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308节
宝儿:退!退!退!
第111章 回家 低温施工费
今儿上完第二堂课谭秀和陈玉箫就回屋做针线了,水嬷嬷和宫嬷嬷也跟着过来。
谭秀和陈玉箫的拼音学差不多了,识字慢慢来就行。
陈琦学则一直跟着上课。
水嬷嬷和宫嬷嬷本身识字,学拼音也快,知道原理以后对着拼音表让谭秀给读读她们也能弄个大概。
这就越发觉得了不起。
每个字都可以注音,那就意味着每个字都可以用拼音识字。
单纯识字的话,没有启蒙先生也是可以的。
关键快啊,集中精力学习的话,机灵的几天就能学会,笨些的半个月也差不多了。
她们还特意试试四个小厮学习的情况,发现他们都不算笨的,已经摸着规律。
看来四人挺好学的,没有老老实实等着人家教,空里也主动跟同学请教了。
这就是择优录取的好处了,若是随便找四个小太监过来,碰上那笨的,保不齐现在还啊哦饿呢。
傍晚高里正和陶启明带人从县里回来。
他满脸喜气洋洋,“阿宁,蔺老板的米到了,曹二爷周到,给咱送去城北院儿。我给进升金子他们留了一车,给你拉回来两车。”
他们现在还是小作坊,不需要一下子囤太多米,够目前所用即可。
等差不多的时候提前捎信给对方,再让对方发货即可。
他把货单给沈宁看。
自打沈宁教着高里正改革货单以后,他们的生意伙伴儿取长补短,也跟着改革了。
现在大家都用0-10来表示数字,原本下饺子一样的文字改得简洁明了。
蔺老板发多少货,曹二爷收多少,运到城北院儿多少,高进升接收多少,高里正带回来多少。
全部清清楚楚。
二蛋也在上面签字标注接收多少,再给沈宁检查一遍,然后收档。
水嬷嬷和宫嬷嬷在一边儿看得和蔺承君一样震撼。
这些孩子真能当个人用?
交接完大米,高里正笑道:“阿宁,靳老板给你带了礼物,说天冷了,让你也在家里多涮锅子吃。”
陶启明就带人把靳老板的礼物搬过来。
三个铜锅子,一篓子木炭,一小筐子锯开的牛骨、一小篓子剁开的猪骨、五斤牛肉片、五斤羊肉片、十斤猪肉片,另外豆芽、泡发的木耳蘑菇一小篮子,还有一小篮子绿油油的青菜、菠菜。
牛油底料、面饼若干。
林林总总摆了一屋子。
沈宁:“里正伯,靳老板也太客气了。”
高里正笑道:“我帮你推辞了可他非要给,原本还多呢,我好说歹说就要了一半儿。”
靳老板不是厚此薄彼的人,自然也给高里正准备。
高里正死活不要,只肯给沈宁带,靳老板就都给沈宁了。
沈宁想了想,“里正伯,太多了,你带一半回去。”
高里正不肯,他瞅着沈宁家多了好几个新面孔,“阿宁,正好你家来客人,拿来待客吧。”
沈宁:“那里正伯留下一起吃,再把大娘他们叫过来。”
高里正摆手,“我留下和你们热闹热闹,其他人就算了。”
他家也一大家子人呢,叫这个不叫那个都不好,不如一个不叫。
反正他们在家也不缺吃喝。
沈宁就请他屋里坐,又给他介绍两位嬷嬷和四个小厮。
高里正一看就觉得水嬷嬷和宫嬷嬷不是一般人,便跟对待蔺老板等人一样郑重。
俩嬷嬷也还了礼,客客气气地交谈。
裴母让孩子们去把裴大伯大伯娘三叔三婶儿以及四叔四婶都喊来帮忙招待客人。
最后只来了裴大伯当代表。
他们都有分寸,沈宁有好吃的,但凡略多点都会给他们几家送。
这一次人家给那么多吃食,她回头肯定还会分。
既然这样,他们就别再过去吃了。
就算吃,也等二郎回来请客的时候再说。
再说这还没到晚饭时间,他们都抓紧时间再干一会儿。
裴父和裴大伯估摸着人,把饭桌和堂屋的一张供桌连起来,大人就搁这里吃,再把新做的一张炕桌搬上炕,让孩子们在炕上吃。
正好三个锅子呢。
高里正知道俩嬷嬷是小少爷的人,又见她们住在裴家,就知道是自己人,生意上的事儿不必太避讳。
他忍不住跟沈宁分享喜悦,“天越冷,那牛油锅子和方便面越抢手,这俩吃得多腐乳、腌白菜下货就更快。咸鸭蛋和麻酱鸡蛋卖得也好,尤其麻酱鸡蛋,都卖断了。”
曹二爷往成安县发了不少,还差十天才腌好的都被拉走,如果不是沈宁坚持没过半个月的不能运输,怕颠坏了,他们恨不得刚腌好就拉走。
咸鸭蛋倒是能供上。
水嬷嬷和宫嬷嬷一直安静地听着,越听越惊奇。
再默默地扫视一眼简陋的屋子,所以……人家不是穷,是赚钱太快?
高里正:“你说做工简单的那个扁粉,在城里卖得相当好,平常人家都去买,说天天当饭吃,方便省事。”
圆粉批发价7文一斤,零售10文,有钱人买回去当饭吃,一般人嫌贵就舍不得总买。
扁粉一斤四文钱,批发零售一个价儿,是沈宁给普通市民的福利,也是因为蔺承君帮忙买了便宜米。
否则绝对不是这个价儿。
一斤大米出两斤十二两扁粉,和豆腐差不多,但是蔺承君给的米价比豆子低,他们卖的比豆腐贵,买的人却比买豆腐的多,要是家家户户都吃,天长日久的这可不少赚。
水嬷嬷和宫嬷嬷悄悄算账,两人对视一眼,这沈娘子……不简单!
真是搂钱好手啊。
沈宁笑道:“里正伯,那高进升和裴金子他们两组能忙得过来吗?”
高里正:“我让他们两组都做扁粉了,圆粉不管湿的干的都从我这里走。”
天冷,鲜粉从家里运到县里也没问题的。
沈宁又关心一下张氏等人的情况。
高里正:“都好着呢,如今张氏领着几个孩子全城卖扁粉,都成一景儿了。”
珍珠和宝儿凑在一边儿,听得津津有味。
她也想去卖钱!
高里正又跟他们说裴长青这两天可能会回来,这下全家都激动了。
谭秀领着孩子过来告辞,她大哥派车来接他们了。
沈宁留他们吃火锅,“人多热闹,吃完跟阿鹏他们一起走。”
谭秀他们日常就在这边吃一顿饭,自带粮食还给二十文菜钱,时不时还带条肉、鱼的过来,沈宁觉得太多就常留他们吃晚饭。
谭秀当然乐意啊,只要是亲近沈老板的机会她就不想放过。
陈玉箫和陈琦虽然在学习班放开不少,但是在外人尤其是陈老太太那种年纪和气质的老太太面前,他们就尤为紧张。
宫嬷嬷不笑的时候板着脸,看着很严肃。
水嬷嬷笑眯眯的,看着慈眉善目。
这简直就是陈老太太的拆分版啊。
陈琦吓得要往后退。
小珍珠一把拉住他的手臂,笑道:“你怕什么?又没人要吃了你。”
陈琦生得精致漂亮,又腼腆害羞,有一种让人想欺负他的冲动。
小珍珠又朝陈玉箫笑:“玉箫姐姐,你别害羞,咱们上炕坐小孩桌儿。”
在他们家没有大户人家男女七岁不同席的说法,只分大人桌小孩桌儿。
人少的话大人小孩也一桌儿。
陈玉箫微微抬头,朝她笑了笑。
小珍珠“哇”一声,“姐姐,你真好看。”
陈玉箫的脸又红了。
宝儿就上前牵着陈玉箫的手,“姐姐,你上炕坐。”
谭秀看小珍珠和宝儿对俩孩子很照顾,就放心了,也不多管,生怕自己管多了孩子反而放不开。
小少爷和小鹤年这些天一直在忙着编书,即便两位嬷嬷和四个少年过来他们也没怎么分心。
小少爷觉得自己多想无益,等先生回信就好。
而且他觉得两位嬷嬷对沈姨家无害,自然也就不纠结。
两人对陈玉箫和陈琦很友好,但也没太热情,甚至对他们的容貌也没有任何异样。
他俩对小珍珠和宝儿夸张的“你好美、你真好看”没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