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33节

  而这么做的还不止一个。
  接连不断的二踢脚在空中爆炸出巨大的声响,那声音简直就像是37炮在远处爆炸一样。
  这动静刚出来的时候,这群苏联年轻人明显慌乱了起来。因为这声音太像炮弹了,而他们小时候可是经历过卫国战争的。不少人可是有童年阴影了。
  盖里奇更是直接抱着头蹲下。人群也乱了起来。
  可是当这巨大的响声越来越多,大家发现不对劲。光听到响,也没看到那儿爆炸啊?
  伊尔安抚众人:“是中国人在放鞭炮。这是他们庆祝的方式。”
  这时一众苏联年轻人才抬头到处看,原来是不是真的开炮。但是这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巨大响声,真的和炮声一样。
  “他们才刚打完仗多久?怎么会喜欢这种声音?他们没有亲人被炸死吗?”这群年轻人里有个女声捂着耳朵。她小时候家里被纳粹的炮弹击中,对于这种巨大的声响她有一种天然的害怕。
  伊尔耸耸肩:“他们的恢复性比较强?”
  话虽如此,但是这群年轻人还是能感受到中国人对志愿军在前线打了胜仗后所爆发出来的热情。
  他们也想起,现在朝鲜半岛上美军可是一直在吃瘪。这么想来,自己等人似乎确实不该看不起中国。毕竟有的同学在来中国前,家里的亲戚朋友就拉了清单,让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时候记得买些中国的产品带回来。
  嗯,留学生做海外代购是历史遗留问题。
  而在短暂的参观了北京城之外,他们来到了今天要去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他们未来将要学习的地方。
  除了他们这些苏联留学生之外,还有上千名从各地和军队里选出来的年轻人也将在这里展开他们的学习。
  不过学校的宿舍还要两天后才能住。因为床还没进来,整个学校修建的感觉就是很赶工期,很多建筑都是直接沿用了周边大户人家的四合院来用。
  大型教学楼还在建设中,能看见工程机械和建筑工人在那边进进出出。而学校里第一个修好的地方并且是修的最好的地方并不是教学楼、宿舍或者是校长办公室。
  而是大礼堂,准确来说是主要作为电影放映厅,兼做大礼堂的这个地方。
  这群来自苏联的年轻人被带到这,他们见到了苏联大导演扎瓦茨基。
  “教授,您不应该是在拍摄电影吗?”
  “对啊,您和中国合拍的《赡养人类》什么时候上映啊。我都等不及了!”
  “教授,我们一家都特别喜欢您的电影。”
  “教授,你来这是干嘛啊。”
  面对这群年轻留学生的询问,扎瓦茨基一个个的解答:“电影拍摄已经差不多了,还差一些镜头和场景以及后期制作。至于我来这里嘛,是因为他们邀请我来看一部动画片。你们也是来看动画片的吧。”
  扎瓦茨基指了指他们,又指了指一些聚集在电影放映室门口的中国学生。
  “这个放映厅一次性可容纳四百人。我们很幸运,被安排在了第一批观看这部传说中的动画片。我很期待哦。”
  面对扎瓦茨基所说的,众人面面相觑。
  因为这年代有没有动画长片呢?有的,比如迪士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已经开始制作几十分钟长的动画长片了(对于电影是短片,对于动画是长片)。
  但是现在这个年头,动画依旧不算是一个多么上的了台面的东西。它更多的被认为是给小朋友打发时间看的东西,也许很搞笑,但也只有搞笑。用动画画出各种夸张的东西来逗乐别人。
  很多时候动画的搞笑更像是挠人的咯吱窝,而不是会心一笑的幽默。所以五十年代,搞电影的很多人是看不上搞动画的。
  所以这群苏联年轻人完全不知道扎导在期待什么。
  不过虽然是一头雾水,但是大家还是跟随着人流一起进去了。
  进去的时候盖里奇注意到电影放映室的门口挂了一个牌子。
  【今日试放映,动画长片《异尘余生》(中俄双语)】。
  柔和的音乐响起,是大提琴和小提琴交织的弦乐。而电影也开始了。
  荧幕上月色美好,画面精致的让所有的观众都为之赞叹。
  “好美的画面!”
  “这是动画的表现力?”
  “居然是彩色胶片播放!好奢侈啊,一个动画片有必要吗?好奢侈啊!”
  “但是你们不觉得这样才有表现力吗?这么唯美的画面和配乐,你看人物出来了。人物画得很漂亮啊,一点都不像欧美那样夸张。这么好看的画风,是爱情片吗?”
  盖里奇听着同学们的讨论觉得有点不对劲。因为他们没注意招牌,自己注意到了。那个小牌子不是写了电影叫《异尘余生》吗?这名字感觉完全不像是爱情片的模样啊。
  但是接下来的画面又让他动摇了。
  伴随着轻柔舒缓的提琴协奏曲,全彩动画片表现的精美画面中一副夜色下美丽巴黎的画卷徐徐打开。
  一位穿着西装的帅气男子和一位穿着白色连衣裙的美丽女子漫步在巴黎铁塔之下,夜色下温暖的路灯衬托的他们是那么美丽而又梦幻。
  同学里已经有女生忍不住瞪大眼睛捂住嘴巴了。
  “好好看啊。”
  “比真人好看!”
  “怎么动画能画的这么好看呢?”
  “哇,你看那男人要和女人示爱了。”
  盖里奇目光转到画面上,男人在月色下羞涩的笑着,他握着女人的手站在巴黎铁塔下,有些胆怯又有些期待的问道:“薇薇安。”
  “嗯?”女人也低着头,装作漫不经心的用皮鞋踢着路上的小石子。
  “你能做我女朋友吗?”
  “嗯。”
  “嗯是什么意思?是同意吗?”
  “你猜。”女人歪着头,脸上有一丝羞红。
  一切都在不言中。盖里奇觉得这个剧情很无聊,虽然画面很精美,但还是很无聊。不过他的那些女同学们则是兴奋的凑在一起讨论着。
  爱情片?盖里奇最不喜欢爱情片了。他嘟囔了一句:我情愿看战争片里炮弹爆炸。
  电影里,男人拥抱着女人在巴黎铁塔下转圈圈,他高兴的向全世界宣布,薇薇安是他的女朋友了。
  “薇薇安,看天上有流星。”
  “我们许个愿吧。”
  流星出现,配乐开始变得宏大。
  女生们还在讨论。
  “巴黎铁塔下示爱感觉很浪漫呢。”
  “对啊,这个动画片我觉得好看,至少画面很好看呢。”
  “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吗?”
  “我没看呢。”
  盖里奇都像蒙着头睡觉了,爱情片他是真的看不下去。但是他又怕这是开学第一课,要写作业,他硬着头皮看了下去。
  但他还是嘟囔着强调:“我还是喜欢看战争片里的炮弹爆炸。”
  他隔壁的男同学点头符合:“我也是,我最不耐看战争片了。但是你有没有觉得这个片子配乐不太一样了。”
  “嗯?弦乐好像换成了交响乐?”
  “对,我听听。嗯?为什么变成柴可夫斯基的序曲1812了?这一段里面有炮弹的声音,不合适这种浪漫的场景吧。”
  盖里奇也发现了不对劲:“等等,画面上的流星怎么越来越大了?”
  伴随着画面不断的朝着天上的流星推进,所有人开始知道那个“流星”是什么了。
  “德国人的v2火箭?!”有人惊呼。
  “不不不,看起来更先进!是传说中的v3!”
  而当序曲1812即将到达最高潮,一门门火炮开始爆裂的时候,当巴黎铁塔下的男人和女人拥抱在一起接受着周围人群祝福的时候。
  蒙太奇时空不断交错,画面在人群和导弹之间来回切换。当最高潮的时候,导弹和人群的画面合二为一了。
  在巴黎铁塔作为前景下,一颗冉冉升起的巨大火球将整个巴黎照亮。
  肆无忌惮的冲击波将巴黎的一切优雅和美丽全部摧毁。刚刚画面里的巴黎有多美丽,现在就有多悲惨。所谓悲剧就是要将美好的事物在人面前亲自打碎。
  爱情?美好?漂亮的城市?
  在核弹之下这一切都是尘埃罢了!
  而当画面不断上拉,画面超过巴黎来到全欧洲的上空,一枚一枚带着无限光与热的蘑菇蛋在欧洲大陆上不断被种植出来。
  它们是那么美丽,又那么的致命。
  伴随着《序曲1812》那种热闹的氛围和剧烈的炮声,一种难以言喻的荒诞感从观影者的每一根发丝蔓延到脚趾。
  盖里奇在这一瞬间突然明白什么叫做《异尘余生》了。就连喜欢看战争片里炮弹爆炸的他,现在都不由得全身打了个寒颤。猛男缩起了他的脚脚。
  第四百一十八章能去你家看电视吗
  盖里奇喜欢看战争片,和现在所有喜欢看战争片的人一样,看战争片很刺激。有宏大的场面,有刺激的爆炸,而且还很安全。
  虽然这么说好像是有点胆小鬼的感觉,但确实如此。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所有喜欢看战争片的人,都是有一种“我可以看战争片,但是要远离战争”的感觉。
  大家追求一种安全之内的刺激。而不是真的想要去战场玩命。
  电影原本就有这样的作用,让人在几十分钟体验一下别人不一样的人生。
  但是当盖里奇等苏联学生走出放映室时,所有人的面色都不是很好。包括扎瓦茨基等在苏联已经成名许久的大导演和知名演员等。
  倒不是他们被李锐带人制作的这部动画片的技术给吓到了。虽然说这部动画的制作确实是很不错,有的技术和画面表现力确实是让人惊叹,有的构图和分镜甚至比电影还好。
  因为动画比真人电影的限制要小很多,只要画师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么画出任何东西都不奇怪。
  包括各种受限于摄像机机位而无法拍摄的取景角度,这些在动画上都不存在。所以动画可以制作出各种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表现。
  还有各种让人感觉到头皮发麻的震撼画面等等,这些都是现在真人电影的技术短板。
  动画电影只要画面和配乐配音衔接的好。可以在表现宏伟史诗的巨大场景时是比真人电影更有优势的。
  当然,这一切优点都不是让这群观众面色深沉的主要原因。
  真正让他们面色如此凝重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部动画片的内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