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22节
宋开作为陈氏的二儿子,不过六岁年纪,正是贪玩好动的时候,原本应该跟宋福瑞这个小叔以及宝儿这个小堂弟合得来。
可每当他调皮的时候陈氏就会给他拎回房中,用很严厉且带着嫌弃的语气训他“你这是要学你三叔上房揭瓦吗?你怎么一点好儿都不学呢?学学你大哥,好好读书,也为娘争光别给娘抹黑丢人。”
末了还得加一句“你三叔小时候净惹你奶生气,不学好儿,你不能学他,学他谁都不喜欢。”
宋开虽然贪玩,却又无形中有了优越感,他可不像三叔、宝儿那么招人烦!
他还是有很多人喜欢的!
他哼了一声,把脖子一梗,都没叫三叔,更不和宝儿打招呼。
宋福瑞以为他小孩子臭脾气,也没在意。
这时候宋母从外面进来,扫视一眼,笑道:“都到齐啦?吃饭吧。”
她平时都和孙子孙女们一起吃饭,宋福瑞在家就叫他来,并不让儿媳妇过来伺候她。
她朝宝儿伸手,“宝儿,来,奶抱。”
宝儿瞥了宋平宋开一眼,微微嘟嘴,“奶,我大了,不用抱了。”
宋母笑着上前把他抱起来,让他坐自己腿上吃饭,“你才四岁,哪里大了?”
宋开撇嘴,白了宝儿一眼。
宋悟看了弟弟一眼,示意他消停吃饭,尔后扭头看向宋母怀里的宝儿,笑道:“宝儿在乡下住得都不爱回来了,奶可想你呢。”
宝儿立刻对宋母道:“奶,我也可想你呢,我一直有认真读书哦,学了好多呢。”
宋平:“学什么了?”
宝儿大声道:“我会背三字经!”
宋开还没启蒙,自然不会。
宋平已经启蒙了,会背,不过他比宝儿大四岁,也没什么好吹的。
宋母很高兴,让宝儿背来听听。
宝儿字正腔圆地背下来,一字不错。
宋平发现新大陆一样,得意道:“你背错了好多地方!”
宋悟微微蹙眉,想让宋平闭嘴,不过到底没管。
宋平得意洋洋道:“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这是什么东西?根本就没有这个内容!”
宋福瑞瞅瞅儿子,瞅瞅侄子,说实话他也不知道全本三字经什么样,他小时候是背过,但是……也就记得前面,后面都忘了。
现在他用三字经学识字,只是用拼音来认字,做到会读、会写,记字而不记内容。
小时候会背多少,现在只少不多。
宝儿回了宋平一个白眼,“二哥,你才读书,不知道也正常。我背的是阿恒哥哥教的,他家的版本比你们背的全。”
就很骄傲。
宋平背的是宋朝原版,原版的历史内容自然截止到宋朝,而谢恒背的是家里重新编纂的,增加了宋后的历史内容。
三字经作为启蒙读物,各朝代都会进行修订编纂,现存几十个版本。
有家族传承底蕴的,会根据祖上的修订本继续修订,没有的就背诵原本或者别家抄来的。
谢家在前前朝属于后起的新贵,前朝时候分南北谢,北谢为官南谢做学问。
本朝立国之初,北谢没落,南谢崛起,一代代起起伏伏到了今日。
可不管他们政治地位如何,在学问方面一直没有放松。
即便启蒙书籍也多有编纂修订,而且与时俱进,会把前朝、本朝一些典故编进去。
这自然不是镇上学堂能比的。
宋平自然不懂,宋悟也不太懂,但毕竟是大孩子,开蒙两三年,平时也没少听先生们惋惜萧氏没落,羡慕谢氏崛起,以及学问方面的话题,多少明白点谢家的本领。
见宝儿那么骄傲,宋悟心里也有些嫉妒恼火。
爹娘关于三叔三婶儿想争大房家业的悄悄话又浮起心头。
宝儿这么显摆,肯定是三叔挑唆的呗。
宋母很高兴,连夸宝儿背得好,“来,奶喂你吃鸡蛋羹,里面加了新鲜虾仁的。”
宝儿:“奶,我自己会吃的。”
要是姐姐知道他还让奶喂饭,会笑话他是好手好脚的废物小孩儿!
宋母稀罕孩子,看宝儿哪哪儿都好,恨不得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掌心怕摔了的,“没事儿,在家奶喂,不在家你就自己吃。”
宝儿乜斜他爹一眼,看吧,是我陪奶玩儿!哄奶我也很累的好不好!快给我送去二舅家!
宋平见背三字经输给宝儿,很来气,就开始显摆算术。
他寻思宝儿才四岁,指定不会算术。
可宝儿现在跟着珍珠二蛋他们上课,除了拼音识字就是数字算术,什么加减法、简单乘除法、九九乘法表,甚至混合运算也有涉及。
他虽然没有正儿八经学,可小孩子模仿能力强,跟着大孩子说说听听,大人都不知道怎么学的他就会了。
宋平得意洋洋地问:“八个鸡蛋加七个鸡蛋,你知道……”
宝儿:“15个。”
宋开:“十一个嘛,傻子才不知道呢。”
众人:“……”
宋平:“九加六等于几?”
宝儿:“15嘛,9加小于10的数字,都是10加小它一个的数字么,傻子才不知道呢。”
没算出来的宋开:“……”
宋母惊喜地看着宝儿,“咱们宝儿算术也这么好呢?”
宝儿刚要得意,想起姐姐拧耳朵很疼,忙谦虚道:“奶,我也没有很好啦,是我姐姐哥哥教得好。”
宋福瑞很骄傲,“娘,宝儿在他二舅家,天天跟哥哥姐姐学习,现在我二舅兄也回家读书,孩子们都学得可认真呢。”
宝儿用力点头,“对,我也学得很认真。奶,我还要去二舅家读书,不能一直陪你哟。”
宋母很高兴,又微微有点失落,笑道:“没想到宝儿也这么爱读书,那就好好读吧。”
她也没特指这么是指谁,可宋悟立刻就紧张起来,觉得奶在说“宝儿像大哥一样爱读书”。
这是想把宝儿跟他相提并论吗?
吃过饭宋母要去布庄看看,说外面冷,就让孩子们在炕上玩玩具、吃点心。
宋悟对弟弟宋开道:“三弟,你陪奶去布庄。”
宋开才不要去布庄呢。
布庄不是棉花就是棉线、织布机,不许孩子们打闹、玩耍,不许弄起尘土草屑,不许大喊大叫,不许这样那样的,事儿可多了。
再说布庄的小孩子也捞不着玩儿,超过五岁的从早到晚地在家里挤棉籽、纺线,要么就是绩麻、纺麻线。
宋母笑道:“布庄没什么好玩儿的,你们在家玩儿。小开,你跟宝儿多学学背书算术。”
说完她就领着婆子走了。
早上这会儿冷,宋福瑞让宝儿在家玩一会儿,他先去看一圈,然后回来接他去禚家玩儿。
等他一走,宋平宋开就开始嘲笑宝儿。
“宝儿,你去乡下一趟,越来越土气了。”
“宝儿,你越来越大显摆了,哈哈,跟谁学谁。”
宋悟起身,用大哥的姿态道:“二弟三弟,你们好好招待宝儿。”
转身又用主人的姿态对宝儿道:“宝儿,我先去学堂了,你就在这里踏实呆着,想要什么就跟丫头说。”
那种我是主人你是客人的态度就连宝儿这个小孩子都感觉明显。
宋平:“跟你们小屁孩儿有啥好玩儿的?我也去学堂了,”
等宋悟宋平一走,宋开就开始挑衅宝儿了。
什么大显摆、小混子、乡下人等等,很多他压根儿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词儿也往外说。
宋开:“你二舅家现在吃得起饭吗?是不是从来舍不得吃鸡蛋和肉?他们让你住那里,是不是就想让咱家给送肉和米面吃?”
宝儿朝他勾勾手指头,“你来,我告诉你。”
宋开就手和膝盖并用,爬行着把耳朵凑过去。
宝儿学着小珍珠的样子,小手拧着宋开的耳朵,使劲往下一扥,疼得宋开当即嗷一声就趴在炕上。
宝儿立刻学着小珍珠教的摔跤招数,小屁股坐在宋开腰上,左手摁着他的后脖颈,右手扯他的耳朵。
一边扯一边呵斥:“服不服,你服不服!”
宋开疼得嗷嗷叫唤。
很快宋母院儿里的小丫头跑过来,但是她也不敢扒拉宝儿,只好去找陈氏。
陈氏在铺子里呢,闻言赶紧跑回来,却不见宝儿的踪影,只留宋开在炕上撒泼打滚儿。
陈氏气不打一处来,骂道:“你给我起来!”
宋开双腿乱蹬鳅,嘴里胡乱喊着:“娘,宝儿打我,他打我!”
陈氏越发来气,“你连那么点儿个孩子都打不过,你还好意思哭?”
骂归骂,等看到儿子通红带血点的耳朵陈氏又心疼又来气,冲丫头道:“三爷呢?让他赶紧过来!”
宋福瑞先去盘炕的几家跟裴大柱、王大等人聊几句,问问二舅兄家好,然后跟禚元杰打个招呼,说带宝儿找他家孩子玩儿。
禚元杰乐不得呢。
辞别禚元杰,宋福瑞正往家走呢,就见宝儿一溜小跑过来,唬得他赶紧给儿子抱起来,“宝儿,你怎么好自己往外跑?万一让拍花子的给你抓走呢?”
宝儿:“咱们镇上没有拍花子的啦,别说来个陌生人,蹦跶只陌生蚂蚱都得被捏死。”
宋福瑞:“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