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贾赦很知趣地在二门口紧走两步出去吩咐备车马。
  陶行简回头看看黛玉,见既没瘦了也没憔悴,松了口气,低声埋怨道:“你以后少管闲事。”
  “这才不是闲事。果然闹到太上跟前了,大家多尴尬?”黛玉咕哝一句,调皮地歪头,“不信您回去问皇上,他心里必是谢我的!”
  “陛下说,”陶行简看了一遍周围,凑过去低声道,“这小白眼儿狼若是个男子,朕得省多少事?”
  黛玉得意一笑,见贾赦回头看自己,忙低下头去,又屈一屈膝:“送陶监。”
  陶行简嗯嗯一声,昂然而去。
  黛玉便闪在二门里头,看着贾赦送了陶行简往外走去,自己回来。
  才到花厅门口,只见宝玉已经过去抱着贾敬的手,贾环在旁边劝:“还请大老爷手下留人!”
  地上瘫着的贾蓉也已经被贾琏抱在怀里,唤醒了过来:“快,蓉哥儿,跟你祖父说,你以后忠孝节义,好好做人!”
  贾蓉嘶哑着嗓子磕磕巴巴地说了。
  贾敬这才恨恨地哼一声,鞭子摔在了地上,指着他道:“许你在荣府上药,明天一早,去我道观!我还有的教训你!”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贾母因留贾敬说话:“最近家中诸事繁多,我正要叫你回来念叨念叨。”
  贾敬却不肯留:“我是修道之人,只有这个孽障还算是红尘牵绊。旁的,都与我无关了。”
  说完,拱拱手,便转身,大步离开。
  黛玉在门边闪开,微微屈膝,当做与他告辞。
  贾敬丝毫没有停留,甚至连看都没看她一眼,大袖飘摇,便去了。
  黛玉便先进去,扶了贾母回房。
  这边贾敬往外走,贾赦送了陶行简往回走,中途碰上,贾赦忙一把挽住了他的胳膊:“许多话与你说!”
  “局面糜烂至此,有甚可说的?什么话都莫说,什么事都莫做,以静制动才是上策。
  “岂不闻: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十年前我就跟你们说不要想什么再进一步,没一个人听我的。如今我宁府先搁进去了,你们还想怎样?!”
  贾敬甩开他就走。
  贾赦忙又赶上去,无奈道:“这还不是王家那蠢妇胡闹?我本意也是想抽身退步,纨绔些平庸些,也就罢了。
  “谁知如今你宁府全军覆没,我这边珠儿没了,琏儿也是金玉其外、眼高手低。
  “如今竟真的只有那一个宝玉可以勉强支撑了!难道还真照那牛鼻子老道的意思,全都托付给他不成?”
  贾敬脚步一顿,郑重回头:“不可!”
  贾赦看他,皱一皱眉。
  “一来,他与王家关系太紧密,这不行。
  “二来,那孩子心地太软,情热过头。他只能守小成,做不成大事。”
  贾敬顿一顿,才道,“非在家里找一个,那唯有兰哥儿。”
  贾赦眼睛一亮:“李守忠听说最近不行了?”
  “正是。李家个个平庸死板,帮不上兰哥儿。珠儿媳妇是个一心只为儿子的。”
  贾敬言尽于此,“我回去了。你们好自为之吧。”
  贾赦长揖,目送他毫不留恋地走了。
  贾母正房。
  黛玉等着贾母换衣裳的工夫,已经令紫鹃跟鸳鸯去把人参交割明白。然后立逼着贾政和贾琏请了太医来,给贾母又看了一回脉。
  太医郑重说出一句话:“太夫人再不好生保养,怕是大人家今年秋冬就会有大事了!”
  贾赦贾政顿时面如土色!
  这等惨淡经营、苦苦支撑的时候,若没了贾母,多少旧交情谊可就全完了!那岂不是雪上加霜?!
  窗外听着的黛玉立即命鸳鸯把那年给老太太治心口疼的药方拿来给这太医过目。
  太医看了,迟疑片刻点了点头:“此方虽好,却不是日常养生之物。紧急时候用一用也就罢了。”
  提笔又写了一个方子,在此基础上略作加减,递给贾赦贾政,“这个方子,至少吃上一个月。我再来看。”
  两个人忙打躬作揖请了太医出去。
  鸳鸯和黛玉拿了方子细看,见人参还是要的,只每剂药的用量少了些,旁的,健脾和胃清肝火的效用更多一些。
  两个人这才放了心,鸳鸯去配药煎药。
  黛玉这才静悄悄地回了贾母和邢夫人身边,见王熙凤看她,便笑了笑:“无妨的。只说老太太最近肝火太盛,让吃些养肝的药。鸳鸯拿去煎了。”
  众人这才放了心,重新说笑起来。
  因又提起贾蓉,众人都叹气。
  林黛玉摇着扇子道:“这不是好事么?一来陛下还肯斥责,而非一味容忍,就很好。
  “二来敬大老爷肯出面管束那一支的事务了,老太太和大舅舅省了多少精神?
  “再者,早些知道蓉哥儿胡闹,以后严加约束便是。若他自己在金陵胡闹,珍大嫂子人生地不熟的,又只在内宅,怕是治不了他。
  “若万一做出什么大祸来,又或者被什么心怀叵测的人勾引着走了歪路,这里鞭长莫及的,想管都管不了。
  “如今蓉哥儿才不到二十岁,踏踏实实地在金陵读上十年书,怎么也读懂了书中道理了。那时候再进京谋个一官半职,不挺好么?”
  虽然这最后一句还需再议,但前头的道理是不错的。
  邢夫人就势劝贾母道:“他亲爷爷肯管了,真是阿弥陀佛!敬大老爷好歹是实打实考出来的进士,总比旁人教导蓉哥儿强。咱们只等着好消息罢了。”
  “你们别粉饰太平。”贾母摆着手,叫了贾琏和王熙凤来,正色道,“如今琏儿才是族长,家里上上下下、大大小小,可都看着你们夫妻了。
  “怎么用人、用什么人、用到什么地步,你们俩可要小心!尤其是先前东府简拔起来的。都要仔细再查看一遍才是!”
  夫妻两个忙答应。
  “外祖母,您别操心了。好生将养才是正经。”林黛玉忙使眼色让王熙凤带了贾琏出去。
  邢夫人也觉出不对,忙命人悄悄地把湘云和惜春叫了来,陪着贾母说闲话。贾母这才把精神从东府事务上移开。
  林黛玉见无事了,便告辞而去。
  谁知转过天来的半上午,她觉着自己还没从昨日之事中醒回神来,贾府便又有人来请她过去:
  “珍大奶奶派了四个族人,送了珍大爷的遗书回来。老太太让请林姑娘过去一道听一听。”
  第160章
  孟姑姑坐在那里,沉着脸抬头看她:“你还要去?”
  黛玉迟疑片刻,让晴雯去说:“就说我昨儿回来着了风,孟姑姑刚给我吃了药,躺下了。就不过去了。”
  谁知晴雯直接把人领了进来,竟是贾芸亲自来请。就在门外窗下,恭敬地双手贴着腿侧,眼睛看着地上,备细禀报:
  “信是一早送来的,一共三封。一封是珍大爷的遗书,一封是珍大奶奶写给家里的信,还有一封是珍大奶奶写给琏二婶子的信。
  “这信自然是先送到了二婶子手里,二婶子拆开了自己那封看了,立即便叫人找了我去。
  “我才到二门口,里头平儿姐姐便出来告诉我,老太太让请林姑娘过去一起看那信。
  “其他的信拆没拆不知道,但是琏二婶子既然看了自己的信,便立即去叫了侄儿,那必是认定了要让侄儿来请林姑姑。
  “侄儿私心猜度,这遗书和信件,只怕都是要紧的;又或者,琏二婶子还有事要跟林姑姑当面商议。
  “如今若是姑姑身子不适,侄儿便等着府里信件看完了再来一趟,跟您回禀细事便了。”
  所以,今天的事情,其实是王熙凤有事想要见自己。
  那就索性不去。
  林黛玉拿定了主意,含笑开口:“芸哥儿做事,又细致又周全,你三姑姑跟我说过许多次,我是极放心的。
  “跟你琏二婶子说,她若要见我,来便是了。怎么还怕我家里有妖怪吃了她不成?”
  贾芸一笑:“是,那姑姑好生养息,侄儿告退。”
  “嗯。”黛玉看了晴雯一眼,转向小红,“你送芸哥儿出去。”
  晴雯张了张嘴,又闭上。好奇地看看腮上都红透了还硬撑的小红,又看看黛玉,忽有所悟。抿嘴一笑,往后退了一步。
  贾芸去了。
  黛玉看着捂着嘴窃笑的晴雯,警告她:“乱七八糟的话,你可不许提。若因为你的嘴,搅合了人家的好事,你看我打你不打!”
  晴雯双手举起,一把叠在嘴上,连连摇头。表示自己一个字都不说。
  不一时,小红回来,见屋里并没有人问起什么,不由得松了口气。
  唯有孟姑姑,实在没忍住,跟黛玉忽然计较起了下人们该怎么接续。
  紫鹃进来,恰好听见,也认真地加入了讨论:“如今家里的这些卖倒死契的,我前阵子摸过一回,七八岁的小丫头还真不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