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所有人都吓傻了,呆了瞬间,便一拥去看桌上那石榴!
  终于,小红第一个,颤颤巍巍伸出手去,把滚落在桌上的石榴捧了起来。
  木头桌子上,磕出了一处小小的坑。而那玛瑙摆件,也磕掉了一小块碎片。
  众人都不敢做声,战战兢兢地看向黛玉。
  这该怎么处?!
  上回晴雯砸的那柿柿如意,是因为事出有因,且事后所有人都被黛玉下令噤口,不许往外头漏一个字出去。外头的人不仅不知道那东西被砸了,甚至都不知道那东西曾经进过林府。
  可这个却不同!
  这个是太上赏的,且是戴权帮着拿的!没人知道竟是这等稀世珍宝,所以几乎全家上下都听说了太上赏了“石榴”!
  如今,这石榴却被摔缺了!
  晴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一边哭一边打自己的手:“让你手欠!让你手欠!”
  就在此时,黛玉忽然一把抓住了小红的手腕,低声喝道:“别动!”
  众人一呆。
  黛玉慢慢地牵着小红捧着那石榴的手,移开了三寸。原来石榴缺口对着的位置,赫然多了一小堆红色的粉末!
  黛玉一寸一寸抬起眼来,看向孟姑姑,声音艰难得像是溺水的人在喊救命:“这粉末,是什么?”
  孟姑姑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伸手沾了,捻一捻,放在鼻端仔细闻一闻,又用舌尖沾了轻轻抿一抿,然后往地上啐掉。
  她才要说话,雪雁忽然站直了身子,朝外问道:“是谁来了?”
  门外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是雪鸦。县主让来问问,明儿中秋节,郡主一直都没说怎么过,可是有什么事么?”
  雪雁疾步出去,压根不给雪鸦进屋的机会,看着规规矩矩站在台阶下的女孩儿,松了口气,告诉她:
  “荣府老太太不大好,郡主今儿在那边待了半天。虽然缓过来了,只怕明儿还要接着请孟姑姑过去行针。
  “这事儿你悄悄告诉县主,让她当没听说就罢。至于明儿的团圆节,从简便好。
  “晚间三位姑娘一起吃个月饼,喝杯桂花酒,也就是了。”
  雪鸦笑了笑,答应着告退。
  雪雁看了左右守门的小丫头一眼,夸了一句:“不错,知道先拦人了。”
  接着却不回房,带着几个兴高采烈的小丫头坐在廊下说笑,离房门远远的。
  屋里众人轻轻松了口气,孟姑姑这才低声告诉黛玉:“这是南方蛮夷秘制的血蟊。
  “里头含着红花、地龙、蜈蚣等几位最厉害的活血化瘀的药材不算,还有南蛮大巫的血!
  “这东西能杀人于无形!”
  黛玉看向剩下的三个石榴:“都看看,敲开看看。”
  第205章
  四个石榴里,都有这东西。
  “堵得这样严实。又没有味道,又沾不着皮肤,这能怎么害人?”
  晴雯一骨碌便从地上爬起来,重新凑了过来细看。
  孟姑姑一把将她推开:“虽说是十几年前的药了,却还有些效用。你躲远些。万一沾上了,就算性命无妨,也难保你日后会不会子嗣上有碍。”
  一听这话,紫鹃一把就拉着黛玉躲得老远。
  孟姑姑仔细地把桌上的粉末都收到一起,包了纸包,放了革囊,宣布:“我先去烧了它。”
  众人猛点头。
  黛玉指指那桌子:“明儿劈了,也烧了吧。”
  众人再度猛点头:“是!”
  紫鹃看看黛玉脸色,忙道:“晚了,睡吧。今儿姑娘累坏了。”
  又把那几个石榴都放进盒子里,直接命晴雯立即送了库里去,锁好了,再也不要拿出来。
  众人散去,小红也出去,让雪雁去歇着,今儿她来值夜。
  屋里没了旁人,黛玉才低声对紫鹃道:“晴雯那话有理。堵得那样严实,怎么害人呢?”
  紫鹃默然许久,却摇了摇头:“只要想害人,又有了这药,‘怎么’不过就是花上三分心思罢了。”
  黛玉一声长叹,只觉得头疼欲裂。
  石榴从小史侯处来,却说是小史侯得自南府。这石榴从自己父母手里递进东宫,东宫太子妃难产而死。
  可面前的四个石榴,真的就是当年那四个石榴么?
  太上皇原话是“前儿那石榴”,是“前儿”翻出来的,还是“前儿”有人刚进献的呢?
  林黛玉只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不够用了。
  “姑娘,不然,您把那册子,直接呈给皇上罢?让他老人家去查,不比您这么自己猜着来要快些?”
  紫鹃看她模样实在忍不住,低声劝道。
  黛玉捏着额角摇头:“里头还有许多不能让别人知道的事情。”
  譬如有谁跟爹爹说过不该说的话,有谁给爹爹送过不该送的东西,而爹爹,还赴过许多,不该去的酒宴……
  紫鹃看着她的样子,面露心疼,过来轻轻替她卸了簪环,散开长发,用梳子帮她通头,一一梳篦。
  黛玉闭着眼睛,低声道:“这分明是爹爹的随记,却藏在京城旧宅。爹爹离京,竟没带走。
  “若是母亲偷偷藏的,她又怎么会托二舅舅卖掉这宅子?那岂不是生生把爹爹一生的把柄,都奉给了这宅子的新主人?”
  紫鹃手一顿。
  黛玉轻声续道:“除非,母亲其实,是指定了这宅子的下一任主人的。”
  说着话,她缓缓地睁开了眼,直起了身子,握住紫鹃的手,回头看她:“这件事,我得找什么人才能探听得着?”
  紫鹃皱起眉头:“这等久远的事,二老爷自己都未必记得。除非是,能替他收拾旧箱笼的……”
  眼睛一亮,“彩云彩霞!”
  不错!
  黛玉细细回思。今儿他们在贾府时,彩云替贾政找的那个台阶,又及时又体面,贾政必定极为信重了!
  “明儿孟姑姑去那边给老太太行针,你跟着一起去。替我回凤姐姐的节礼,‘顺便’去逛一逛,跟旧识们闲聊一二。”
  “是!”
  小红听着里头话题结束,略过了一会儿,轻声请问:“姑娘要歇下了么?我去催了热水来。”
  紫鹃答应了一声。
  两个人服侍了黛玉躺下。
  紫鹃给她放了帐子,留了一盏微灯,出来关了内室的门。
  回身看着小红,嫣然一笑:“还是我来吧,你回去歇着。”
  “我来吧。”小红笑一笑,“我才说了跟雪雁换了值夜的班儿,再改成姐姐不合适。
  “何况姐姐明儿还要去那边,还是须得养足了精神才好。”
  紫鹃握着她的手,轻轻地叹了一声,又笑:“我也再想不到,竟能跟你一处伺候姑娘。
  “有你在,我可省了多少心呢。只是辛苦了你。姑娘这样子,怕是一时半刻不想嫁人。
  “你自幼便说要招赘女婿给你父母养老,我只怕要拖些年头了。你爹娘急不急?”
  小红红了脸:“我不急,我爹娘更不急。”忙岔开话题,“姐姐快去歇着吧。”
  紫鹃抿唇一笑,轻声道:“你自己有数就好。”
  自行去了。
  小红吹了外头的灯,拥被坐在榻上,就这八月十四的清冷月光看向天上,两眼闪闪发亮。
  第二天,紫鹃和孟姑姑走了一趟。
  孟姑姑回来说,贾母已经好了很多,能坐起来自己吃些粥水了。黛玉这才放了心。
  至于紫鹃,却比孟姑姑回来得晚了一个时辰。进门盥洗,换了衣裳才来见黛玉,含笑贴着耳朵说了几句,黛玉夸她:“做得好!”
  当天晚上,探春、妙玉和黛玉三个人吃着瓜果月饼,饮着桂花酒,一起赏月。
  蒋姑姑看着她们三个又斯文又活泼地一处说笑,羡慕极了,忍不住便跟孟姑姑抱怨:
  “当年要不是太上不肯,太后娘娘就抱个公主养在膝下了。
  “看看这一把子鲜艳的花朵儿,若是簇拥在太后身边,她老人家得多高兴呢!”
  孟姑姑耸耸肩,剥了新鲜的花生,边吃边答:“做什么要替别人养孩子?
  “太后如今无儿无女,所以才能认了义敏县主这样乖觉孝顺的女儿,也才能想怎么疼我们郡主便怎么疼我们郡主。
  “不然的话,譬如通宜长公主那样的占了太后女儿的名分,你看她肯不肯让太后亲近这些鲜艳的花朵儿!”
  蒋姑姑挠挠脸:“也对。”
  “喝酒吧。想那么多。”孟姑姑给她倒一杯酒,自己继续剥花生,“这世上的事儿,就没有一件是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的。
  “通常来说,都是事儿自己想怎么砸下来,你就得怎么接着。”
  蒋姑姑看着她的侧脸,失笑:“难怪当年太后不肯留你在身边。你这性子,从不肯提前筹谋,在后宫里早晚是个死!”
  第二天八月十六,一大早,恪谨王妃便带着鸿昌郡主来了。..
  看看园子啧啧称赞,去妙玉小佛堂敬了香,又拉着探春说了好一会子话,接着便探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