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96节

  只读书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
  再说她也没逼着裴长青一两年就下场考试,三五年的就可以。
  之前那不是怕草根儿在古代是蝼蚁,生存不易么?
  现在既然抱上皇帝金大腿,草根儿也没那么容易被炮灰,自然就有了底气。
  如果他们能研制出白糖,那……可以出口白糖换国外的大米、香料和白花花的银子啊!
  没有现成的瓦制大漏斗,去窑厂烧制不方便,裴长青就张罗自己烧。
  裴母瞅着倒是干着急,恨不得给俩人拎回来背书。
  可惜俩人专注玩泥巴,别人说什么他们也听不见。
  冯彬说种子倒是把两人的注意力一下子拉回来。
  沈宁蹭站起来:“种子?不知道什么种子,快去看看。”
  裴长青也顾不得玩泥巴了,俩人手拉着手就往前院儿跑。
  冯彬瞅着泥猴儿一样的夫妻俩,先是一怔,随即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哈哈,这是板正能干还很注意仪表的裴二郎吗?
  这是人人夸赞的福气娘子吗?怎么一脸泥印子跟个小孩子似的呢?
  小鹤年就不管管你们吗?
  哈哈,要是让陛下他们知道,肯定可乐。
  正笑着突然对上一双冰冷的眸子,他差点被自己口水呛着,朝陈琦笑道:“阿琦。”
  陈琦扯了扯嘴角,张公公怎么不给这货赶到大南边儿去!
  让他来裴叔家膈应人!
  小珍珠、小鹤年和宝儿几个练完拳,二蛋他们去上课,三人则回屋。
  小鹤年这两天有点生气,因为爹太不懂事,居然不背书去玩泥巴!
  你又不是三岁小孩子!
  你不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吗?
  不过练完拳浑身通畅,又不生气了,只是有点惆怅自己长得慢。
  若是自己快快长大,好好读书,那自己就能去考试了。
  等沈宁和裴长青洗手洗脸更衣回来,冯彬把几个小口袋摆在饭桌上,将里面的种子一一倒出来。
  沈宁惊喜,“玉米!”
  “瓜子!”
  “这几样是什么?”
  除了玉米和葵花籽,还有几样种子,可惜她和裴长青都不认识。
  只能等种出来再瞧瞧了。
  哎呀,背靠大树就是好乘凉啊,有皇帝和萧先生这不就有新作物了么?
  虽然这种子大概率不是后世见过的玉米和葵花籽,需要培育几代,但是这也开启新作物时代啦!
  小鹤年将师兄写给自己的信揣起来,然后快速看了一遍萧先生和谢恒写给家里的,又看水嬷嬷宫嬷嬷等人给家里的信,两人代张公公问了好,还转述了皇帝的鼓励。
  沈宁让他给大家伙儿念念。
  小鹤年却随手交给小珍珠,让她念。
  他总是想方设法让小珍珠多学几个字,她每次都说好好好,转身就对付。
  小珍珠知道自己念不全萧先生的信,就拉着陈琦和宝儿一起念。
  陈琦读书时间也不久,识字也不是很多,遇到没见过的字也不认识,就得跟小鹤年请教。
  小鹤年没有下场压力,现在他每天除了背几页书就是看各种书。
  谢恒留给他的书、皇帝和萧先生送的书他都看了,又从谢掌柜那里换书看。
  沈宁都怕他小小年纪近视呢,得亏现在字大。
  信里说了红蓝队一起学习训练一起比赛的事儿,肯定并感谢了沈宁和裴长青关于教育孩子的一些理念。
  其实上一封信已经感谢过,皇帝还赏了他们好些东西呢。
  裴母正打算拿那些好棉布给家里人做夏衣赏。
  小珍珠看得感兴趣,忍不住把那一部分反复看几遍,对小鹤年到:“阿年,咱们也比赛呗?”
  小鹤年:“师兄不在,我们都打不过你。”
  小珍珠:“可是我读书也比不过你啊,信上都说了,比赛内容很多呢,又不只是摔跤武术。”
  小鹤年还是不肯答应。
  小珍珠就开始磨叽他。
  小珍珠对付别的孩子都是武力威胁,对家里人撒娇为主,尤其对小鹤年就磨叨他。
  小鹤年咬死不答应。
  小珍珠:“爹,娘,你们看阿年啊,有脾气了。”
  沈宁就笑,不接茬儿。
  裴长青心虚,更不接茬儿。
  老子读书怪累的,玩玩儿怎么了!
  你可真是好大儿,连你老子都管。
  这儿子大一岁脾气见长,心眼子也更多,搁这里等着他呢。
  小珍珠拉着小鹤年和宝儿去屋里不知道怎么谈判的,出来就扑到裴长青身上,撒娇:“爹~。”
  裴长青:“诶呀,鸡皮疙瘩掉一地。”
  小珍珠:“爹,你以后带我读书行不?”
  裴长青:“不行,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影响我背书的心情。”
  小珍珠就开始爹长爹短,然后又去缠磨沈宁,好娘亲、美娘亲的。
  沈宁乐不可支,很享受孩子们撒娇,但是她也不管这事儿。
  小珍珠就拉奶帮忙。
  裴母对阿年珍珠没有任何抵抗力,孩子说啥就是啥,要啥就得给啥。
  裴母:“二郎啊,孩子的面子也是面子,咋能让珍珠这么没面子呢?”
  小珍珠用力点头。
  宝儿猛点头,呼啦一抱拳,冲着裴长青就行了个大礼,“对,大姐的面子不能掉地上,二舅,还请你成全!”
  裴长青一把给粉团子拎起来,“哪儿学些乱七八糟的?”
  宝儿:“我师父教的。”
  自打拜了师父,小珍珠气焰两丈八,除了练功就想让师父带着去镇上逛街、去茶楼听书、让师父给讲江湖的故事。
  唐钜哪里有讲故事的口才?
  即便自己经历过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从他嘴里说出来也是干巴巴的,两句话拉倒。
  他少不得拿一些听来的故事打发孩子们,再就是带小珍珠他们去镇上听书。
  宝儿正经书没读几页,外面的书听了一肚子,现在俨然一个小江湖,言必称“大侠、久仰、成全”。
  在孩子们的夹击下,裴长青终于妥协,答应带闺女读书,然后小鹤年答应跟小珍珠成立红蓝队。
  小珍珠是红队队长,小鹤年是蓝队队长。
  队员自然是学习班的孩子们。
  虽然小鹤年成功拐得小珍珠跟他读书,可小珍珠也成功架着他多习武了。
  都觉得自己赢了。
  冯彬全程看得乐呵呵的,这家人真的好有意思。
  沈宁和裴长青又商量这些种子种在哪里,怎么种。
  小鹤年想到师兄在信里说他们红蓝队也比赛种新作物,不禁很心动,“爹、娘,不如种在咱们后院儿吧,这样平时我们也能帮忙照顾。咱家不养鸡,大白它们不祸祸庄稼菜地。”
  要是种在大田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就毁了。
  大风、大雨、虫子、干旱的,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
  种在后院儿每天都能照顾到。
  于是裴母和谭秀准备晚饭,小鹤年小珍珠喊了孩子们去后院儿帮忙刨地、整地。
  裴长青:“我来吧,庄稼地和菜地要隔开一些距离,菜地容易生虫子。”
  小鹤年:“爹,你去玩泥巴吧,这点地儿我们自己就刨了。”
  裴长青:“……”
  他果断拉着沈宁继续去捏漏斗了,要多捏几个,毕竟谁知道烧窑的成功率有多少呢?
  冯彬虽然赶了一天路,却也没休息,也去帮小鹤年刨地。
  多和小鹤年他们接触一下,回头给宫里写信也更有话说。
  沈宁没去玩泥巴,她把那些种子挑了挑,秕子丢掉,饱满的泡在水里浸种。
  现在天暖了,浸一夜第二天差不多就能种。
  唐钜不教孩子自己也没别的事儿干,也去帮小珍珠他们刨地。
  两天后裴长青捏好漏斗,开始砌小窑炉,小珍珠和小鹤年也在大家伙儿的帮助下把后院儿的地儿平整好。
  可惜家里沤好的肥料都施到春地里去了,现在没有多余的肥料可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