在这个年代的政客们还不习惯被疯狂抓拍。
毕竟现在电视媒体刚兴起,大家知道这玩意儿厉害,到底有多厉害?
到底能怎么应用?大家都处于探索阶段。
结果被中国人给打了一个难看的交手。
尼克松的耻辱性发言被中国人拿去全球放送了。
尼克松还想参加五六年美国大选?他连候选人都难以当上了。抗议的人群从纽约到华盛顿,络绎不绝。
不仅仅是士兵家属,还有很多普通美国老百姓都不满尼克松的发言。
麦克阿瑟也很头大,因为两亿两千万美元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要知道现在美元还是和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没完蛋呢。白宫内部还在开会,到底要不要给钱? “两亿是不可能给的。两千万都不行最多两百万美元。我们用两百万美元展现诚意,中国人也要展现一下自己的诚意了。”其中一名高官说道。
而另一名议员则是说道:“其实我觉得吧,钱还是要给的。虽然有点多,但是不给的话,我们政府的信誉呢?还有以后军队还怎么征兵?” 麦克阿瑟看着这名议员只觉得第一次认识他。
而会议接下来越来越超出麦克阿瑟的预料。
其中居然有三分之二的人支持给钱!
这是什么情况?共党占据白宫了?这里要改名叫红宫了?!
那我是不是要改叫美国中央总书记了?
事出反常就是妖,虽然美国没有这句话,但也有类似的警言。麦克阿瑟立刻终止了会议。
他原本是打算讨论如何把锅甩给尼克松,同时又尽可能减少付钱的。其中讨论如何甩锅应该是重点。
结果现在居然在认真的考虑是不是要给钱,如何给钱,怎么给,要不要便宜一点等等。
这事儿背后肯定有人!麦克阿瑟准备找胡佛去调查呢,结果胡佛晚上就约他吃饭。
还是那个淡而无味的餐厅,胡佛语重心长的和他说:“钱,要不还是给了吧。” “嗯?”
麦克阿瑟皱着眉头看着胡佛。
胡佛无奈:“我只是和你说一声。有很多人来和我打招呼了。很多,很多。能量很大。”
麦克阿瑟交叉十指:“你都不能动吗?” “人太多了,除非鱼死网破。或者我想要回家开门就遇见炸药。”胡佛淡淡的说着。
话说到这里,麦克阿瑟知道了。
因为还有哪个公司能做这事儿呢?只是他想不通,杜邦是怎么和中国人扯上关系的。
但是这不是问题重点了,因为杜邦牵扯的利益很多。
杜邦是美国最重要的军火供应商之一。
美国的炸药基本是杜邦供应的。
而且美国几大军工企业生产的武器里面的装药、火药也基本是杜邦提供,或者是由杜邦做技术支持的。
杜邦的橡胶产业波及的更广,还有杜邦的尼龙产业。
再加上杜邦本身也是众多化工厂的技术支持者。
杜邦动一下,美国整个化工产业都要跟着动一下。麦克阿瑟都惊了,杜邦是疯了吗?
按照麦克阿瑟所预计的最坏的可能,也就是杜邦和中国人达成私底下的交易,可能用两亿美元来采购杜邦的设备。
但是为了两亿美元的订单,杜邦这样动用自己的关系网,连胡佛这样只手遮天的家伙都被打发来当说客了。
他们真的是疯了啊!两亿美元这么重要?对杜邦来说两亿两千万美元的订单确实很大,也很重要……
但是也重要不到现在这样的程度,让他们动用关系帮中国要钱。
因为中国现在切住了杜邦下个十年化肥产业的命脉。
这不是两亿美元的事情,十年一个时代,只要没弄好杜邦十年损失可能高达几十亿美元。
当戴森再次踏足到北京时他带来了五名杜邦的科学专家。
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份隐去了关键数据……但基本上核心完整的co2气提法全套资料。 五名科学家仅仅翻阅了一部分资料后就停下了翻阅。 “为什么不看了?”戴森问。 “没必要看了。”
领头科学家说道:“中国人开篇就把整个技术方法的归纳总结了一个大纲。比我们的还要详细,甚至还要优化。剩下的不用看了,中国确实掌握了 co2气提法。” “这份资料只要丢给德国或者法国的公司,他们在下一个十年里可以撕了我们的化肥产业。而我们多年投入的两千多万美元的研发经费也会打水漂。” “只有和中国人谈合作了。我们不管付出什么代价都必须要让中国人不把这份资料流出去,不然杜邦的化肥产业就全完了!”
领头科学家下了一个悲观的断定。
这个结果比戴森所预计的还要糟糕,杜邦总部也没有想到事情能严重到这个程度。
杜邦的谈判陷入了全程被动。而且叶继壮现在直接晾着戴森,理由也很明确。
你们杜邦说能帮我们把两亿两千万美元要回来。
现在是你们展现诚意的时候了。钱没到账时什么都不用提,到了我们在进行下一步吧。
于此同时,北京饭店里那些捷克、南斯拉夫、东德、苏联的代表也都没有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