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13节

  谭婆子:“行啦,你不用难受,等陈琦醒了我哄哄他。他大了,会想事儿了,得好好教,要不容易学歪。”
  她庆幸闺女带着孩子来豆腐村学习,要是还留在陈家,保不齐就被那些坏种儿给挑唆坏了,就算不挑唆坏,心性也受影响。
  裴长青并不知道他什么特别的也没做,就把俩孩子馋爹馋哭了。
  晚饭后阿鹏就带着四个小厮回镇上。
  水嬷嬷和宫嬷嬷照旧住下,她俩现在和裴母特别合拍,三个老太太晚上夜聊都能聊半宿。
  现在家里多了俩嬷嬷,沈宁一点都没觉得不方便,反而觉得很方便。
  又不是现代那几十平方的屋子,来个生活习惯不一样的公婆大家互看不顺眼。
  自家土坯屋子,粗茶淡饭,人家能适应这粗糙的生活,又讲卫生又有分寸,不多管事不嚼舌头,还帮忙做饭带孩子,那还有什么问题?
  简直是神仙保姆啊!
  她再次默默感谢萧先生,大好人啊,她没给小少爷当保姆,人家却给自己派来俩保姆。
  感谢!
  其实小少爷原本想跟着阿鹏回镇上的,但是小鹤年不肯。
  小鹤年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爹回来师兄你就要走?
  说好的以后帮我们孝顺爹娘呢?
  小少爷就留下了。
  小珍珠和宝儿特别殷勤地给大家伙儿铺被子。
  小珍珠和沈宁一个被窝,宝儿和裴长青一个被窝,小鹤年和小少爷一个被窝。
  裴长青:“……”
  这闺女才“爹我想你爹你真好”,转身就扎亲爹刀。
  小珍珠却满意地拍拍手,“现在都有伴儿了。”
  宝儿有点不乐意,他想和二舅母一个被窝,二舅母香香的,和她娘一样。
  小珍珠:“就这样,要不就给你送回家,你找小姑睡去。”
  宝儿:“那我就和二舅一个被窝吧。”
  他现在玩得乐不思蜀,并不是很想爹娘,毕竟娘整天做活儿,也没哥哥姐姐陪他玩儿,没意思。
  至于奶奶,当然想啦。
  嗯,就是想而已。
  裴长青没给孩子们买礼物,但是也要表示一下,一个孩子一小串钱,一串上面有十枚。
  孩子们无所谓钱多少,只要给一文都开心。
  裴长青给小少爷钱的时候神态动作和给小鹤年一般无二,好像自家多了个儿子一样,并不把小少爷当外人。
  这是小少爷收到的最少的钱,但是他很开心,心里暖暖的,仔细把钱收在自己的书箱里。
  小珍珠大眼睛眯起来,高兴得一个劲儿地吹彩虹屁,“爹你真好,爹你更俊了。”
  裴长青又给她一枚。
  小珍珠满脸惊喜,呀,夸夸还有这好处呢?
  “爹,你太大方了,你超级无敌英俊帅气,我娘可想你了。”
  裴长青又给她一枚。
  小珍珠更卖力狂夸了。
  旁边小鹤年眼睛都瞪大了,爹,你怎么能这样?
  他默默运了运劲儿,寻思自己读书多,咋也比珍珠会夸。
  小少爷朝他眨眨眼,表示他可以帮忙的,保管夸得裴叔晕头转向,得了钱咱俩对半分。
  小鹤年点点头,酝酿一下,“爹,你……”
  不等说完,就看裴长青笑着对小珍珠道:“这两文是你二丫姐给你的零花儿。”
  小鹤年:“咳咳咳……”
  彩虹屁堵了回去。
  小少爷赶紧给他顺顺背。
  小珍珠也惊呆了,“啊?所以这不是爹你给我的夸夸钱?”
  裴长青笑声清朗,“不是。”
  小鹤年和小少爷也哈哈大笑。
  宝儿在炕上笑得直打滚儿。
  他都排队要跟着姐姐夸二舅了,结果没用。
  哈哈哈,姐姐白夸了。
  东间的水嬷嬷和宫嬷嬷听得又好笑又入迷,这个家可真欢乐呀。
  才来两天,她俩都不想走了。
  这给皇帝陛下的信,真是越写越厚了啊。
  水嬷嬷对裴母道:“大妹子,咱给孩子哄过来睡吧,炕大,睡得下。”
  从前在宫里为了争个体面自己睡一张床,那也是绞尽脑汁的。
  现在她们愿意挤着睡,一点不嫌弃。
  其实也不算挤,只要不是一人一个被窝就不那么占地方。
  裴母就去招呼孩子们过来睡觉。
  小少爷主动响应,小鹤年也跟着来,小珍珠本来不想,她想和爹娘一个炕,但是想想爹给的钱就妥协了。
  最后他们分了俩大被窝,裴父和裴母搂着小鹤年和小少爷睡,水嬷嬷和宫嬷嬷搂着小珍珠和宝儿睡。
  小珍珠是个非常好学的小师妹,并没有忘记打坐,还主动教其他人。
  大家煞有介事地跟着她打坐,宝儿刚摆好姿势,听小珍珠缓慢绵长地念了两句口诀,跟着深呼吸一下,吧嗒就睡着了。
  小鹤年和小少爷也没坚持三个深呼吸。
  小珍珠久一点,但是也没练完全套。
  白天活动量太大,本身沾枕头就着,这是裴长青回来又发了钱,她激动呢。
  水嬷嬷和宫嬷嬷一人搂着一个孩子,有一种打心眼儿里涌出的热流。
  这家人怎么这样啊。
  怎么才两天就把她们这种看透人情冷暖,看遍尔虞我诈的老人精儿给收服了啊。
  哎,有点幸福是怎么回事?
  水嬷嬷再也不觉得人老了一辈子一眼望到头儿没劲了。
  宫嬷嬷再也不觉得出宫不好,只求皇帝别让他们回去,就一直学厨艺吧。
  看着空荡下来的火炕,裴长青松口气,终于能自己抱媳妇儿了。
  结果他媳妇儿披着棉袄,坐在炕上数钱呢。
  沈宁两眼放光,“裴长青,你太能赚钱了吧!”
  这一个个银疙瘩,真可爱,真美貌,真亲切!
  他竟然带回来七十六两银子,那边儿还有好一袋子铜钱呢。
  虽然要给童陶几人发工钱,但是能留下大部分呢。
  之前欠童大舅和高里正的钱都还了。
  村里人的木头钱也都还了,每家多给了十文的谢钱,都可高兴呢。
  现在这些钱刨除工钱都是自家的,美哒哒。
  裴长青擦了脚,把洗脚盆放在另一边儿,上炕把沈宁圈在怀里,“没有我媳妇儿赚的多,我媳妇儿不但赚钱,还给那么多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呢。”
  搁现在政府得给提供很多免税机会,还会颁发农民企业家荣誉称号。
  沈宁赚钱不少,但是她开销也大。
  村里人的工钱三天一结,给他们回家生活。
  作坊每天也要不断投入,收豆腐、白菜、豆子、柴火,买煤炭等等。
  每天都是一大笔钱了。
  不过一直在出货、回款,资金处于良性循环中,卖价高于成本,自然是赚钱的。
  豆制品和米粉看着利润低,但是能拉动出货量,出货量大就能给更多人提供工作。
  不只是豆腐村,周边村子甚至更远的村子都跟着受益。
  沈宁对做事业从来不骄傲,只要她做的就觉得是很简单的事儿别人也能做,她就是运气好点儿罢了,所以对自夸没多少兴趣。
  她更喜欢数钱。
  裴长青看沈宁数钱的开心样子看得入迷,她长得好看,水润的眸子清亮有神,眉飞色舞也不崩表情,反而带上股孩子气。
  他就庆幸自己没乱花钱,把钱都给媳妇儿分配是对的。
  为了方便收纳,他还把碎银子换成整装的银饼子和小元宝呢。
  他掏出那对耳坠子,告诉她来历,“我用白酒洗过了,可以戴的。”
  沈宁双眼亮晶晶的,哇了一声,“裴总,你好会捡漏哟。”
  二两银子就买到红蓝宝石了!
  耳坠子真的很精致,镂空的小葫芦造型,上下葫芦肚中各有一颗红蓝宝石。
  称得上低调奢华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