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26节

  对历史上中贪污了几个亿的雷洛,不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说是要引渡逃去加拿大的雷洛进行审判,但实际上根本没用力。
  最后贪污了几个亿的雷洛缴纳了九百多万的罚款,这件事也就揭过了。
  人家舒舒服服的在台湾活到九十岁,子孙满堂寿终正寝。
  说到底不过是英国人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真的抓了雷洛把雷洛送上法庭,猜一猜他会拉多少已经在唐宁街和港督府任职的大人物一起下水。
  到时候英国政府有多难看多打脸,那就不好说了。
  而搞清楚英国人治理香港的底层逻辑,中央就有了相应对香港的政策,没有激进的说直接打过罗湖,和英国人兵戎相见。
  要知道香港是中国国土,上面生活二百多万都是中国人在中国的国士上和英国人大打一场,赢了也是损失惨重。
  能用政治手段为主,军事手段为辅的方式收复香港是中央最希望的。
  一个和平稳定接受过来的香港,比一个满目疮痛全是战争难民的香港好多了。
  中央从毛主席到朱老总再到下面的各大佬都不希望中国底层的老百姓在遭一边战争的罪了。
  所以在得到李锐网咖的后世资料后,中央定下来了在香港内部架空港英政府的权利,在外部对英国政府形成挤压的态势。
  以内外夹攻的方式逼迫英国在亚洲退让。
  军事行动则是在这一切计划都无法成功后的最后手段所以当香港的小孙将霍英东、雷洛、雷星月在香港的计划发到东南局,在由东南局发到中央后,周总理花了一个小时仔细浏览了他们在香港搞得计划和动用的人事。
  再将资料整理完毕后,他抽空找了毛主席,把香港的事情汇报了一遍。
  毛主席也快速浏览了一遍香港的资料,毛主席点点头:"小孙做得不错。
  这个计划可行性很高嘛。县官不如现管,说得就是如此。"“不过香港那边还是要加点人手过去。”
  周总理提醒道:"毕竟不管是黑社会还是现在的香港黑警。
  甚至是香港商会里很多见利忘义的华商都是不可信的。
  还是要派遣我们的同志前往香港工作。
  毛主席点点头:“嗯,让东南局派遣可靠的同志过去,深入基层,把组织架构搞起来。尤其是他们资料里所说的,如果在油麻地搞出一块英国人水泼不进的地方。
  那就从那里开始。“香港那边小孙找了几个好手,朝鲜那边彭德怀也收了个好手啊。”
  毛主席笑着将一份资料交给周总理。
  周总理拿过来一看,眼睛都瞪大了:“阙汉骞要起义?“是的。多次接触应该是如此。台湾那边的那位蒋介石因为他失陷那位蒋二公子的事情,怕是要怪罪他。
  阙汉骞不敢赌那位蒋介石是不是大人大量,所以是不得不起义了。"周总理听到毛主席这话,他想了想:"当年在黄埔,我当政治主任,那位蒋校长就不是一个多宽宏大量的人。
  不过这阙汉骞要是起义了,给他安排一个什么职位?"毛主席想了想:“那就让负责人事的同志们开会讨论一下吧。毕竟他这一反水,在朝鲜的国军怕是都不得信任了,美国将会特别被动。
  可惜啊,我们后勤跟不上。"不然彭德怀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在打一场打仗。现在怕是不行了,储备的物资前四次战役都打完咯。”毛主席有些可惜。
  没办法,要是物资足够,这一次阙汉骞起义时刻,彭德怀完全可以抓住机会一波把美国人推下海。
  但是客观事实就是客观事实,无法因为主观的喜好而改变,周总理也有些可惜:"哎,我们还是硬实力不足啊。
  前线谈判也不顺利,美国人开始了他们的核讹诈。要用他们的原子弹来威胁我们了。
  毛主席笑了笑,多少有些不屑的说道:"美国佬心里怕是巴不得对我们丢原子弹。
  但是具体到让谁来投原子弹,谁签下这个命令,他们怕是要推三阻四的。
  野心嘛,他们是有的,我相信。
  但是关于勇于担责这一点我就不信了,他们有谁有这个勇气承担起可能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责任,来签下这样的命令。
  “杜鲁门要下去了,他肯定是不愿意签的。所以美国人的核讹诈在很长时间内只能是讹诈,诈疆的诈。”
  毛主席是不懂原子弹,但是他懂人心和人性。
  “嗯,毛主席说得有道理。不过老是被讹诈总是不舒服的。”周总理说到,毛主席看着周总理:“那就要看看我们的科学家什么时候能研究出我们的原子弹了。周总理啊,马上国庆节了,阙汉骞定好十月一号起义算是给我们的国庆大礼。我们不如去破晓基地凑凑热闹,告诉那些科学家们这个好消息。”
  “顺便也看看我们新中国的原子弹弄得怎样了。对于毛主席的这个提议,周总理热切点头道:“好啊!我刚好想要看看我们的科学家们最近几个月过的怎么样,生活的怎么样研究的怎么样呢!"
  第四百零九章 虚拟现实
  "诶,这个地方管道有点窄啊。"不行不行,这里会碰到头,要修改要修改。`"这样的气密门设计感觉还是不够,安全级别还是加高来。
  当毛主席和周总理悄悄来到破晓基地时,他们发现基地里除了一部分技术员还在电脑面前工作之外,很多科学家都找不到了,后来问了一个技术员,那个技术员才把他们指引到了后面的一个大空地上,这个空地挺有意思的,地上用白色的胶带贴了许多线条出来。
  而几个头戴vr设备的科学家正在这些线条框框内走走去。
  一边走还一边指指点点,嘴巴里说这些什么。在一旁还有很多围观的科学家,以及负责记录的技术员。
  毛主席和周总理站在远处驻足观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毛主席才说道:"诶,周总理啊。
  你说那些白框框是不是房子的墙壁啊?"周总理看着那些科学家做的事情,他点点头:“应该是,感觉他们都是在白框框里面走。你看,他们拐弯转身都是在白色框框里的。
  而且在框框里不出来,还会在画了白色虚线的地方等,就像是等开门一样。"毛主席也观察了一会儿,确实是如周总理所说的那样。
  他转头问旁边带路的技术员:"你们的李主任呢?"“李主任在哪呢,毛主席你看,就在那。”
  顺着技术员手指的方向,毛主席和周总理在空地的角落发现了李锐的人影。
  他现在正和一大堆电脑仪器待在一起,一条条粗大的电线从远处拉来,给这些设备供电。
  一台足足有七十寸的大液晶电视正在输出画面,包括钱学森、陆光达、陆光达在内的科学家们都围在电视旁边。
  对着电视上的画面指指点点。毛主席和周总理看着稀奇。“周总理,走,我们也去看看西洋景。看看我们的李锐主任又给我们整出了什么新花样。”
  毛主席哈哈一笑,一步当先。
  空地上,李锐正看着电脑上的硬件占用率心惊,这些电脑外接的冷却设备的风扇已经转的飞起,声音刺耳的就像是微型航发要起飞一样。
  而钱学森等大佬们对于正在高温警报边缘的电脑设备发出的巨大噪声一点都不在意。
  他们聚在电视屏幕前指指点点。"这个部分感觉还要修改细化一下。画设计图的时候没感觉,放在实地上感觉供电有冲突。"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一部分的涡扇叶在仿真的时候算出来的压力值不够,要不要在修改一下?“增加叶片的数量是个简单粗暴的办法。但是怕材料吃不住,也怕加工不出来。能不能修改叶片的曲线角度来增加?""好,我记下来试一试。
  “可以先做一个微型的,我们实际测算后在进行优化。""这地方的供电太乱了。图纸上清清楚楚,但是放在实地一看还是不行。
  到时候要是检修的话能要了工人师傅的老命。"“嗯,这里改掉去。不要集中在一起。李锐对于这些大科学家们聊的东西是一点都不懂,他现在唯一懂的就是电脑,在这他的工作就是网管,带着几个技术员确定这些设备别烧了。
  这可是网咖里配的最贵的设备了。而这群科学家们正在干嘛呢?正在做原子弹!准确来说,现在大家坐在一起干的事情是将前期画原子弹相关生产厂房和各种高设备的设计图纸进行三维建模后,制作成可以vr体验的一整套虚拟现实系统。
  空地上的那些白线就是墙壁,虚线就是门或者是窗。
  这些全部对应着电脑内已经建好的模型。
  当然网咖的电脑设备不能支持整个虚拟现实系统。
  而这群科学家们设计的厂房车间和各种设备数量极多,而且几乎所有设备都塞入了物理仿真系统。
  即便是服务器级别的电脑设备想要带起这些仿真。
  尤其是在vr里显示出来,这些电脑设备都有巨大的压力。
  所以这些设计和虚拟现实都是进行分段分片的模拟。
  不然一口气全部塞进去的话现在这些设备早就全炸了,后世科技发展的这些虚拟现实和仿真软件与三维建模软件结合在一起,当真是无比强大的生产力。
  即便是李锐他们已经购买了最早期型号的原子弹资料。
  但是设计图和实际生产依旧是有巨大差距的。
  就像是现在这样,科学家们设计了各种设备和车间,在图纸上看起来都很好。
  但是一维建模放到现实里,让人带vr设备进去逛一圈后就会发现,里面还有很多问题。
  就比如说供电线路的配置,在图纸上可以画的仅仅有条,而且一目了然。
  但是放到虚拟现实里一看,密密麻麻的电线在一起。哪怕是排布的很好,但看的依旧脑壳疼。
  这还是用三维建模建出来的极其规整的电线线路,在等到实际施工了,那些电线鬼知道能乱成什么样。
  还有其他各种设备和车间的问题,在虚拟现实里加入物理仿真系统,可以尽可能直观的看到问题所在,在设计阶段尽可能的排除掉可能出现的问题,总比在实际生产中发生了问题,然后在整改的代价小多了。
  就像是现在这样,在相关的车间正式投入建设,设备进入生产之前,这些科学家们尽可能排除问题减少损失。
  “各位,各位先停一下吧。”李锐揉搓着眉头走到讨论的很热烈的科学家们面前:"先休息三十分钟吧各位。""李主任,现在还早啊。还没到吃午饭的时间呢,我们工作还没完呢。”
  钱学森看了看表,才早上十点。
  陆光达也说道:"对啊,李主任你好好看设备吧,我们会还没开完呢。"李锐无奈的摊开手:"你们是不用休息,但是电脑撑不住了。
  冷却系统快要压不住了,我要换冷却液降温了。在开下去,这大几十万的设备就要报销了。"赶紧关了,赶紧关了!"陆光达第一个跳出来:"快快快,关了冷却!"刚还热情讨论,并且对李锐要他们休息而不满的科学家们,现在一个个的急得跳脚,让技术员赶快把数据保存一下。
  然后把所有设备全部关机休息,这可是花了后世钱币足足大几十万的设备,后世钱币的价值可比现在这年代的美元和卢布还有价值。
  没有后世的钱可买不到各种超越时代的物品。
  就像是这个电脑设备,要是没有它,自己等人哪有这么快的设计出各种设备和厂房。
  而且在仿真系统里,自己等人拥有无数次试错的机会。这可是现实里无可比拟的优势。
  可不敢让设备坏了。一说设备可能坏,这群科学家比李锐还急。会议和讨论直接停了,一群人围着设备。"哎,真烫啊。"是不能开了,先凉快会儿吧。
  “这机器和人一样,用久了也会发烧啊。"得,现在不用搞了,一下子空下来了。李锐也说了,最少空半小时散热。
  也就是空闲下来,众人才发现毛主席和周总理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不远处看着这边的一切。
  “诶,毛主席、周总理,你们时候来的?”李锐快步迎了上去。来了有一会儿了。站在这听了很多原来不懂的知识。”毛主席笑呵呵的说着。
  周总理慢慢踱步走到那台大电视前转了两圈,然后围着电脑设备转了两圈才说道:"这东西是真的神奇啊。
  你们不用真的盖房子就把房子结构摸透了,不用真的把设备做出来,已经知道设备的性能了。'一众科学家们对视着笑了笑。
  钱学森开口道:“电脑上的物理仿真是一个有着巨大作用的东西。目前我们已经在电脑上进行了许多物理仿真实验,设计制造了很多原本我们根本不敢想的东西出来。”
  说到这里在场的科学家们都一脸幸福的模样。
  受限于现如今中国的物质能力,很多科学研究以及设备生产是很难投入实地的。
  虽然说李锐已经想尽办法帮新中国捞钱了但是在基础科学上中国亏欠的太多了,各个学科需要的资金太多。
  现在虽然说因为李锐搞出来的各种商品正在疯狂的全世界捞钱,情况已经比历史上好太多了,但是依旧不够。
  自从明末之后,中国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就几乎陷入停滞。
  当英国人已经在印度修建了几万公里的铁路时,北京的慈福老佛爷也修了铁路。
  一条在园子里用马拉着火车车厢跑的铁路。
  中国欠债实在是太多了,要还的债也太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