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打工人(美食) 第36节
“其实啊,有时候人也一样,被压迫得久了,逼急了,也会一同进行反击。”
丁復挠挠脑袋,不懂她话里的含义,便将饭团揣入袖中,拎着胡辣汤走了。
刚想去敲陆少卿的屋门,便见着对方已穿戴整齐地将房门打开。
陆怀砚见着丁復手上的食盒顿了片刻,说道:“今日怕是来不及……”
话未说完,丁復便接过话茬:“大人放心,今日的朝食在我袖中。”说着又将宽袖中的粢饭团掏出示意,“黎师傅还特地做了咸甜两种口味。”
陆怀砚扫了一眼,又“嗯”了一声,看着他手里拎的食盒问道:“那这又是什么?”
丁復连忙拍了下脑袋,将食盒里的瓷碗拿出,又将黎师傅方才说的那话叙述了一遍,问道:“大人,黎师傅这是何意?我怎么听不明白。”
陆怀砚的双眼暗沉下来。
她这般话里的含义,分明已经猜测出了什么。若只是凭借着绿芜那日的三言两语和他们无意的闲聊就能将事件还原大概……
当真是聪慧至极!
这般女郎,只当一个庖厨师傅未免太过可惜了……
男人心里思绪翻涌,端起桌上尚且热乎的瓷碗轻抿一口,一股热辣的滋味从舌尖开始点燃,随后一阵暖流传遍全身,酥酥麻麻的,驱散了这冬日的寒意。
醇厚的汤汁含着辛辣的香气,瞬间让他清醒不少。
“叫上差役,去永平侯府。”
……
大理寺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到了永平侯府。
看守大门的阍人瞧见这阵仗,顿时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跑进府里禀报。
不等人通传,陆怀砚便手持圣人的手诏宣道:“大理寺奉旨拿人,阻拦者一并拿下。”
天色尚早,街道上只有零星几人。见着这么多的官爷围着永平侯府,一时都无人敢上前,只远远地瞧着,嘴上议论纷纷。
“大理寺来抓人了?”
“可不是嘛,我就说这杜世子总有一天要闯大祸,你瞧瞧,应验了吧。”
“啧啧啧,这永平侯啊还真是一往情深,你说这么多年他那夫人只生了这么一个败家儿子,后来听说身子坏了,他纳了妾也没有再生。日后去了地下,也不怕被他家祖先斥责啊。”
“侯爷真是可惜啊,这般儒雅,见着我们平头百姓也是笑脸相迎。”
其中一个身穿蓝色棉布姿色尚可的女子眉眼流转,哀叹道:“若是能嫁与侯爷这般的人物,倒是死也值得了。”
另一个女子斜眼嘲笑道:“那你倒是去给人家做妾去,看看人家会不会要你。”
“我倒是想啊……”
话题逐渐偏了,大理寺的人却没有受到这些干扰,绯色的男人坚定地往前走着,直接带着一群差役冲进了花厅。
管家闻声而来,一身衣袍尚未穿戴整齐,慌乱道:“陆大人,这是怎么了?”
陆怀砚声音冷若寒霜:“永平侯世子杜崇泽无视律法,当街伤人,现在特此将人带回大理寺问话。”
管家怀疑自己是听错了,惊恐地看着眼前这个一身绯色官袍的男子。只见他侧手一挥,几十名差役一拥而上,径直冲进世子的屋子里。
“大、大人。”管家的舌头都有些打结了,“此事兹事体大,还请容我去向侯爷禀报一声。”
陆怀砚却是连个眼神都没有分给他,又指向一处,厉声道:“将府里所有账目拿出来,再来两个人,去世子的屋子里搜一搜。”
管家大惊:“大、大人,这世子只是打了人,怎、怎么还要查账本的?”
陆怀砚声音冷冷道:“谁知道世子打的人是不是与他有金钱上的纠纷?现在那人还半死不活地躺在医馆里,本官也只是依律行事。”
这话一出,管家立刻有些惶恐不安起来。
陆怀砚转头看他:“怎么?永平侯府里的账簿莫非有问题?”
“没、没有。”管家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往一间屋子跑去,“我这就去拿。”
陆怀砚使了个眼色,立马就有两个差役上前,跟在他后头一起去取账簿。
这时,永平侯听闻消息匆匆而来。一袭月白长衫,背脊挺拔,周身依然散发着儒雅从容的气质。
“陆怀砚,”他轻斥一声,“我往日里敬你是大理寺少卿才喊你一声陆大人,若是真按照品级来,永平侯府还轮不到你如此放肆!”
陆怀砚早就料到他会说这种话,将圣人的手诏当着他的面前打开。那双幽沉的双眸更是透着丝丝冷意:“侯爷可看清楚了?”
永平侯怎么也想不到他竟然拿了圣人的手诏,方才那副淡然的神色倏地一僵,语调里都有了些许慌乱:“陆大人,这是、这是误会一场啊!犬子素来顽劣,再说那人也没死,圣人为何……”
陆怀砚手一抬,狭长的凤目微微上挑:“侯爷最好还是保佑自己府里的账簿没问题吧!”
永平侯身子一仰,一只手撑在了一个下人身上。
“把人带走。”
一声令下,杜崇泽被差役押了出来。显然世子还在睡梦中,即使现下是被人押着,神情却也依然没有什么变化。
对上陆怀砚视线的时候,他也依然无所谓地耸耸肩,说道:“还劳烦几位大人快些走,我还赶着继续补个觉的。”
众人:“……”
听他这口气,仿佛只是换个地方睡觉而已。
路过时,永平侯恨铁不成钢似的跺脚骂了一句:“孽子!”
杜世子却充耳不闻,连声招呼都懒得打,径直从他面前走过。
清点完人数,丁復一路小跑前来汇报:“大人,永平侯府所有人都在这里了,一个没漏。”
陆怀砚“嗯”了一声,说道:“让吕寺丞和康墩留下来问话,你跟我一起先回大理寺。”
顿了顿,又吩咐了一句:“再派个人去世子住的那个院子里面的泥土翻出来看看有没有异常。”
院子里那几株花草开得属实是有些过分艳丽了,再加上裴珣那日随口一问和世子支支吾吾的回答,想来是有些问题的。
“是!”
陆怀砚说完又朝丁復示意了一番。
丁復没能理解,一脸迷茫地看向上峰。
陆怀砚:“……”
陆怀砚只好压低了声音,嘴里吐出两个字:“朝食。”
丁復这才想起这回事,自己的肚子也适时地开始咕咕作响。连忙把袖子里的粢饭团递给了陆少卿。
“这是甜口。”又拿出另一个,“这是咸口。”
给完了才将自己的那份也拿出来准备填填肚子,而后拱手道:“大人,我去牵马过来。”
“嗯,去吧。”
陆怀砚接过,顺势将其中一个塞进自己这身绯衣中。
一双手已然将另一个包裹着的油纸掀开,露出粢饭团的一角,往嘴里送了一口。
最先品尝到的是江米的清香,软糯的江米包裹着黑芝麻的香甜,还有糖粒在舌尖沙沙融化。
咬几口,又捏几下,手上的寒意都被温暖了不少。
丁復牵马过来时瞧见的便是这副场景。
他们那位一向以清冷矜贵的陆少卿,正站在永平侯府大门一角,咬着手中的粢饭团,咽下后又继续捏几下那饭团,好似孩童一般玩得不亦乐乎。
这还是他们的少卿大人吗?!不会是被什么厉鬼附身了吧!
第30章 粢饭团和胡辣汤(二) 野有蔓草,恣意……
陆怀砚等人在永平侯府忙碌的时候,裴珣晃晃悠悠又来了这大理寺的食堂。
大理寺的外出去抓人,关他刑部的什么事?
裴珣乐得自在,既不用去刑部点卯,又不用跟着大理寺其他人东奔西跑,当真是惬意至极!
而面对这位刑部侍郎日日雷打不动的报道,食堂众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今日大理寺大半的人都出外勤去了,是以食堂的人并不多。领了朝食的裴珣没找地坐下,手里捏着个粢饭团就站在桌案前跟黎书禾聊起来。
“这里面雪里蕻的咸香正好中和了江米的黏腻,其他馅料也是满满当当的,一个下肚仍是意犹未尽啊!”
说着又端起胡辣汤喝了一口,额上冒出点点热汗,不住感慨:“快哉快哉!”
裴珣一碗喝完放下,问道:“这一碗胡辣汤里面也是众多馅料,是个易饱之物,与这粢饭团岂不是有些重合了?”
黎书禾笑了笑,心道这个裴大人真是个会吃的。
与粢饭团最配的还是豆浆与豆花,只不过今日她做这道菜肴是另有用意,也不知道那位少卿大人有没有发现什么端倪。
左右现在食堂人空着,眼前的这位又掌管着大胤朝的刑罚律令,她想了想,开口道:“裴大人,不知道有没有兴趣听我说一个故事?”
裴珣第一次见这位黎娘子主动与他交谈,自然是乐意至极,心里还想着等与她混熟之后能不能想办法把人骗到刑部去。
他随意搬了条凳子,歪斜地靠在椅子上,嘴里又咬了一口粢饭团,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黎娘子,请说。”
黎书禾也寻了一张椅子坐下,声情并茂地开始讲起了这个故事。
“这话说,某地曾有一个富甲一方的乡绅叫吴三,在当地也颇有些名望,但没想到有一天被人在一个偏僻的臭水沟里发现了尸体。平时多风光的一个人,结果衣衫凌乱,满是臭气,就连那尸体都被人切成了数块,瞪着个眼珠子好像死不瞑目。”
刚开口便是这般惨状,就连一旁的田七和春桃也好奇地凑过来听着。
而裴珣也被她这副俨然说书人的模样逗得脸上都是笑意,但眼里又带了几分认真,显然,哪怕是一个故事,他也下意识地开始思考了。
黎书禾又继续说了下去:“发现的人马上通知了这乡绅家里,当即吴家就报了官。因为滋事重大,县令亲自带了人去调查。”
裴珣问道:“查出了什么?”
“自是发现了诸多疑点,比如尸体是被利落地切了下来,但是附近留下的脚印却是深深浅浅,形状迥异。又比如那附近恰好是江洋大盗经常出现之地。所以,官府一开始断定吴三就是被这群江洋大盗所杀。”
裴珣眉一拧:“不对,你说吴三被凶手分尸,江洋大盗一般不会做这些多余的事。”
黎书禾心中咋舌,这裴大人可真是一字一句都听了进去。
“不错,当日恰好有人见到那吴三跟镇上的屠夫起了争执,两人大吵一架,甚至动了手,那屠夫还狠狠踹了员外几脚。官府的人也确实在他的衣服上找到了鞋印,所以吴家人咬定了跟那屠夫脱不了干系!”
裴珣点头:“合情合理,这屠夫当是有最大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