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12节

  刚才虽然打了照面儿,沈宁给介绍一下,可没来得及说话就被大家伙儿包围了。
  水嬷嬷和宫嬷嬷也不打扰他们,就回屋继续做饭了。
  谭秀也还没走,一直在给他们帮忙。
  昨儿吃火锅的时候谭秀悄悄留意发现儿女都勇敢了许多,陈玉箫跟小珍珠、宝儿玩得很好,陈琦也跟小鹤年小少爷聊了学习,她高兴,就巴不得儿女多跟珍珠阿年亲近,今儿小珍珠和孩子们玩摔跤,陈琦和陈玉箫看得津津有味,谭秀就没急着走。
  她也不干呆着,就帮忙做饭。
  爹跟水嬷嬷他们客套,娘跟高三郎他们对账,孩子们就管自己了。
  天要黑了,大人们都散了,不管回家做饭还是不好打扰裴长青一家,总之是主动散了。
  孩子们又不要做饭,他们宁愿多看会儿光景儿。
  珍珠阿年的爹见过县太爷了!!!
  县太爷还夸他,还送他书!!!
  天哪,怪不得阿年读书那么厉害,这是随爹啊。
  他们舍不得走,就围着小珍珠和小鹤年几个叽叽喳喳地表达自己的惊叹羡慕之情。
  可恨自己只学会拼音,还不会小少爷那种文绉绉的话,都不知道怎么表达。
  蒜苗虽然小,但是他学得比大孩子都好,说了个“珍珠阿年,裴叔叔好聪明,肯定也很会读书,你们都随爹,未来一定大有可为,前途无量!”
  蒜头几个惊讶地看着他,“蒜苗,你什么时候学的?”
  明明大家一起上课,你怎么多学东西了?
  蒜苗有些害羞,小声道:“我听蔺老板夸豆腐娘子和阿年珍珠的,我就……”
  其他孩子表示他们也听了,咋就没记住?
  小珍珠一高兴,小手一挥,发糖!
  她舍不得发自己的大糖球,就拉着小鹤年小少爷和宝儿商量,“咱把糖豆发了行不?”
  她让奶给做了一罐子大糖球,还做了一些水滴形的糖豆,天冷,糖浆一滴就是一个豆。
  糖豆比糖球可小多了,一人分两颗,珍珠一点都不心疼。
  小时候家里没糖,冷不丁吃块糖她当然舍不得给人,现在爹娘爷奶都赚钱,娘又疼他们,家里不但有饴糖,还有白糖呢。
  小孩子没有不爱吃糖的,小鹤年和小少爷也如此。
  只不过他俩自制力强,而且小少爷见过烂牙的孩子,也见过拔牙的惨状,有阴影不敢多吃。
  宝儿有点舍不得,不过二舅回来是开心的事儿,他也同意。
  大不了回头让他爹多买几斤糖过来。
  小珍珠给孩子们发糖,二蛋去工作了,她给多留了几颗。
  “谢谢珍珠,谢谢阿年!”
  小珍珠摆摆手,“天黑了,都回家吧。”
  孩子们再三道谢,拿着糖欢欢喜喜地跑了。
  陈琦在一旁悄悄看着,感觉他们家好热闹啊。
  他们关系也好好呀,大家都很真心,不是假装的。
  这些孩子感谢珍珠是真的,不会这边儿为了拿糖说好话,转身骂她“臭显摆、早晚倒霉”之类的话。
  珍珠和阿年、宝儿以及阿恒的感情也很好,虽然会拌嘴,但是没人会骂对方“你是小杂种、你是个多余的小混蛋、你滚出我家”之类的话。
  自己家也热闹,但是不一个热闹法儿。
  自家的热闹是假装的,都围在大娘跟前热闹,转身就互相翻白眼,使绊子。
  小时候他们以为自己不懂事儿,在他面前肆意嘲笑,骂什么小野种、勾搭男人、臭表子。
  他确实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大一点之后就知道不是好话,是骂他和娘。
  有个小厮骂他,他跟大哥说,希望大哥给他撑腰,大哥却用厌恶至极的眼神瞅他,让他滚远点儿。
  他忍不住动了动手指。
  珍珠朝他笑了笑,分他一小把,“吃吧,可好吃呢。”
  陈琦拿着一把水滴形状的糖豆,形状不标准,很随意,但是吃起来一样甜。
  他再看看那边儿的裴长青,珍珠和阿年的爹好俊、好年轻,他能一下子把珍珠和阿年都抱起来,他看珍珠和阿年的眼神温柔又疼爱,没有那种……打量审视的意思。
  他即便小也知道珍珠和阿年的爹全心全意对他们好。
  陈琦站在一边儿默默地看着,要哭了。
  一只手温柔地搂住他。
  谭秀轻声道:“天色晚了,咱们该告辞啦。”
  陈琦用力拉住娘的手。
  谭秀去跟沈宁告辞。
  沈宁:“饭都做好了,你急什么呀,吃完再走,这饭还是你做的呢。”
  谭秀故意打趣她,“不耽误你们小夫妻团聚啦,明儿我们还来呢,咱一起吃晌饭。”
  母子三人上了车,走出一点路,陈琦就趴在谭秀怀里哭。
  陈玉箫也眼圈红红的。
  谭秀有些手足无措,“怎么了?谁欺负你们了?”
  不能呀,珍珠和宝儿对陈琦和玉箫可好了,必然不能让人欺负他们呀。
  俩孩子只是默默流泪,都说不出话。
  一路上陈琦哭得要背过气儿去,后来累得直接睡着了。
  下车的时候谭秀抱着他,用披风裹着他的头,免得被风吹感冒。
  谭婆子听见他们回来,立刻出来接着,关心道:“秀儿,在沈老板家吃饭了?”
  谭秀:“娘,没呢,今儿裴二郎回来我们说了会儿话,人多,我们没搁那里吃。”
  谭婆子笑道:“那我让婆子给你们擀面吃,给陈琦和玉箫炖个鸡蛋羹,放扇贝。”
  谭秀:“娘,不用,就简单吃点吧。”
  谭婆子帮着把外孙放上炕,又拿被子,这才看到陈琦哭得满脸泪痕小脸通红,急道:“这是怎的了?拌嘴了?”
  谭秀叹气,“娘,没事儿。”
  先头儿黑,谭婆子没看清,加上谭秀抱着孩子说话含糊,这会儿她才看到闺女和外孙女都哭过。
  谭婆子登时急了,“秀儿,遭欺负了?没事,他们要是瞧不起咱,以后咱不去。”
  谭秀忙道:“娘,不关人家的事儿,沈老板家对我们可好呢。”
  谭婆子:“那怎的?”
  谭秀叹了口气,“娘,没什么的。”
  不管做什么,都是有代价的,有些东西是必须经历的。
  她为了自己和家里过好日子,选择给老头子当妾,就得承受人家的白眼、大太太的刁难和其他姨娘的绊子。
  也得承受别的孩子对自己孩子的排挤和欺负。
  只是……她以前没想到孩子,孩子他也是有心的,也会难受。
  他们也会想要一个真心疼爱他们的爹,要一个温馨和睦的家。
  谭婆子听闺女简单两句话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她搂着谭秀,又搂住陈玉箫,道:“别难过,你们谁都没错,错的是这世道,谁让穷人没活路呢?玉箫,别恨你娘,要是生气你就怪姥儿,是姥儿贪图好日子,要不是你娘,当初我你姥爷你大舅,早晚就饿死了,哪里有现在的好日子?”
  陈玉箫摇头,“没,姥儿,没。”
  她没怪娘,没怪姥儿,也不敢怪爹和大娘,她就是……看着珍珠他们家那么好,就是……羡慕。
  忍不住想,要是她有这样的爹,会怎么样?
  谭婆子语重心长道:“人这一辈子呀,不能只望着那好的比,你得比不如你的,你瞅瞅东头儿那谁家,家里孩子都没棉裤,一冬天光着屁股缩在草堆里。你们起码吃得饱穿得暖,是吧?就算没有可心如意的爹,可你们也有一心为你们打算的娘。这人呀,不能两头都要,占一头就行。”
  陈玉箫点头。
  谭婆子又道:“玉箫呀,你娘心里苦,没人说,她这样也是为了你和弟弟有个好日子。
  别瞅着裴二郎和沈娘子好,就以为生在寻常百姓家也挺好。那是骗人的,他俩哪里是寻常百姓了?寻常百姓有几个有他们那样的本事?
  寻常人家有几户能吃饱的?荒年谁家不卖儿卖女的?
  你们要是出生在那样的贫苦人家,就我和你姥爷以前那样的家,你们俩得挨饿受冻还得受人欺负,现在起码不受外人欺负。
  你长大了就不用像你娘一样,你就能找个好人家,过你羡慕的日子。”
  陈玉箫抱着谭秀,“娘——”
  谭秀搂着闺女,也哭成一团。
  谭婆子:“哭吧,有委屈就哭,能哭都是福气呢,有那穷人家,饿得哭都没力气哭。
  羡慕人家,就好好和人家交往,好好和人家学,看看人家咋把日子过好的。
  这人呀,可千万不能嫉妒呀,一嫉妒就开始倒霉。”
  听闺女和外孙女答应,说没嫉妒,谭婆子才松口气。
  陈玉箫也累了,没吃饭便睡着。
  谭婆子又开始安慰闺女,“秀儿啊,你后悔啦?”
  谭秀摇头,“娘,我永远不会后悔的,想想小时候吃野菜吃的肚皮都透着绿,手脚都要冻烂掉,现在这日子我只会每天感恩,永远不会后悔。”
  她不会后悔,她会努力往更好的日子奔!
  谭婆子:“对,懊悔最没用,现在懊悔,那不如当初直接饿死好。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记过去吃苦的自己。我看得人倒是多,那些守着一个男人过日子的也没见舒坦,跟驴拉磨一样,伺候老人伺候孩子还得伺候男人,不是挨婆婆打就是挨男人打,吃不饱穿不暖的,这样的废物男人要了有屁用?”
  谭秀点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