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打工人(美食) 第80节
黎书禾闻声转头,看到一个身形健硕的人正往她这边走来,一双眼睛正在打量着自己。再看他这一身打扮,想来应该就是这驿站的庖厨师傅了。
只是她手里尚还握着锅勺,锅里的鸭子也还在煮着,只好先略略打了声招呼,解释道:“方才同驿卒说了,借用一下您这厨房的灶炉,一会儿便好。”
徐师傅一听,就明白了前因后果,自是不会再将方才的乌龙说出,平添尴尬。
只笑道:“小娘子当真是好手艺啊!”
这驿站每日来往的官员众多,也不乏有女郎途经此地。且不说性别,他还真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来借用他们这驿站的厨房,更别提说见过有这一么手高超厨艺的,这锅里也不知道放了什么,闻着味这么香!
徐师傅只好归结于这民间到底还是卧虎藏龙,这小娘子的背后也定然是有高人指点,愈发好奇起来,也就顺口问了出来:“我方才一进门就闻到香味了!不知你师承何人?”
黎书禾想了想,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只好真假话掺半。
“是从小跟着我阿娘学的,不过……”顿了顿,又道,“阿娘去世后就只能自己琢磨了。”
徐师傅一听愣怔住了,心里百感交集。
一是觉得自己提起了这女郎的伤心事觉得有些愧疚,二来看着她年纪尚小,没想到竟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手艺,真真是应证了那句老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
思及此处,更是有些唏嘘。
这女郎当真是个有天分的,光是如此便有如此成就,若是有个师父指引,想来日后不用走那些个弯路,这般辛苦了。
这天都没亮呢,就开始忙活上了,定是被压榨着日夜辛劳!
这边徐师傅不断地自我脑补着,看向她的眼神里都带着丝怜悯之意。
而黎书禾对着则是一概不知,将锅中焖煮好的鸭子捞出置于案板之上。
又打开她自己随身携带的皮包,从里面挑了一把尖头短刀后,先从鸭子的胸部开始切开,手起刀落间,只见刀刃在鸭子上滑动几下,这只盐水鸭已经被片切成了一块块大小形似的鸭肉。
切好的盐水鸭晶莹剔透,皮白肉嫩,每一块鸭肉摆在那里当的是膘肥肉实,光泽新鲜。
左右这鸭子众多,又是借用着别人的地盘。黎书禾便挑出几块肥嫩的鸭肉放在盘中,主动递了过去。
“做的粗糙了些,您别嫌弃。”
这徐师傅刚还在可怜她的遭遇,手里却被塞了这一盘吃食,更是有点过意不去。再低头看向盘里的鸭肉,皮白油润,肉嫩微红的,一看便知是选了最好的那几块过来,更是怕她会因此遭受责骂,便想要推辞。
“哪能啊,这鸭肉一看就是上乘货,我倒是从未见过这般做法的。”徐师傅先是夸奖了几番,又转言道,“只是你这主家是谁?可会仔细清点?怕是你挑给我的这几块肉会不会影响到你……”
黎书禾看着他担忧的目光,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先前的那番话许是让这位师傅误会了,忙笑道:“您放心的用着!”
说着拍了拍胸脯保证道:“我是大理寺正儿八经的掌勺师傅,倒是没有什么人会为难我。”
徐师傅一听,这才放下心来。
原是公厨里的师傅,倒是他多虑了。
还以为是跟着哪位大人随行的奴仆或者厨娘,被着主家日夜剥削操劳。
不是便好,不是便好。
他安心接过那盘子,夹起一块鸭肉送入嘴中。鲜而不咸,紧实不柴,咬一口更是汁水四溢,满嘴留香。真真是将这鸭子的美味发挥得是登峰造极,连带着最后的鸭骨头咬到时都是香的。
“痛快!”徐师傅把那鸭骨头里的汤汁都吮吸了个干净,拍手称赞道,“香酥鲜俱毕,当真是叫人一口入魂,回味无穷啊!”
若是说方才看着她的手法娴熟,刀功了得,觉得她是个可造之才,现下这一块鸭肉下肚,倒是真的叫被她折服了。
“你这手艺就是不管在哪都能排得上号的!”
徐师傅吃完两块,还有些舍不得一口气尝完了,特地留了些,剩下的就留着准备暮食的时候给自己加餐了!
将剩下的几块放好,这才回想起刚刚他们两人的对话。
方才这女郎说的她在哪里当差来着?!
大理寺!?是他听岔了,还是当真是他想的那个大理寺!
徐师傅三两步上前,不确定似的又问了一遍:“小娘子方才说你在哪里当差?”
“大理寺啊。”
“嘶——”徐师傅脑子“嗡”地一声,怎么都不敢相信这个答案,“确定是顺义门旁的那个大理寺?”
黎书禾不解道:“难道这长安城还有两个大理寺不成?”
好好好!徐师傅只觉自己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在公厨里做活的人谁人不知,那长安城里大理寺的食堂是出了名的难吃!好几次有大理寺的人来他们这驿站落脚休息时还在那抱怨着,言语之中更是不乏犀利痛骂的。
这大理寺怎么竟然偷偷摸摸藏了这么一个厨艺绝顶的庖厨师傅的?还好意思一直对外宣称他们食堂的饭食差到令人发指!
怕不是被有心人发现将这女郎挖走,故意放出烟雾弹来迷惑外人的吧!
徐师傅笑眯眯地又问了些问题,得知她还在上几个驿站卖了些酱料,本着对她手艺的信任,当即也要拉着她签契预定。
徐师傅道:“没道理他们前几个驿站的人都买了,到我这儿就断了,咱也不差这几枚铜板!”
那些个挑剔的大人到时候吃了前头驿站的做的吃食,还以为他徐晁是这一带驿站里最没本事的!
“那也不是这般。”黎书禾认真地解释道,“他们都是自个儿尝的,不是替公家采买。”
徐师傅一听,更加坚定了:“那我便是更要买了!他们都吃香的喝辣的,凭什么我就得啃窝窝头!”
黎书禾:“……”她竟无言以对。
左右是赚银子的好事,她也不会傻到往外推,一应应下后,又看着案板上这些片切好的鸭肉不知道怎么带走,倒是要向着眼前这位求救了。
她真诚地问道:“您这儿有多余的油纸包吗?”
徐师傅咽了咽口水:“……有!”
但是他怎么就这么不想给啊!
第67章 盐水鸭(三) 你要记得,你是有父亲的……
徐师傅帮着她把这些盐水鸭都打包好了,一个个都还用细麻绳捆在了一起。
当真是越看越舍不得,越看那口水就越跟着……咦,怎么又不自觉地要流下来了!
拾掇好这些好后,天色也渐渐亮了。
黎书禾觉得耽搁人家这么久倒是还有些不好意思,连带着灶台都是对方自己收拾干净的。
虽说人家不计较这些,但总归这礼数还是得要有不是?
算了算份量,黎书禾就将方才唯一一盘没装食的鸭肉又推了过去。
“权当是感谢您的。”她又指了指那锅卤水,说道,“这锅卤水您要是用得着还可以拿来煮卤些别的,出来的味道当是差不了的。”
“这怎么好意思……”徐师傅乐呵呵的,一张胖脸上笑得都是褶子,又瞧着女郎不似玩笑之意,偷偷咽了口唾沫,小声问道,“当真给我?”
黎书禾笑笑:“我等会儿还要赶路呢,哪能带得了这么多东西。”
这话说得实在,到了洛阳,即使是去码头坐船的,也断没有带上一锅卤水远行的。
更何况上了船,也没机会给她生火做饭,她就算是带上了也没用啊!
徐师傅见她模样不像扯谎,还真是愿意留给自己的,身心更加愉悦起来。
这人活久了,谁还不是个人精了,但凡是个厨子也知道一锅卤水的价值。头一次见着这般实诚的小娘子,反而觉得有趣。
也就多问了两句:“女郎待会儿是要往哪个方向去?”
“吴州。”
“吴州?”徐师傅一琢磨,确实是还有好几日的行程要赶,但也不能平白拿别人的东西,随手收拾了一些方便携带的吃食给她备上。
“这都是些大白馒头,不值什么钱。只不过比起干馍要松软些,你带着路上吃。”
这运河自从通了路,每日那码头上是挤满了船只,不少人把这北边的货物运到南边贩卖,又从江南处运粮食到长安城去,可谓是客流繁荣,想找艘空档的漕船都略为不易!
这在船上航行还能吃什么,都只能是自己带的吃食。
若是乘的是大船还行,上面还有炉灶可以煮点米饭的,就着咸菜也能吃几日。若是乘坐的船小,指不定还要多几日才能靠岸休整,届时不多备一些干粮,吃喝都成问题。
徐师傅给她装馒头时心里还疑惑着,这大理寺的人外出办案,怎么还带着个庖厨师傅的?
黎书禾也没有推辞。
他们托驿卒采买的干粮大多都是易于储存的干馕等物,但实在是又干又硬。吃个一两日还行,若是日日都是如此,实在是噎得慌。
这也是大理寺一众等人一开始都不愿出差的缘故。
把徐师傅这些白软的馒头装好,就将方才那一捆细麻绳连成了一串,一同拎着出去了。
这一出去,就见着大理寺那几人已经端坐在大堂里,桌上皆是摆放着清粥小菜,正呼啦呼啦地往嘴里扒拉着。
听到动静抬头时,一个个饿狼眼里俱是露出惊喜之色。
他们眼睛没花吧?
难不成这大清早的黎师傅就起来做吃食了?她方才是从后厨那个方向走过来的没错吧!?
再仔细一看,女郎手上的麻绳之下还捆着好些个油纸包,这能是什么?当然是吃食了!
丁復手中的筷箸一搁,连唇边的粥渍都还没来得及擦去,忙不迭地上前接过东西,狗腿道:“黎师傅当真是辛苦了!”
一看这幅模样便是忙活了一夜,想必连朝食都未曾来得及用过,不由心下动容。
陆怀砚蹙了蹙眉,看着她眼睑一片乌青,直到她落座后才说道:“下次不必这般操劳,也不是多少金贵的人,我们吃干粮就行。”
“不碍事的。”黎书禾不说还好,一说还跟着打了个哈欠,困意袭来,却依然解释道,“今儿左右是坐船,既不用我骑马,也不用我划桨,到时候我去船舱里小憩一会儿就成。”
话说到这份上,陆怀砚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觉得让她这般辛辞劳累,倒是有些过意不去。
唇瓣翕合数次,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等将手里早已经将盛好的热粥递了过去,才温声道:“先用食吧,用完后再吃一颗酸杏压一压,不然等到了船上太过摇晃,怕你受不住。”
黎书禾忙活了一整夜,实在是有些发懵了。这会儿做什么都是机械的。
机械地接过碗筷,又机械地吃着碗里的粥食。
直到瓷碗里的粥食见底,她才有些回过神来。只觉得周围有几双眼睛一直盯着她看,抬头时更是觉得茫然。
桌上的四人,除了裴珣依然吃着自己碗里的吃食,孟淮和丁復两人眼神惊恐地在她和陆怀砚之间不停地打转。
她摸了摸自己的脸颊,不由疑惑道:“可是我脸上沾染了什么脏污之物?”
两人齐齐摇头,连嘴唇抖动的幅度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