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果然,里面有东西。
  整齐码放的银锭上虽然覆着层薄灰,却依然能够看出其成色极新,以及那银锭底部明显的印记,正是当年丢失的那笔饷银无疑。
  裴永昭刚将手上拿起查看的那锭银子放下,殿外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大人,就在里面!”
  一群官推开殿门冲进来,看到站在佛像前的裴永昭与那整齐摆放的银锭,个个面露惊色。为首的上前一步,拱手道:“舒郡王,有人匿名报官,说寒山寺私藏巨额饷脏银。”他目光扫过那些银锭,又看向裴永昭,神色极为复杂,“既然舒郡王今日也在此,还得麻烦您随下官走一趟。”
  裴永昭面上不显,但是心中一沉,这些人来得实在是太巧了。他刚找到饷银的下落,官差便到了,分明是已经有人算计好了,故意引他们前来。
  舒郡王府后院,沈云漪站起身走到门口张望,看得一旁伺候的青黛想要劝解,又不敢开口。
  “郡王妃,您就坐下等吧,郡王若是回来了,肯定是先回后院看您的。”温岚曦手里的烤地瓜烫得她龇牙咧嘴也不舍得将它放下。她刚刚可是看见青黛悄悄朝她手上瞄了好几眼,哼,她还能不知道这大馋丫头存了什么心思。
  这郡王妃也是,一大早醒了就一副心神不宁的模样。郡王是什么人,肯定不会有事的。
  “对啊,温姑娘说得是,您先坐下休息一下,郡王那边若是有什么消息,书铭必会派人回来报信的。”青黛借着温岚曦的话接着劝慰道。
  自从传回消息,裴永昭从寒山寺直接被带进了宫,沈云漪的心便一直悬着。
  这件事无论是往大了说还是往小了说,她公爹都有私藏饷银之嫌,那裴永昭先前为其翻案之事便成了笑话。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只会再次让他们陷入险境。
  再次跨入万极殿,裴永昭没想到会是因为饷银之事。
  皇帝看着呈上来的银锭,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裴永昭,沉默了许久。
  “饷银在寒山寺之事,你早就知晓?”皇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他案上躺着本册子,若是此时裴永昭看见,必然会觉得眼熟。因为那册子,正是原本装在铁匣子里,突然丢失的那本。不知为何,竟然出现在皇帝手上。
  不给裴永昭回话的机会,皇帝继续指着那本册子道:“你父王真是好大的胆子,连朕都险些被他骗过去。那笔饷银,竟然是让他私藏了起来!你们不愧是父子俩,竟然欺君罔上起来都出奇的一致。”
  裴永昭连忙俯身叩首:“陛下,我父王并非故意私藏饷银。当年他在运送饷银之初便察觉到有人会在押送途中对饷银下手,所以想出此法子,想要揪出幕后之人。谁知……”
  “谁知他还没来得及将此局圆满,就遭遇了‘意外’。”皇帝接过话,他的手翻到那册子最后一页,上面有几行潦草的批注,依旧是老舒郡王的笔记:“中宫异动,为保饷银无虞,暂藏寒山寺,待查清党羽,真相大白,再献于陛下。”
  皇帝将册子递给一旁的宫人,宫人又将册子拿到裴永昭跟前。
  “这是昨日呈上来的,说是从老五的旧府里搜出来的,你父王的笔迹,你应该认得。”
  接过册子,裴永昭压住狂跳的心,这正是前几日从他府上丢失的那本册子。但是那册子他翻来覆去看过多遍,这最后一句,分明是新添上去的。
  但是他不能在此时点明,这句话,便是能够救他整个舒郡王府的关键。他稳住心神,双手递还册子:“陛下,确实是我父王笔迹。”
  皇帝的目光落在裴永昭身上,忽然叹了口气,“你既已知情,却未立即禀报,是怕牵连你父王名声?”
  “是”。裴永昭坦诚道,在皇帝面前,他只能收起心中的小心思。
  许久,裴永昭感觉跪的膝盖已经发麻没有知觉时,突然听见上方御座上传来一句“起身吧。”
  犹疑不定的抬头看了一眼,发现皇帝脸上并没有怒意。
  “朕不会降罪于你。”皇帝摆摆手,“你父王是难得的忠臣,这点毋庸置疑。此事你虽有隐瞒,但终究还是将饷银寻回,算是功过相抵,起来吧。”
  裴永昭叩首谢恩,起身时,身子晃了下,待站定抬头时,才发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皇帝最为擅长的便是这样高高抬起轻轻放下的敲打。如今看来,皇帝像是已经相信那本册子上的字,也相信他父王与他都是迫不得已,可是龙心难测。
  离开皇宫时,裴永昭的脚步有些沉。他站在宫门口回望,有些没有头绪的疑团在心头越加明晰。
  匿名报官之人是谁?为何偏偏在他找到饷银时出现?那出现在御案上的册子怎么会那么巧被查封五王府的官吏发现。如此重要之物,他不信到了裴世瞻手里后会被随意放置在可以让人发现的地方。
  这明明是借着他的手将饷银之事公之于众,又高抬贵手救他一命,好一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匿名报官之人、将册子偷走又放进五王爷府之人、在册子最后加上那句话保了他一命之人会不会就是他父亲口中那位‘亲近之人’?
  他带着满腹思绪回到府里,书房桌案上放着的是三王府的帖子。拿起那帖子,裴永昭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三王爷那张永远带着笑的脸,那位看似与世无争,实则步步为营。这皇位之争,胜者手上怎么可能一点血污都不沾染?先前还是他太过天真。
  窗户半掩着,一阵风钻进来,吹起桌上的纸张哗哗作响。裴永昭抬头望向窗外的天空,云层厚重,像极了此刻的朝堂。他知道,真正的风雨恐怕这才刚刚开始。
  第73章
  “选灯?”
  裴永昭将净过手的布巾递给一旁的婢女,先拿起碗先舀了一碗五色珍珠酿圆子递给沈云漪,这几日她吃别的都没胃口,就这个还能吃上一碗。
  “嗯,悯郡王妃白日里来府里时说年后宫里要放灯,年前便要选好样子让匠人们扎好,再送进宫里去让宫内主事的贵人们选好。”
  搅了搅碗里冒着热气的珍珠酿圆子,沈云漪顿时觉得没了胃口。这种事不好躲懒,而且悯郡王妃专门来府里传话,便是睿亲王妃授意的。睿亲王如今是宗人令,宗妇们自然唯睿亲王妃马首是瞻。可是这几日她被肚子里的孩子折腾的难受,实在没有精神去与那些人打机锋。
  “若是不想去,便派人去跟说一声,让她们选便是。”还以为是什么大事,从他进门时就觉得这丫头有心事,连最喜欢的甜汤也没了胃口。
  “可是……”沈云漪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这是宗室惯例,往后也少不了,既然推脱不了,还是硬着头皮去吧。她们总不能合围着吃了我。”
  裴永昭看她自说自话,认真地自我劝慰的样子着实可爱。只得面带宠溺地摇了摇头浅笑。她有自己的思量,还是让她自己做主的好,否则她肯定要不高兴。
  现在宫里主事的是淑妃娘娘,淑妃娘娘是三王爷的养母,从年轻时便痴迷佛法,不问俗事。如今宫里无中宫主事,四妃当中贤妃因裴世瞻之事已被打入冷宫,贵妃与德妃之位空悬。淑妃无论是资历还是品级,如今都是暂理六宫的不二人选。
  无论三王爷到底是好是坏,如今他们刚得势,应该不会在此等小事上过分为难。
  而且从之前刑场之事也好,饷银之事也好,三王爷都像是在像裴永昭展示他拥有够运筹帷幄的能力,好让他幕强投靠。
  “先吃饭。”裴永昭见她久久不动筷子,只能出声提醒,虽然屋里烧着地龙,但冬天饭菜凉得快,凉了吃了要胃疼的。
  “好。”
  自从沈云漪有孕后,这饭食上全都按照她的口味来,看见这红彤彤的一桌,想必今日是又想吃辣的了。
  用过饭,裴永昭看了看外面天色还早,便又去了前院书房处理政务,沈云漪则是去翻看各种花灯样子。
  这一年,或许是过得太不顺当,除夕夜时,皇帝命人在宫墙上连着放了约莫一个时辰的烟花爆竹。百姓们聚在皇城外,看着那璀璨的烟火,许愿来年风调雨顺,岁岁平安。
  过了年,天气渐渐转暖,因着过年堆积的一些公务也亟需处理,裴永昭从衙署回来的时间便更晚了。
  好几次,裴永昭都命人回来让沈云漪自己先用饭,不用等他。
  “郡王又不回来了?”沈云漪看见面李虎面带难色地点点头,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筷子。“你先下去吧。”过了头三个月她胃口好不容易开始好了些,裴永昭又忙于公务,她看着满桌子的菜,肚子里空空的,但胸口上却有些憋闷。
  看着郡王妃的样子,李虎退出去的时候悄悄抹了把汗,以后这个差事他们几个得*轮流来,若是哪一日郡王妃怒了,这怒火也不能只撒在他一个人身上。
  他如是想着,脚下的步子一刻也不敢耽搁。自从沈云漪怀孕后,性子也变了许多,再加上裴永昭特意吩咐过,下人们伺候起来也更加小心翼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