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18节
沈宁又忽悠几句,和裴长青给他们送出门去。
待马车驶出路口,拐上南边儿官道,柳氏又委屈又肉疼,直接哭上了。
是真哭。
她连枝金簪都舍不得买,就戴了几支银簪,结果大堂哥眼不眨地给沈宁送去十两。
真真剜她的肉呀。
陈三也是脸色很难看。
柳大爷冷笑,“十两银子摆平,你们偷着乐吧,回头裴长青读书……”
柳氏实在忍不住,冷嗤一声,“他个泥腿子,他读什么书?我看他就是哗众取宠,别到老连个童生考不出!”
陈三也撇嘴,就是,到时候比他大哥还丢人。
柳大爷看傻子一样看他俩,算了,以后跟他俩远点,丢不起人。
人家读书又不是三五天的就去考试,总要读个三五年。
别人十年考不出,他背靠谢家和萧先生,三五年保不齐就能考个秀才。
裴二郎还年轻,十年能中举就前途无量。
关键人家还有个好儿子呢!
哎,谁不想搭上萧先生和京城谢家?
谁不想背靠大树好乘凉?
谁不想中秀才、举人?
钟家陆家为什么那么风光?还不是家里有进士、举人?
裴家,柳大爷一行人离开后裴长青恨恨地拿起了菜刀。
想带媳妇儿去镇上溜达溜达,又被破坏了。
说好的明天开始读书,决不能这会儿读,那就杀鹅吧。
【作者有话说】
今天除夕啦,宝子们新年快乐!
为了庆祝新年,今年留言发红包啦。(老眼昏花的,时间设置成29号更新了[裂开]抱歉抱歉!)
第114章 小同学 靠山靠海,不如靠自己
本来心理预期明儿开始读书,今儿可以彻底放松一下,结果今儿就要开始,他就有些抗拒。
学习,得有仪式感。
总不能承认自己有点拖延症吧?
水嬷嬷和宫嬷嬷立刻上前,“二郎,哪里还用你呀,我们来。”
宫嬷嬷夺过裴长青手里的刀,指挥小德子烧开水,小全子准备一个瓦盆接鹅血了。
小珍珠和宝儿帮忙抬过一只大鹅来。
他俩不怕,家里杀鸡杀鱼都围观。
只见宫嬷嬷一手薅住大鹅细长的脖子,一手飞快地揪大鹅嗉子位置的绒毛。
沈宁对裴母道:“娘,快给大鹅灌一勺白酒。”
给大鹅灌晕,杀的时候不疼,而且大鹅喝了酒毛根会竖起来,方便秃噜拔毛。
裴母和宫嬷嬷给大鹅灌了白酒,为了让它少点痛苦,多灌了两勺。
沈宁:“今儿人多,两只都杀了吧。”
反正也不下蛋了,陶族长送来就是吃的。
她们又给另外一只也灌了酒。
宫嬷嬷把磨快的刀在大鹅脖子上一拉,然后倒提过来开始放血。
瓦盆里事先倒点清水撒把盐,盛了鹅血以后就会加速凝固保持新鲜,有水混合做成血豆腐也会嫩一些。
宫嬷嬷杀鹅,拔毛就是孩子们的乐趣了。
小德子把开水烫在鹅毛上,过一会儿就可以拔毛了。
小珍珠直接给孩子们下课,让他们过来一起拔鹅毛。
人多力量大嘛。
孩子们拔毛拔得非常欢乐,互相拿了鹅毛插在头上。
沈宁让他们把小绒毛留着,别乱丢,洗干净晒干,回头可以絮枕头、被褥什么的。
小少爷小声问小鹤年:“你要不要去玩?”
小鹤年摇头,有点不忍心,虽然会吃肉,但是有点不落忍。
小少爷小声道:“我也不想玩儿那个。”
不懂事的时候那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读书以后就知道其中的道理。
孟子曰:君子之于禽畜也,见其生不愿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
能在书里找到一些问题的答案,让他觉得很快乐,仿佛和很厉害的人交谈,所以他以前除了先生等人,不爱和普通人交流。
小鹤年笑道:“我还是很爱吃肉的,嘿嘿。”
小少爷想了想,认真道:“我以前不是很爱吃肉,现在也爱吃,肉香!”
两人肩头松动,哈哈笑起来。
晚上等宋福瑞和禚元杰跟着王大、裴大柱等人过来,满满一大锅炖大鹅也出锅了。
另外还有一锅炖排骨,毕竟还没上冻,肉什么的不能久放。
禚元杰第一次来做客,自然不抠搜,大包小包带了一堆礼物。
宋福瑞了解沈宁家,建议他带干货,虾仁、扇贝、海米、虾皮、海带、紫菜、海鱼干之类的。
他家铺子里有,不用去别家买,送得还气派。
禚元杰很听他的。
“宝儿,你爹来了。”小珍珠提醒宝儿。
宝儿正抱着一个鹅头在啃,闻言扭头瞅,“嗯?在哪儿呢?”
宋福瑞一把给儿子捞起来,“好你个宝儿,住姥儿家住的连爹娘都不想了。”
宝儿就咯咯笑,把自己啃得没肉的鹅头往宋福瑞嘴里一塞。
宋福瑞:“我不吃。”
宝儿:“咬开,咬开!我要吃脑子。”
宋福瑞:“……嘎嘣。”
宝儿看着小小的脑花,“噫,恁大的鹅,恁小的脑子,和鸭子一样。”
禚元杰和宋福瑞听裴长青说了陈三几人来赔礼道歉的事儿,懊恼地直拍大腿,“哎呀,早知道我俩下午就来了。”
还能看热闹呢。
宋福瑞也不掩饰,就告诉裴长青是禚元杰使唤人给陈老爷传信儿的。
裴长青看向禚元杰,这人看着纨绔,心眼子不少,不像宋福瑞,是个真憨憨。
他跟禚元杰道谢。
禚元杰:“二舅兄,别呀,咱是一起的,这是兄弟该当做的。”
兄弟今日的体面都是二舅兄你给的啊。
他跟裴长青亲热道:“二舅兄,你都回来了,以后常来镇上,兄弟请你们吃酒。”
裴长青摇头,“不成,我以后要在家闭关读书,除非有正经事否则不出门,你们也不能来找我闲聊,当然可以来一起读书。”
前世他坚持事以密成,不成功不宣告,自己秘密做。
现在他大多数也奉行这条,只有读书他得提前宣告。
一个现代理工男跑到古代来考科举,太难了,尤其他现在不少赚钱,似乎没有不得不科举的动力,他就忍不住给自己找退路、找借口、拖延。
宣传出去,他就没有退缩的理由,必须读,还得必须考上!
否则,多丢人呢。
裴总最要脸。
宋福瑞崇拜地看着他,二舅兄就是厉害!
禚元杰也佩服得不行,读书啊,科举啊,这是无底洞、没有尽头的路啊。
只有大家族的天生爱读书的聪慧子弟才敢走的路啊。
其他人,真就是走上不归路了。
裴二郎,真勇士!
裴长青和他碰了一杯,“怎么样?要不要一起读?你俩也不用考秀才,考个童生就行。”
俩人把脑袋摇成拨浪鼓,不了不了。
这条难于上青天的道路,还是给真勇士裴二郎走吧。
散场以后,裴长青抱着沈宁,头靠在她脖颈上。
沈宁:“喝多了?”
裴长青嘟囔,“心情有点沉重,我可把牛吹出去了,只能破釜沉舟。”
沈宁就笑:“放心,大家都知道秀才难考,不会逼着你两年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