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打工人(美食) 第160节
御史台御史大夫也上前一步,说道:“圣人,臣也有本要奏。”
乾德帝:“说。”
御史大夫:“秋闱刚过,御史台便收到了大量的检举,可谓是字字泣血。”
御史大夫看着被两名金吾卫押住的柳贺,一字一句地说道:“御史台有数百封从各州寄来的信件,那些考生声称秋闱中举之人,有许多都是他们那里不学无术之人。”
“经过核实之后,臣等发现信件之中一应内容,尽数属实。”
乾德帝看完,方才被点燃的怒火彻底爆发了。
“好你个柳贺啊,你究竟还有多少事情瞒着朕,啊?!”
“圣人,臣不敢啊!”
“带下去,将他们两个都押入大牢,择日审问!”
“是!”
一场轰轰烈烈的闹剧结束,朝堂之上一时没人敢再说话。
谁能想到两个尚书大人,竟有着这般关系。谁又能想到,这两个人,不过一瞬,就皆被圣人押入大牢。
乾德帝面露疲惫,摆摆手道:“若是无事,今日便散朝吧。”
“圣人,臣也有事要奏。”
队列之中,有一身影缓缓而出。
陆钧一步一步,走得很慢,也走得很稳。
乾德帝一看到这张和陆怀砚有八成相似的脸,就想起他们昨日的那场对话。
心里咯噔一下。
这父子两没一个省心的!昨日说好的暂且还要再想一想,今儿早朝就请了这么多的帮手,一桩桩一件件,连环爆破!
这波保管是冲着那桩旧案而来!
第135章 黄焖鸡米饭(二) 御史台众人:“……
乾德帝即使性子再好,此刻也有点面露不虞。
“陆卿又有何事?”
陆钧不慌不忙地叉手行了一礼,而后说道:“司农寺近来培育了一种种植方法,即使是冬日,也可种植瓜果蔬菜。”
不是为了那事?原来竟是误会他了。
乾德帝脸色好转了一点,这才细细品味他方才的话语,惊讶道:“冬日也可种成蔬果?!”
这岂不是祥瑞之兆,天佑大胤!
陆钧回道:“是的,不仅如此,那白菜亦是水灵,臣特地带了一些过来,以正此言非虚。”
乾德帝眼睛一亮:“呈上来。”
木盘中鲜嫩欲滴的白菜亦是带着翠色,同他们之前所食并无区别。
陆钧道:“如今司农寺建起了暖棚,不少蔬果亦可以在这寒冬里成功存活,想必推广后,我朝百姓也可在冬日里种植瓜果。”
“好好好。”
乾德帝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此事若能成,他也定能在日后的史记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垂范千古。
乾德帝朗声大笑道:“冬日里的这一抹绿,甚是亮眼!陆卿立了大功!”
他还以为这父子俩都是来找茬的。
乾德帝一直以来都是个惯会自省的帝王,这般一想,立马一改方才的神色,说道:“赏!”
“陆卿想要什么?”
陆钧谢恩后,说道:“承蒙圣人关爱,臣什么都不缺,只是……”
这个“只是”后,停顿了一瞬,又笑道:“犬子顽劣,却一心报国。方才听了这么一出闹剧,想替他请个活儿。在春闱来临之际,将方才那一应人等移交大理寺,好彻查此次的秋闱舞弊案。既是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也算全了他想报答圣人的厚爱。”
乾德帝:“?”
好家伙,原来这老狐狸在这等着他啊!
他就说这陆钧早没培育出来,晚没培育出来,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让冬日里种出了蔬果,原来是另有目的啊。
但,金口玉言,他既然方才说了赏,那便也不会收回。只是查这次的秋闱舞弊案子,又不是立马就要翻旧案。
“朕,允了。”
“谢圣人。”陆钧恭敬道。
他是谢恩了,但在场的其他人倒是开始议论纷纷了。
“陆寺卿的儿子?谁啊?”
“这也没听说过啊?藏得可真够深的。”
“你们别忘了他岳父是谁?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霍老将军!人家自然是将家中的独苗苗藏好。”
“想来也是,他们这一家人,可都有够低调的……”
“我方才听见大理寺,陆寺卿的儿子,大理寺……嘶——我好像知道是谁了。”
“谁啊?”
“嘘,小声些。”
“……”
在场唯有知情的几人伫立一旁垂眸不动声色,尤其是裴令公,想起自家那不着调的儿子这些时日所求,无声地叹了口气。
罢了,圣人看起来也没有抗拒此事,他也这把年纪了,就由他们这些小辈们折腾去吧!
……
次日一早,枯了一冬的草地似乎在一日之间冒出了些新芽。
而长安城里也比往常都要热闹许多,大街小巷里更是多了许多背着包袱,提着考篮的读书人。
但除此之外,街上更是有许多大理寺的人来往贡院与礼部之间,说是要彻查前些日子闹出来的舞弊案。
如今好些人聚在一起就在议论此事,就连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也是将此事描写的绘声绘色。
“怎么事到如今,还有人敢铤而走险,行这舞弊之事?是先前的教训还不够深吗?”
“谁说不是呢,我看啊,还是当年杀的人还不够多,这些狗官才敢如此胆大妄为!”
“没错!就该再多杀些人,以儆效尤!”
众人骂骂咧咧之间,突然插进了一个不同的声音。
“我倒是觉得,当年那事有蹊跷。”
“什么蹊跷?”被反驳的人抬头望去,只见是一个青衫学子,相貌堂堂又出口成章,方才那副不屑的模样稍稍收敛了一些,说道,“你倒是说说看。”
“当年那桩案子本就有许多无辜冤死之人,只是上头处理的急,这才推出来一个‘替罪羊’罢了。”
“你说李崇是替罪羊?”那人显然不信,“口说无凭,你有什么证据!”
“证据嘛~”青衫学子摇了摇扇子,意味深长道,“这满大街都是大理寺和御史台的人在查案子,想必马上就能知道了。”
说罢,青衫学子摆摆手,留下一锭茶钱就走了。
……
大理寺和御史台的众人一同从礼部搬了不少卷宗,一摞接着一摞往外头的箱子里装运着。而礼部的人如今连他们的最大的柳尚书都被关押在大理寺里,谁也不敢吭声,生怕一不小心就触了他们的霉头连累自己。
眼看着就要过午时了,众人也找了个地儿坐下,开始啃食着自带的干粮。
要不说这桩差事苦啊,衙门里一直都没什么人愿意接,这吃的东西就让人觉得十分难受。
干、硬,还冷冰冰的。跟热乎的饭食比起来,实在是太过于难以下咽了。
唉,但还能怎么办呢。
这次的事件是圣人交代下来的,谁也不敢说偷懒耍滑。本来他们倒是可以在礼部的食堂里吃上一顿热乎的,可谁让他们的尚书大人被抓了啊!
一时牵连甚广,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发现礼部食堂的主厨和采买竟都是柳贺安排进去的,为的就是好从中牟利,贪墨银两。
礼部食堂里的人都被抓了,哪还有什么东西给他们吃的?
若是去相隔甚远的食肆里坐着,又慢悠悠地吃着,就怕万一被哪个好事同僚写了折子参上一笔,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还是抓紧办完差事,争取可以早日回自己的署衙食堂里吃上热乎的饭食吧!
御史台的人拿着随身携带的水囊,一口水一口干馍嚼着,在心里不断安慰着自己。
吃着吃着,倒是有眼尖的问了一句:“吕中丞不是同我们一起来的吗?怎么这会儿不见他的人影?”
“是啊,吕中丞人去哪里了?”
吕元奇当然是溜进了大理寺的队伍之中。
嘿嘿,一想到大理寺食堂里那些美味的吃食,吕元奇早就迫不及待了。
他哥俩好似的勾着吕一璋的肩膀,探头探脑地问道:“你们大理寺是不是待会儿会派人送午食过来?”
吕一璋手指蜷缩了一下,警惕地看着他。
就是他这个堂哥,突然之间就时常借口来大理寺找他闲聊,占用他在食堂限食名额,导致他后来瞧见这人的身影就要绕道而行,真真是可怕之极!
见吕一璋沉默不语,吕元奇又凑上去说道:“怎么?你嫂子马上就要待产了,府里的人都紧着她,所以忘记给我准备干粮了。”
吕一璋一看他这副卖惨的模样,就知道今儿的饭食定然不饱了,无奈道:“大理寺离这儿太远,怎么可能还有专人会来送午食的。”
吕元奇大惊,问道:“那你现在吃什么?”
吕一璋无奈地从后头拎了个盒子出来:“出来前装了些吃食过来。”
吕元奇非常失望。
这早上带来的饭食,到了现在也合该冷了,再吃的话口感就会差了许多。
只不过为了方才为了演那一出戏,他倒是真的没给自己准备干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