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284节

  那边儿砂锅里熬的二米粥也好了。
  如今家里有点钱了,沈宁没买不实用的首饰,却让裴母只管买肉买米面吃。
  裴母除了让裴大柱他们帮忙捎肉和骨头,也买米面回来。
  不舍的单吃大米,就掺着熬二米粥。
  喝粥就咸鸭蛋,简直绝配!
  小珍珠期待地看着蔺承君,“蔺老板,你客观评价一下,我娘的咸鸭蛋比高邮的怎么样?”
  为了以示公事公办,她都没叫叔叔。
  蔺承君一怔,“什么客官?”
  小鹤年解释道:“客观和主观相对,一个是真实的外物,不为人改变,一个是咱们的心性,自己的想法好恶评判。”
  蔺承君懂了,却也暗暗称奇,这孩子学问如此厉害吗?
  他也没为了讨好沈宁和孩子们说谎,笑道:“公道说你娘腌制咸鸭蛋的配方和高邮的没区别,客观说高邮的鸭蛋确实比这边儿的鸭蛋更胜一筹,甚至桃源的也比这边儿的味道更好些。”
  桃源那边儿水多,有个一望无际的大湖泊,鸭蛋鹅蛋的品质就和高邮类似。
  这边儿么,虽然也有水,但是冬天冷,水里的鱼虾水草种类肯定没高邮那边儿丰富。
  小珍珠笑道:“蔺叔叔是个实在人,不说假话。”
  蔺承君笑道:“你也没吃过高邮鸭蛋,你又知道?”
  小珍珠:“我娘说的。”
  蔺承君看沈宁,她必然也没吃过,这话可能是萧先生或者谁说的?
  他又看小少爷。
  小少爷却老神在在,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样子。
  以前他没这么好的定力,但是自打当了阿年的师兄,教阿年读书,他也在无形中不断要求自己,要稳重、要端得住、要有气势等等。
  沈宁:“我说不如桃源的,所以咱们乡下养鸭养鹅的人少。”
  小珍珠:“不如桃源的,那肯定更不如高邮嘛。”
  虽然她不知道高邮在哪里。
  行吧,没毛病。
  等吃麻酱鸡蛋的时候蔺承君都惊艳了。
  鸡蛋清像茶叶蛋的颜色,再略浅点,但是更嫩,看那蛋黄就真的让人惊艳。
  一掰开,灰褐色的蛋黄直接像麻酱以后流出来!
  一股咸蛋黄特有的浓郁香气飘散开。
  “嗯?”蔺承君轻轻嗅了嗅,又把鸡蛋黄凑近闻了闻,然后舔了少许蛋黄在舌尖抿了抿,微微合眸,细细品尝口感、味道。
  他有一条好舌头,味蕾更加敏感,能比普通人尝出更丰富的味道。
  他遍尝美食,经验丰富。
  这麻酱鸡蛋,蛋黄细腻温润,却有细细的沙沙的颗粒感,甚至有一种吃凝脂的口感,味道却很香不腻。
  就好像美味在舌尖跳舞,让人倍感幸福。
  小珍珠瞪大了眼睛瞅着他,看着他浓密黑长的睫毛轻轻颤动,急切地问道:“蔺叔叔,如何?”
  比起吃到美味的麻酱鸡蛋,她更想听有权威的美食家怎么夸。
  这可是她娘做的,骄傲!
  蔺承君缓缓睁开眼睛,轻轻地叹了口气,笑道:“相见恨晚。”
  小珍珠跳起来,满意了,“啊呜”一口,逮进半个鸡蛋,那股香滑的感觉就别提多顶了。
  她含糊道:“比咸鸭蛋更好吃,蛋清更嫩,蛋黄更软更香,而且不咸!”
  咸鸭蛋还是有点咸的,这个鸡蛋就刚好吃到咸味儿,但是不觉得咸。
  “我可以空口吃十个,不,吃到饱肚儿!”
  一口气吃十个都不会够,就想直接有这么一碗麻将蛋黄大口吃,甚至直接拌面、卷饼吃。
  她扭头一看,宝儿不吭声,就是一个吃。
  吃掉自己的,还跟姥儿要半个。
  裴母觉得不咸,就悄悄分蛋黄给宝儿吃。
  小珍珠眼疾手快,一把将鸡蛋抢回去还给裴母,“一人一个,不许吃别人的!”
  宝儿都要把半个鸡蛋塞嘴里了,眼瞅着被姐姐抢回去塞姥儿嘴里,他咕咚咽了口唾沫。
  虽然很馋,但是他没哭没闹,因为跟着姐姐哥哥这些日子,他知道哭闹没好果子吃,而且家里好东西就是一人一份的。
  二蛋把悄悄递向阿年的手默默地收回去,怕被珍珠骂。
  小少爷吃完自己的瞥了阿鹏一眼,阿鹏腮帮子鼓起一个小包,早塞自己嘴里了,根本没想分给他家少爷。
  小少爷:“……”
  现在他严重怀疑有时候阿鹏分他吃的是阿鹏不喜欢的!
  就跟珍珠对宝儿一样。
  沈宁吓唬他们,“吃着不咸,其实还是咸的,不能吃多,小心口渴灌一肚子水尿炕。”
  宝儿被珍珠说了很多火炕怕尿的事例,谁谁尿炕,半夜咕咚掉炕洞子里去。
  他就没再要,咸鸭蛋也不吃了。
  他在家常吃咸鸭蛋,而沈宁的咸鸭蛋再好吃也是咸鸭蛋,他吃口蛋黄就不吃了。
  时候差不多二蛋就告辞。
  小少爷不让阿年出门,就拜托阿鹏去送送。
  二蛋说不用送,自己村呢,他可比阿鹏哥哥熟。
  阿鹏还是给他送过去。
  而蔺承君以真心换真情在裴家待得也很舒服,裴父裴母和孩子们都很喜欢他。
  他送孩子们几本他自己写的游记,里面不但记录了路线,还记载了异地的风土人情、饮食、自然风光乃至各地奇闻。
  这是他亲自整理抄录的,上面还有他的各种心得,不但能给孩子们长见识,还是很好的向导呢。
  小珍珠不知道书的珍贵,小鹤年却清楚。
  他在书肆这些日子,也知道这种私人游记笔记是非常宝贵难得的。
  “蔺叔叔,我们借来阅读抄录,下一次就还给你。”要是直接拒绝,小鹤年也舍不得,他也爱书如命呢。
  蔺承君笑起来,没拒绝,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有分寸,教导得真好。
  他又看看谢恒,这俩倒更像孪生兄弟了。
  小珍珠:“蔺叔叔,你去了京城,可以给我们写信吗?”
  这年代书信是非常高大上的东西,大部分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收不到一封信。
  小珍珠羡慕阿恒能收到萧先生的信,她也想有人给她写信。
  当然她不羡慕阿恒收到家里的信,她也不想爹娘给她写信,她要和爹娘在一起,收别人的信。
  蔺承君笑道:“当然,不过山高路远,信从京城发出到你手里起码要二十几天了。”
  而且找镖局或者运输队送信也不便宜。
  小珍珠点点头:“嗯嗯,我知道,我会给你回信的。”
  为了回信,她也会好好学写字的。
  严格意义上来讲,蔺承君是她第一个大朋友,给她打开了眼界,让她收获了新体验。
  第二日天蒙蒙亮,村里人就陆续来上工了。
  蔺承君又被震撼到了。
  只见这寒酸简陋的作坊里——在他看来不只是东院儿,而是包括沈宁家、东院儿、地窨子、过去的米粉院儿,以及前面后面的地方,都是作坊的一部分——很快就走动着忙碌的身影。
  夯土墙的、搭米粉棚子的、挑水的、处理白菜的、做素鸡的、做腐乳的、处理鸭蛋鸡蛋的、搬运大缸和坛子的,很快又有过来送冬白菜的、送豆腐块的……
  明明是初冬冷飕飕的早晨,可这里却忙得热气腾腾,有条不紊。
  更让他震惊的是那个二蛋他不只是跟着阿年玩儿的,他甚至是沈老板的小助手?
  他跑来跟沈老板报账,今天早上收了多少斤黄豆,收了多少斤冬白菜,收了多少斤柴火,田大娘哪里那里算错了,哪里那里做得不错。
  蔺承君:“……!!!”
  他都没有这样的本事,可以把一个七八岁、八九岁的孩子调教得这样好用。
  最最关键的是沈宁也只是听听,说了句“只报账就行,不用说田氏如何”。
  那二蛋就笑呵呵地应了,然后拿账本给小鹤年入账。
  沈老板居然让几个孩子帮忙记账。
  到底是她厉害,还是孩子厉害?
  裴母:“蔺老板啊,早饭你想吃什么啊?”
  蔺承君回过神来,“婶子,你叫我承君就好,叫老板我都不好意思,家里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不挑的。”
  裴母笑道:“那好吧,跟阿恒一样,好养活。”
  她就自己看着办了,毕竟有客人在,终究不能简单对付,她就和了一瓢细面,做了手擀刀切面,过凉水免得粘连。
  然后又起油锅炒了一小盆大葱鹅蛋。
  大葱是为了做腌白菜收的。
  虽然在蔺承君看来就是普通的饭菜,可他却真切地感受到裴母待他的真诚。
  他常年去各地进货,当然知道普通人家伙食如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