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47节

  吴二嫂:“娘,你说,你是不是偷偷给我大嫂银钱了?”
  吴大嫂:“我们是大房,以后要管祭祖,分家就要多分的。”
  吴二嫂:“我们不是爹娘的孩子咋滴,凭啥偏心?”
  大嫂和弟妹平时明明看着很和睦,说说笑笑的,怎么爹还没下葬她们先闹起来了!
  吴秀娥气得直哆嗦,她爹才死呀,还是晚上一觉没醒过来去的。
  家里人都没见着最后一面儿啊!
  吴家这里闹腾得哭,小谢庄那边儿就是留恋地红了眼眶。
  翌日一早,小少爷和阿鹏要出发了,小谢庄也派了几个本家子弟去京城给谢相爷送年礼。
  小鹤年:“师兄,路上冷,坐车吧。”
  小少爷点点头,“好的。”
  小珍珠也笑不出来了,“阿恒,过了年早点回来呀,我们这里草发芽很早的。”
  小少爷笑了一下,“好。”
  陈琦朝他摆摆手,他回之一笑。
  宝儿眼泪汪汪的,泪珠子吧嗒吧嗒往下掉。
  小少爷上了车,阿鹏朝几个孩子挤出一个笑容,“那么,再会啦。”
  小珍珠:“师兄,我会想你的,你要想我啊。”
  阿鹏翻身上马,“会的,回吧。”
  孩子们追着车队走了一会儿,停下脚步,看着车队渐行渐远,心里很是不舍。
  谢肃之前跟小少爷道了别,这会儿就没挤进去,他哼了一声,不稀罕!
  他追上小珍珠,伸手拍她的肩膀,“珍珠……啊——”
  小珍珠满脑子都是阿恒和师兄走了,好舍不得呀,有人抓她肩膀,她本能反应抓着对方的胳膊脚底就是一绊子。
  谢肃毫无防备地就被拍在了地上。
  【作者有话说】
  很多孩子的风雨是家给的。
  ——
  第123章 试探 王永冯彬
  小少爷走后,小鹤年便在家跟裴长青和陈琦一起读书。
  裴长青和陈琦以背四书为主,小鹤年却按照萧先生给的书单慢慢看,并且做详细的笔记。
  他依然每天练字,先去沙坑练两刻钟到半个时辰,下午再用纸笔练半个时辰,写得有模有样,沈宁和裴长青都夸写得好。
  裴长青也跟他一起练。
  陈琦犹豫了一下,也加入练字行列,要想科举不练好字是不行的。
  小珍珠则每天练功加读书,读一丢丢四书,再随便浏览闲书。
  闲书也没有市面上那种话本子,主要是各种笔记、游记、随笔以及各家史书。
  之前小少爷从书肆带来一套史记,备着大家读书背书累了可以看史书放松放松。
  史书里都是故事,娱乐性强,很对小珍珠的口味。
  可惜她识字量还不够,而且书面语深奥、没有句读,需要她自己看,这就不轻松了。
  她便瞅着读书三人组课间休息的时候让裴长青给读。
  裴长青读了半天书,好不容易课间休息当然去找媳妇儿啊,就找借口敷衍她。
  小珍珠看透了爹的敷衍,转身找小鹤年。
  小鹤年多有心眼儿呀,咋可能白给她讲故事?
  小鹤年提条件,“我给你读三页史书故事,还给你讲相关的内容,比如飞将军李广就有很多好听的故事,你呢要背两页四书内容,可以自己选,也可以我帮你指定。”
  小珍珠白眼都翻上天了!
  “阿年,你太冷酷无情了!”
  小鹤年不为所动,因为他觉得哪怕小珍珠不需要科举,也需要读书。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振奋,读书能让人共鸣。
  师兄回京了,他很想念师兄,但是他们约好了一起读哪本书,每当读书的时候他就有一种师兄还在旁边的感觉。
  这让他不觉得离别难受。
  他虽然不是很懂,但是他想珍珠也能体会这种感觉。
  假如,是说假如有一天,他们也不得不分离,他希望珍珠有应对思念的办法。
  小珍珠不懂这个啦,她就想听故事嘛,谁知道这么麻烦。
  陈琦倒是想给她讲,可惜他读书也不多,不能给她讲史记,而他知道的故事又不能讲。
  他道:“珍珠,我们一起背书,然后一起听阿年讲故事吧。”
  小珍珠不肯,她可以读书,但是不想背书,她去找外援。
  先找的是顾千里。
  可惜,顾千里虽然识字不少,小时候却不是个好学的,和她一样更喜欢习武而非读书。
  读书也是为了猎奇看故事,自己看当然没有听人家讲声情并茂咯。
  而他讲故事是典型的一句话梗概,干干巴巴,全是干货。
  汇报工作都被皇帝说“顾千户,不要如此严肃”。
  天知道他不是故意严肃,他是只会如此。
  顾千户当然不会随便自黑啦,只说当初忙于练武,后来忙于公务,没时间读很多书。
  小珍珠一听,小手拉上顾千户的大手,认真道:“顾伯伯,那你和我一起读书听故事吧。你在官府当差,不读书可不行的。”
  她也试图找水嬷嬷和宫嬷嬷读书讲故事来着,可她俩虽然识字却也没读什么史书呀,学的是女诫、列女传等等,她俩也喜欢听书呢。
  说起来反而是卢锦和张顺读了几年书,能讲一点。
  可他俩骄傲着呢,咱可是殿下的人,哪能给你们使唤?
  学拼音、学厨艺做饭那不算,那是陛下命令的。
  再说,小爷也喜欢听人说书呀,可不喜欢给人说书。
  当然,给殿下说除外。
  最后小珍珠只能妥协,答应小鹤年背书。
  自己背书无聊,她拉上顾千里和韩方。
  韩方直接找借口遁了,只不讲义气地给头儿留下。
  小珍珠又觉得万一顾千里比她背得慢,输给她,那多不好看?
  她就把二蛋找来一起背。
  二蛋已经把拼音、四则混合运算学得很熟练,现在正照着拼音版三字经、千字文、员工手册识字呢。
  二蛋很听话,让学什么就学什么,珍珠让背书他就背。
  即便珍珠照顾顾千里是大人,怕他垫底,可他还是不可避免地垫底了。
  背得最慢。
  顾千里:“……”
  为什么我的脑子没有我的雁翎刀快!
  水嬷嬷意有所指道:“千里呀,你是该跟着孩子们好好读读书,读了书兴许还能升升呢。”
  虽然锦衣卫不考文化水平,可你读书多,有文化,你跟陛下、上官汇报工作、商讨问题就更有见地,更得圣心。
  得圣心,有时候比办好差更重要,更容易升迁。
  为官之人,谁不想升职?
  顾千里心有所悟,朝水嬷嬷拱手,“多谢姨母指点。”
  他果真就跟着小珍珠好好背书,又听阿年和裴长青讲史了。
  如此转眼到了腊月十三。
  吃过晌饭,外面太冷了裴长青就领着几个孩子在屋里讲历史故事。
  他虽然史记原文没看多少,但是前世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也是读过的,而且跟着沈宁看了不少历史剧,什么《大秦帝国》、《汉武大帝》、《贞观之治》《大明王朝》《雍正王朝》以及各种狗血历史剧那也是看了一部又一部的。
  故事还是很多的。
  只是不能乱讲,如今孩子们都读书,陈琦和阿年还要科举,他得有书可依,不能随便演艺,尤其那些狗血电视机不能讲。
  不只是小珍珠陈琦听得津津有味,阿年也佩服爹竟然看了如此多的书,还能用通俗的话讲出来。
  顾千里就更惊叹了。
  不怪陛下和萧先生夸赞裴二郎夫妻俩,人家确实厉害。
  相处越久,他就发现这俩人越厉害。
  一切夸赞都只是他们展露出来的一方面而已,并非全部。
  讲完故事,他们还会讨论一下历史人物、事件对现实的意义等。
  最后裴长青给了一句现代流行语做总结:“人们从历史中得到的教训就是‘人们永远不会从历史中得到教训’,这句话,咱们共勉,你们自己琢磨一下。”
  闻言,小鹤年瞬间呆住,这句话、太、让人震动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