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黛玉忙回身便要出去,却被晴雯早就觑着,一把扯住了,硬拖到那老尼跟前,睁大了两只眼睛,笑嘻嘻地满眼渴望地等着。
  那老尼先打量了黛玉一番,含笑拿了签纸,展开了,眼皮却是一跳!
  几个人都眼睁睁地看见了,心里便紧跟着一跳!
  什么情况?!
  难道不是好签?!
  “此签,”老尼顿了许久,才抬头看向黛玉,仔细看她眉眼,半晌,又皱眉看自己手里的签纸,然后长叹。
  “师父,您只管说来。”这时候,黛玉反而镇定下来,含着笑,示意那老尼不必为难。
  老尼这才轻声念道:“第九十九签,中上。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姑娘这一签,似是,命中并无姻缘。”
  晴雯回头一把捂住了自己的嘴,惊恐交加。
  紫鹃则立即便拽着黛玉往外走,口中轻道:“咱们合家信道,姑娘却来佛寺求签,难怪不准。”
  孟姑姑也愣住,呆呆地看向黛玉,
  黛玉却又不肯走了,忍着脸上的热意,从那老尼手中抽回签纸,轻轻笑道:
  “贵寺名不虚传,果然极准。”
  第231章
  对于上蟠香解签的老尼来说,大约这是她屈指可数、平生仅见的对自己“竟无婚事”的命数,如此坦荡欣然的女子。
  老尼情难自已,合十深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纯然悲悯,看向黛玉,“施主年纪轻轻便如此洒脱,竟是贫尼着相了。”
  林黛玉含笑欠身:“师太谬赞了。在下不是洒脱,而是有自知之明。
  “在下父母双亡,无人管束,性情古怪,口齿便给。且因果缠身,艰险重重。偏又有长辈溺爱,万不肯委屈了我。
  “我这种境遇的女子,天下只怕也找不出第二个来。谁敢轻易说一声他娶得起我?又有哪个能让我心甘情愿说一声我愿意嫁呢?”
  老尼惊异,又念了声佛。
  黛玉笑一笑:“当着佛祖在上,我不敢说假话。只是这真话又粗鲁又骇人,倒污了师太双耳了。”
  又欠一欠身,点点头,道一声“告辞”,在晴雯的搀扶下,出了观音殿。
  老尼在她身后合十低头,还了一礼,长长一叹:“有如此慧根,却又有如许牵绊。可惜啊,可怜呢!”
  晴雯耳朵尖,走了几步,听见老尼这话,悄声对林黛玉道:“姑娘你听,她说您可怜呢!
  “我就看不出来,您现在除了没那个破婚事,还有哪里可怜的!”
  林黛玉微微一笑,低声道:“我听见了。她是说,我这么多的牵绊,所以入不了佛门。她说我这个可怜。”
  “入不了佛门,可怜?”晴雯惊讶之余,冷笑一声,“快算了罢!这世上能把自己活好的,有几个会入了什么佛道的?
  “她们拿来骗自己的欺心之术,居然自己还信了,还可怜起别人来了!
  “我倒不信,若是有个青天大老爷坐在这里,说能替她们申冤报仇的,她们这寺里还能留下十个人么?”
  “也许能的吧。”孟姑姑在旁边满面严肃地走路,含糊道,“毕竟还有主持监寺之类的,许多油水可捞。”
  噗嗤一声,晴雯和黛玉都笑了出来。
  唯有紫鹃在旁听见,又气又笑又无奈,赶紧回头,双手合十念念有词,向着观音大殿赔罪不迭。
  雪雁和小红这时候手拉着手好奇地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满脸都是没出过家门的小姑娘的惊喜。
  又走了几步,这寺里便算是看完了。孟姑姑便拉了人打听后山从哪个门出去。
  偏这次拉住的正是本寺知客,上下打量她几眼,忽然转身:“我正要过去,便给施主引路便是。”
  黛玉等心知这是看出了孟姑姑气质独特、非富即贵,所以才行方便,倒也不说破,只含笑跟在她二人身后。
  绕过藏经阁,出了一扇黑漆小门,迎面便是一阵飒爽山风,眼前更是豁然开朗!
  这玄墓山的后山,竟然种了半山的梅花!
  如今已是初冬,山上比平地要冷得多,这山间便有数枝腊梅颤巍巍凌寒绽放,远观一枝独秀风骨宛然,近看娇嫩妩媚眼波流转。
  最妙的是虽然这满山的梅树,只有几枝开放,却已经清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果然是‘一花香十里’!”林黛玉脱口而出,满面惊喜,扶着晴雯的手,越过孟姑姑和那知客尼僧,便往梅林行去。
  那知客看着黛玉的背影,眉间轻动,不由合十赞叹:“这位小施主真是国色天香,婉转飘逸。便与这满园清梅相比,也毫不逊色!”
  “蟠香寺众尼僧,竟都对皮相这般看重么?”孟姑姑呵呵轻笑,“恰才解签的师太便说自己着相,如今又添了你这师父。”
  说完,睥睨一眼,扬长而去。
  雪雁和小红推推挤挤的,忍着笑和做鬼脸的冲动,忙追着孟姑姑去了。
  唯有紫鹃在最后,不由轻轻叹息,朝着知客僧歉意一笑,点了点头,也跟着往林中走去。
  初次被来进香的香客鄙夷,知客僧不由张口结舌,然后失笑摇头,念一声佛,自己便要沿着另一条小路,往山下而去。
  谁知她身后忽然匆匆赶来一个中年女尼,拿了一卷纸,东看西看,一眼见着她,忙一把抓住:“七师妹,你看这个!”
  那知客僧奇怪地看看她,低头看向那卷展开的金纸,却是一卷手抄的金刚经。
  那熟悉的字体一旦映入眼帘,知客僧瞳孔一缩,神色一凛,猛抬头看向那中年女尼:“哪里来的!?”
  “有人来上香,供在香案上的!我路过,看见是金纸,好奇了拿下来看看。这才发现,竟然是小师妹的笔迹!”
  那中年女尼焦急地往林中看,“听说是一行六七个女客,打听梅林……”
  “是她们!”知客僧眼光大亮,忙拉了那女尼,“她们来看梅花,我带过来的!”
  两个人忙也下了台阶,进入梅林寻找黛玉一行人。
  知客僧接着低声道:“……过来这一小段路,光套问我和寺里的情形了。
  “我刚赞了那女娃娃一句,想也问一问她们的来历;却被讥讽本寺的人都看重皮相。
  “我正无可答话,愣神之际,她们就都跑了!真真机警得很!”
  那中年女尼越发焦急:“小师妹虽然爱抄经,却轻易不讲自己的笔墨外传。若是落在这等人手里,她性子又执拗,怕是要吃大亏!”
  “倒也未必就是坏人。”知客僧想起黛玉口中呐出的那一句诗,低声道,“那人至少是书香人家的千金。”
  “小师妹上回来信,说她在京城荣国公府。那家子倒是书香人家,姑娘们也算得上千金小姐。
  “可那种人家的千金小姐,怎么会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姑苏?咱们最近可没听说荣国公府回乡省亲啊!”中年女尼道急。
  知客僧却摇头道:“你忘了?去年宁国公府辞爵回金陵了。说不准就是他家的女眷,从金陵悄悄过来游赏。”
  中年女尼一愣,想了想,倒也有理。
  既然有地方,那就不着急了。
  两个人认定了黛玉是原宁府的贾氏女眷,便都宁心静气下来,慢慢寻找。
  第232章
  玄墓山后山的梅林极大,也种了许多品种。如今初冬,唯有腊梅在靠近山顶的位置,星星点点,开了数枝。
  而后山梅林自然是没有阻隔,上下相通的。
  黛玉也想到了这一点,便打算慢慢地观赏着腊梅,直到无花可看时,再从某个侧门回寺中,自大门出去寻林镜等人即可。
  可是她没有想到的是,太上和太后等人在下蟠香游玩,原想去见见上回南巡没见到的本寺辈分最高的那位智如禅师,谁知竟又云游去了。
  二人大失所望,便想调头就走。下蟠香的知客讪讪的过意不去,便提议不如去腊梅花下煮一壶茶。
  这个提议又雅致又琐碎,太上也满意,太后也喜欢。便让僧人们茶壶炉子、霜炭清茶的,提了许多零零碎碎,往山上而来。
  因人数众多,男子们说话又高声大气惯了,那声音便远远地传了过来。
  黛玉听见第一声便站住了脚。
  这边众人也忙停下,莫名地对视。
  黛玉因悄声叫晴雯:“你仔细听听,这说话的人里头,我怎么听着两个声音这样熟?”
  晴雯本就想让黛玉这一回能好生借着太上和太后下江南,痛痛快快把自己想办的事儿都办了。
  这会儿恰是最好的机会!刚要说话,却又一眼瞥见孟姑姑恶狠狠的目光,眼珠儿骨碌碌一转,便摇头道:
  “什么?我没听出来啊。姑娘听差了吧?”
  林黛玉皱着眉,又往前走了两步。
  众人跟着她一起侧耳倾听。
  这一回,一串雍容大笑,加上一个尖细的声音一起笑着恭维:“老爷这敏锐,竟用在这里,也不怕难为了寺里的师父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