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64节

  恍惚之间,大家甚至都忘记这里是一个战俘营了。这里好像更像是一个集体农庄或者是集体工厂。
  他们乐在其中,有部分战俘甚至都不想回去了。
  比如说菲律宾来的士兵苏伦就远远的看着那群唱歌跳舞吹曲子的白人,并且对同伴说道:“何塞,你说我们以后能不能留在这里啊。”
  午休时找自己管教换了两块糖的何塞把一块糖递给苏伦,同时说道:“你想留下?”
  苏伦接过糖塞进嘴里:“你不想吗?这里除了冬天很冷以外,其实没什么不好啊。你菲律宾喝过那种果趣果汁吗?”
  何塞摇摇头。
  “我也没喝过。我们在菲律宾甚至吃的还不如战俘营里吃得饱。”苏伦自嘲的笑道:“不仅吃不饱,干的活还比这里多。在这里我们甚至还能听到管教给我们念报纸、讲广播、说故事。”
  “你不觉得我们懂了很多东西吗?”
  苏伦的话引来了其他菲律宾士兵的注意,大家围了上来。一边听一边点头。因为苏伦说的话太贴合他们了。
  十七国联军,说起来好听。但是和清朝封建军队一样,也是有等级划分的。
  上三旗是美英法,别看他们之间不怎么对付。但是人家是切实的上三旗,是老爷。
  下五旗是澳大利亚、荷兰、加拿大、希腊、比利时、卢森堡。为什么下五旗有六个?因为四大天王一般都有五个。
  剩下的就是排不上号的绿营了,是老爷们的下人。比如说什么哥伦比亚、泰国、埃塞俄比亚、南非等等。
  菲律宾在哪儿?菲律宾是绿营的下人,是联军里最低人一等的存在。
  受人歧视不是一天两天了,在菲律宾本土都要被美国人作威作福,这群菲律宾士兵真的没有体验过平等的滋味。
  而在这个战俘营里,他们却切身体会到了什么叫么做平等,什么叫做大家都是人。
  人可以忍受黑暗,那是因为他不知道世界本应是光明的。而一旦看过光,他们就回不去了。
  实际上对于这些联军士兵中有不少人都是这样觉得的。也许上三旗和下五旗的老爷们并不懂,也没什么感触。因为他们一直是老爷,压迫别人习惯了。甚至觉得平等有些不舒服。
  但是对于那些绿营甚至连绿营都算不上的士兵来说,这里的生活已经超出他们的预期了。
  苏伦道:“大家伙都听了管教给我们播的广播念的报纸了吧。还有那些杂志,我真的羡慕现在的新中国。感觉他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比我们菲律宾强多了。”
  “是啊。”有同伴接口说道:“那些杂志里写的故事真好,而且好真实,感觉不像是故意宣传的。我真羡慕在工厂里学了电焊就能娶得起老婆的工人。我在菲律宾就连想学电焊都不知道去哪儿学。”
  “是啊,还有赤脚医生呢!我从前都没听过。”
  “哎,我为什么是菲律宾人,要是生在中国多好。他们连美国人都能打败!”
  就在一群菲律宾士兵嘀咕的时候,苏伦说道:“其实,我昨天问了管教,问他我们能不能以后加入中国。”
  这下一群菲律宾士兵的眼睛瞬间亮了。
  “苏伦,管教怎么说?”
  “管教说不是没有机会。但我们要先学好汉语。普通话合格之后,才有资格。”
  “真的?!”
  “好啊,可是我们去哪儿学呢?”
  一群菲律宾士兵抱着疑惑进入下午的工作。
  皮耶尔等人在工作前都先把口琴交到管教那里去了,让管教帮他们保管。
  等他们需要用的时候再来向管教拿。他们准备在晚上搞一个小音乐会,和管教报备一下。
  今晚皮耶尔等人在下了班的车间搞个小音乐会,来的很不少。但是奇怪的是很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的士兵却没有来。
  有好事者去看这群人去哪儿了,结果发现他们正聚在一起由一名管教上课教授普通话呢。
  而且那名管教还和他们说,马上就要新年了。中国可以帮他们联系南洋的父母家人,甚至让他们来探监。
  这个消息让他们发出狂呼。
  而听到这个消息的士兵也急忙跑回音乐会现场,打断了现场的演奏。
  在所有人不满的眼神中,他气喘吁吁的大声道:“各位,各位!中……中国管教允许菲律宾、泰国士兵的战俘来这里探望他们!”
  这话音刚落,现场陷入到了一片安静。然后瞬间又沸腾了。
  “为什么是菲律宾?”
  “为什么是泰国?”
  “为什么不是美国!(英国!)(法国!)”
  第四百五十章猜谁没来
  (注,上一章有读者质疑为什么没有欧美战俘营的负面写作。那一段你们读下就知道是代入欧美战俘视角写的。欧美士兵怎么可能听到欧美战俘营的负面新闻?他们只能听到纳粹和苏联的坏消息。要联系我前后文的写作视角啊。)
  仆从军的家人都能来探亲,你猜谁最生气?
  当然是上三旗咯!
  虽然管教对他们进行了很多教育,但是那种认为菲律宾、泰国这种歌仆从军中的仆从军是下等人的想法已经根植于他们的脑海中很多年了。
  他菲律宾人?他们怎么也配?!
  所以碧瞳战俘营难得的出现了一群战俘们聚在一起,跑来和管教集体抗议。
  “凭什么是泰国人?”
  “凭什么是菲律宾人?”
  “我们美国人不能写回家的信已经很不公平了。难道连亲友来探视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闹的最厉害的就是美国佬了。
  在战俘营里美国佬其实是事情最多的。自从上次战俘营迷你版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消停了一段时间。
  但是美国人真的是够贱的,在十月份的时候有个几个美国士兵以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做了一件很出格的事情。
  当时刚好赶上了难得的物资补充,来了一些猪肉。也刚好是美国人帮厨。
  当时有美国佬把一小块猪肉丢进给土耳其士兵煮的饭里。土耳其人是不吃猪肉的,但是美国人不信,或者是他们压根对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信仰不屑一顾。
  这件事直接造成了战俘营第二次世界大战(迷你版)。当事的美国佬被土耳其人打的快死了,管教们及时插手,要不然真要出人命。那个把侮辱当有趣的美的国佬被土耳其人打断了好几根骨头。管教把他转移到其他战俘营了。不然真怕土耳其人哪天给来一个黑棍子。
  美国人这一类的事情没少做。所以在战俘营管教们故意搞的以夷制夷的政策下,其他国家士兵联合在一起,一起对抗美国佬。
  这样一来美国佬才算是老实了下来,温顺了不少,也不闹事扎刺了。因为现在每次他们闹事扎刺,不用管教出面,其他十几国联军就能把他们都打趴下。
  不过这一次倒是没有找机会揍美国人了。
  因为其他人也不满啊!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那些坐牢的人最有念想的时候就是家人来探视的时候。现在战争打成这样,没人知道战争什么时候结束。
  战俘营里甚至有人悲观的觉得这场战争可能会打好几年,甚至打成第三次世界大战。他们可能要在这里待上七八年。
  人生几个八年啊,八年的时间足够让家里养的狗子老死了。也足够让家里的孩子忘记自己的模样了。
  要是可以的话,谁不想让家里人来看看自己啊。
  所以大家伙儿对于泰国和菲律宾的士兵可以邀请家人来探监这件事很激动。那种激动不需要演,对于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来说,家庭和亲人总是最重要的。这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适用。
  面对群情激愤的战俘们,战俘里坏水最多但是面相看着却是最好的李夏管教再次出面。
  第二天上午开早会,他把战俘们集中起来,用大喇叭说道:“昨天,我们战俘营里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我知道,很多人不满。为什么菲律宾和泰国的战俘家里人可以过来探监,而欧洲美洲的却没有。”
  这话刚说完,一众美国大兵又要闹起来了。
  而李夏不等他们闹起来就继续说道:“其实道理很简单嘛。因为我们共产党人不会向你们承诺我们办不到的事情。”
  这话说完,战俘们开始交头接耳。因为一开始他们还以为管教们让他们来开大会是来狡辩呢。
  但是现在说的好像不是狡辩,于是在众人的推举一下,一名战俘站起来提问道:“李夏管教,你说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李夏耸耸肩:“就是字面意思。菲律宾和泰国距离我们很近,费用也很低。我们已经和菲律宾和泰国的战俘们谈好了。”
  “如果他们家里凑不够来看望他们的钱。那么他们会用战俘营里的工作来抵债。我们处于人道主义,可以负责他们家属来战俘营探亲时的吃住。但是往来船票很贵,我们新中国还是个贫穷的国家只能是让他们自己自己负担了。”
  李夏端着白瓷缸子喝着水,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所以啊,我们共产党人说话算数。东南亚那边的亲属过来探亲,我们还有办法。但是你们美洲的,欧洲的,我们是真的搞不起啊。”
  “我们怎么可能负担的起从美国或者从英国过来的机票费用呢?而且你们欧洲美洲的生活标准也很高。我们要招待也招待不起的。”
  “既然做不到,我们就不用谈嘛。因为说出来也没有意义,不过是浪费我们的时间而已啊。”
  李夏说完喝了口水,还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而听了他话的战俘们愣住了,然后想了想。好像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啊。
  新中国是个很穷的国家,这是美国、英国、法国等上三旗国家的共识。在战俘营里,管教们偶尔给他们念念新中国的新闻,也完全没有避讳这一点。
  就连这个国家的首都发动数万群众把首都的沟渠污秽清理一遍都说了。可以说这个国家穷到一定地步了。
  所以李夏理直气壮的说出:“我们没钱,所以你们亲人来不了。”
  好吧,没办法了,这个理由真的是充分无比啊!
  但是战俘们也有自己的办法,当下法国战俘皮耶尔就站起来说道:“管教,我们家可以自费啊。如果还差一些钱的话,我也可以在战俘营干活还债,不行的话我去中国打工还债也行。或者你们搞个银行贷款,我可以分期啊。战争结束后,我回法国慢慢还也行啊。”
  皮耶尔这话一说,算是激起了一众欧美战俘看见家人的欲望了。尤其是圣诞节还有一个月左右就要到了。
  如果能在圣诞节见到家人,那将是最幸福的一件事。甚至超过这一年多战争时间以来所有的好事。
  所以战俘们此起彼伏的叫喊,最后他们的声音慢慢的汇聚统一。
  一起喊道他们的诉求:“自费!贷款!打工还债!我们也想见家人!”
  上次看见这群外国人这么统一的时候……嗯,没有上一次,这是他们第一次这么统一。
  李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因为有摄像机记录这一切呢。这就是计划的一部分,不把战俘们迫切想要看见家人,和家人团聚这件事表达出来,怎么激起他们本国民众的同情心?
  人家都愿意在战俘营多工作,甚至是贷款了,你还要人家怎么样?
  话说道这里,李夏满意的露出微笑,他伸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好了,好了。各位,你们的诉求呢我是知道了。你们说的方法呢,我们也会进行考虑。这样,我和同志们商量一下,过两天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现场的战俘们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包括美国战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