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540节

  听起来好像是废话文学一样,但是李锐和很多音乐家讨论后,甚至引入了一些医学专家做了很多对照实验,发现人对音乐的喜好和耐受程度和身体有非常强的联系的。
  就像是去年春晚的开场曲《我的祖国》,郭兰英的表演和演唱没有任何问题。尤其是李锐搞了很好的收音设备,比原时空里郭兰英演唱的效果还好。
  把《我的祖国》这首曲子播放给不同年纪的人听做对照实验。其中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细节,那就是年纪大的人可以闭目慢慢欣赏的时候,年轻人却会皱起眉头。
  是因为不好听吗?
  不。不是音乐的问题,在问了那些年轻人后,纷纷表示:“音量太高,声音太高,耳朵疼。”
  而老年人则表示:“刚刚好啊,不高啊。”
  李锐让人修郭兰英表演的母带,降低了原本郭兰英歌唱时的高音峰值。然后在放给同一批人听,有趣的结果出现了。
  年轻人纷纷表示:“现在好听多了,整个声音圆融通透。”
  而老年人则表示:“不行,现在声音不透也不亮,感觉哑了一样。”
  而请来做这个对照实验的可都不是外行,而是来自北京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
  年纪大的老师更喜欢不修音版的《我的祖国》,年轻人更喜欢修音版。
  是学生们不懂欣赏,是老师们欣赏程度更高吗?
  接下来李锐又让他们做了好几组对照实验。最后得出了一个非常确实的结论,十八岁到三十岁之间的年轻人对高音听感更敏锐。
  而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则对高音听感迟钝许多。
  同样的实验还在继续,这一次不是做高频实验,而是做低频实验。
  李锐以古曲《尘鼓》为例,老师们听低频到一个阈值之后就会吃不消。如果继续调大低频,很多老师都会有恶心胸闷的感觉。而年轻人对低频的忍耐度高了一到两个级别,部分年轻人对低频的忍耐度比老师高四个级别。
  年轻人能跟着摇头晃脑的低频节奏给老师们听,老师们一个个表示受不了,头要昏了。
  这样对照实实验又做了好几次,虽然有个别的特殊现象。但是总体来说结果是相近的。
  人因为上了年纪之后,身体机能开始退化。对高音感受不在灵敏,同时对低频忍耐度也相对降低。
  一个藏在李锐心中的不解之谜总算是解开了。
  为什么自己一直觉得奇怪,从前那些领导总喜欢搞那些高音很高,甚至尖锐的歌曲来听。甚至搞各种宣传主题曲的时候,也是搞这种曲子。很多年轻人听那些高音,都觉得脑子都要劈叉了。
  甚至会觉得:哪里好听了,吵死了!
  而一旦有这样的抱怨后,家里的父母会白你一眼,并且说:不懂欣赏。
  年轻人喜欢节奏感强烈,动次打次的音乐,父母那一辈会说:吵死了!
  而等了年轻人的年纪慢慢大了,自己成父母了,他们也开始喜欢听父母那一辈的歌曲了。大家以为自己成熟了熟,其实不是。
  只是耳膜退化罢了。
  老年人觉得刚好的高音对年轻人来说刺耳,年轻人觉得舒服的低频对老年人来说犯恶心。
  所以有的时候,根本不是什么欣赏、成熟、品味的问题,单纯是因为身体状态不同罢了。
  而李锐的这份报告被主席知道后,主席都哭笑不得了。他说道:“音乐问题这么一看还不光是文化问题,还是一个生物问题咯。”
  李税道:“还真是这么一个尚题。所以主管音乐部门的负责人不能全是老人,也不能全是中老年人来负责拍服,不然出来的歌曲只能是中老年人喜欢了。”
  主席好奇:“那有没有中老年人喜欢,年轻人也喜欢的音乐呢?取个中间值。”
  李锐想了想:“还真有。在我那个时空有一个传奇乐队,挺符合老少咸宜这个说法的。”
  “哦。叫什么?”
  “凤凰传奇……,怎么说呢,他们反正雅俗雅俗的,又雅又俗
  “那可以试试嘛。”
  作为内宣和外宣的重要手段,搞一些厉害的乐队出来,也是李锐的责任之一。
  所以李锐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可以做到玲花和曾毅那样组合的青年歌唱演员。
  还真别说,真不好找!
  不管是玲花的高音花腔还是曾毅不管唱多快都能吐字清晰的说唱,这都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历史上中,凤凰传奇早年间被称为中国的农业重金属风格乐队,还被很多人嘲笑了很多年。
  但是越到后面大家越是发现,这根植于中国本土的农业重金属开出的奇葩飘香了二十年。
  李锐一边让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意识到,不同年纪的人对声音的感触不同,创作音乐的时候应该做更多的思考。这一步拉高了建国后音乐方面的发展。
  同时也在想办法组建一些新的乐队,好把后世的一些好歌曲发出来。抄袭这种事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抄袭不是目的。主要是把这些歌曲弄过来,把那些超越这个时代的理念抛出来,用这些音乐给当今的中国音乐家们磨耳朵。5
  音乐是他们的肥料,只有肥料丰富,他们才能开出茂盛的花朵。历史上中,新中国成立后因为信息交流闭塞,音乐人们并没
  有多少机会同步跟上世界的潮流发展。很多音乐理念落后太多了。
  而这两件事一起抓,李锐花了两年时间,才好不容易才从全国范围内筛选出能在这个时空中演唱凤凰传奇歌曲的青年演员。
  而他们的首秀就在今年的春节。
  当台湾的新北市分区局长的老谢骂骂咧咧的听完《新警察吧》,他一边骂又一边舍不得换台。
  播音员简单的说了一句:“接下来请大家欣赏由传奇乐队带来的歌曲《月亮之上》。”
  激扬的小提琴协奏曲响起,老谢一呆。(点开段评,有bgm,值得一听版)
  “这是啥?”老谢不知道。
  而在几千公里外的柏林,中国商城内外都在播放着中国春晚。因为电台播放晚会,自然是早就录音好的。
  而在柏林播放的这一版则是特别制作的,播音员用德语播报。同时把相声之类的语言类节目都砍掉了,只剩下歌曲类节目。
  很多来中国商城来凑热闹,来看写春联舞狮或者吃小吃的市民们也都愣住了。
  他们自然知道广场上的大音响里在播放中国春晚的节目,但是之前那首《歌唱祖国》并不吸引他们。
  而这首以小提琴开场,随后便是激烈到燃炸的电吉他配合爵士鼓的前奏瞬间把所有人的耳朵给抓住了。
  当不少德国市民抬头时,一声高亢的女声开始歌唱。
  “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的飞翔?”
  “昨天遗忘,风干了忧伤,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
  德国老百姓惊呆了,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是并不妨碍他们能听懂旋律、节奏、唱腔。就像是历史上后世很多中国人也不懂日
  文和英语,一样喜欢听那些外文歌一样。
  五十年代的流行乐是什么?是一种平淡如水的东西。
  大家早就厌倦了这种平淡如水的东西,摇滚乐正在萌芽。不管是苏联还是西欧还是美国,都已经有摇滚乐的萌芽。
  可惜的是苏联因为意识形态,强行把原本崛起于普通老百姓群体的摇滚乐给斩断了。明明是诞生于无产阶级的一种音乐形式,并且有那么多以反抗强权和资本剥削为内涵的摇滚乐。
  却因为苏联摇滚搞得不如美国好,于是苏联干脆一刀切不许搞摇滚乐了,强行把摇滚乐划拨去资本主义阵营,并且表示社会主义阵营不需要这玩意儿。这和因噎废食没差别。
  要知道,现在的人们已经厌倦了那种平淡如水的音乐形式了。要不然之前李锐给苏联送过去的《苏维埃进行曲》不能在苏联那么大受欢迎。小学表演,十个小学生七个在唱《苏维埃进行曲》。
  人民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就像是现在的柏林,当充满节奏感的音乐响起,与高亢的女声合二为一。老年人和年轻人似乎达成了一种和解。
  而当高亢的女声唱腔后,便是充满节奏感的动次打次与一个低沉男生的快速吟唱。
  “我等待,我想象,我的灵魂早已脱缰。马蹄声起,马蹄声落。”
  “看见的,看不见的。瞬间的,永恒的。青草长啊,大雪飘扬。”
  “你在我心上。”
  柏林的中国商城外,也不知道是哪个年轻人先吹响了一声口哨。随后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吹动了口哨。
  当女声以蒙古语歌唱着:“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
  那来自蒙古草原的悠远呼唤和广阔寂寥似乎一下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而不少年轻人都开始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动次打次了。
  如果李锐在现场,看见一群德国年轻人开始伴随着《月亮之上》点头颠腿,那他肯定会很感慨,因为那是他曾经伴随着农业重金属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啊!
  第四章 有人高兴有人不高兴
  中国商城门口突然之间成为了柏林年轻人蹦迪的地方了。
  虽然说这个时代还没有明确蹦迪这个概念,但是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是人类的本能。所有优雅的舞姿,最开的原始状态都是一个个男男女女因为某些律动开始摇摆身体而形成的。
  而李锐搞得这个传奇乐队,现在直接先模仿凤凰传奇,毕竟一切的创新都要从学习开始。
  凤凰传奇的歌曲要说朗朗上口简直可以说是小觑他们了。凤凰传奇的歌曲不能说朗朗上口,只能说是洗脑。
  因为仅仅是歌曲唱响第二遍的时候,很多柏林年轻人也跟着开始:oh?year?oh?year?
  中文我们不会,oh?year?还不会吗?
  凤凰传奇的歌曲就是这么魔性洗脑,因为旋律真的是简单好听好记。他们在历史上的新世纪初被吐槽为农业重金属,其实并不是歌词和旋律有问题。而是编曲不太好。这不是他们的问题,是因为当时国内音乐理念整体落后,编曲有时候就和夜店dj一样乱来。
  等到国内整体音乐制作环境上来了,把他们的老歌的旋律拿去用新的编曲做一下,旋律还是那个旋律,歌词还是那个歌词,但是瞬间就从农业重金属风格变成高大上的交响乐风、国风等等。
  而这种魔性洗脑的简单旋律真的要传播起来,那就真的和病毒一样。
  尤其是这一次,李锐是给传奇乐队安排了三连唱,直接三首联播。
  《月亮之上》完了之后,直接来了《奢香夫人》。
  如果说外国人听不懂中文理解还有些难的。那么在北京张祥所在的大院里,很多孩子已经在这首歌第二遍的时候会唱副歌了。
  “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响水滩?有没有人能告诉我,是苍天大地在呼唤?”
  大杂院里的孩子们扯着嗓子瞎唱,根本就不在调上,但是节奏却是对。
  而当《策马奔腾》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柏林那边的很多年轻人已经把中国商场门前和院内的广场当成了露天舞厅了。很多人都开始跟着节奏一起摇摆。(点开有bgm)
  而国内播放的春晚版本和柏林是不一样的。
  所以柏林版本还多加了一首《最炫民族风》进去。(点开有交响乐版bgm)
  很多柏林年轻人都嗨起来了,因为动次打次这玩意儿最容易让人摇摆了。这让很多中国商场的工作人员以及来表演的代表团都呆住了。
  因为根据最开始的安排,是这些能跳舞的歌曲响起来的时候,代表团里那些队员来主动去跳舞来带动现场气氛。氛过年嘛,主要图一个热闹。
  但是没有想到啊,人家外国人比你还热情呢。
  悠悠糖果店的店长江于民也在现场帮忙呢,他现在看着一群德国老百姓跟着音乐载歌载舞的,他也有些发蒙。
  “店长,这些德国人咋这么热情呢?”有店员不明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