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46节
听完之后便惊为天人。
这玩意儿比安德烈的随身听附带的耳机好太多了!
当然,两千多的随身听还是有人嫌贵。没关系,这里还有两百多的便携式收音机呢。
收音机除了自带的一个两寸单元喇叭之外,还支持3.5毫米口径的耳机。
孙家栋和黄志明买不起随身听,但是便携式收音机却让他们心动了。这也是许多苏联老百姓心动的产品。
因为价钱合适啊,只需要一个月的工资就够了。而现场除了卖这些设备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卖磁带啊!
没有好的歌曲,卖随身听干什么?
在店里最大的位置其实是留给磁带专区的。
别看随身听附送了五卷磁带,可是这
可不够听。四十卢布一卷的磁带铺满了好几个柜台。
并且现场还有十几台机器支持现场试听。
最近两年李锐可是让旗下的文化部门培育了大量的歌手、演员,用以取代那帮旧势力。
而诺玛?简从西柏林投奔过来之后,安排给她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录制专辑。
诺玛?简的声音条件不差,在好莱坞也唱过歌舞剧。
李锐让人直接给她灌录了两卷磁带专辑,一共二十首歌。
再加上北京交响乐团录制了十几卷古典交响乐专辑。
还有传奇乐队、红色乐队,以及培养的其他歌手们,这一次中国音乐伴随着熊猫随身听的诞生,一口气井喷般的发出。
足足三十八卷不同专辑,有古典乐有摇滚乐,有爵士乐还有通俗流行乐等等。
专辑歌唱有中文歌曲,有英文歌曲,也有俄文歌曲。李锐这次也不客气,直接拿了历史上后世拜柳乐队的不少歌曲拿来用。
现场试听的顾客们都沉醉于音乐中无法自拔。
只能是工作人员提醒,一人只能试听三分钟。不然后面的人都不用进来了。
苏联老百姓第一次感受到了在音乐上的自由,那种一口气敞开来听各种不同音乐的快感,这是前所未有的。
而排队的人群中还有很多苏联音乐人们。
他们在听完中国录制的磁带专辑后,给他们深深的露出了震撼的神色。
他们现在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必须要去中国录制自己的磁带专辑!而在东柏林……
来自好莱坞的音乐经纪人本杰明在人潮中试听了中国的专辑后,他一边听一边骂娘。 “该死!该死!如果让中国人这么搞下去的话,好莱坞歌星们要怎么办?都去喝西北风吗?!中国人,你们罪该万死啊!”
第一百三十四章 黑白通吃
“中国人,你们罪该万死啊!”在熊猫电器店内,本杰明有些歇斯底里。
还好他声音足够小,所以没有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至于他那种歇斯底里的样子,倒是不稀奇。
因为这个年头第一次听到随身听和耳机以及各种音乐的人都是类似的样子。
作为一名音乐经纪人,本杰明更加清楚随身听和磁带代表着什么。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外行人只是单纯的觉得磁带和随身听了不起,觉得耳机放出来的音乐好牛逼,真他妈好听。
以上就是外行人所能表达的全部了,可是作为内行人士,本杰明太清楚了,这才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没错,现在随身听太贵了,很多人都买不起。但是便携式收音机便宜啊。
而且也支持3.5毫米口径耳机插孔。
也就是说中国生产的这些高质量音乐耳机是在便携式收音机上通用的。
如果是外行人,或许会疑惑这有什么关系?
便携式收音机和随身听什么的有什么关联?
这就是外行人和内行人的差别。作为业内人士,本杰明是知道业内生态的。
比如说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歌手歌曲传播的最好方式是广播电台。(以后应该要一个磁带专辑。)
电台通过播放黑胶唱片的方式帮助歌手把他们的歌曲传播出去。
但是这个方法不是很好,因为黑胶唱片的问题太多了。黑胶本来就是有损音质,在通过广播传播,在从收听者手上并不是很好的发音设备里传出来,这声音都不知道失真多少次了。
最后歌曲估计都要变形得很厉害。
所以一般歌手给自己新歌做宣传的时候都会跑各大广播电台。
就像是本杰明手下的几个歌手都会全美国乃至欧洲的到处跑。
跑纽约的电台、伦敦的电台、巴黎的电台,直接唱现场。这样虽然比较累,但是宣传效果是最好的,也能最好的把音乐变形的问题压到最低。
而现在磁带出现了,本杰明作为业内的人明显闻到了一股危机的味道。
中国连随身听这么小的东西都能生产了,别告诉我他们没有生产供广播播放的设备?
嘿嘿,本杰明还真猜对了。
石家庄的701厂可是个工人数量超三千人的大厂,这样的大厂可不仅仅是生产随身听、便携式收音机和配套设备。
实际上701厂最大最厉害的项目正是广播设备。 准确的来说是广播的整套系统,从麦克风收音,到同期调音配乐调整音轨等等。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是和磁带灌录录音棚同期展开的大工程。
李锐小时候就经常看各种杂志,那些杂志里面经常说什么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标准。
李锐给701厂规划的就是卖标准。未来很长时间内,广播节目的媒介将从传统黑胶和现场配乐改成磁带与现场调音师。
这是全世界的一次技术洗牌。
既然中国是推动这场技术洗牌的庄家,那么以后整个的广播系统,录音系统是不是该由中国来制定全球标准了?
想来其他国家也是没什么意见的,对吧?既然标准是中国来定,那么自然是要让磁带的优势用到最大。
之后广播设备宣传歌曲,或者是各种音乐节目是不是要用中国标准的磁带?
以后黑胶唱片产业估计是日落西山了而且别忘记了,便携式收音机可是有3.5毫米口径耳机接口的。
到时候广播传播磁带音乐,再通过便携式收音机的3.5毫米口径耳机传到听众耳朵里。
这是不是用了另一种更加便宜的方式享受到了类似于随身听音乐的方法?
本杰明自己都能想到这么多,他才不相信中国方面想不到这么多呢。
中国肯定想到了,而且肯定会这么做的。
而本杰明自己听了随身听播放的音乐之后,他已经确定了,听了磁带随身听,还有中国设计搞出来的耳机之后,黑胶唱机的声音是已经听不了了。
以后美国歌星恐怕都要按照中国的标准来了。
而中国能不能给美国歌星录歌?本杰明不知道。他只知道从现在开始,如果美国歌星们没有磁带设备的支持,他们一定会被淘汰。
黑胶真的太落后了。而且黑胶唱机也就比随身听便宜一点罢了。
从技术上到经济性上,黑胶都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这叫本杰明如何不着急?
不仅仅是本杰明。实际上整个欧洲的音乐界人士都在关注这个新出现的音乐媒介。
莫斯科和华沙他们不好去,但是东柏林他们可以去。
来柏林休假探亲的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家威尔士就是来凑热闹的音乐家之一。
他好不容易挤入了人群之中,并且试听了北京交响乐团的古典交响乐录音。
作为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首席,威尔士也是听过见过的主儿。
但是这种东西他是真没见过啊!听了中国的专辑后,威尔士只觉得中国北京交响乐团的水平还是差点。
如果是自己的乐团,肯定可以录制的更好!就像这一段小提琴协奏曲,明显没有自己好啊。
我能拉啊!威尔士心里这么想着,同时购买了五台随身听,还买了五条进阶版的耳机。
随后他直接找到了东柏林熊猫电器馆的店长,并且表明身份。 “你们给其他国家的乐团录制歌曲吗?”
威尔士没有客套,直奔主题。
熊猫电器馆的店长显然是受过这方面培训的。
他们在来这里之前,李锐就给他们培训了。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店长点点头道:“当然可以,我们位于东柏林的录音棚已经进入到装修的最后阶段,就在中国商场隔壁……如果有需要,我们不仅可以帮忙录制专辑,同时还可以帮忙销售哦。”
店长笑呵呵的说着,同时露出人畜无害的笑容。
威尔士一拍巴掌:“太好了!” “当然,录音的费用需要使用者先结清。” “等等,你刚刚不是说可以帮着一起卖吗?” “对啊,录是一笔钱,帮着卖,我们收的是另一笔钱。”
熊猫店长还是笑呵呵的模样。
威尔士有些窒息。但是如果他知道熊猫是什么颜色的话,他或许就不会这么窒息了。所谓熊猫,那自然就是通吃黑白两道啦!
第一百三十五章 窗口的作用
威尔士是第一个在东柏林咨询能不能录磁带专辑的音乐家,他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远在莫斯科的孙家栋和黄志明以及他们的同学们最后其中只有三人购买了随身听。
但是基本所有人都买了便携式收音机,虽然说这个收音机也不便宜。孙家栋和黄志明两人合伙买了一个。
其他的中国留学生也基本上如此。这可不容易,国家给他们的留学补助,平时省吃俭用的好不容易存下来,这下差不多花光了。
不过年轻人就喜欢这些玩意儿。
而在莫斯科中国商城外之前看到的闪电250车队成员们,他们则是人手一个的买了随身听。
还有不少人买了更高级的耳机。然后这群人还买了不少中国的磁带。诺玛?简的两张新专辑买了。
还买了李锐让人搞出来的柳拜乐队的专辑,当《祖国母亲》的曲子在随身听里响起的时候,这些人都快哭了。
要知道现在二战才结束没几年,这些车队成员之中那些三十岁往上的人基本都参加过战争。
甚至是一些二十五岁的年轻人都经历过苏联的至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