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435节
严主事自然要问。
裴父说专业知识还行,让他说别的他就嘴巴不够利索,索性闭嘴不吭声,让老婆子说,老婆子要是不会那不还有儿子儿媳以及孙儿嘛。
裴母已经历练出来了,这会儿也不再紧张得磕巴,她起身行礼,待卫先生让她只管坐她又坐会凳子上。
宫嬷嬷握握她的手,让她不必紧张。
看裴母变得如此厉害,宫嬷嬷与有荣焉。
她见过裴母以前的样子,会害羞,也自卑,怕给儿子儿媳丢人,怕给孙子拖后腿就努力学拼音识字。
今日再见,这老太太脱胎换骨一样,真提劲!
裴母笑道:“回大人,这算法简单得很,不是我们厉害,是阿年教了我们简便方法,记住那个方法回回往上套就行啦。”
小鹤年不管学什么都喜欢总结规律,加上跟着沈宁和裴长青又学了统计学、统筹学等的一些知识,他自学起来如虎添翼,总结规律那叫一个顺手。
卫先生和严主事又盯住了小鹤年,越发觉得他神异得很。
不一般!
严主事不怀疑是曾知县造人才了,因为这些东西曾知县肯定也不会。
裴长青和沈宁学习时间不久,启蒙还是谢恒和儿子帮衬的,自然也不会。
这个小鹤年,真是个生而知之的天才呀。
在场的几位读经史的官员心头不约而同地浮现这么个想法。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
这个孩子就是生而知之者。
卫先生越看越喜欢,越发觉得萧先生挑到谢恒这样的弟子,那他选小鹤年也极好。
他忍不住试试小鹤年背书的情况,抽查的结果自然是对答如流。
他又试试小鹤年对经书的了解,考考释义。
小鹤年依然对答如流。
谢恒帮他们弄了不少书,除了让谢掌柜送的,他从京城也或买或抄或从家里顺,也让萧先生帮忙,还跟皇帝求过,总之弄了不少书和文章。
裴长青没看完,小鹤年记性好且现在没有科举压力,就看了很多。
他虽然不是生而知之,但是有裴长青和沈宁启发,确实理解力非常强。
很多时候他读原文基本就能理解大概的意思,再看看名家释义,记忆就很深刻,根本不需要特意背诵。
这点他和谢恒很像。
卫先生考小鹤年的四书、释义,严主事也心痒痒,忍不住试试小鹤年的算术水平。
比如考个九章算术,出个鸡兔同笼之类的题目。
这哪里能难倒小鹤年?
鸡兔同笼的题目,压根儿不用裴长青讲,小鹤年自己就琢磨出了答案。
抬腿儿问题,对他来说就好像脑筋急转弯。
严主事又考他计算土方、种子以及清算田亩数的问题。
这就涉及体积、重量、面积等内容。
这哪里能难倒小鹤年?
他对数理化感兴趣,自打跟裴长青开始学科学以后时不时就要裴长青给他出难题,没有难题他就自己琢磨自己出题。
这方面他极有天赋,不是严主事能考倒的。
严主事心里突然浮出一个词:智多近妖。
不不不,这孩子不妖,他很端庄、正派,眉眼清明,神清气爽,没有一点妖异。
他欣赏的同时又有些担心智多不寿的问题,忍不住患得患失。
但是看小鹤年唇红齿白,皮肤白皙透着红润,头发乌黑,眼瞳湛湛清亮,肾气十足的样子,定然不是那种体弱多病之相。
好,好!
这孩子以后要是当主管,下面那些小吏谁都甭想糊弄他。
严主事不禁想到自己刚当主事被下面文吏糊弄的惨痛经历来,恨不得凭空让这孩子长上五六岁,这样就能下场考试了。
第161章 体察民情 周到
屋里小鹤年不断震惊两位钦差大人,外面靳老板等人也煮好一道道菜肴。
谭秀作为沈宁的助理,不管作坊里的人还是高里正、裴家人以及豆腐村的村民,都很尊重她。
最初妾不妾的话题早就没人提。
高里正铁了心跟着沈宁和裴长青干,自己不肯往前凑出风头,即便别人挑唆也不肯。
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如果没有二郎和阿宁,人家知道他是谁?
他做了那么多年的里正,别说得知县青眼,就是县衙户房那些小吏也没给他什么脸面不是?
你看现在?
所以现在钦差来了,谁让他去出风头露脸他啐谁,觉得人家想害他。
没那个本事不出那个风头,他要跟着阿宁闷声发财。
让阿宁身边的人露脸,这是应当的。
他让谭秀带酒楼的伙计、裴家的年轻人去上菜露脸。
谭秀却也不肯。
她打发二蛋等孩子们露脸,她也看明白了,沈宁和裴二郎非常在意培养这些孩子。
孩子是未来。
她懂这句话的分量。
陈老爷忍不住给她使眼色,见她不为所动,忍不住提醒她:“秀儿,你带上玉箫进去帮衬着上菜。”
跟来的陈二爷却下意识捏紧了手指。
这种露脸的事儿怎么能交给一个姨娘?
便是让抬举陈家女,那不是还有大房二房的小娘子,何必非让一个妾生子抛头露面?
在陈大和陈二的眼里,陈玉箫生得再漂亮那也就是给家里换好处的,她最好的用处就是给府衙通判那种人做小,这样可以给家里换取最大的利益。
谭秀跟没听见一样,转身找人问去请宋三爷和裴云了没。
她知道沈宁和裴长青看重裴云夫妻俩,该提携的时候还是很乐意提携的。
至于裴端夫妻俩,那就拉倒吧。
明明知道二弟一家飞黄腾达,裴端都舍不下脸来认错道歉和好,还等着二弟主动请他。
做梦去吧。
方才谭秀从里正家带人送红布过来已经看到裴端在巷子口探头探脑了,一副想出来又嫌丢人,想这样又怕那样的架势。
吴秀娥则是想来也不能的,村里人都知道她记恨二房,平时看她往这边儿来就主动盯住她了。
村里人怕她过来偷学本事卖出去,也怕她过来胡搅蛮缠气着沈宁耽误作坊赚钱。
重要场合不是大人上门就是钦差驾临,村里人更不能让她出来添堵、抹黑沈宁和裴长青的名声。
村里人自发将自己的荣辱和裴长青沈宁绑定在一起,自己家要想好就得指望裴长青和沈宁,他俩若是不好,那他们肯定也好不了。
不管谁想害夫妻俩,就是要害他们,坚决不许!
所以裴端还能在外围探头探脑,吴秀娥却是没机会的。
而最盯着她的反而是二蔫巴媳妇儿,因为她知道吴秀娥恨沈宁一家啊,她家现在也跟着作坊赚钱,那能让吴秀娥使坏么?
绝对不能。
谭秀自然是不同情吴秀娥夫妻的,她和闺女也不想去出这个风头,即便她知道沈宁压根儿不在意。
人家不在意,她就越要注意。
陈老爷脸色发沉,却也没说什么,转身和霍老爷子、宋母、禚老爷子等人说话了。
钦差驾临,他们这些商户是没多少脸面凑前的,除非大人招他们过去回话。
很快小珍珠和阿鹏回来,同来的还有宝儿一家三口。
谭秀在外面接着他们,又帮忙理理衣服配饰,尽量齐整些。
小珍珠和宝儿额头还沁着汗珠呢。
小珍珠笑道:“谭姨,我们去跑马了,钦差大人已经到了吗?”
谭秀柔声道:“到了有一会儿了呢,就等你了。”
小珍珠哈哈笑道:“我这么有面子的吗?”
宝儿彩虹屁吹得一点不尴尬:“当然,你可是班长,还是大师姐,离了你不行。”
小珍珠就牵着他的手往家跑。
宋福瑞和裴云却不跟过去。
宋母上前小声示意他俩,“去呀。”
宋福瑞朝她笑道:“娘,二舅兄家屋里挤,人多了挤不下,到时候乱糟糟的不好。”
宋母有些恨铁不成钢,但是想着宝儿进去了,裴长青和沈宁也不会不管亲妹子也就不急了。
柳大爷笑道:“老嫂子,过来坐吧,喝茶吧。”
他以前算裴二郎娶了个好媳妇儿,现在又算裴二郎生了个好儿子。
瞅瞅呀,种地就种出个司正,听说是七品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