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554节

  “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我们会向马龙·白兰度先生捐助一百套骑行服的全部款项。在这里我们也向所有购买我们闪电250的车主朋友们呼吁:骑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希望我们的车主朋友们慢慢骑,帅帅骑,优雅骑,骑到老。”
  闪电4s店这一波蹭热度打广告打的极好。伴随着马龙的惨状,闪电推出的骑行护具一时之间在整个柏林卖到脱销了。就连威廉回家后也被父母教育了一番,要求他以后骑摩托出门要穿戴全套装备。甚至是说威廉手头钱不够,他爸爸还主动掏钱给他买了一套。
  闪电最开始之准备了三百套骑行装备,结果三天不到就卖完了。一开始以为都是闪电车主买的。
  后来才知道,原来其他摩托车的车主也跑来买了,包括哈雷车主也悄悄的跑来买了。
  甚至一些对哈雷文化并没有感触那么深的车主在看见马龙的惨状后,已经开始动起了卖车的心思。
  想着是不是把哈雷卖了,下一台买个闪电算了。毕竟从比赛结果来看,闪电的性能优于哈雷啊。而且闪电的造型也不弱于哈雷啊。没必要为了哈雷文化买单,我又不是退伍的美国大兵对吧。
  一时之间,原本已经有些沉静的闪电4s店又涌现大量新的订单。
  而这场比赛的结果也随着电波飞跃到全球各地。这一次不仅仅是马龙丢了一个大脸,就连哈雷都莫名其妙的丢了人了。
  远在美国的哈雷总部这时才后知后觉呢。而真的等他们反应过来,真正意识到他们的对手将要崛起于东方时,他们已经要在欧洲市场被嘎嘎乱杀了。
  而因为马龙·白兰度的丢人现眼,《飞车党》在西柏林的票房也遭遇重挫。《铁面无私》在东德拍片已经一票难求。电影院甚至在早上七点开始放映早场电影来满足观众的需求。
  要知道,伴随着北约集团准备在西柏林搞柏林电影节而弄出的巨大声势。现在来柏林看电影的可不仅仅是柏林本地老百姓了,还有来自于世界各国的观众。
  很多影迷看了《铁面无私》之后立刻对好莱坞的狗熊打斗兴致缺缺。
  西柏林方面为了挽回口碑和劣势,立刻把《飞车党》的拍片挤到角落。
  而把美国拍摄的多部爱情片搬了上来。美国好莱坞现在可以光明正大的卖弄性感,他们就不信传说中很保守的中国人能搞出相对应的片子来。
  奥黛丽·赫本的《双姝艳》,玛丽莲?梦露的《夜间冲突》都上映了。
  尤其是玛丽莲·梦露的《夜间冲突》非常有流量。因为就在前一段时间,梦露早年间给《花花公子》拍摄裸照的事情再次被翻出。再加上这部电影里也宣传了大量梦露的性感照。
  还有几副剧照充满了性暗示。如梦露穿着性感的内衣躺在男主怀里,男主用毛巾轻轻勒住她的脖子之类的。
  诸如此类的电影被西柏林的主办方当成最大的噱头来吸引观众。
  毕竟想要吸引人,而且还不想太费功夫的话,那么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血腥暴力和性了。
  这看起来好像有些不讲武德,因为新中国肯定不会拍摄这样的电影。
  但是这一次他们还真的是打错了算盘。因为新中国确实是不会拍摄这些卖弄性感的影片。
  但是有句话说得好: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
  李锐在整合各大电影厂,并且实行鞍钢宪法之后,电影厂内很多原本被打压的新人都冒了头。其中有两个才华横溢的年轻编剧贡献了两个不错的剧本。
  一个是以上海自梳女为题材写的《女儿当自强》。
  一个是以长三角地区妓女改造为主题,将许多妓女的人生故事融合为一的《血色浪漫》。
  而现在全世界的电影界、文化界的目光几乎都聚焦到了柏林。因为大家都看出来了,北约集团正在和苏联集团打擂台。一场文化战。
  他们都想要知道,这场文化战,苏联集团要怎么赢?或者是他们打算怎么输。
  对比于西柏林那边美丽知性的奥黛丽·赫本,和性感迷人的玛丽莲?梦露,中国这边的电影看上去干巴巴的,有什么好看的呢?
  而且听说中国人压根不懂什么是恋爱,他们会拍什么啊。
  很多人都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再看这件事的。
  包括巴赞,虽然他是很喜欢《铁面无私》这样的动作戏。但是爱情片……嗯,还是法国电影那种细腻的情感表达才更让自己喜欢。中国能行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和其他媒体人走进东德的电影院。而等他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泪如雨下了。
  第十九章 人类基本的渴望
  《女儿当自强》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名叫阿梅的女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上海边缘的乡下,家里以养蚕纺丝为生。
  她和同村里几个女孩都玩的很好。而在农村里,女孩们一般到十四五岁就会出嫁。大一点的也最多拖到十八九岁。
  而电影的一开篇就让阿梅和她的小伙伴们跪在一个半山坡上向着远处的一个迎亲队伍一边哭一哭边远远的跪拜。
  因为出嫁的是她们这群小伙伴里的大姐阿雪。而大家之所以哭,是因为阿雪并不是嫁给一个真人,而是嫁给媒人手上抱着的那个公鸡。
  也就是所谓的冥婚。这种情况一般是家中有男子患了重病,以冲喜的名义去娶一个媳妇。但是媳妇还没娶到,男子可能就死了。而男方家里在这个时候是不愿意放手的。
  按照封建习俗,给了彩礼交了八字,女方没过门也是男方家里的人了。必须要嫁过去孝顺公婆。
  而名叫阿雪的女生则更不幸。不仅是被父母当货物一样卖了出去。她日后的遭遇更惨。
  电影里大红色的披挂挂在阿雪的身上,迎亲的队伍喜气洋洋,阿雪如死了一般双眼无神的呆坐在驴子上。
  原本应该是新婚夜,她在婚房内和一只公鸡拜堂成亲。而她死鬼丈夫的的光棍哥哥则是在喝了几碗酒后盯上了她。半夜闯进屋内,将她奸污。并且日后多次强奸了她,一直到她怀孕被公婆发现。在追问之下,才知道自己的大儿子强奸了死鬼小儿子的老婆。为了保全大儿子的名声,两公婆以阿雪和年前唱大戏的戏子勾搭成奸为名,将十六岁的小姑娘浸猪笼活活淹死。
  仅仅只花了几分钟,一个曲淋淋目无比残酷的吃人社会裁展现在所有人的眼前。
  而生活在这样吃人的农村,阿梅只想要逃跑,她害怕和自己的其他同伴一样,不仅嫁不到一个好人家,甚至可能会死。
  电影以成年的阿梅作为旁白的视角,来讲述这一段历史。以一种抽离的语气讲述这段血淋淋的故事,反而给人一种难受的感觉。
  阿梅在村里原本有四个玩伴。一个下河摸鱼淹死了。另外三个长大了都嫁了人。一个嫁给了凶狠的杀猪匠,天天会挨揍。一个嫁给了同村的农民,虽然这个男人不会打人,但是两人一天也说不到三句话。男人不喜欢这个女人,女人也不喜欢这个男人,他们互相折磨,还要折磨一辈子。
  还有一个听说去城里做了一个大官的姨太太。也不知道过的好不好。
  阿梅在小小的乡村里见识了太多的苦难。一直到她在村外救了一个女人,她受伤很重。但是她拒绝去镇上疗伤。好心的阿梅救助她,采集野外的草药,从地里偷地瓜给那个女人吃。
  而这个女人和村里其他的女人不一样,她识字而且懂很多道理。
  在村外窝棚照顾这个女人的时间里,是阿梅人生中最温暖的一段时光。那个女人总是笑,而且会告诉她很多从来没听说过的故事和道理。
  让原本只是生活在村子里的阿梅有了和小伙伴们一些不一样的思想。
  女人有的思想是那么离经叛道。
  “女人如果要嫁人,那应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有担当有责任的男人。而不是去远方和一个你从未蒙面的男人结婚生子哦。”
  “女孩子也要多读书。因为只有聪明有学识的母亲,才能教育出更好的孩子。自己也才会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
  “女人也可以赚钱,可以参与劳动获得报酬。而不光是靠男人?
  养活。在我们国家的北边有个国家叫苏联,那里的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在工厂干活赚钱。你问赚钱有什么用?哈哈哈哈!”
  那个女人笑的很大声,有些牵扯着伤口,她有些疼,但还是笑着说道:“可以工作,可以一样赚钱。你就能自己买吃的,买自己想要的衣服。你可以生活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工作之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你也可以找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的男生在一起,一起构建一个美好的家庭。如果你发现两人合不来,你们也可以分开。不会因为需要依附于男人养活你,而不得不选择在一起。”
  那个女人讲的东西对阿梅来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确实为阿梅推开了一扇窗户。
  这是她人生中短暂而美好的一段是时光,一直到某天城里的大兵下乡。从女人藏身处把她给拖了出来。
  那些兵痞从村里拿来铡草用的铡刀吓唬女人,让她供出什么同伙。而女人却是狠狠的一口痰喷在带队士兵的脸上。
  “呸!狗腿子!”女人脸上满是不屑,眼神中充满着嘲笑。她丝毫不害怕那些拿着枪的士兵。
  在那一刻,阿梅觉得这个女人是她见过的最勇敢的人。那些士兵不管怎么折磨她,疼的她大呼小叫,她也没有透露半个字。
  而在士兵拿出铡刀威胁她的时候,她眼神中也带着轻蔑。
  “胡中惠,你是想要死在刀下,还是活着回家?!”
  面对那些凶残的大兵,女人昂然的仰着头。一直到现在,阿梅才知道女人叫胡中惠。
  她最终在村口被那些士兵凶残的杀害了,用铡刀铡下她的脑袋。公布的罪名是她传播有害思想,在她家乡蹿腾着一群女人和她去打仗。还把她家乡的黄老爷给砍了。
  不仅如此,她还蹿腾着让结了婚的妇女离婚等等。
  那些大兵公布的罪名让村里的人议论纷纷,觉得这个女人死有余辜。
  而只有阿梅知道,那个叫胡中惠的女人肯定不是大兵口中的样子。她自己说过的:“如果丈夫对妻子不好,那么妻子有权利离婚。相反也是一样,如果妻子对丈夫不好,丈夫也可以选择离婚。婚姻可以相互容忍,但是不能相互折磨。”
  “村子里有人想要欺负你,你就要打回去。不管欺负你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大家都该平等的、一样的活在村子里。如果有人要一直欺负你,你就要有最暴力的手段制服对方。包括杀了对方!”
  “记住要多读书,多学习,如果不想和你的那些小伙伴一样人生注定。你就要学会学习知识和行动上的反抗。”
  胡中惠说的话还在阿梅的耳边响彻。
  而没过多久,阿梅的父母给她说了一份亲事。男方说是乡里裁缝的儿子,说嫁过去天天有好衣裳穿。阿梅动心了,但是她有忽然想起了胡中惠的话,和她临死前那轻蔑的笑容。
  她突然一惊,想要去找自己曾经的小伙伴商量。除了嫁到城里当姨太太的小伙伴找不到,她去找了另外两个小伙伴。
  那个嫁给杀猪匠的小伙伴现在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娘了。但即便是这样,杀猪匠生气的时候依旧会打她。而她则会把火气发在孩子身上。两岁的孩子被她打的嗷嗷叫。阿梅拦下了她打孩子的扫把,阿梅蹲在地上抱着孩子,抬眼看着自己曾经的小伙伴。
  她眼睛里曾经的灵动已经消失,只剩下暴虐。小小的孩子眼里看着她只有深深的恐惧。
  她又去找了那个嫁给老实巴交农民的小伙伴。她只是在那重复的磨豆子,阿梅说什么她都听不见,或者说不关心了。就像她老实巴交的丈夫一样,除了低下头的工作和一日三餐,已经没有任何值得她关心的东西了。
  阿梅害怕了,她记得自己这两个小伙伴当初出嫁的时候媒人说的话。说嫁给杀猪匠,以后不缺肉吃,吃不到肉也有猪血和下水可以吃,都是好东西。
  小伙伴或许是吃到猪血和下水了,可是值得吗?
  而给那位老实巴交的农民做介绍时,媒人说:是个好人,踏实肯干,不打媳妇。
  是的,不光不打媳妇,甚至根本不理媳妇。小伙伴只能活在农家小院的一方天地,因为她不能让人说闲话。她已经快疯了。
  阿梅怕了,她真的怕了。当电影里阿梅收拾东西出逃,她攥着胡中惠之前给她的五个大洋在雨夜之中逃出那个吃人的山村时,当电影院响起宏大的交响乐配乐时。在场的观众都为之动容了。世界上各民族表现感情的形式都不一样,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共情。但是人类最基本的渴望,对于自由的向往是一样的。
  阿梅要逃出山村,逃出她的囚笼,她想要追求自由。追求胡中惠口中所描述的美好世界。这一基本朴素的愿望。
  而在电影院的观众中,一个女人将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她看着荧幕上阿梅在雨夜中奔跑过山丘,跑过溪流,跑过她童年时最爱的苹果树。
  她跑着,跑着,一直向前跑着。
  银幕外的女人突然之间潸然泪下。她坐在最角落的地方,带着帽子和防寒的口罩。没有人注意到她。
  如果有人仔细观察她就会发现,她的真实身份,好莱坞明星玛丽莲?梦露。
  第二十章 无题
  玛丽莲·梦露是悄悄来这的。因为她想要知道自己对手的影片是什么样子。
  虽然说好莱坞总和报社记者们总喜欢卖弄她的性感,并且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一个胸大无脑的金发笨蛋美女的形象。但实际上梦露本身却并不是一个真正愚蠢的女人。
  恰恰相反,她是好莱坞一众女明星中相当聪明的那一个。只不过有的时候太聪明并不是好事。因为在这个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聪明女人并不是那么受欢迎,尤其是在这个时代的美国聪明的女人就更加不受欢迎了。
  现在的美国更喜欢一个胸大无脑的玛丽莲·梦露,而不是一个有知识有想法的诺玛·简。
  不光是现在,一直到七十年后的美国好莱坞还是来玩这一套。只要是金发美女,那么一定要扮演性感的但是没什么脑子的花瓶美女。也就是所谓的金发笨蛋美人。或者是演一个心机婊。
  这是好莱坞的一个潜规则:发色歧视。
  高智商的角色需要黑色、栗色、深红之类的深色头发,漂亮无脑的角色就是金色或者是铂金色的头发。这个发色歧视男女平等。男性如果是纯金色头发,那么一定是出演校霸、恶棍等等。所以很多好莱坞男星即便是纯金色的头发也会在拍戏的时候染一下,不能弄成纯金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