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43节
就算是之前拍摄的电影,再加上中国送来的电影,还有从美国和欧洲弄来的一些能符合斯大林胃口的电影加起来也就那么多部。
很多电影,斯大林已经是反复看了很多遍了。今天他没有看电影,而是戴着一个头戴式耳机,双目紧闭,左手牢牢的握着一个红色的机器。
右手则如同大指挥家一样,不断的在半空中挥舞着,就像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一样。
没错,斯大林书记现在正在使用的正是来自中国的熊猫牌随身听。
在经过贝利亚带领的团队的仔细检查,在确定了机器没有任何问题,也没有安装任何窃听设备后。
这个由中国赠送的机器终于来到了斯大林的手上。
这是特殊定制版,虽然外壳只是激情红的颜色,但是在正面却单独用转印贴绘制了黄色的镰刀锤子的标志,代表着共产主义。
斯大林在接收这个机器之后就表现出了对这个机器的喜欢。
第一是因为他确实喜欢这个机器的精巧设计,光是开合机构斯大林就玩了好几分钟。
然后还开启随身听,看机器空转时的联动机构。听起来好像有点幼稚,但是斯大林是鞋匠出身,从小就生活在小手工业者家庭,成年后也多与机械打交道。
实际上斯大林对于机械结构是很喜欢的。
就像是他一直关心苏联各种机械厂、汽车厂的发展一样。
第二则是中国随着随身听一起送来的那些磁带。
那些由北京交响乐团录制的各种古典交响乐,这些可是斯大林的最爱。
斯大林也有黑胶唱机,苏联的各大交响乐团也录制了很多黑胶唱碟。
但是如贝尔所说的一样,黑胶唱碟的劣势太多了。有时候听得正舒服的时候,突然噼里啪啦的爆一个响,那种感觉可太难受了。
中国送给斯大林的随身听耳机可是还未对外发售的版本。
如果说其他随身听赠送的耳机是后世9.9元包邮网购的水平的话。
那么送给斯大林的这个耳机已经是后世
200元包邮的水平了。
这是目前中国所能生产的最高级耳机。而且因为振膜技术还没吃透,发声单元过于复杂,所以产能极少。
701厂下配套的耳机厂,一个月最多生产三百多副这样的耳机就已经是极限了。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这套耳机都是目前全世界最顶尖的水准。
所以自然不可能随机附赠,想要获得就要另外花钱购买。而这样的耳机和随身听的搭配,在斯大林第一次用它听音乐的时候就被震到了。
就像是贝尔主编在文章里写到的一样现在的黑胶唱机和收音机只能算能响,距离真正的音乐差远了。
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去,中频偶尔会失准,这就是五十年代发声设备的常态。
听听老唱片录音就知道了,这个年代的设备听音乐都是有些失真的。
斯大林第一次体验到用音乐设备听到三频均衡,声场宽松的音乐。作为一名古典乐爱好者,斯大林都惊呆了。
虽然说设备回放肯定比不上现场听乐队的感受。
但是斯大林也不能天天让莫斯科交响乐团给他表演吧?
那也太腐败了。斯大林现在沉迷于熊猫随身听带来的美好音乐中无法自拔。
听古典乐是他消除压力的方式。不过在享受了一个多小时的音乐后,他还是默默的关上了随身听,然后把贝利亚找来了。
斯大林身边的人早就熟悉了他半夜找人的习惯了。
所以贝利亚也没睡呢,听到斯大林找他,他很快就来到克里姆林宫。
一进来他就看见摆在桌面上的随身听和耳机,这玩意儿中国人也送了自己一副,贝利亚虽然不愿意,但还是要承认这玩意儿可真厉害!
自己不是很喜欢听音乐,可是自己的夫人和家里的孩子却沉迷其中不可自拔。 “我们真的不能生产这东西吗?”
斯大林看见他进来,直接劈头盖脸的问。【这东西】指的就是随身听。
贝利亚叹息了一声,这玩意儿已经在苏联各大高校和苏共上层领导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赠送的礼物中,有一台被送去苏联的工业部门。
工业部门信誓旦旦的说他们可以生产其中那些精细的配件。
但是贝利亚是不信的,他负责主管苏联的核武器工程。他赌咒发誓听得多了,下面那些厂长说的话都是放屁。
他们说一年完成,你最少要等一年半。他们说能一比一仿造,那就撑死了是能仿个外貌。
而且他们只能仿造生产(存疑)里面那些复杂的机械机构。而随身听的核心磁头解码,他们是一头雾水,根本无法生产。
所以贝利亚只能叹息一声说道:“恐怕是不行。不知道中国人怎么搞到的磁头技术,还有他们的磁带录音技术,我们都无法生产。他们从全球召回的华裔科学家中看起来很多人在欧美工作时都藏拙了。” 自从中国开始搞自己的期刊,并且合成胰岛素在圈内小范围确认真实性后,科学圈子内小小的爆发了一阵浪潮。
那些被新中国从全球各地接回去的华裔科学家似乎回到中国之后,他们一个个都学术之魂爆裂,搞出各种新东西,这让很多欧美研究所气得肝疼……
他们以为这群华裔科学家在欧美工作留学的时候全都留了一手。
尤其是钱学森这样的人,美国fbi和cia已经头号通缉他。
美国已经断定了,钱学森当年在美国组建了【钱谍网】覆盖了整个美国科学界,美国科学成果与技术对中国单向透明。
甚至这个谍网一直到现在还发挥作用。
让美国技术不断外流。现在贝利亚就觉得随身听技术,就是中国科学界将他们所掌握的技术进行整合改进后发明的产物。
听着贝利亚这么说,斯大林很遗憾:“真是可惜啊。这样一台小机器,说不定真的能和那些欧美记者所说,改变人生活的方式。”
至少斯大林听音乐的方式已经改变,他已经受不了黑胶唱机的声音了。
一切都回不去了。贝利亚道:“实际上不止是生活方式。这种设备的小型化,对我们的情报工作有巨大的作用。”
贝利亚说道这里眼皮忍不住跳了跳,中国人既然掌握了这种小型化磁带技术,也掌握了小型化磁带播放技术,那么小型化磁带录音技术掌握了吗?
想必是掌握了吧……斯大林被贝利亚点醒,他思考道:“能和中国人要来这个技术吗?”
贝利亚眼皮又跳了跳,他领导的部门已经多次和中国人打交道了。
之前的火控技术、近炸引信技术等等,中国人总是笑容满面,可是要价从来都不便宜啊!
贝利亚很想用苏援拿捏中国一下,但是当他翻开资料一看,新中国成立之后也就头一年苏援要的多了点,还有抗美援朝的苏援多一点之外,中苏之间似乎在走一条等价交换的路线。
中国人挖尽了每一寸技术,每一项产品从苏联换钱换设备,而不是单纯的和苏联谈援助。
你要和中国人谈苏援,中国人只会笑笑。
难道还能动抗美援朝的援助?贝利亚敢动,斯大林都会绞死他。
现在朝鲜半岛牵扯着美国一多半的兵力,这才能让苏联在西欧从容布局。
想要和中国人要技术?行,中国人这一点其实很大方,技术方面并不藏私。
只要苏联拿出相应的价码,中国人是可以转让一定技术的。
但是这次要割掉多少肉?贝利亚知道这个技术的价值,他相信中国人也知道,所以他想一想都觉得肉疼。
斯大林似乎是看出了贝利亚的想法,他说道:“中国人都是吃软不吃硬的。我们之前对中国的态度过于的强硬,总是让人不喜欢的。我和毛接触过,他是个不吃威
胁的人。只有心平气和的和他谈利弊,提出相对公平的交易原则,他才会接受。贝利亚,你也许该改一改对中国人的态度了。”
贝利亚深吸一口气后说到:“好的,我明白了领袖。”
斯大林想了想说道:“十月一号中国商场是不是要开熊猫随身听的专门商店?” “是的,领袖。” “十月一号……好像是他们的国庆节。” “是的。” “这样吧,你去安排一下。莫斯科、东柏林、华沙三座城市,开启中苏、中德、中波友谊周。”
贝利亚有些愣住,他盯着斯大林:“领袖有这个必要吗?”
斯大林淡淡说道:“想要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就要先给予他们什么。事先的大方,比事后的追加价格更让人心情舒畅。” ……
东德,柏林。早上七点。中国商场的员工们如往常一样起床洗漱,去食堂吃早餐,然后去商场准备开业上班。
一切好像都如常一样。只是马上要十一国庆了,商场总经理在策划在商场搞一个中国国庆专题。
员工们在食堂里听着总经理说的话,有的人还没完全醒,还有些迷迷糊糊的。
在早上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大家伙一起动身上班,员工宿舍距离商场有一段距离。
商场给员工配备了大巴车每天接送。今天好像和往常似乎一样,东德还是和往常一样一派祥和的景象。
悠悠糖果店的店长江长明趁着坐车的间歇发呆,他百无聊赖的看着窗外的景色。
突然一抹红色刺激了他的双眼,他有些发愣,揉了揉双眼,他再次看向那一抹红色。
随即他不可思议的对车内的同事们说道:“大家,大家看车外!” 大家伙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他们都看向了东柏林的这条主街道。
他们发现了不可思议的景色。一夜之间,中国国旗与东德国旗相互交错,插满了道路两旁。那一抹抹红色,似乎将他们带回了国内一样。
第一百三十二章 过于震撼
东柏林的街头突然之间插上了大量的五星红旗,在东柏林工作的中国外派工作人员都傻眼了。 “经理,这是啥情况啊?”
有员工弄不明白了,现在东柏林摆的是个什么阵仗啊?
这没见过啊?不光是他们没见过,总经理也没见过啊。
这外国人咋平白无故的插咱们家的国旗啊?
经理只能以怀疑的口吻说道:“也许是因为咱们国家国庆节,他们给咱们国家庆祝?”
目前来看好像只有这么一个理由了。
虽然这个理由在许多中国员工耳朵里听起来也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外国人凭什么给你庆祝你的国庆节啊。
就这么说吧,在国内还没参与这种外事(外国工作)工作的时候,国内倒是会和大家讲中苏友谊,中德友谊等等。
可是中国商场的员工们在被内部选拔阶段的时候,就会有专门的文化部门和外事部门的领导来上课。
其中有一节课,这些人记得很清楚。是文化部李部长派过来的人,也是中国商场员工培训的主讲官。
他开口就直接对所有人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就要把你们从前所学到的,什么中德友谊,中苏友谊,民间美好的说法全都忘记掉。因为它们统统在放屁!”
当时主讲官这么说的时候可是让全场哗然,就连当时已经定下了职位的总经理都愕然。
而那位主讲官不待他们反应过来继续说道:“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些外国的故事,很多加了美好西洋景的事物。你们中肯定不止一个人听说过【外国人谦谦有礼】【外国人素质高】【外国人讲规矩】。从现在开始你们要把这一切都忘记掉。” “尤其是你们所听的故事里,外国人和中国人关系好的故事全部都忘记。因为那些都是放屁,如果你们之中还有人保持着这些理念参与接下来的培训和以后的工作的话,我的建议是现在就立刻滚蛋。这种人现在不滚蛋,以后也是要滚蛋的!” “这个世上没有谁的友谊和尊重是平白无故的。我问你们,你们会专门去尊重讨饭的流浪汉吗?
最多就是好心可怜罢了,怕是很多人心中是心生嫌弃的。我现在告诉你们,我们中国人在这些外国人,不管是苏联也好,东德也好,还是欧美其他国家人眼中也好,我们就是那个来讨饭的。” “人家凭什么尊重我们?”
主讲官的话让很多人心中的一些理念破碎了。
但是主讲官并没有打算让这些人破碎的心灵随便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