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挂断电话,珍妮决定跟随自己的心。
她点开微信,发消息给孟晖:「晚上有空一起吃饭吗?」
第20章 (二十)威灵顿牛排
「孟老师,我能给你一点约会建议吗?」——李珍妮
?
“你知道这道菜的典故吗?”孟晖边切牛排边说,“传说威灵顿公爵打败拿破仑后的庆祝宴席上,厨师把公爵喜欢的食材牛菲力、鹅肝、松露用酥皮包在一起,公爵很喜欢,这道菜就保留了下来。”
“噢……”珍妮点点头,叉起一块牛排放进嘴里。
她赞同公爵的判断,牛排、鹅肝、松露这些食材堆在一起,能难吃到哪里去。
餐厅是珍妮选的,她点了新华路琪琪西餐厅人均699元的热门晚餐套餐,包含前菜沙拉、酥皮浓汤、威灵顿牛排、一杯红酒和自选甜点。食物味道很不赖,珍妮却吃得心不在焉,连孟晖的百科全书式小故事也没听进去,光顾着思虑该如何向孟晖表明心意。
其实根本无需说明,他们吃过几顿饭、送过一束花,连正经表白都没有过,只消不回复消息冷却上几天,对方是聪明人,自然会懂得。
都市成年男女,讲求推杯换盏、推掌切磋,前进或撤退,尽在不言中。
偏偏这种时候,珍妮有种近乎孩子气的执拗,她讨厌浑浊,喜欢泾渭分明。况且她也珍视和孟晖的这一场相识,不愿用省略号收尾。
甜点舒芙蕾端上来的时候,珍妮终于下定决心,她长呼一口气,说:“孟老师,这段时间很谢谢你。”
孟晖先是一愣,继而恍然,然后苦笑:“这是给我发好人卡啊。”
珍妮正酝酿该如何解释,便看到孟晖一副“终于等到了”的表情:“还是被淘汰了。”
他顿了顿,又说:“是上次在ktv碰到的那位邻居吧。”
珍妮一愣,反应过来他说的是大卫。她顿时脸颊发烫,觉得窘,自己那点心事,连看似木讷的孟晖都看得出来。
珍妮诚实地说:“是也不是……”她努力搜寻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的确是因为他,让我意识到我对你并非恋爱的那种心情。但我和那个人之间,目前什么也没发生,或许将来也不会有什么。”
听完珍妮这套文绉绉的说辞,孟晖安静了一会儿,然后温声问道:“能告诉我,差在哪里吗。”
珍妮稍作思忖,说道:“你和我说过,你认为婚姻是契约,伴侣是人生合伙人。我明白的,经济学有理性人假设,最小的投入、最大的产出,聪明的婚姻也应当依照这种原则,两个人有共同的目的,结成同盟,就不必太在乎一切如何开始,对对方有多少心动。”
她吸了口气,“你觉得我合适,大概是因为我长相过得去、受过不错的教育、脾气看起来也蛮好。可是你真的对我这个人感兴趣吗?你想要一个妻子,而我想要的不止如此吧…………”珍妮皱了皱眉头,“不好意思,我说得混乱。”
这次孟晖没再引用任何研究或理论,他想了想,点点头:“是我太不浪漫。我以为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感情这种事情,以后总可以慢慢培养。”
珍妮心里涌出来很多话,比如“如果有一个理想丈夫excel列表,你在每一项都赢了,可人心不依照表格。”
又比如,“与你一起的未来对我来说充满诱惑,我的母亲会欣慰、我的父亲会满意、我会重新变成正常人,昂首走在大街上,高高兴兴和街坊邻里打招呼,和擦街而过的所有人一样接受好坏参半的生活。可是我必须对自己诚实,那个未来并不让我感到兴奋。”
珍妮把这些话吞进肚子,她已经说得太多。
她只是苦笑了一下,“你问我差在哪里,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比起在这里吃高级料理,和他一起吃路边摊说废话好像更快乐……”她顿了顿,“只能说,我冲动又任性,是个很糟糕的非理性人。”
讲出这番话,珍妮松一口气。过后又觉得荒唐,在第三个人面前能如此直接地剖白自己的心情,到了当事人面前却咿咿呀呀什么也说不出。
珍妮抬手示意服务员,同时对孟晖说:“今天我请客。”
孟晖立刻摆摆手:“怎么能让小丫头请客,别胡闹。”
珍妮听到“丫头”这个连玛丽苏作者都已经抛弃的远古词汇,没控制住自己的表情,噗嗤一笑。
她看着孟晖说:“孟老师,我能给你一点约会建议吗?”
“请讲。”
珍妮一本正经地说:“哦不,是两点建议。首先,我早就不是小丫头,我也建议你不要对任何女生使用‘丫头’这个称呼,最好把这个词从你的词汇库里彻底消除。二十一世纪了,少爷与丫头那一套已经和封建主义一起打入历史的冷宫。”
“二、如果一个女生想要买单,就让她付好了。虽然同工同酬还没有实现,请一顿饭总是ok的。有的时候,我们喜欢用金钱买得一点尊严。”
孟晖的脸一下红一下白:“我都不知道你这样伶牙俐齿。”
“你想说的是尖牙利嘴吧?”
孟晖笑得有点尴尬,珍妮却笑得无比真诚。
珍妮确信,这是他们认识一个月来她最发自内心的一个笑容。
她没想到自己能说出这些话,也没想到把话说出来的场面并没有想象中难堪。
她的语言,连同她的心,此刻都像嘴里吃下的舒芙蕾一样,变得轻盈而蓬松。
?
珍妮在西餐厅忙着发表平权演讲的时候,大卫正在厨房忙活。
牛腩用面粉与黑胡椒腌制,珐琅锅内倒少量橄榄油,摆好牛腩,正反面煎至变色,再倒入红酒、香醋、高汤、加入月桂叶,沸腾后换小火慢慢炖煮。
锅里“咕嘟咕嘟”,酒味和肉香扑出来。
那气味像冬天心爱的旧毛衣,朴素却舒服得叫人只想打盹。
玫依从客厅踱步过来,看一眼厨房,兴致昂扬地说:“去年圣诞节吃完你做的炖牛肉,我就一直记着!”
“一小时后开饭……”大卫笑笑,一边用木勺翻动牛肉一边说,“昨天刚打扫过房间,你睡卧室,我睡沙发。”
“不,我去住万豪……”玫依眨眨眼,“信用卡送的,不住浪费。”
“好。”大卫点头。
餐桌上整齐摆放炖牛肉烤蔬菜、恰巴塔面包,香气扑鼻、一派温情,只差一块红白格子桌布就可假装美式家庭餐馆。
玫依揪下一块面包,松软热乎,惊道:“连面包也是现做的?”
大卫摆摆手:“楼下面包房买的,刚出炉。”
玫依道:“噢,我想念上海生活。”
两人一边吃,一边聊起纽约共同好友的近况。
ben考医学院三年失败后终于放弃,跑去加州念计算机硕士;sean拿大学时期一百美金买入比特币赚的钱去读商学院;还有wayne和林苗苗,那场康州郊区、介绍玫依和大卫相识的盛大婚礼仍历历在目,两人已离婚收场,婚礼策划历时十二个月,婚姻存续十三个月。
“麦克都好吗?”大卫问。
玫依立刻从手机中找出照片,递给大卫,“又肥了。有时他呆望窗外,我认为是在偷偷想念你。”
大卫端详照片,笑得过分宠溺:“噢,我真想念麦克!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把手机递回去,大卫又问:“你的感情生活呢,还和elaine在一起?”
“年初分手了。”
大卫摇摇头,谑笑道:“你别说。那时我还颇受打击。”
“虽败犹荣咯……”玫依眨眨眼,有点臭屁地说,“这种事倒也发生过几次。”
这些名字连同纽约的岁月,对大卫来说又熟悉又陌生,明明不过是一年前的事,却遥远得仿佛称得上故人。
玫依拿面包在炖牛肉里蘸了蘸,边吃边问:“你在上海过得好吗?”
大卫摆出他一贯的微笑:“吃好睡好、充分运动、按时吃药,无可抱怨。”
“有什么新鲜事?”
“唔……”大卫沉吟,“我和楼下一只流浪猫关系不错,每天见到我都来脚边蹭几下打滚。”
玫依露出八卦的神情:“那位爱哭的邻居呢?”
“噢,你说珍妮。我们常一起约着吃饭。我们是很好的朋友,除此之外…………”大卫饮一口酒,“我不知道。”
?
与孟晖告别后,珍妮独自走在路上。
十几个夜跑的人,松散排成一列,从珍妮身边穿过,引起一阵风。
珍妮把手插进大衣口袋,看着夜跑者变小的背影,她忽然记起第一次去海边的场景。
二年级的暑假,一家人驱车前往邻市的沙滩。
那是她第一次看到蓝色的海。
珍妮记起脚底的触感,沙子不如想象中的柔软、有点硌脚。但身体与沙滩之间不受阻碍的连结好像注入一种神奇的力量。
那天,珍妮在海边撒开腿乱跑,一直跑到太阳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