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21节
他背书和平时说话不太一样,声音与胸腔共鸣,更加低沉磁性,听着格外舒服。
陈琦手指跟着文字走,碰到不会的就标上拼音。
吃过午饭,他们继续背书、标注拼音。
背了十几页,裴长青看看陈琦的进度,他都跟上了,顺口夸了一句,“你识字挺多的。”
不像才学几天拼音和三字经的样子。
陈琦顿了顿,露出一个笑容,“是阿年和二蛋教得好,裴叔叔你背得真熟练,都没有错字的。”
裴长青:“这是我有意训练的,从读第一遍的时候就认真读准确,第一印象非常重要,错了很容易形成习惯。也不要急着背诵,先认认真真读三遍,每一遍都要有效,争取读熟、读顺,没有错字、磕绊,然后才开始练习背诵。”
他是主动学习,不是学生被迫背诵,所以学习效率很高,阅读背诵都是有效学习。
就好比有些学生上学期间混日子,考研考公却很拼。
这就是被逼和主动的区别。
所以他从来不逼迫别人做什么,只要对方不乐意就拉倒。
陈琦看着裴长青,眼中闪动佩服的光芒,真心实意道:“裴叔叔,你真的好厉害,我会努力跟你学习的。”
在他看来裴长青很会学习,非常聪明,当然沈姨也非常聪明,所以阿年和珍珠都那么聪明。
他知道自己娘不算聪明,自己也不够聪明,并非读书学习的好材料。
可他别无选择!
嫁个有钱男人、跟个有权有势的主子,都不会真正地改变命运,不会让你彻底过上好日子,相反祸福相依,也可能让你万劫不复。
靠山山倒,靠海海干,只有靠自己才最踏实。
阿年说“我爹娘说了,读书改变命运,我们可以,你们也可以,所以请你们好好学拼音识字数字算术,以后靠这个赚钱改变你们的命运”。
他以前对这句话感触不深,毕竟小孩子阅历浅,左耳进右耳出,不会有什么触动。
现在他却深以为然。
靠自己,读书改变命运。
即便自己不够聪明,不是读书的好苗子。
可只要他拼命读,只要能下场考试,在学子、县衙留下自己的名声。即便考不上秀才,哪怕连童生都不是,却也是读书人,有同窗、同年,别人也不敢随便摆布他,更不敢害他,他在家里也能说句话,等老头子死了,陈老大陈老二也不能随便发卖他娘。
假如他足够拼命,考取了童生,甚至秀才,那就是有功名的生员,身份比陈老大陈老二还高。
他们、更不敢随意摆布他跟娘和姐姐!
裴长青从他眼中看到了一闪而过的悲凉,正待细看,陈琦已经低头继续标拼音了。
过了一会儿,外面学习班下课,小珍珠领着孩子们出来做游戏。
裴长青让陈琦也出去玩一会儿,他也要出去找沈宁聊聊天、散散步,放松一下脑子和眼睛。
仿佛回到前世大学考前突击的时候,其他知识都暂时忘记,满脑子都是论语。
陈琦从善如流,放下书出去找珍珠玩了。
小珍珠正领着孩子们帮作坊干活儿呢,劳动式游戏。
小鹤年和小少爷也从东间下来活动身体,顺便去作坊那边儿看看更香的燃烧情况。
小少爷让阿鹏管谢掌柜要了一些更香回来,上面有刻度,一刻钟一道小杠,半个时辰一个红点。
烧到哪里就是多少时间,这样方便沈宁二蛋他们看时间安排工作和学习。
他们同时点燃两支,看看误差如何。
“两位小公子,谢掌柜第一批拼音识字表印出来了!”
淮安骑马从镇上回来,把马拴在西院儿旁边的拴马桩上就快步往院子里去。
小少爷和小鹤年听见,高兴地跑去西院儿,“是吗?快拿来看看。”
这可是世间头一份儿的印刷体拼音表!
裴长青和沈宁听见动静也过去看。
淮安把一沓子拼音表和一沓子三字经拼音版拿出来,“看!”
拼音表是小少爷和小鹤年设计的,灵感是沈宁给的,沈宁照搬的现代幼儿拼音识字挂图的样式。
四线格、拼音、声调、手绘形象图、元音、辅音、文字举例等,
因为四线格的连贯性,所以拼音表是横排的。
四线格线条纤细却清爽,是淮安的功劳。
上面字母写得圆润、流畅,线条优美,颇具书法美感,是阿恒的手笔。
简笔画画得形象生动,是阿年的作品。
嗯,有那么几个简单的图画是小珍珠和宝儿的手笔,画得憨态可掬。
三字经套印拼音就简洁很多,一份红色拼音的,另外都是黑色的。
红色油墨加了朱砂,比较贵重,只做高档品,普通的自然还是黑色油墨更合适。
三字经竖版,拼音则印在每个字的左边儿,拼音自然是紧凑横排。
简单字只开始标注拼音,后面便不需要。
复杂的字如果同页出现也不需要标。
最后给出一张生字表,基本都是比较复杂的字,字的上面标注拼音。
就和现代小学生语文课本差不多。
裴长青:“有了拼音表和这个识字表,一般人都能学识字了。”
不需要认识很多,学会常用的一千字就大有可为了。
所以初级字典不需要很复杂,三千字足够用的。
沈宁夸道:“阿恒阿年,你们真棒,这可是造福百姓,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
【作者有话说】
裴长青:一不赚钱,我就混小孩儿桌儿了。
【我知道为什么时间错了,因为我凌晨写完放存稿箱,应该选今天,我习惯性选了明天。。。。。。我检讨。】【宝子们,拜年了,本章留言,继续发红包[比心]】
第115章 宝儿 这生意只跟宋三爷谈
天蒙蒙亮,宝儿睁开眼,一时间有些恍惚,不知道是在哪里。
看窗户的轮廓是自己家,不是姥儿家。
再听听没有姥爷的呼噜声,也没有水嬷嬷和宫嬷嬷绵长的呼吸声,伸手摸摸,不是姐姐的小嫩脸,而是一张大脸。
宋福瑞嘟囔一声,“宝儿,尿尿啊?”
宝儿听着爹的声音,又喜欢又委屈,哼唧一声,小脚踢了他爹一下,“呜呜,我要娘,我娘呢?”
宋福瑞迷迷瞪瞪坐起来,下去摸尿壶给儿子解决,“你娘不是去县里了嘛,过两天就回来。”
阿云现在县里、镇上两地跑。
宝儿嘘嘘完,躺在被窝里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他掰着手指头数,“1、2、3,爹,我回来三天啦,今天是不是能去姥儿家了?姐姐不在我都睡不着,吃饭也不香。”
虽然姐姐睡觉会打拳,有一次半夜一拳给他打醒,还有一次半夜给他踹下床,可是他还是喜欢和姐姐哥哥一起玩儿。
爹和娘都忙,白天不在家,晚上回来他也要睡觉呀。
白天没人陪他玩,他好无聊的。
宋福瑞还有点困意,大手拍拍儿子,“宝儿,再睡会儿。”
在珍珠手里无比懂事的小弟瞬间变作精熊孩子,他小腿乱蹬歪,“爹,我已经住了三天啦!该送我回姥儿家了。”
宋福瑞被儿子一脚揣在腰上,瞬间醒了,坐起来,“宝儿,你才回来第二天。”
宝儿据理力争:“我前儿晚上回来的,睡一宿,昨天陪奶玩半天,陪你出去耍半天,昨晚上睡一宿,今天不是第三天吗?”
宋福瑞虽然读书不行,可也不傻啊,“今天还没过完,前天只有一晚上!”
睡在炕尾的旺财被吵醒,三爷,你幼不幼稚啊,跟宝儿争执拌嘴?
他笑道:“宝儿,你不在家,三爷可想你呢。你陪姥儿好几天了,也得陪陪爹吧?”
宝儿是明事理的孩子,想了想,搂着宋福瑞的脖子,“爹,那我再多陪陪你吧。”
宋福瑞搂着儿子,亲亲他,“好宝儿。”
阿云在家的时候她天天带着宝儿,现在她不在家,宝儿自己在家的确没人玩儿,没意思。
他并不是白天把儿子往宋母院儿一丢就管自己去忙的,而是带着宝儿过去吃早饭,让宝儿和奶亲近亲近,然后一起吃过午饭再把宝儿接走去找禚元杰、挨家看看盘火炕情况。
他觉得一点不无聊,可宝儿没有哥哥姐姐一起玩儿,就觉得无聊。
今儿他照旧带着宝儿过去吃早饭。
宝儿虽然早上和爹闹脾气,可一到宋母院儿里就特别乖巧懂事儿,挨个问好。
看到大堂哥宋悟、二堂哥宋平以及三哥宋开、大堂姐宋蓉儿、二堂姐宋婉儿都一一问好。
宋蓉儿今年十三岁,已经是待嫁之年,忙着学针线、管家,并不和弟弟妹妹们一起玩儿,不过她对弟弟妹妹们也很和气。
说笑两句,她就回屋做针线去了。
宋悟今年10岁,宋平8岁,两人都在镇上学堂读书。
宋悟作为长孙,被宋母教得很有派头,也很有继承人的意识。
看到宋福瑞和宝儿过来,他很有礼貌但是又有些疏离客气地打招呼,然后坐下招呼弟弟妹妹们入座一起吃饭。
宋平是郑氏的儿子,耳濡目染自然有郑氏的影子,他看宋福瑞的眼神就带着轻蔑,看宝儿则带着敌意。
郑氏整天跟儿子闺女嘀咕,三叔三婶儿分的铺子本来应该是他们的,长大了要给宋平的,结果被三叔和宝儿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