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养娃种田日常 第193节
家里没有苹果梨这些,古代水果更贵了,一般人家除非自己有棵果树,否则绝对不会买的。
她也没有辣椒,茱萸也不好用,所以她就用葱姜蒜末加萝卜碎,再调配上虾酱,简单地腌制出咸鲜口的腌白菜。
白菜这种菜吧,不管炒着吃炖着吃,那水济济的梆子大部分人都不爱吃,除非做辣炒白菜块。
尤其现在没肉没油的,盐水煮白菜那真是相当难吃的,沈宁愿称之为毒菜。
但是白菜和萝卜一样,腌着就很美味。
不论是只撒盐的酸菜,还是加辣椒虾酱的辣白菜,都是美味。
可能把多余的水分杀出去,口感更加爽脆,又保留了本身的鲜甜味道,再加上腌制的咸,以及发酵的微酸,就是口感和味道层次分明的美味了。
这白菜是沈宁十来天前心血来潮试制的,虾酱自然是高里正贡献的。
成阳县东边儿是四海府,靠着海,海货不少,只是现在运输条件不行,加上脚力费贵,再便宜的海货到了这边也贵,乡下人自然不吃。
县城和镇上自然有,不过平常也多是虾皮、干海米、海带、紫菜、虾酱、干乌贼等常见货,要想吃鱼就得等冬天冷的时候,那时候带鱼、鲅鱼之类的会比较便宜。
不过乡下也不吃就是了。
再便宜也得花钱,吃不起。
这时候的虾酱又腥又咸,做工其实一般。
不过因为加了葱姜蒜萝卜以及糖来中和,再经过发酵,被白菜吸收稀释的,已经没有腥味儿只有鲜味儿了。
如果她不说,别人都不知道里面加了虾酱。
在沈宁看来火候还不够,再发酵两天就更美味了。
不过麦掌柜闻到又鲜又清爽还带着别样香气的味道登时精神一振,“沈娘子,这是新菜式?”
沈宁笑道:“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家常菜,可能配不上大酒楼的档次。”
麦掌柜摇头,“很配,酒楼也需要各种别致的小菜。”
试想一桌大鱼大肉来上这么一碟子腐乳,一碟子腌白菜、腌萝卜,解腻开胃,再合适不过。
沈宁见他一个大酒楼的大掌柜并不嫌弃这种寒酸小菜,笑道:“这个腌白菜加上面糊糊,打个鸡蛋,上锅烙煎饼也非常好吃。”
鲜甜微酸的味道,开胃还好吃。
麦掌柜已经想到了,恨不得立刻回去给酒楼上菜。
“沈娘子,这个腌白菜,我们要定上几百斤,放在缸里吃一冬天可以吧?”
他也懂餐饮,知道这种发酵菜冷天最好吃,若是热天只怕一天就酸倒牙,还会坏掉,除非冰镇或者放在地窖里能多存几天。
沈宁:“不用不用,这东西可简单了,我说给你……”
“不不不。”麦掌柜拒绝了,“沈娘子,我们定货。”
沈宁:“我是说腌白菜很简单,又压秤,用大缸不好发货。不如你们回去自己腌两坛子,随吃随腌,这样不会断顿儿。一下子腌太多也不行,时间一长就会越来越酸,那就只能炒肉片或者涮锅子炖汤,不能单吃了。”
她对麦掌柜印象很好,可能就是所谓的合眼缘吧,并不介意把这个方子教给他。
应该说沈宁觉得从现代网络或者别的大厨那里学来的菜谱、食物制作方法,她都愿意无偿分享给古人。
只有她参与制作,付出劳动的,她才会想卖钱。
即便教给别人,她也不怕自己的卖不出去,因为她相信市场够大,也相信自己的手艺属于中上,能笼络住合作的大部分批发商。
靠垄断走不长久,还容易把自己孤立起来。
人心难测,高处不胜寒。
她宁愿跟一部分人共享,也不想独占。
独占的结果可能是招致更大的祸患,最后被围剿被迫害。
她教给这些人,他们跟她共享菜谱,也更担风险。
有了他们,她就没危险了。
就好比一个人知道秘密,她可能活不过一夜。
可如果大家都知道,那大家都安全。
麦掌柜见状,便道:“那我们花钱买这个方子。”
沈宁依然不肯,“麦掌柜,其实不管酒楼还是饭馆,卖的都不是独家菜谱,而是你会我会他也会,但是我做的是这个味道,他做的是那个味道,是百花齐放,百味争鸣。
同一道菜,有人就爱吃母亲做的,因为吃的是情怀。
同样的,他在你的酒楼有独特的感受,那么那道菜即便不是第一美味,对他来说却是最难忘怀的。
人的口味不同,没人可以统一,也没人能吸引所有顾客不去别家。
餐饮人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出自己的风格,然后吸引同好。
这是我的一点拙见,与麦掌柜共勉。”
之前听高里正说八卦,靳老板等人没少抱怨好运来霸道。
沈宁跟麦掌柜接触下来,发现对方并不是那种霸道之人。
麦掌柜一时不知道说什么,他被震撼到了,这种说法是从前不曾听过的。
杨老板的口头禅是别人有的我一定要有,还要比别人更好,我有的最好别人都不会,我要垄断,独一无二。
实际他不赞同东家的想法,因为他也觉得不同的厨师有不同的天赋和灵感,同样的食材,同样的菜谱,不同的厨师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以改进,做出不同味道的菜肴来。
这种求同存异,也会造就美食独特的魅力。
但是东家最大,东家说得对。
可现在他却深深地被豆腐娘子给折服了。
如此年轻,如此有见底,又如此有天分的女子,实在是罕见。
至少他第一次见。
至此,他已经彻底忘掉自己之前制定的诱惑套路,他可以肯定东家和豆腐娘子理念不符,合不来,肯定会……吵架。
别说合作,可能一起论道都难。
本来他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加适当物质诱惑打动豆腐娘子,现在彻底放下这心思。
他觉得说服豆腐娘子去县城估计比说服东家更难。
人家豆腐娘子不是贪财之人。
不过他还是尽职尽责地转述东家的意思,“不知道沈娘子有没有意愿去县城,我们东家可以提供一套二进小院儿,娘子一家可以无限期居住,还会帮令公子进县城最好的学堂。我们东家也不限制娘子的买卖,只是请娘子以后做出什么好东西,能先跟我们东家合作……”
沈宁温柔地打断他,“麦掌柜,我就在这里呀,只要你们诚信合作,随时来,随时找高里正发货。”
去县城什么的,就算了。
只要她想,以后肯定会去的。
不过得等裴总和阿年读书有成之后,譬如中了秀才,要为举人努力。
住在城里方便以文会友,方便学习。
现在,为时过早。
听了沈宁的答案,麦掌柜没有一点意外,也并不是失望。
这世上有些人就是如此,活得通透、明白,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因为别人的诱惑就改变初衷,不会被人影响自己的判断。
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和选择。
金钱、权势都不能打动收买他们。
以前他以为只有萧先生这样,现在他觉得沈娘子亦是。
最后麦掌柜还是定了十坛子腌白菜,还得往临县发货呢。
白菜不贵,但是本地白菜不够以后就得买外面的,那加上脚力费就有点钱。
另外葱姜蒜萝卜、虾酱也要花点钱。
想了想,沈宁就让小珍珠去喊高里正来。
高里正这人可有边界感了,即便知道县城大酒楼来人了,只要沈宁不喊他,他也不会主动过来问的。
很快高里正拎着一只断腿鸡一只断脖子鸡过来,“天儿冷了,它们喜欢挤来挤去,这两只傻大胆跳到猪圈去啄食,被猪给踩了。”
受伤的鸡基本没活路,早点吃掉免得它掉秤。
沈宁笑道:“里正伯自己留着吃呀,这还两只呢。”
高里正:“我吃不老少了,这两只给你们打牙祭,这不还得招待麦掌柜嘛。”
自打知道裴二郎给宋家盘炕一天要500文,而他家合计一天只有140文,他就激动得蹦高高儿。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在二郎和豆腐娘子心里,自己比宋家更是自己人!
人家拿自己当自己人,他能把自己当外人?
当然得替他们张罗啊。
麦掌柜起身,主动施礼。
沈宁给双方引荐了,即便两人早就认识,这一次也重新见礼,态度和和气气。
沈宁就说腌白菜的事儿,让高里正估算一下价钱。
高里正瞪圆了眼睛,“阿宁,你做新菜竟然不给我吃?我都没尝着,快端上来我品品。”
沈宁感觉高里正跟自家越发亲近了,说话也更自己人,笑着给他剪了一碟子。
水啦叭叉的,用刀切沾砧板,她直接用剪刀剪。
现在家里有把专门剪食材的剪刀,省事方便。
高里正尝了尝,嘴里不断发出嗯嗯的声音,“爽口好吃,和酸萝卜是俩口味儿。有这个腌白菜,我不用荤腥都能吃两大碗饭。”
小珍珠嘿嘿直笑,“里正爷爷,只要给我大米饭,不用就什么我空口就能吃两大碗!”
高里正慈和地看着她,“珍珠饭量真好,以后来爷爷家吃大米饭。”
麦掌柜借口去茅房,领着婆子和小厮出去溜达一下,也不往草棚子那里去,而是去西边儿看看新屋子。