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30节

  目前还没问题。
  沈宁剥出第一个变蛋,众人惊呼声此起彼伏。
  宝儿:“哇,二舅母,花儿,蛋上开花了!”
  小珍珠又啪啪敲开一个,然后滚滚快速剥掉蛋皮,这个也有松花,但是花的形状更加好看!
  “哇哦~”小珍珠也非常震惊。
  小少爷和小鹤年已经开始思索原理是什么。
  小少爷:“石灰的作用。”
  小鹤年:“是的,麻酱鸡蛋也有石灰,为什么没有这样?”
  小少爷:“因为石灰糊糊的数量少?”
  小鹤年:“那为什么多就会有这个花儿?”
  小少爷:“像松花。”
  小鹤年:“娘,你说过也叫松花蛋对吧?”
  沈宁笑起来,“对呀,可能就是因为像松花吧。哎呀,阿恒真是见多识广,我就知道叫松花蛋,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原来是因为和松花一个模样啊。”
  站在她身后的裴长青垂眸看她,笑了笑,大手捞起她敲开的那枚松花蛋,一掰两瓣儿,将流淌的蛋黄递到沈宁嘴边儿,“尝尝原味儿的如何。”
  初始一股刺鼻的味道飘来,很快便消散开,然后是变蛋特有的气息。
  沈宁塞进嘴里尝了尝,变蛋的蛋清腌得晶莹剔透,已经透光,吃起来颇为清爽,蛋黄则有一种绵稠的独特香气。
  她品了品,感觉石灰还可以再浓一点,这样蛋黄的香味儿也更浓,蛋黄也越发流淌。
  不过口味淡的话就可以减少石灰量,口味比较清淡,但是香气不减,也会很好吃。
  裴长青吃掉另一半,跟前世她做过的对比一下,点评道:“阿宁,很成功。”
  是他喜欢吃的味道和口感。
  他听小少爷和小鹤年还在那里琢磨这个松花的原理,便忍住没告诉他们。
  毕竟他没有办法解释氨基酸在碱性物质的作用下发生结晶沉淀这个原理是怎么知道的。
  这涉及非常深奥的化学与生物学知识。
  沈宁:“变蛋这个东西,有人不习惯这个口味,不要强求,喜欢吃呢也不要多吃,毕竟用石灰腌的,里面含有轻微毒性。”
  宫嬷嬷却浑不在意,“不要紧啦,咱吃的药也有毒的,变蛋这点毒不着人的。”
  她都一把年纪了,还在乎这个?
  当然是美食重要!
  她就特别喜欢变蛋这个味儿,真香!
  裴母一开始吃不惯。
  沈宁就调了一个蘸料汁,小半碗蒜末、适量姜末、一勺白糖、三勺酱油、三勺香醋。
  热锅加麻油,把蒜蓉倒进去炸香,然后加姜末,再把其他料汁倒进去烧开即可。
  变蛋用棉线切成小瓣儿状,然后将料汁倒进去。
  大家再一尝,“好吃!”
  裴母也觉得很好吃,没有了那个刺鼻的味道和奇怪的苦味儿,一下子变成独特的香味儿了。
  这个香味儿好奇特啊,以前没吃过。
  傍晚时分,大雪纷纷扬扬,越下越大。
  沈宁早点给作坊下了班,裴父也给地窨子编匠们收工,让早点回家吃饭避雪。
  外村几个汉子过来背自己残疾的父亲或者兄弟。
  他们穿着厚厚的垫了鸡毛的蒲草棉鞋,头上戴着斗笠,却带了雨布给残疾编匠裹着。
  原本这些残疾汉子在家里不受待见,也并非家人有意嫌弃,毕竟不能下地劳作,甚至不能帮忙做家务,只能吃白饭,谁家也养不起。
  现在他们在裴父这里编席,一天能赚20文,东家还管喝一大碗骨头汤,地窨子里暖和冻不着,晌午还给扶上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过得相当不错,脸上都见长肉呢。
  有那明白人就先给他做棉鞋、加厚棉衣,总不能让他穿得单薄破烂地过来编席。
  东家给喝肉汤,却不会给发棉衣,若是穿得太单薄,东家看着可怜会让他在家歇着,等来年暖和再过来编的。
  所以不管是真心为他们着想,还是为了让他们继续来编席赚钱,反正家里对他们比从前多了几分关心。
  以前棉衣没一件儿,现在吃得饱穿得暖,来去都接送。
  原本死气沉沉在家里熬日子的残疾汉子这会儿也有了活力,临走时候朝着裴父挥手,“东家,怪冷的,你也赶紧进屋吧。”
  东家就是心善,每次收工都给他们送到路口。
  裴父摆摆手,“下雪,宁愿慢点儿,也稳当着啊。”
  接人的汉子大声道:“裴老爹,放心吧,俺们晓得呢。”
  裴父送走几个残疾汉子,转身冒雪回家。
  裴长青巡逻一圈回来,“爹,吃饺子了。”
  裴父笑道:“哎,走,家去,吃饺子。”
  西院儿屋里亮堂堂的,堂屋点了两盏油灯,西间和东间也都点了油灯。
  这搁以前简直不敢想象,要知道以前他们顶多拢个火堆照亮,冬天不方便就拢个火盆,烧完就上床睡觉,打死舍不得点灯的。
  现在,点,点得亮堂堂的,暖融融的。
  照着每个人的笑脸都格外喜庆好看。
  裴母对阿鹏和谭秀道:“下大雪呢,路上不好走,你们也都住下,挤挤就行。”
  水嬷嬷道:“棚子里不是有板子嘛,在堂屋搭个临时床铺,也能睡几个人。”
  沈宁也欢迎,晚上让孩子们去她那屋睡,其他人就和裴母他们挤一挤,挤不下的就搭个临时床。
  小伙子们火力旺,不怕冷,挤在一起睡得香。
  白胖的饺子出锅,一盖垫一盖垫地端上炕。
  冬天冷,他们都在炕上吃饭。
  吃饺子也不用饭桌,直接守着盖垫一人一个碗,倒点蘸汁直接吃。
  小珍珠和宝儿捣了一蒜臼子蒜泥,倒了酱油和香油,做成香喷喷的蒜泥儿。
  小鹤年和小少爷做了姜醋酱汁,倒点香醋,吃起来清爽可口。
  小珍珠:“蒜泥和羊肉饺子绝配!”
  宝儿:“绝配!”
  说完他瞅陈琦,你咋不说?
  陈琦抿了抿唇,似乎在努力克服幼稚的羞耻感,而后:“绝配!”
  宝儿:“嘿嘿,对!”
  小珍珠把水嬷嬷和宫嬷嬷包的元宝状的漂亮饺子咬开一个口,然后灌一下蒜泥,再嗷呜一大口,“真香!”
  小少爷关切道:“珍珠,小心辣。”
  沈姨收了一批紫色的独头蒜,吃起来香,但是也辣。
  果然,小珍珠下一秒脸就红了,确实辣得很。
  陈琦立刻把凉在一边的饺子汤端给她。
  小珍珠咕咚喝光,“真辣。”
  小鹤年:“娘,变蛋为什么会有松花纹路啊?”
  沈宁:“儿子,我也不造啊。”
  小样儿,想套路我呢。
  小鹤年:我娘再也不说漏嘴了呢。
  然后他就看着他娘和他爹交换了一个得意的小眼神儿,夫妻俩会心一笑。
  小鹤年:“……”
  屋里大家伙儿吃饺子,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房后,裴端站在寒风里透心凉,还灌一肚子冷风。
  他想来教训裴长青,让二弟不要自不量力制造笑料。
  你自己啥人,啥情况你不知道啊,二十六七了,大字不识几个,你就敢说读书考科举?
  你咋那么自大!
  你这是膈应谁呢?
  你当你会盖房子就会读书啊?
  读书要是那么容易,他不早就是秀才了吗?
  可惜他在院门外徘徊一圈,也没有勇气叫门,转到房后也难以启齿。
  听着屋里外人说笑的声音,裴端越发生气。
  老二两口子真是蠢到家了,跟外人那么亲,人家当你冤大头啊。
  他越想越气,原本这些天就憋气上火,一直便秘得厉害,这会儿就越发难受。
  冷得厉害,他只好气呼呼地回家了。
  第二日天晴,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白雪。
  踩上去咯吱咯吱的。
  裴长青照旧领着孩子们去晨练跑步,然后回来扫雪。
  裴大柱和王大等人照常去镇上盘火炕,过来跟裴长青打声招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