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66节
靳老板忙劝他,“不至于不至于啊,别把自己气坏了,沈老板这不是回来了嘛,肯定会好好解决的。”
沈宁见他们一副自己出面就能将所有问题迎刃而解的架势,她什么时候这么有影响力了?
“这事儿不报县衙吗?”
长在红旗下的好孩子,遇到事情找警察、政府,这是刻在骨子里的。
这么大事儿,得请知县大人定夺吧,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谁不服谁举证上诉。
众老板却倾向于他们内部解决这件事儿,如果找官府,就等于请官府来查自家的家产几何了,一般生意人都不愿意如此。
若是这一次杨家的事儿让官府掺和,那以后他们家万一也出了此类事件呢?
但凡让官府插一杠子,那家产就得缩水一截,这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他们得益于沈宁夫妻跟县衙关系好,得知县青眼,知县对他们这些商户也比较客气,若是从前发生这样的事儿,那就得看谁钱多谁更能通神让官府偏帮了。
可麦掌柜哪有钱跟杨家对抗?除非杨太太和赵舅兄他们愿意为他对抗杨四爷等人。
否则就只能拼尽麦家家底,再拼康老板,其他老板若是同情麦掌柜也会出手援助一二,但是未必乐意跟杨家血拼。
最后得好处的就是县衙和府衙,若是麦掌柜这边儿厉害也可能闹到南直隶去。
反正甭管怎么闹,最后必然是两败俱伤,麦掌柜肯定落不到好。
靳老板等人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内部解决,找一个威望足够强的领头人出面平息这件事儿。
要足够有威信,众人服气,也足够有本事,能弹压杨家。
现在看只有沈宁够格。
她不但和知县交好,还是皇帝钦点的皇商,是皇帝御赐的福气娘子,如今更是皇帝御赐的传奉官针工局掌司。
虽然她是传奉官,可她跟县衙官府不一样,她也是商人,而且富有正义感,不会为了敛财吃两家。
真的,再没有比她更合适的。
康老板眼眶红红的,“沈老板,请你救救老麦吧。只要你能救他,以后我和老麦愿为驱使,只要你有吩咐,我们绝无二话。”
沈宁这才抬手虚压了压,“康老板不要激动,我们都了解麦掌柜,他不是那样的人,杨二想污蔑他也没那么容易。”
见沈宁愿意帮忙,康老板紧绷的脸也稍微松弛一点。
沈宁道:“这样吧,咱们紧急成立一个联合商会,把众老板一起召集起来,大家集思广益,一起出力。”
有更多人给杨家施压,杨四爷和杨二也不敢太过分的。
靳老板拍手道:“这个提议好。”
也只有沈老板才能把成阳县的商户们给召集起来,别人可没这个本事。
以前杨老板以领头人自居,可他也只能召集一部分人,他靳老板和另外一部分人是不买账的。
他也一样。
还有陈老爷,也不能把所有商户召集起来。
只有沈老板!
众人纷纷同意,谁也不反对。
沈宁便让他们各自去联系相熟的人,后日上午去靳老板酒楼集合。
待他们离去后,沈宁和裴长青回后院,裴父裴母正等他们吃饭呢。
沈宁:“娘,我们有事儿要忙的时候,你们只管先吃。”
现在不是吃不饱饭的时候,老人舍不得吃留给他们。
裴母叹了口气,“我们现在也不干活儿,下午还吃了点心,这会儿也不咋饿。哎,杨家咋那样呢?杨老板这都死了多少日子了,好像还没下葬呢,就算冬天冷也扛不住硬放啊,再过阵子不得臭了啊?还有麦掌柜,还被他们扣着,这杨老板的儿子和弟弟真不是东西。”
杨家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她和裴父也听张氏和厨房的妇女们说了。
裴母很不齿。
她有心问问裴端两口子这几日如何,有没有作妖,想着阿宁回去很忙,估计也没空搭理他们两口子,便也没问。
回头她问问石榴和新来的几个帮工好了。
裴宝珠这几天倒是吃得面色红润,脸上都长肉了。
珍珠和阿年不在,她能独占奶奶,觉得很开心,白天也去院子里玩儿了。
不过她怕沈宁不喜欢她,所以见到沈宁就乖乖缩在裴母身边儿,一副受气包的样子。
沈宁压根儿没管她。
沈宁对吃完饭正在撕果丹皮当零嘴儿吃的石榴道:“你去准备些礼物,明儿早饭前我们去麦家拜访聂嫂子。”
石榴想了想:“二嫂,我收拾几包点心,再带些酸甜糖果可以吗?”
她寻思沈宁去安抚聂嫂子,不是正儿八经走礼那种,不需要带布匹、干果礼盒、点心礼盒那些,带点甜嘴儿的,吃了心情好。
沈宁点头,“挺好。”
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到。
石榴就去准备了。
沈宁又跟裴母和裴父聊聊家里的事儿,宫嬷嬷、大伯娘、苏婆子他们,又问问裴母和宋母去裴云那里如何。
裴母吃完饭又开始勾发网,她笑道:“挺好的,你和二郎有出息,现在宝儿奶奶他们都可和善热情了,他家大郎还特意从靳老板家订了席面儿送过去给我们吃。不过呀,我都懂。”
从前宋家怎么对她,现在怎么对她?
那还不是二郎和阿宁出息了?
这也就是为着阿云和福瑞的脸面罢了。
沈宁:“这样就行的。”
她看向裴宝珠,小姑娘吃完饭又坐在那里吃零嘴儿,见她看过去,小姑娘瑟缩了一下,往裴母身上靠了靠。
沈宁:“宝珠,你跟着学学勾发网什么的,做好了就从你小姑家领活儿干。”
裴宝珠眼睛瞬间睁大,什么?还要让她干活儿的吗?
她以为跟着奶就不用干活儿呢。
明明珍珠都不用干活儿,还去玩儿了呢!
裴母倒是明白沈宁的意思,她知道沈宁不可能是为了让裴宝珠干活儿,也不是为了赚那点钱,自然是为了让裴宝珠学门手艺。
看老大两口子那不着调的性子,宝珠以后怕是艰难。
若是有个一技傍身,至少生活不用犯愁。
她对裴宝珠道:“宝珠啊,来,我教你。”
她是个勤劳闲不住的人,来到县里沈宁什么活儿也不用她干,作坊也是专活儿有专人干。
她哪怕想帮着洒扫一下都有人立刻抢过去。
她也就去厨下帮忙,可顿顿去那三个厨娘也不好意思,都让她歇着或者坐那里聊聊天,不让她摘菜洗菜洗涮什么的。
她就开始勾发网,织袜子,不为了卖钱,单纯自家用,也可以送老姊妹。
裴宝珠有些委屈,却也没有拒绝,毕竟她跟着奶住在二叔家,若是不听话,肯定会被赶回去吧?
相比起来,还是住在这里舒服。
二叔家吃的好,顿顿有肉,吃大米白面,都不用吃粗粮的。
所以干活儿就干活儿吧,也不用出去挨冻。
沈宁看她愿意学东西就不管了,回去帮裴长青温书了。
即便杨家和麦掌柜出事儿,裴长青也不会影响自己读书的,每天的学习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
他的学习打卡表每天都满满当当的。
度过了自己闷头背书的阶段,他现在主要是分析文章、释义、穿插回顾背诵等。
有人一起比自己一个人更有效率。
第二日一早,沈宁和裴长青带着石榴去了麦宅。
聂氏神色有些憔悴,精神状态倒是还好。
她早就从康老板那里知道沈宁要来看她,倒是也不意外。
她让儿女们赶紧出来打招呼。
夫妻俩三子二女,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成家,和康老板的长子在北地做南北货生意。
那边生意离不了人,而且山高路远的赶路太急容易出事儿,康老板和聂氏商量不叫他们。
大女儿也已经出嫁,如今小女儿和小儿子还在跟前。
沈宁和裴长青早就认识他们,见面又安慰几句,让他们不用害怕。
姐弟俩眼睛红肿,麦小弟愤愤不已,麦小妹正帮厨娘做饭。
聂氏对沈宁道:“沈老板,我以我的命保证,我们老麦没有贪过杨家一文钱。”
麦小妹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一个账本脆声道:“沈老板,我爹不但没贪过他家一文钱,他们还欠我爹钱呢。杨老板每年都说好听的,说我爹劳苦功高,要给什么什么分红,实际这个钱一两银子也没见着呢。”
麦小弟也义愤填膺:“对!”
聂氏对沈宁二人解释道:“这倒不算杨老板骗人,他说看重老麦,要让老麦做一辈子,还要给老麦养老,就把那些分红放在铺子里算入股,说等老麦五十五以后每年都领钱,一直领到老麦去世后十年。”
麦小妹:“娘,你还说姓杨的好呢?他说这些可写契书给爹了?我看他就是仗着我爹脸皮薄好说话,不管他要契书,就随便哄人。”
沈宁看向麦小妹,这小姑娘倒是眼明心亮的。
不过麦掌柜也不是脸皮薄,他估计是没期待过这笔钱,把主动权都交给杨老板,对方给他就要,不给也就拉倒。
否则他也不会积极发展和康老板的生意了。
沈宁和聂氏聊了聊,主要安抚一下,让他们不必惊慌急躁,事情肯定会好好解决的。
聂氏拉着沈宁的手,原本慌乱无依的心定下来,眼泪也唰的下来,她一个劲儿地道谢,却泣不成声。
之前她虽然看着精神不错,其实也是强撑,身心都受到很大的打击。
原本一直觉得自己男人受东家器重,宁愿少要钱也要回报东家的知遇之恩,原本她觉得男人和少东家即便不能延续东家的佳话,那也是好聚好散,不会有什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