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我能不能直接去厨下看看?若是能学会几道菜,倒不用时时来聒噪你们了呢!”
  就为了个吃,这位王妃也是拼了,竟不惜屈尊亲自去那烟熏火燎之地!
  黛玉笑容可掬地表示当然可以,但是抱歉自己不去:“义敏和鸿昌陪着吧。我一去,怕我们家厨娘吓得不会做菜了。”
  第206章
  到了午间吃饭,恪谨王妃无比感慨:“我们王爷当年也算是会吃了。
  “哦,你父亲林公刚进翰林院时,他们俩还一处吃过好几家京城的名店呢。
  “可惜,跟你这厨娘比起来,他们那个吃法,实在粗糙。”
  林黛玉心中一动:“王爷跟先父也熟识么?”
  “算是熟识。毕竟太上当年喜欢年轻人围着。
  “我们家王爷、敦诚亲王、忠顺亲王、愉王爷,还有东平、南安、西宁家的世子——那时北静王还在吃奶呢,所以没他——都在一处混着。”
  恪谨王妃掰着手指数,又笑,“对了,当年还有史家的大小史侯。不过大史侯没几年便故去了,只剩了小史侯。”
  黛玉心中微动,趁着探春和鸿昌抢半个鸭头笑闹,倾身过去,低声问恪谨王妃:
  “那时,先废太子还在么?”
  恪谨王妃脸色一变,看了黛玉一眼,又看看抢到了鸭头没心没肺大笑的闺女,也压低了声音:
  “先废太子是当今登基前半年,太上亲自赐死的。大史侯故去前,倒是有一位没了——先废太子妃,病逝。”
  黛玉恍惚了一下:“先废太子妃?我怎么竟从未听人提起过她。”
  这句话声音稍大,那边两个笑闹的姑娘顿时没了声音,眼睛都看了过来。
  恪谨王妃忍不住嗔了黛玉一眼。
  就在此时,紫鹃忽然低头退了出去,而屋里其他伺候的人也都鱼贯出去。
  三五息间,屋里只剩了桌上吃饭的四个人。
  三个年轻姑娘都目光灼灼地盯着恪谨王妃。
  王妃又好气又好笑,隔着饭桌,伸手敲了自家闺女一个暴栗,摇摇头,无奈地低声给她们叙说前尘:
  “先废太子是太上元后所出,那位生了太子便没了。
  “太上一开始,便把先废太子带在身边,手把手亲自教导。甚至为了他能有好日子过,选了元后的一位族妹来做继后。
  “又怕日后没人真心辅佐,太上特特给他挑了主持了五六届科考的礼部侍郎做太傅。
  “又担心他后院不稳,便在自己一众心腹老将里,挑了最稳重果敢的东平王家的大姑娘,给他做太子妃。
  “那时候,满京城谁不知道东平王府的嫡长女?气质如兰,温良贤淑,才学满腹,聪慧能干。..
  “听得说,当时先废太子还闹脾气,说这大姑娘必是丑陋难看,不然的话,如何长到了一十六岁,从来没人肯上门提亲?
  “我们王爷后来跟我说,那哪是不肯?那是不敢!这姑娘这么好,若是不去母仪天下,那便是皇室瞎了眼了。这样情形,谁敢求亲?
  “谁知,太上溺爱过头,先废太子反而被教成了个四不像。
  “那继后本来就气怯,也不敢管。到了最后,先废太子变得骄奢淫逸、喜怒无常、暴虐狠戾。
  “而可怜的先太子妃,因为苦苦劝谏,生生被先废太子打没了一个孩子!”
  鸿昌回手堵住自己的嘴,惊恐地睁大了眼睛。
  探春和黛玉对视一眼,叹息一声:“难怪这么多年,从未见东平郡王回过京城。”
  恪谨王妃叹气道:“东平郡王是个疼孩子的父亲。听说了这件事,闯进东宫,直接把勾着先废太子胡闹的两个内侍,一拳一个,生打死了。
  “先废太子为此,吓病了!”
  三个姑娘面面相觑,心里堵了句话,不好意思说——
  这废太子,还真是,废物。
  “太上心疼自己的儿子,恼了,却因为东平王虽则失仪,却占着理。紧接着海上又闹海贼,索性就打发了东平王去剿寇。
  “可是等东平王一走,太上就找茬儿申斥先废太子妃。人家也不争辩,直接请旨自废。
  “这一来,太上皇傻了眼。四王八公当时都在旁边看着,他果然真废了这位太子妃,只怕是老将们都会寒心。
  “所以不得不捏着鼻子打了先废太子一顿,又让当时的皇后好生安抚了太子妃一回才罢。”
  说到这里,三个姑娘只觉得这比外头的话本说书还要吸引人,忙得给恪谨王妃倒了酒,请她润喉。
  王妃失笑,想了想,摇摇头:“再后来的事我就不大清楚了。只知道先废太子不知怎的,被人参了一本说他大逆不道。
  “接着便是圈禁。东宫所有的妻妾子女都被关了起来。那些侧妃孺人们争先恐后地首告,又自请下堂回娘家。
  “唯有先废太子妃,跟着丈夫一起圈禁,把自己生生当了个使唤丫头。洗衣做饭、女红洒扫,竟是不到两年便积劳成疾,病逝了。”
  就这么,死了?!
  三个人怅然若失。
  鸿昌不禁拍着桌子恨道:“好好的女孩儿,拿去这样糟蹋!先废太子真是对不住人家!”
  黛玉笑了一笑,云淡风轻:“先废太子自是罪该万死。可一起头,谁说的,好姑娘便必须要嫁给太子了呢?
  “东平王但凡真是个疼女儿的,就该知道皇子妃的日子最难熬,不当让女儿嫁过去才是。”
  “不过,当年真的没人敢向这位大姑娘提亲么?”探春不由神往。
  恪谨王妃看了黛玉一眼,忽然一笑,道:“你们想想如今便知道了!咱们昭庆郡主这样的人物儿品格儿,哪个不赞的?
  “可是,她丧期已过,又名扬京城,还得了太上太后圣上这般恩宠,怎么也没人上门来提亲呢?
  “不是不肯,是不敢!
  “她这年纪,跟太子、二皇子、三皇子,都算合适。谁知道皇上想不想让哪位贵主儿娶了她?
  “若不是万寿节上,太后逼着太上封了她昭庆郡主,又宣称她跟义敏平辈,也就是诸位皇子的长辈——
  “想来早就会有那位皇子的外家,去荣国府找她外祖母提亲了呢!”
  听这话题忽然绕到了自己身上,黛玉脸上一红,忙又给恪谨王妃倒酒,又给她夹菜,顺便还叫外头的丫头们进来:
  “催着厨房上些醒酒汤来!”
  恪谨王妃哈哈大笑。
  鸿昌郡主歪头看了黛玉半晌,又转头看看探春,忽然长吁短叹起来:
  “太后这么一来,虽然拦住了太子皇子们,却也拦住了我们这些人家。
  “母妃,你看,这二位姑娘这样好,若是哪一位能给我当嫂嫂,我这辈子还用愁么?
  “全天下的公婆妯娌、大小姑子,管保没一个人敢欺负我的!
  “可如今,全宗室都算上,跟她们辈分相当的,没一个未娶的了!她们算是绝了嫁进宗室的路了!”
  探春和黛玉听到这里,眼睛都是一亮,对视一眼,竟是异口同声,朝着宫城的方向合十道:
  “谢太后娘娘恩典!晚辈们感激不尽!”
  第207章
  恪谨王妃和鸿昌郡主吃得心满意足,又带了提盒热腾腾刚出锅的点心,直到快天黑才回家。
  黛玉和探春只觉得疲惫,两个人晚饭都没吃,早早便睡了。
  等到八月十七,孟姑姑再去了一趟荣府,回来时便告诉黛玉:贾家已经决定,由李纨和湘云,带着贾兰一处,陪贾母去林家在京郊的温泉庄子休养。
  因贾母经过这三天的行针,已经能下地活动,所以出发的日期便定在了三天后。
  黛玉听了颔首,抽空又去了一趟,跟邢夫人、王熙凤商议定了行程,又看了鸳鸯列出来的要带去的东西的单子,指点着再加了几样,便告辞。
  回府后,稍作安排,跟探春打了声招呼,自己八月二十要亲自护送贾母去京郊庄子上安置。
  探春想来想去,劝她不然别去:“让芸哥儿跟去便是。送老太太过去的必是宝玉或者环哥儿,你若去,难保没有些意外碎语。”
  黛玉也不愿再跟宝玉碰面,便命紫鹃去跟王熙凤商议。
  紫鹃去了半日才回来,笑道:“二奶奶说正想让你别去,又不好说的。
  “荣府那边派了环三爷带着贾琅贾蔺护送老太太她们过去。我说了县主的主意,二奶奶说极好,立即便告诉了芸二爷。”
  黛玉稍稍放了心,点头不语。
  待贾母在那边安顿好了,贾环贾琅自是第二天便回来。贾芸拉着贾蔺却又住了三天,把一些日常细节不便处记下来,让贾蔺回府后再补些东西过来。
  自此贾母和李纨、湘云便留在了京郊休养,京城一应风雨,轻易洒不到她们头上。
  又有邢夫人看着这贾琅年方二十,并无妻室,人长得俊俏,读书不错,也斯文温厚。便悄悄跟贾赦商议,提起自己的侄女儿邢岫烟,亦是这路性子的姑娘,不知可否结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