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78节

  英国人要买各种罐头食品。这倒是一点都不稀奇。
  你和一个英国朋友说:英国没有好吃的东西。
  你的英国朋友会驳斥你:谁说的,英国有很多好吃的。有各种布丁,有鱼料理有土豆料理,还有各种豆子、甜点、羊肉和牛排和英国乡村料理等等。
  你:那你请好朋友吃正式的饭,一般吃什么呢?
  你们的国宴又是吃什么呢?
  英国朋友:法餐。你和你的英国朋友:┐(′一`)┌好吧,不管英国人怎么嘴硬,怎么说大英帝国如何如何。
  但是他们的嘴很诚实,英国的国宴是法餐。在后世,伦敦街头最好吃的餐厅是卖印度菜和法国菜的,偶尔还有一些土耳其菜和中国菜。
  英国乡村料理?请开在城乡结合部!能够在伦敦这种食品一级战区活下来的英国菜只有一种:炸鱼薯条。
  很多时候它能活下来倒不是说它有多好吃(炸鱼和薯条想难吃也很难),主要是因为这玩意儿便宜而且快。
  英国人喜欢吃炸鱼薯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了。要说好吃的,英国未必有很多。
  但是要说黑暗料理,那英国就不少了,仰望星空这种让人san值狂掉的东西就不说了。
  说一些正经的英国乡村美食,英国羊肚包(正式名:哈吉斯)。用羊肚包羊血料理羊肉的一道菜。
  这道菜有多好吃不好说,但腥味绝对是够的,未吃先吐,指的就是这玩意儿了。
  诸如此类的还有带着头一起做的鳗鱼冬,混合大量羊油的白布丁等等。
  英国菜是真的一言难尽,像后世某个著名的英国厨师号称米其林星星最多的男人。
  虽然他是英国人但他学的依旧是法餐。
  英国菜的匮乏和英国料理的糟糕是有很多原因造成的。
  但这并不是现在所需要讨论的重点。重点是,这位英国商人对现场罐头的痴迷。
  因为这一次中国拿来参加展览的罐头,基本上都是对欧洲口味进行了设计的。
  其中中国菜的品类较少,一般都是一些红烧类的口味。
  因为红烧口味是全世界人都比较容易接受的味道。
  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进行了改良的,符合欧洲人口味的罐头。因为要知道,现在的罐头厂可是中苏合营。
  在赫鲁晓夫的大力推动下,中苏合营的罐头厂比想象中更快的开始投产。
  苏联原本就有不少罐头厂,但是因为生产工艺和调味的问题,制造出来的罐头基本上在市场上不受认可。
  血腥味太重,口味要么太咸要么就是发苦了。
  这些罐头厂生产出来的罐头在市场上根本没人买单,后来不得已,全被推进了军队,让红军去消化。
  因为在后勤补给中,罐头肉的配给是可以替代鲜肉的。
  但是这样造成的问题就是红军战士的抗议很重。
  比如说一个红军战士,一个月本来可以配给到十五斤的新鲜肉吃。
  就算是吃不到新鲜肉,吃同等量的香肠也行啊。但是现在换成了同重量的罐头肉,那可是太万恶了。
  这玩意儿太难吃了,又腥又臭。
  苏联根本没有找到做牛肉和猪肉罐头的技术,要么就是香料加太重,为了压这种腥臭味最后罐头都苦了。
  最后发现,只能生产传统的午餐肉罐头,这玩意儿最简单,至少没有大块肉罐头那种难以接受的味道。
  红军战士对罐头深恶痛绝,军方多次表示不能一直提供肉罐头,这事儿苏联元帅朱可夫也是知道的。
  所以当赫鲁晓夫拿着中国罐头找到朱可夫,并且就着罐头喝了一瓶红旗伏特加后,朱可夫拍板,把那些废物的罐头厂和中国人一起合并经营!
  朱可夫这人比斯大林还刚愎自用,他才是苏联搞一言堂最严重的领导。
  关键是他威望和权利还很高,很多时候斯大林都无法反驳朱可夫的意见。
  而且搞罐头厂是苏联高层本来就已经确认的事情,那就搞吧。不过赫鲁晓夫这么做,让斯大林对他稍微有些不喜罢了。
  当然不可能全苏联的罐头厂都和中国人合并经营。
  但是赫鲁晓夫挑了几个大型集体农庄里的罐头厂。
  这些罐头厂就建在集体农庄里,农庄里面本身就有大量的牧畜。只不过是运输困难,无法直接供应到苏联全国罢了。
  等到赫鲁晓夫敲定了这些事情后,中国的技术工就前往苏联,对罐头厂进行技术改造。
  这种中国技工跑去苏联进行技术指点的事情破天荒,当时国内还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这些罐头厂的扩建也提上日程,因为那些罐头厂现在的产能跟不上后期的需求,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
  就像是现在这样,在柏林的百货展览上,罐头等食品摊位是唯一有苏联人在的地方。
  因为罐头合营,他们占一半多的股份。
  现在这英国商人显然已经发现了罐头食品在英国的广阔市场了,英国人可太有吃罐头的习惯了。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一直到后世的2020年,英国人几乎都离不开罐头和方便食品。
  英国人自己拍的动画片里都有很多吐槽英国人天天吃豆子罐头和鱼罐头的桥段。
  “这个罐头味道可真好。比伦敦街头很多饭店的味道都要好啊!”这个英国商人吃了一口摊位上提供免费试吃的咖喱牛肉罐头。
  咖喱这玩意儿在现在的英国已经有了。
  毕竟大英帝国的明珠是谁?
  是印度!!明珠的伙食也随着印度佣人一并涌入了伦敦。
  只不过现在印度人香料用的味道太重太辣了,英国人很难接受。
  而中国研究出来的咖喱牛肉的味道更加温和,整体味道比较接近后世日式咖喱的味道,这种味道英国人接受度极高。
  而除了这些罐头之外,这次展览上还搞了很多其他口味的罐头出来。
  比如说非常契合欧洲人口味的番茄肉丸罐头,为了宣传这种罐头,现场的中方人员还煮起了意大利面。
  意大利面煮好后,直接把加热了的番茄肉丸往上面一倒。
  并且宣传道:“从此厨艺将不再阻碍您享受美食的障碍。只要您会煮面,您可以随时随地的享用最棒的意大利面!”
  德鲁和威廉两人也拿到了试吃装,那是一个小盘子里装着的一点意大利面和一小块被切块的丸子和番茄酱。
  两人尝了一口后,眼睛瞬间亮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么说吧,虽然后世很多人经常说工厂加工的半成品食物不健康,有很多添加剂等等问题。
  但真切的问一句,工厂的半成品拿回家自己加热不健康还是直接吃外面小餐厅(包括很多大餐厅)的饭不健康?
  这个问题真的不能细细研究,因为说仔细了,很多人的饭碗就没了。不说后世,就说1951年,街头小摊和很多小饭馆的卫生程度根本不能看,欧洲的也一样。
  相反,工业食物是比很多街头餐厅更干净卫生的存在。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拿着后世调味的半成品罐头在味道上碾压了很多餐厅。
  德鲁吃完后忍不住说道:“这是罐头?我感觉比我们常去的那家意大利面餐厅味道还好。”
  威廉也忍不住道:“对啊。爸,我们多买几罐吧。可以囤着,家里没人想做饭的时候可以用这个。只要煮个面就好了。”
  “嗯!”德鲁重重点个头。
  相比于用优惠券兑换中国服装时他还有些不情不愿,现在掏钱直接买中国罐头,他反而是心甘情愿。
  只不过在他们排队准备买的时候出了一点小插曲。
  那就是因为这些半成品摊位上为了推销罐头和半成品食物,所以开发了很多吃法。
  比如说有个番茄黄豆罐头,中国人把它和英国国菜炸鱼薯条配在一起,吃的英国商人差点把舌头都给吞掉了。
  还有番茄牛腩、红焖牛肉罐头直接把牛肉挑出来,撒在披萨饼上再撒上芝士,一起烤披萨。
  虽然意大利人震怒,但是不妨碍现场人吃得很欢。诸如此类的推广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人难以相信中国人怎么会有这么多吃罐头的方法。
  明明单吃罐头也很好吃,但是他们还要发明这么多吃法。
  这就造成了在购买罐头的时候很多人出现了不满。
  “为什么每个人只限购买一罐?!我要买十罐!”“对啊,你们卖的太少了。”
  “多来点吧!”如果说这种抱怨还是好的,那么原本传说中应该很有绅士风度的英国人却差点打起来了。
  只见两位西装革履的英国人正缠着中苏代表。
  “你们说暂时产能不足是什么意思?”
  “明明是我先来的,我说了你们产多少我都能包圆!”
  “你包得起,我包不起吗?喏,我现在就可以签约,直接付百分之三十的定金。你们这个牌子的罐头在英国的总代理我想要拿下来!”
  “哈?!威尔逊,你是想吃独食咯?”“彼得,说的你不是想吃独食一样!”
  两名看上去显然是在英国商界有一定地位的商人居然当众撕破脸,如泼妇骂街一般。
  中苏办事人员都看呆了。
  苏联办事人员忍不住悄悄拉着中方人员说道:“你们做菜的实力真强啊,居然靠罐头就让英国人内讧了!”
  中方人员干笑一下:“呵呵,没什么,没什么。”
  他心里松了一口气,原本还想着这些罐头能不能推出去赚外汇呢,现在倒是不用担心赚外汇了。
  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产能问题了。
  苏联能不能供应得上那么多猪牛牲畜,还有国内能不能供应的上罐头厂需要使用的各种香辛料了。
  这也算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吧。
  第三百五十一章 解放运动
  普通人以为的商战:收买对方股东,股东大会临阵倒戈。美人计、连环计、层出不穷。
  和007一样的商业特工盗窃对方资料。
  资本围剿,合纵连横。
  真实的商战:扯头发,锤胸口,看我铁头功!
  只能说有的时候艺术化的处理真的会比较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